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阳关雪》记述了他前往阳关古址的一次游览,只是此行的目的地——阳关,自古以来就被作为中国文化的意象之一,凝结着丰富且深沉的民族和文化内涵。远在西北边境的阳关,在历史的风烟下,谱写着独特的诗性华章:英雄戍守征战,使臣验碟通关,丝绸之路发端,诗词曲画兴起。·…余秋雨凭借着作为文化史学家的丰厚学养和独特眼光,借助诗意的语言和象征的手法为我们回望了历史的阳关,再现了当下的阳关,冥想了未来的阳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沉思。
关键词:阳关;《阳关雪》;意象;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157-01
1.访阳关之景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西汉置关,因为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作者在文中写道“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褶皱也找不到。”阳关因地处边境,气候环境严酷,饱受风沙的侵蚀,作者在寻访途中所见皆是沙漠。正如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云:“绝域阳关道,风沙与塞尘。”在行到离县城很远的地方,作者借助敏锐的眼光判断出地上的凹凸便是远年的坟堆。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作者进一步推断,这里是古战场。
坟堆,在这里并不仅仅是一处环境的描写,它的景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中华历史的荒原,文化的悲剧。作者在文中用了一段精彩的构成排比的短语,虚写了历史上发生的与阳关有着密切关系的场景。“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这里“马蹄”“呐喊”“热血”象征了战场,象征了阳关这片土地上曾经历的悲惨的历史,而这一切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远去。
昔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险隘,如今却只剩下荒败的土墩,泥沙层层,苇草丛生,冰海冻浪,瑟瑟寒风。这样的阳关之景,一定是让作者大失所望的,因为他此行既是为寻景,更是为寻诗,寻找失落的故乡。
2.寻阳关之诗
“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作者一语中的,道出此行的缘起。那么这是怎样的一首诗呢?张炎《词源》云:“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练,得言外意,有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陽关无故人’,乃为绝唱。”这首诗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写了雨后渭城清新宁静的送别环境,是写景;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叙述了作者即将与友人分别一事,并渗透着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送别诗没有江淹在《别赋》中所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凄苦徘恻,虽有不舍却更多的是一份豁达洒脱和唐人的风范。
这种唐人风范,作者的理解是他们有着高远的目光,豪迈放达的气度,以及对人生前景的自信。这种唐人风范我们在其他文人的诗句中也可以找到印证,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高远志向,“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豪迈,“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在经济政治文化高度繁荣的大唐,在“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时代,人们或奔赴沙场,或人幕佐帅,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人,去制造一点娱乐。”确实如作者所言,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人命运的悲剧和文化影响的深远形成一种矛盾,作者感慨文人的命运,感慨唐人风范的消散,感慨文化艺术的没落,表现了一种沉重的文化忧患意识。
3.悟阳关之情
一般的现代散文,主要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件或片段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进而揭示其社会意义的,它们关注对自我的表达。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却是将焦点放在自然景物背后所积淀的文化内涵上,情与景相交融,自然、历史、社会、与文化融为一炉,表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这篇文章的题目《阳关雪》,描写的对象是“阳关”而非“雪”,“雪”在文中除了有点明时令,点缀画面,营造氛围的作用之外,我认为“雪”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暗示意义。如“阳关的风雪,竟愈见凄迷”“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风如浪”“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了。怕还要下雪。”这些语句流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被封建统治者摧残的惋惜以及对未来中华文化的发展前景的忧思。阳关已经坍塌在了民族的精神疆域中,我们站在历史留下的废墟前,是否该像余秋雨先生一样,思索中华文化的未来,寻找重建精神家园的良策。
参考文献:
[1][唐]王维著,赵殿成笺注,《王右承丞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42页.
[2]仁宋]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24页.
[3][唐]岑参著,陈铁民、候忠义校注,《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122页.
关键词:阳关;《阳关雪》;意象;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157-01
1.访阳关之景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西汉置关,因为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作者在文中写道“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褶皱也找不到。”阳关因地处边境,气候环境严酷,饱受风沙的侵蚀,作者在寻访途中所见皆是沙漠。正如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云:“绝域阳关道,风沙与塞尘。”在行到离县城很远的地方,作者借助敏锐的眼光判断出地上的凹凸便是远年的坟堆。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作者进一步推断,这里是古战场。
坟堆,在这里并不仅仅是一处环境的描写,它的景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中华历史的荒原,文化的悲剧。作者在文中用了一段精彩的构成排比的短语,虚写了历史上发生的与阳关有着密切关系的场景。“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这里“马蹄”“呐喊”“热血”象征了战场,象征了阳关这片土地上曾经历的悲惨的历史,而这一切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远去。
昔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险隘,如今却只剩下荒败的土墩,泥沙层层,苇草丛生,冰海冻浪,瑟瑟寒风。这样的阳关之景,一定是让作者大失所望的,因为他此行既是为寻景,更是为寻诗,寻找失落的故乡。
2.寻阳关之诗
“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作者一语中的,道出此行的缘起。那么这是怎样的一首诗呢?张炎《词源》云:“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练,得言外意,有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陽关无故人’,乃为绝唱。”这首诗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写了雨后渭城清新宁静的送别环境,是写景;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叙述了作者即将与友人分别一事,并渗透着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送别诗没有江淹在《别赋》中所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凄苦徘恻,虽有不舍却更多的是一份豁达洒脱和唐人的风范。
这种唐人风范,作者的理解是他们有着高远的目光,豪迈放达的气度,以及对人生前景的自信。这种唐人风范我们在其他文人的诗句中也可以找到印证,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高远志向,“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豪迈,“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在经济政治文化高度繁荣的大唐,在“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时代,人们或奔赴沙场,或人幕佐帅,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人,去制造一点娱乐。”确实如作者所言,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人命运的悲剧和文化影响的深远形成一种矛盾,作者感慨文人的命运,感慨唐人风范的消散,感慨文化艺术的没落,表现了一种沉重的文化忧患意识。
3.悟阳关之情
一般的现代散文,主要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件或片段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进而揭示其社会意义的,它们关注对自我的表达。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却是将焦点放在自然景物背后所积淀的文化内涵上,情与景相交融,自然、历史、社会、与文化融为一炉,表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这篇文章的题目《阳关雪》,描写的对象是“阳关”而非“雪”,“雪”在文中除了有点明时令,点缀画面,营造氛围的作用之外,我认为“雪”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暗示意义。如“阳关的风雪,竟愈见凄迷”“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风如浪”“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了。怕还要下雪。”这些语句流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被封建统治者摧残的惋惜以及对未来中华文化的发展前景的忧思。阳关已经坍塌在了民族的精神疆域中,我们站在历史留下的废墟前,是否该像余秋雨先生一样,思索中华文化的未来,寻找重建精神家园的良策。
参考文献:
[1][唐]王维著,赵殿成笺注,《王右承丞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42页.
[2]仁宋]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24页.
[3][唐]岑参著,陈铁民、候忠义校注,《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