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家长、学生构成学生“学”为中心的共同体,班主任应关注家长的言行,及时与家长沟通,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情感、学习认知和学习行为倾向。班主任应细心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应与学生耐心交流、洞察学生的言语反应,调整班主任、家长对学生的刺激,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继续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關键词:班主任 家长 沟通 学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1-0008-02
“学”为中心要突出“以学为本”。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探究的过程。促进学生的积极探究,需要班主任、家长、学生这一共同体相互协作和互动。在学生学习进程中,班主任和家长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给予适合的刺激,优化学习心境,调整和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从卢森堡和霍夫兰的态度三要素及其关系中,可以发现,班主任和家长要观察学生的外显行为,调节对学生的刺激,实现对学生情感、认知、行为倾向的调整,并且动态地改进刺激,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最优化。
高中生的心理正处在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时期,对父母和班主任的行为会有自己的审判,并且渴求独立性。这种心理特点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帮助学生。高中生对学习科目的认识与理解、赞成与反对,对学习的内心体验产生的好恶情感,对学习的心理与行为准备状态,这些非智力因素是班主任和家长调整对学生进行外界刺激的对象。有针对性的沟通和帮扶,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改善学习行为,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
案例一:用诚融化“蛮横”家长
范同学,女,是一个学习成绩中下、性情孤傲、责任心比较强的高中生。范同学在值周中认真记录某班俩女生讲话的违纪事实。此俩女生对范同学进行污言秽语谩骂,并要求删除记录。管理教师和班主任得知后及时跟进和处理,矛盾得以平息,双方达成和解。周末范父从孩子表述中得知事情经过的只言片语,未回避孩子的情况下,直接打电话给班主任:“我在学校周边地区难有我摆不平的事,请老师告诉我对方家长姓名和地址”;“学校应该把事情处理好,这点小事老师是可以处理的”;
“以后我孩子发生任何伤害,我将直接寻找那俩女生的责任”。此后,曾有老师说“你的作业做得没以前好了!”范同学的回复是:“SB”。范同学也决然的退出值周工作,出现交友圈子变小的状况。范同学的考试成绩从年级112名下滑到157名。
这是一个典型的脾气暴躁型家长,班主任面对这样的家长要以诚相待、耐心倾听、“让他说”。经过沟通与家长达成共同意识:蛮横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反而有害,营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家长的蛮横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形成,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已经出现偏差。班主任通过师生沟通、亲情沟通、三方沟通让学生淡化偏差;通过入户家访消除家长与班主任的隔阂,增强相互信任获得相互尊重;通过经常向家长汇报学生的优缺点和学习进退,让家长正确而完整地认识孩子;通过多与家长商量促进孩子学习进步的对策,让学生切换认识,转变行为,改进学习。班主任用责任心事业心融化家长的忧虑、创设情境表扬学生、倾心沟通暖化学生、给予方法激励学生,使学生的成绩不断取得进步。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持久奋战,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认真听讲、作业完成的规范性和正确率显著提高、纠错本中错题订正美观到赏心悦目,成绩跃升到年级第17名。
案例二:用真引领“乱弹”家长
“成绩怎么这么差?”
“考前,你告我不要紧张的,我没紧张,就慢慢考了。”
“那也不至于考这么差吧?”
“高中很难学的,读不懂的就没上心,你要我注重过程,我也在读啊!”
“……”
杨同学的总成绩为392分(总分950分),比倒数第2名少了49分。这样的结果是“懂教育”的杨母无法接受的。但是从交谈中可以看到杨母的引导是“似是而非”且零碎的。“我在读”、“我在考”,杨同学断章取义地理解母亲的教诲,而杨母未能对孩子强调学习要以“习得”为目的。杨母所认为的快乐学习是不完整的,快乐学习并不是无所欲无所求,而是在获得中体验到的愉悦情绪。杨同学的基础薄弱、学习进程中困难重重、学习目标涣散、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样的表现造成考试成绩的失败。
班主任首先应该确立“学生都想学好”的心理预期。对于“乱弹”的杨母,要向她理清孩子的学习表现情况,引导她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烦恼。对于“不学”的杨同学,要引导她自我表述学习现状、学习困惑、学习目标,指导她如何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有效完成作业、如何有效积累知识点、如何解决知识点运用中的困难。班主任邀请杨母一起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鼓励孩子刻苦学习、促进知识点积少成多、多了解孩子的理想目标。通过不断的沟通,减除杨同学在学习中不断反复出现的困惑。指导杨母对孩子要做到进步则表扬、退步则帮扶、监督懈怠、鼓励刻苦、引导多问、协助纠错。杨母转变思想,构筑孩子学习成长的渠道,为孩子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通过真心沟通真情互动,纠正杨母的“乱弹”,转变杨同学的“不学”。杨同学在后续的考试中成绩不断进步,在年级排名中名次已跃升至年级名次中等水平。
案例三:用心圆梦“有梦”家长
赖同学想读军事院校,要进军事院校必须上重点线,但平时的联考测试成绩离重点范围非常遥远,高考成绩实现重点线困难重重。在读与不读理科模块(考重点院校需选修)上反复切换。“老师,我坐在后面发现学习越来越有信心了,还是决定读模块吧!”这是赖同学铿锵有力的心声。最终赖同学高考成绩突破重点线,被一所解放军理工大学录取(国防生)。叶同学要考浙江警察学院!学习成绩有困难,但最困难的是“胖”!叶同学为能通过体能测试和体重达标,四个月内几乎每天只吃一个苹果。这种顽强的意志力造就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这两个学生的“圆梦”是自身努力和家校沟通非常成功的典范。学生对学习有梦想,家长对孩子有期待,且两者合拍,这是班主任最幸福的事。有目标的学生缺乏持续的动力,有“梦”家长缺乏做好坚强后盾的时间、空间甚至方法。高三的学习时间紧迫,为让学生体会到家长和老师坚决的支持,班主任要求家长至少每两周到办公室坐一次,一次不低于半个小时。家长带着劳累冒着酷暑迎着风雪完成任务。家长到校后,不需要特意看孩子、不需要特意了解学习成绩、不需要老师特别关注孩子,只为给孩子营造亲和的学习氛围。“老爸,你已经三个星期没到老师那去了!”叶同学从刚开始的反感到后来的期待。说明孩子在学习有困难时需要父母的鼓励。班主任与家长思想的融合,学生可以看到老师鼓励的眼光,体会到老师严厉就是帮助。这种亲和又张弛有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脸上充满微笑写满自信、行动中敢说敢问敢辩。心与心构筑亲和的学习氛围,心与心碰撞出坚忍不拔的毅力。
班主任、家长、学生就像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班主任站在底边,要促成家长和学生相互依靠、目标一致且积极向上。班主任要以学习为中心,善于把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围绕学生的学习,站在学生的角度,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心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成学生的学习不断进步。班主任、家长、学生以诚沟通,以心沟通,以情沟通,让三者的结构坚不可摧。
参考文献
[1]鸿雁编著.行为心理学.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10)
[2]郑志湖等编著.“学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02)
關键词:班主任 家长 沟通 学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1-0008-02
“学”为中心要突出“以学为本”。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探究的过程。促进学生的积极探究,需要班主任、家长、学生这一共同体相互协作和互动。在学生学习进程中,班主任和家长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给予适合的刺激,优化学习心境,调整和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从卢森堡和霍夫兰的态度三要素及其关系中,可以发现,班主任和家长要观察学生的外显行为,调节对学生的刺激,实现对学生情感、认知、行为倾向的调整,并且动态地改进刺激,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最优化。
高中生的心理正处在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时期,对父母和班主任的行为会有自己的审判,并且渴求独立性。这种心理特点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帮助学生。高中生对学习科目的认识与理解、赞成与反对,对学习的内心体验产生的好恶情感,对学习的心理与行为准备状态,这些非智力因素是班主任和家长调整对学生进行外界刺激的对象。有针对性的沟通和帮扶,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改善学习行为,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
案例一:用诚融化“蛮横”家长
范同学,女,是一个学习成绩中下、性情孤傲、责任心比较强的高中生。范同学在值周中认真记录某班俩女生讲话的违纪事实。此俩女生对范同学进行污言秽语谩骂,并要求删除记录。管理教师和班主任得知后及时跟进和处理,矛盾得以平息,双方达成和解。周末范父从孩子表述中得知事情经过的只言片语,未回避孩子的情况下,直接打电话给班主任:“我在学校周边地区难有我摆不平的事,请老师告诉我对方家长姓名和地址”;“学校应该把事情处理好,这点小事老师是可以处理的”;
“以后我孩子发生任何伤害,我将直接寻找那俩女生的责任”。此后,曾有老师说“你的作业做得没以前好了!”范同学的回复是:“SB”。范同学也决然的退出值周工作,出现交友圈子变小的状况。范同学的考试成绩从年级112名下滑到157名。
这是一个典型的脾气暴躁型家长,班主任面对这样的家长要以诚相待、耐心倾听、“让他说”。经过沟通与家长达成共同意识:蛮横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反而有害,营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家长的蛮横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形成,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已经出现偏差。班主任通过师生沟通、亲情沟通、三方沟通让学生淡化偏差;通过入户家访消除家长与班主任的隔阂,增强相互信任获得相互尊重;通过经常向家长汇报学生的优缺点和学习进退,让家长正确而完整地认识孩子;通过多与家长商量促进孩子学习进步的对策,让学生切换认识,转变行为,改进学习。班主任用责任心事业心融化家长的忧虑、创设情境表扬学生、倾心沟通暖化学生、给予方法激励学生,使学生的成绩不断取得进步。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持久奋战,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认真听讲、作业完成的规范性和正确率显著提高、纠错本中错题订正美观到赏心悦目,成绩跃升到年级第17名。
案例二:用真引领“乱弹”家长
“成绩怎么这么差?”
“考前,你告我不要紧张的,我没紧张,就慢慢考了。”
“那也不至于考这么差吧?”
“高中很难学的,读不懂的就没上心,你要我注重过程,我也在读啊!”
“……”
杨同学的总成绩为392分(总分950分),比倒数第2名少了49分。这样的结果是“懂教育”的杨母无法接受的。但是从交谈中可以看到杨母的引导是“似是而非”且零碎的。“我在读”、“我在考”,杨同学断章取义地理解母亲的教诲,而杨母未能对孩子强调学习要以“习得”为目的。杨母所认为的快乐学习是不完整的,快乐学习并不是无所欲无所求,而是在获得中体验到的愉悦情绪。杨同学的基础薄弱、学习进程中困难重重、学习目标涣散、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样的表现造成考试成绩的失败。
班主任首先应该确立“学生都想学好”的心理预期。对于“乱弹”的杨母,要向她理清孩子的学习表现情况,引导她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烦恼。对于“不学”的杨同学,要引导她自我表述学习现状、学习困惑、学习目标,指导她如何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有效完成作业、如何有效积累知识点、如何解决知识点运用中的困难。班主任邀请杨母一起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鼓励孩子刻苦学习、促进知识点积少成多、多了解孩子的理想目标。通过不断的沟通,减除杨同学在学习中不断反复出现的困惑。指导杨母对孩子要做到进步则表扬、退步则帮扶、监督懈怠、鼓励刻苦、引导多问、协助纠错。杨母转变思想,构筑孩子学习成长的渠道,为孩子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通过真心沟通真情互动,纠正杨母的“乱弹”,转变杨同学的“不学”。杨同学在后续的考试中成绩不断进步,在年级排名中名次已跃升至年级名次中等水平。
案例三:用心圆梦“有梦”家长
赖同学想读军事院校,要进军事院校必须上重点线,但平时的联考测试成绩离重点范围非常遥远,高考成绩实现重点线困难重重。在读与不读理科模块(考重点院校需选修)上反复切换。“老师,我坐在后面发现学习越来越有信心了,还是决定读模块吧!”这是赖同学铿锵有力的心声。最终赖同学高考成绩突破重点线,被一所解放军理工大学录取(国防生)。叶同学要考浙江警察学院!学习成绩有困难,但最困难的是“胖”!叶同学为能通过体能测试和体重达标,四个月内几乎每天只吃一个苹果。这种顽强的意志力造就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这两个学生的“圆梦”是自身努力和家校沟通非常成功的典范。学生对学习有梦想,家长对孩子有期待,且两者合拍,这是班主任最幸福的事。有目标的学生缺乏持续的动力,有“梦”家长缺乏做好坚强后盾的时间、空间甚至方法。高三的学习时间紧迫,为让学生体会到家长和老师坚决的支持,班主任要求家长至少每两周到办公室坐一次,一次不低于半个小时。家长带着劳累冒着酷暑迎着风雪完成任务。家长到校后,不需要特意看孩子、不需要特意了解学习成绩、不需要老师特别关注孩子,只为给孩子营造亲和的学习氛围。“老爸,你已经三个星期没到老师那去了!”叶同学从刚开始的反感到后来的期待。说明孩子在学习有困难时需要父母的鼓励。班主任与家长思想的融合,学生可以看到老师鼓励的眼光,体会到老师严厉就是帮助。这种亲和又张弛有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脸上充满微笑写满自信、行动中敢说敢问敢辩。心与心构筑亲和的学习氛围,心与心碰撞出坚忍不拔的毅力。
班主任、家长、学生就像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班主任站在底边,要促成家长和学生相互依靠、目标一致且积极向上。班主任要以学习为中心,善于把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围绕学生的学习,站在学生的角度,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心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成学生的学习不断进步。班主任、家长、学生以诚沟通,以心沟通,以情沟通,让三者的结构坚不可摧。
参考文献
[1]鸿雁编著.行为心理学.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10)
[2]郑志湖等编著.“学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