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病毒性脑炎与脑膜炎(VEM)患儿引发惊厥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VEM患儿中选取100例病例,根据患者惊厥情况分成两组,出现惊厥症状的3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未出现惊厥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对可能引发惊厥的因素包括发热、头晕、呼吸系统情况、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白细胞数、潘氏试验、脑电图等单因素进行比对分析,再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此总结引发VEM患儿惊厥的主要因素。结果:观察组中脑膜刺激征患儿发生率为24例(占68.57%),对照组21例(占32.31%),两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脑膜刺激征是引发VEM患儿惊厥的独立因素。结论:脑膜刺激征是引发患儿惊厥的独立因素,对于此类患儿应加强医疗护理干预。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昏迷;脑膜刺激征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24-02
病毒性脑炎与脑膜炎是由各类病毒侵入患者中枢神经引发感染所致【1】,通常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发热、嗜睡等症状,多发生于小儿人群中,致死致残率较高。虽然目前采用大剂量的丙种球型蛋白与激素刺激疗法有一定的疗效,但VEM患儿通常伴有惊厥等临床症状,不但对病情控制不利,还会对儿童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因此找到引发惊厥的主要危险因素,着重加以治疗干预,具有重要意义【2】。为探讨分析病毒性脑炎与脑膜炎(VEM)患儿引发惊厥的危险因素,本次实验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00例VEM患儿,根据患者惊厥情况分成两组,出现惊厥症状的3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未出现惊厥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对可能引发惊厥的因素包括发热、头晕、呼吸系统情况、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白细胞数、潘氏试验、脑电图等单因素等单因素进行比对分析,再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此总结引发VEM患儿惊厥的主要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2年2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VEM患儿中选取100例病例,将出现惊厥症状的3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未出现惊厥的患儿分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VEM临床诊断标准,并排除化脓性、结核性与隐球菌类脑膜炎及糖尿病、肝肾性昏迷患儿等情况。患儿年龄在7个月-12岁,平均为(6.63±3.54)岁,惊厥患儿多为先发热后惊厥,惊厥最长10min左右,最短32s,平均(4.52±0.28)min。合并症状:95例发热,32例肢体功能障碍、51例脏器损伤、21例意识障碍,经脑电图和CT检测,90例脑电图异常,84例CT显示异常。两组患儿均经家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除惊厥情况外的一般资料中没有统计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00例VEM患儿,根据患者惊厥情况分成两组,出现惊厥症状的3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为出现惊厥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对可能引发惊厥的因素包括发热、头晕、呼吸系统情况、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白细胞数、潘氏试验、脑电图等单因素进行比对分析,再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此得出引发VEM患儿惊厥的主要因素。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单因素,之后取P≤0.05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线分析,应变量存在惊厥为“1”,无惊厥为“2”,协变量男性患儿取值为“1”,女性取“2”,年龄≥平均6.6岁取“1”,<6.6岁取“2”,其它协变量发生改变取“1”,无改变取“2”。
2结果
表1VEM患儿惊厥单危险因素分析n(%)
可能相关因素 观察组(n=35) 对照组(n=65) X2值 P值
发热 24(68.57%) 4(6.15%) 20.188 0.726
头晕头疼 18(51.42%) 59(90.77%) 17.985 <0.05
呼吸系统异常 17(48.57%) 21(32.31%) 0.298 0.598
消化系统异常 18(51.42%) 53(81.54%) 10.265 <0.05
脑膜刺激征 23(65.71%) 20(30.77%) 8.348 <0.05
锥体束征 26(74.29%) 18(27.69%) 16.988 <0.05
脑电图显示异常 33(94.28%) 63(96.98%) 1.265
白细胞升高 23(65.71%) 44(67.69%) 0.126 0.986
谵语 2(5.71%) 2(3.08%) 0.564
脑脊液物理性状异常变化 5(14.28%) 2(3.08%) 0.597
脑脊液潘氏实验为阳性 11(31.43%) 2(3.08%) <0.05
脑脊液葡萄糖升高 14(40.0%) 20(30.77%) 0.548 0.687
脑脊液蛋白升高 10(28.57%) 13(20.0%) 0.785
脑脊液氯化物升高 12(34.29%) 10(28.57%) 0.569
观察组中脑膜刺激征患儿发生率为24例(占68.57%),对照组21例(占32.31%),两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脑膜刺激征是引发VEM患儿惊厥的独立因素,具体探讨情况见下表。
表2VEM患儿昏迷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 X2值 P值 头痛头晕 1.254 1.158 0.276 3.469 0.358-32.968
消化系统异常 -1.898 2.814 0.086 0.139 0.015-1.396
脑膜刺激征 2.708 4.206 0.039 14.065 1.124-1.986
锥体束征 1.598 2.165 0.136 4.988 0.579-42.12
潘氏实验阳性 1.296 0.446 0.458 3.868 0.073-9.802
3讨论
VEM是常见儿科中枢神经感染疾病,致死致残率较高,如果患儿伴有惊厥症状则为危重病症【3】,不但对病情控制不利,还会对儿童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而临床中又没有疗效显著的病原学治疗办法【4】,主要通过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药物、手术、护理干预等均应从病因、发病机制入手【5】,因此找到引发惊厥的主要发病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6】。为找到引发VEM患儿惊厥的主要因素,试验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00例VEM患儿,根据患者惊厥情况将出现惊厥症状的3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未出现惊厥的患儿分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脑膜刺激征患儿发生率为24例(占68.57%),对照组21例(占32.31%),两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脑膜刺激征是引发VEM患儿惊厥的独立因素,由此可见脑膜刺激征是引发患儿惊厥的独立因素,对于此类患儿应加强医疗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杜智敏.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膜炎152例治疗及护理体会[J].齐兽护理杂志.2011,11(5):413- 414.
[2]杜丽君,陶拉娣,贾丽芳,等.咪达哩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及惊厥频繁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5(9):669-670
[3]王玉梅.2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观察与护理[J].右江医学.2011,29(01):78-79.
[4]马金海,石琳,闰宝兰.昏迷的临床分析及纳洛酮在抢救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学杂志.2011, 23(10) : 621- 622.
[5]杜红民.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家庭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12,18(209):43.
[6]李永军,王群.影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感染预后相关因素操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2012.2(21):102-104.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昏迷;脑膜刺激征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24-02
病毒性脑炎与脑膜炎是由各类病毒侵入患者中枢神经引发感染所致【1】,通常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发热、嗜睡等症状,多发生于小儿人群中,致死致残率较高。虽然目前采用大剂量的丙种球型蛋白与激素刺激疗法有一定的疗效,但VEM患儿通常伴有惊厥等临床症状,不但对病情控制不利,还会对儿童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因此找到引发惊厥的主要危险因素,着重加以治疗干预,具有重要意义【2】。为探讨分析病毒性脑炎与脑膜炎(VEM)患儿引发惊厥的危险因素,本次实验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00例VEM患儿,根据患者惊厥情况分成两组,出现惊厥症状的3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未出现惊厥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对可能引发惊厥的因素包括发热、头晕、呼吸系统情况、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白细胞数、潘氏试验、脑电图等单因素等单因素进行比对分析,再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此总结引发VEM患儿惊厥的主要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2年2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VEM患儿中选取100例病例,将出现惊厥症状的3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未出现惊厥的患儿分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VEM临床诊断标准,并排除化脓性、结核性与隐球菌类脑膜炎及糖尿病、肝肾性昏迷患儿等情况。患儿年龄在7个月-12岁,平均为(6.63±3.54)岁,惊厥患儿多为先发热后惊厥,惊厥最长10min左右,最短32s,平均(4.52±0.28)min。合并症状:95例发热,32例肢体功能障碍、51例脏器损伤、21例意识障碍,经脑电图和CT检测,90例脑电图异常,84例CT显示异常。两组患儿均经家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除惊厥情况外的一般资料中没有统计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00例VEM患儿,根据患者惊厥情况分成两组,出现惊厥症状的3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为出现惊厥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对可能引发惊厥的因素包括发热、头晕、呼吸系统情况、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白细胞数、潘氏试验、脑电图等单因素进行比对分析,再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此得出引发VEM患儿惊厥的主要因素。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单因素,之后取P≤0.05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线分析,应变量存在惊厥为“1”,无惊厥为“2”,协变量男性患儿取值为“1”,女性取“2”,年龄≥平均6.6岁取“1”,<6.6岁取“2”,其它协变量发生改变取“1”,无改变取“2”。
2结果
表1VEM患儿惊厥单危险因素分析n(%)
可能相关因素 观察组(n=35) 对照组(n=65) X2值 P值
发热 24(68.57%) 4(6.15%) 20.188 0.726
头晕头疼 18(51.42%) 59(90.77%) 17.985 <0.05
呼吸系统异常 17(48.57%) 21(32.31%) 0.298 0.598
消化系统异常 18(51.42%) 53(81.54%) 10.265 <0.05
脑膜刺激征 23(65.71%) 20(30.77%) 8.348 <0.05
锥体束征 26(74.29%) 18(27.69%) 16.988 <0.05
脑电图显示异常 33(94.28%) 63(96.98%) 1.265
白细胞升高 23(65.71%) 44(67.69%) 0.126 0.986
谵语 2(5.71%) 2(3.08%) 0.564
脑脊液物理性状异常变化 5(14.28%) 2(3.08%) 0.597
脑脊液潘氏实验为阳性 11(31.43%) 2(3.08%) <0.05
脑脊液葡萄糖升高 14(40.0%) 20(30.77%) 0.548 0.687
脑脊液蛋白升高 10(28.57%) 13(20.0%) 0.785
脑脊液氯化物升高 12(34.29%) 10(28.57%) 0.569
观察组中脑膜刺激征患儿发生率为24例(占68.57%),对照组21例(占32.31%),两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脑膜刺激征是引发VEM患儿惊厥的独立因素,具体探讨情况见下表。
表2VEM患儿昏迷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 X2值 P值
消化系统异常 -1.898 2.814 0.086 0.139 0.015-1.396
脑膜刺激征 2.708 4.206 0.039 14.065 1.124-1.986
锥体束征 1.598 2.165 0.136 4.988 0.579-42.12
潘氏实验阳性 1.296 0.446 0.458 3.868 0.073-9.802
3讨论
VEM是常见儿科中枢神经感染疾病,致死致残率较高,如果患儿伴有惊厥症状则为危重病症【3】,不但对病情控制不利,还会对儿童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而临床中又没有疗效显著的病原学治疗办法【4】,主要通过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药物、手术、护理干预等均应从病因、发病机制入手【5】,因此找到引发惊厥的主要发病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6】。为找到引发VEM患儿惊厥的主要因素,试验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00例VEM患儿,根据患者惊厥情况将出现惊厥症状的3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未出现惊厥的患儿分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脑膜刺激征患儿发生率为24例(占68.57%),对照组21例(占32.31%),两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脑膜刺激征是引发VEM患儿惊厥的独立因素,由此可见脑膜刺激征是引发患儿惊厥的独立因素,对于此类患儿应加强医疗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杜智敏.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膜炎152例治疗及护理体会[J].齐兽护理杂志.2011,11(5):413- 414.
[2]杜丽君,陶拉娣,贾丽芳,等.咪达哩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及惊厥频繁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5(9):669-670
[3]王玉梅.2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观察与护理[J].右江医学.2011,29(01):78-79.
[4]马金海,石琳,闰宝兰.昏迷的临床分析及纳洛酮在抢救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学杂志.2011, 23(10) : 621- 622.
[5]杜红民.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家庭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12,18(209):43.
[6]李永军,王群.影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感染预后相关因素操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2012.2(2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