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大网膜扭转患者12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大网膜扭转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诊治的12例大网膜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和治疗结果。

结果

12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32岁(18~50岁)。大网膜扭转诊断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11例主诉右侧腹痛,1例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体检有右侧腹压痛、反跳痛等局限性腹膜炎体征;1例体温为37.5 ℃,11例体温正常;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例为12×109/L,11例为(4~10)×109/L。术前B超检查示1例腹部实质性包括块,7 cm×5 cm、边界不清;CT平扫示11例肠系膜脂肪浑浊、水肿,1例结肠肝曲增厚伴渗出,均未提示大网膜扭转。全组患者术前诊断为局限性腹膜炎或阑尾炎而行急诊手术探查,切除坏死的大网膜,术后恢复好,均痊愈出院。随访1年,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对比术中所见回顾CT图像,示术前CT诊断的水肿肠系膜和/或结肠肝曲包块为扭转后坏死的大网膜,其中9例具有漩涡征。

结论

大网膜扭转术前诊断困难,缺乏对其临床表现的认识是误诊主要原因。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表现为具有漩涡征的右腹包块。手术切除坏死网膜,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报道1例米勒-费希尔综合征(MFS)患者的临床资料。MFS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脑干或小脑的血管性病变。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胃肠疾病,患病率高,病程长,经常合并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相互作用,降低工作、学习效率,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社会功能下降,损害患者的生命质量。慢性便秘患者的就诊率高,医疗资源耗费多,医疗支出增加,经济负担重。通过综述慢性便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慢性便秘的诊疗。
免疫抑制剂是目前自身免疫病诱导和维持治疗最重要的一大类药物。文章从临床角度详细分析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内在区别,以帮助临床医生认识和掌握免疫抑制剂的作用要点、用法及如何避免不良反应。
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分别予控制饮食、运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口服缬沙坦片80 mg/次、1次/d治疗(50例,对照组)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加味地黄汤治疗(50例,观察组),疗程8周。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P<0.05);观察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联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收集1970年1月至2015年5月有关IABP对接受PCI的AMI疗效的英文RCT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报告,入选患者1 450例,其中IABP组7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10日至2015年8月10日于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64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拉酵母菌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对照组
基层医院的双心疾病患者逐渐增加,但其诊断和治疗存在许多问题。加强双心诊疗技能培训,以心内科医生为主导,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施行适时双向转诊的模式,通过心理筛查、量表评估后给予个体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再结合运动康复将有助于优化基层医院双心患者的管理,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风湿免疫病学是一门病种复杂且覆盖面广泛的学科,其复杂性在于它不是以解剖学系统划分,而是以非组织器官特异性的炎症为特征。通过对以系统损害为主的风湿免疫病、以炎症性关节病变为主的风湿免疫病、以骨关节炎为代表的退行性病变和以痛风为代表的代谢性风湿病4个方面的阐述,介绍了这个以"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为特征的学科,提高临床医生对风湿免疫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