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媒学院

来源 :ViVi美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ha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传媒学院前身是1983年由原广播电视部建立的华北广播电视学校,1990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基础上成立广播电影电视部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其基础上建立山西传媒学院,是培养新闻舆论和传媒人才的专门院校,也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干部培训基地。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晋中市文华街和太原市五龙口街,学校总占地面积94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动画学院、播音主持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摄影系、艺术设计系、导演系、传媒管理系(传媒工程系)、录音系、广告系、表演系等10个二级院系,思政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外语部(语文教学部)、公共体育部、继续教育部4个教学部,影视制作中心、信息中心2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300人;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山西省部校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戏剧影视学术研究基地”、“戏剧影视编创中心”、“融合媒体创新研究中心”、“山西省文化创新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学校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戏剧与影视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为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设计学、工商管理学为核心学科的文化创意与设计学科群,并被认定为山西省高校“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培育项目;开设了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涵盖传媒策划、制作、经营管理、传输、音乐表演、舞蹈编导、视觉传达设计等岗位的21个本科、6个专科专业。其中,五星级专业3个。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近500人,其中专任教师400余人,有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全国广播影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31工程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等高水平教师;聘请中国广播电视系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为首席科学家,聘请王铁城、余秋雨、王伟国、白岩松、冯巩、贾樟柯、王乐文、敬一丹、聂建华等近百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兼任教师或客座教授,引进美国、英国、西班牙、韩国等14位外国专家为客座教授。
  学校拥有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的演播中心、国内一流的动画制作机房和图形图像实验室、网络传输实验室以及影视编辑室、摄影棚、灯光室等14大类100余个实训室,设备总值2亿余元。学校现有纸质图书、影像资料85万册(盘),电子图书30万册,建有较为完善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北美、欧洲、亚洲、澳洲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5所高等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每年向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美国纽约电影学院、韩国祥明大学等在内的合作院校派出访学师生。累计培训来自蒙古、奥什、缅甸、越南、巴拿马、斯里兰卡、格鲁吉亚等“一带一路”国家200余名国际广播电视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合作,共建“菁体育视频网站”,先后派出师生参加“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27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第28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美大学生女足友谊赛”“中德大学生足球训练营”“中法大学生体育文艺周”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拍摄和全球直播。
  学校教师独立或参与创作影视作品先后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戏曲“兰花奖”、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亚洲太平洋青年导演奖”、台湾电影“金马奖”等奖项100余项。学校毕业生执导的2部电影作品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
  学校与全国广电系统合作,建立120余个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构建学生专业实践和就业的平台。
  雄厚的师资,一流的设备,优良的学风,使学校的毕业生深受业界及社会好评,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许多毕业生成为广电传媒领域的业务骨干。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第二届动漫奖最佳动漫教育机构入围奖”、“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教科文卫体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2016年10月,学校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确立了学校“1234567”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即:“一个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二个根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内涵式发展为根本途径;“三个坚持”:坚持定位在山西、定性在行业、定格在特色;“四个突出”:突出基础、突出融合、突出创新、突出应用;“五大战略”:实施党建先锋、依法治校、人才强校、国际化办学、社会服务五大战略;“六个树立”:树立教师主人翁、“一切为了学生”、彰显学术、独立思考、贡献率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七个规范”:规范的战略定位、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内部管理、系部建设、培养模式、大学文化。
  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承“厚德博识、励学躬行”的校训,认真落实“1331工程”任务,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以昂扬的姿态,向着特色鲜明、行业一流的高水平传媒院校的目标阔步前行!
其他文献
赵炳欣《生态公园1》赵炳欣《生态公园2》李玉环《质感沙发建模1》李玉环《机器人建模》  作者简介:  趙炳欣,1995年9月26日,女,汉,山东省济南市,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单位邮编:250000,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名称:《生态公园》  李玉环,1995年1月7日,女,汉,山东省济南市,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单位邮编:250000,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
期刊
前言:  当名为“老蓬”时,他是潜心于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当名为彭文斌时,他是南中国艺术产业中的领军人物——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的艺术总监,除却这两个身份,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收藏家、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等亦是他身上的名标签。艺术与市场二者看似难以兼容,但彭文斌用实际行动为艺术与市场的平衡打造出了多重的可能性。深耕中国当代艺术市场20年来,他为南中国艺术生态环境的营造与优化、艺术博览行业的良性发展贡献不菲
期刊
黄悦《鼠有圆满》黄悦《2020》崔寧坤《子鼠》王—丹《换装游戏之男女插画系列》  作者简介:  黄悦,1996年10月24日,女,汉,山东省德州市人,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单位邮编:250000,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作品名称《鼠有圆满》《2020》  王一丹,1994年4月21日,女,汉,山东省菏泽市人,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单位邮编:250300,学位:硕
期刊
夏日如煙  作者简介:  马凌燕,女(1984.11—),汉族,四川德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文化艺术/工业设计。
期刊
2020年8月13日,“鲍勃·迪伦艺术美学”论坛在今日美术馆举行,其中鲍勃·迪伦的“诗意表达”部分,邀请到了《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曾焱、音乐人杨海崧、音乐人张有待三位不同领域的嘉宾,通过他们的分享,为我们走近和理解鲍勃·迪伦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论坛由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主持。論坛现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曾焱:鲍勃·迪伦是一个传奇性预言式人物  《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出版过两期鲍勃·迪伦的
期刊
一、沂蒙精神的民族性作为当代写实油画的基本出发点  受西方美学思潮的影响,当代艺术逐步崭露头角,为艺术界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与动力,让艺术成为无限可能。当代写实性油画创作是艺术家基于对现当代社会环境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是中西方思想文化碰撞的完美体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价值领域中不断体现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民族精神关乎中华民族的发展命脉。当代写实油画的民族性创作灵感来源
期刊
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孕育着不同文化,其生活环境、宗教信仰、人文历史以及民风民俗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出了不同形式且独具魅力的不同舞蹈,令我国艺术大花篮更加光彩夺目。舞蹈的起源本身很简单,就是人们日常劳作闲暇之余通过身体的动作放松,获得美好的体验。同时,舞蹈也是人们对世界的探索和模仿。比如,蒙古族的筷子舞就是将人民一起娱乐的场景展现出来。民族舞蹈属于民族非物质文遗产的重
期刊
1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师会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去研究、训练、思考。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引导,当学生觉得自己失去了学习主体性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便会下降。然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高校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便将会产生变化。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媒体资源,它能够把知识内容变得生动化、具体化、丰富化,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
期刊
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城市经营水平的提高和居民的精神生活的丰富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的赛事动画色彩指的是色彩的物理属性及其延展属性,笔者将以2008上海五星频道奥运水墨宣传片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宣传片进行案例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媒介视角下的中国体育赛事动画色彩的传播。一、中国体育赛事动画色彩內涵  (一)中国体育赛事动画色彩元素分析  1.200
期刊
剪纸因其材料的简单易得,创作方式的简便成为我國流传最广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成为民众多项民俗事项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活动之一。我们在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婚俗嫁娶、日常生活等多种活动中都能看见剪纸的影子。剪纸通过图案、形象、文字、民俗故事等方式展现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追求以及对驱魔辟邪等方面的需要。从剪纸的发展和线索可以看出其发展是深深依附于民俗文化的,可以说是口耳相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