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因活力而精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效高耗”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一直令人困扰。归因十分复杂,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语文教师多余的情节分析和琐碎的主观提问。语文教师必须克服上述问题,把学生从被动应付、接受灌输的境遇中解放出来,以自主的活动来主动地学习语文,做语文课堂的主人,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利用好教材资源,抓住契机,创造教学艺术,培养、激发、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本上的选文大都文质兼美,文情并茂,教师如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会受到课文的语言美、情境美、人性美的浸润、感染和吸引,生发出对语文的热爱和迷恋。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洪水来临时的场面以及巨大的洪水给灾区人民造成的损失和人民子弟兵抗击洪水的情景。音乐、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说:“同学们,你现在最想跟老师说什么?”同学们已被画面的内容所感染,由衷地发出对人民子弟兵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的敬佩。接着我又说:“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好好地读课文。”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真正领悟人民子弟兵的铁汉本色。
  
  二、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感悟,多给学生留有思考、个性发挥的余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读多思多练,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索创造者。
  1.动口读一读
  所谓动口即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读为主,实践证明,教师再精彩的分析讲解也不能让学生形成能力。学生只有充分地读书、思考,展开讨论,进行交流,才能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形成阅读能力。例如学习古诗,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解,学生死记硬背,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而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改为以学生读为主,先让学生通过初读,体会诗的节奏及韵律,得到美的享受,再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细读,小组内交流已经读懂了的诗句。最后,全班交流。这样,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可以理解整首诗的大意,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放手让学生品读全诗,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感情朗读,进而体会诗的含义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长期这样教学,学生就找到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课上乐学,课下乐读,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当然,教学其它课文时,教师也应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从读中去感知,去领悟,从读中积累语言,从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动脑想一想
  口和脑是密切联系的,只要学生用心读课文,他的脑当然会动起来。老师要尽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的脑筋以最快的速度做最大限度的“运动”。小学生好奇好问,往往会问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教师都应尽可能地给予答复,不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学生有疑敢质。学生不断地质疑并想办法解疑,脑筋就会动起来,思维随之活跃起来,创造性思维也会逐步发展。
  3.动手写一写
  在语文课上,要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可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学生动手查字典、词典,扫除读文障碍;二是要让学生边读边动手画、记,可以画不懂的词句、印象深刻的句子,也可以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几句简单的感想。三是用简笔画绘出情境。四是用想象补充文章空白。如《孔子游春》一文,第二自然段写道: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我要求学生仿写补白文中的省略号。我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补白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说的一番话后面省略号的内容。这样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强化了语文实践活动。
  
  三、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有一次,我到某校借班上課,课前我向该班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该老师告诉我第四小组那个角落里的女同学最好不要提问,不言而喻,我明白了他的好心。上课时,我有意注意了她,不知是换了老师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她的神情是那么专注,一节课举了好几次手,我不断地表扬,并鼓励学生为她喝彩。老师要想办法让这部分学困生也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总之,语文课上,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探讨中去,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全球消费热点中发展强劲和规模庞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正逐步上升,对城市经济产业链的拉动、社会就业以及文化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但从投资环境来看,区域旅游存在着产品雷同、市场恶性竞争的现象。东北地区作为一个区域旅游范畴,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哈尔滨想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推动经济快速发展,那么加大新兴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大特色旅游,确保入境旅游客源稳步
目的:中医闻诊是一种通过听、嗅患者的声音和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中医临床收集病情资料的重要手段。声诊是闻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应用生物信息处理、计算机技
对于一个广播电视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人格魅力是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每一个细节和步骤的,同时许多因素都可能构成对受众的魅力、高贵的品格真诚的表达方式,深邃的智慧,独特的
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新闻评论课程的教学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须的。它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新闻素养的培养,更能加强学生新闻思维的训练。但是案例教学法在
人口并不是一个只具数量关系的抽象物,而是许多社会关系和联系的总体.在历史研究的各领域中,这一问题应当是属于基础性的.抗战时期,根据地的人口状况如何,战争与根据地的人口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坚持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认为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一代新人的必备条件。那么在新的理念下,我们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呢?    一、课堂教学建构人文精神    潜移默化是藏而不露的心灵唤醒,是一种“围炉诗话”般的悟对,是“无为”中的“有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建构,不是政治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这是当前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大家只是习惯性地把传统教学中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作为法宝,从而就形成了一套机械、刻板、缺少创意的教学流程方式。这样无形中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
期刊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由于受“普高热”的影响,生源数量严重不足,学生综合素质每况愈下,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学生质量的下降表现在多方面:知识面狭窄、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无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有些学生来学校就读,还包含着很多的无奈,不是家境的困顿,就是家长的逼迫,再则文化分数太低,实在挤不进普高的大门。这一切都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语文课作为中等职业学
摘要: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力求务实高效。高效的语文课教学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作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在预习作业的落实、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活动的设计和课后作业的布置这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预习 对话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而“高效语文课堂”就是指在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新课改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可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的策略,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凸显教学效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幾点入手。    一、提高教师素质    1.优化语言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得好是“锦上添花”,用得不好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