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语,心灵的沟通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woool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评语是“花朵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及时雨;是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路灯、方向盘;也是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纽带。期末给每位学生写好各具特色的恰如其分的,并带有激励性与指导性的评语,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用火一样的热情,慈母般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与学生融洽在一起,拉近师生间和谐、友善的心理距离,这是写好评语的关键。
  
  一、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
  
  教师的评语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具体的指正,通过评语明确点出今后的要求与希望,使学生从评语
  中受益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改正,坚定其学习的信心。如蔡超群同学平时喜欢看一些课外书籍,,知识面广,但时常迟交作业或没有完成作业的现象。于是,期末我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老师佩服你,你的知识面很广,无论是宇宙、森林、海洋还是地球,你都能侃侃而谈,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小博士”,这是你日积月累的结果。学好课堂知识,完成课后作业是你遨游知识海洋的“船”和“桨”,有一艘坚固的“船”和灵活的“桨”,会使你尽早到达知识的彼岸,老师相信你,能用好这“船”和“桨”。又如庄ΧΧ同学,课堂上常常与邻桌说悄悄话,老师要不时地提醒她。在评语中,我是这样写的:“雅诗同学,你是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的小女生,也是个精美的小话匣子,一幅简单的图画都有能被你说成是一个生动而美丽的故事,就像你的名字一样充满了诗情画意。课堂上,你总能敏捷而准确地回答出问题,又能在课外组织同学搞好班级活动,大家都很喜欢你。但是,你的小话匣了经常在不恰当的时候打开,影响同学们的听课,希望你以后注意,并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美而有很好调控机能的“宝匣子”,好吗?”这个学期来,两名同学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课堂上积极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做好笔记,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在四月份获得“德星、智星”的光荣称号呢。
  
  二、鼓起学生进步的风帆
  
  教师写评语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重点给他们指出其优势与目标,促进与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在一个班级总有些各方面都出于中游的学生,我除了平时多鼓励他们赶超先进外,在期末的评语中,重在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如“庄志强同学,你画下的鸟儿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你画纸上的鲜花鲜艳美丽,蜂蝶飞舞;然而你忽略了,美术也如同花朵一样需要知识的浇灌,只有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的土地上支才会开出最艳丽的花朵,希望你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把握作画的技巧,圆你心中的梦”。又如:“蔡锦凤同学,你是一个令家长欣慰,令老师骄傲的乖乖女,温顺平和的性格使你与同学们都有相处得很好,至于学习,你更是认真,精益求精,也许你的性格,你的气质,你的成绩才是你“古典淑女”的完美展示。但是老师多么希望在课外活动中能看到你的身影,与同学们一起打球、跑步、做游戏。老师期待着,也相信你会的,是不是?”本学期通过几次引导和观察,庄志强和蔡锦凤同学,在三、四月份里荣获了“美星”和“体星”的奖章。
  
  三、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教师在写评语时,应充分肯定其存在的优点,多表扬赞美,恰如其分、生动、贴切的语言,让评语像说话一样,情真意切,让人感受到舒服,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一些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我除了平时注意引导和严格要求外,针对他们常有满足感受、自豪感、骄傲的表现,在期末评语中以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相结合,促进其综合素质提高。如许俊杰同学年年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就骄傲了,唯我独尊的样子。通过平时对他多方面的引导,与家长共同配合外,我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你聪明能干,每次测试,你的成绩总是很棒;每次运动会你的身影总会出现在领奖台上,讲起故事也那么绘声绘色,同学们都非常羡慕你。但是老师有一个个希望的希望,那就是希望你不要总孤立于集体之外,而要主动与同学们相处得更好一些,与同学交朋友,做游戏更主动一点,那将使你的色彩更加鲜艳,同学们会更喜欢你的。”又如:“蔡秋霞同学,你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爸爸外出工作,你能理解妈妈一人带你姐妹两人的艰辛,从不跟妈妈要好吃的吃,要新衣服穿,生活非常俭朴,你是班级里自立自理能力最强棒的学生,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要是你能多帮助关心其他同学共同进步,相互学习,那你一定能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常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发现其不足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其不足是十分必要的。世上绝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也会因性别、性格、兴趣、爱好、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显现出不同的个性,更显现出各不相同的优缺点。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个个鲜活个体身上的闪光点,加于肯定,艺术地对学生提出意见与建议,并找准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让每位学生都有好感觉,勇敢地正视困难、承受挫折、充满信心地不断进步。
  这两年来,我一直坚持认真写好学生的评语,做到提前动手,各具特色,强调真实性,针对性,公正性,尤其突出启发性、激励性,防止千人一面,通过评语艺术,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迫使学生下决心克服改正缺点。因此,成功的评语都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起到促进的作用。
其他文献
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    一、丰富教学内容,以增强吸引力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既脱离社会发展实际,也脱离学生个体发展实际,是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
期刊
一、转变教育观念 把握教育理念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新课程标准
期刊
内容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化学实验则是化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我们的考试中还是生活应用中化学试验都占有很大的比例,我们要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我们首先应从实验做起。纸上得来终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学习是为了运用,即便是我们把理论记得滚瓜烂熟,如果不会运用的话那也只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的。我们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所以我首先要学好化学实验。  关键词:实验教学 质
期刊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为此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
期刊
生物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一、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作用    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
期刊
内容摘要:高中物理比较难学,但只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正确把握学习的各个环节,并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是可以把高中物理学好的。  关键词:态度 积累 课堂 方法    在高中理科的各门学科中,物理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总是存在这样的困惑:上课能听懂,甚至容易听懂,可是在课下做题时却大半不会,尤其是在考试时成绩
期刊
内容摘要: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标下,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首先要从思想上承认学生个体客观上的差异,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区别对待,分层施教”的策略,让每一个学生能从不同的层次上体验到成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
期刊
内容摘要: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生动活泼地学习。  关键词:启发式 品德与生活 实践 感悟    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这种教学思想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原理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
期刊
激发和养成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确是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课题。语文教学,同样要造成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热爱和崇高情感。兴趣是起点,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调动更要注意深层次的挖掘,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体味情趣、谐趣、理趣、志趣的高品位趣味。     一、情趣    情趣源于人的情感领域又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的高尚志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叩响学生的心灵门扉并使之产生共鸣,激发起的兴
期刊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那末,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    一、从教师自身的素质出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