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参是中药材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因为其产值高,经济效益显著,在栽培品种中已经属于首选。但对于党参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需要对其种植方式、施肥以及种子诱变方式、育苗、栽培密度、采收期和生长期等因素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总结。对影响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因素进行了探究,运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党参的产量和品质,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党参;产量;品质;种植方式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9-012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67.53 文献标志码: A
党参属于传统的药材以及食材同源植物,其应用广泛,近年来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但种植党参的整个生产过程,受种植方式、施肥处理、育苗模式等环节的影响,还依然保留着原始的种植程序及方法,并没有跟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技术革新,导致党参的产量与品质参差不齐。
为了提高党参的产量和品质,需要对党参进行相关的栽培试验和详细研究,对其中影响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党参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土壤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对于党参的种植,首先需要考虑土壤情况,如对土地的肥沃程度、酸碱度以及日照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考虑。育苗土地需要依据党参生长的特点进行选择,党参苗的培育需要在半阴的坡地进行,其土质较疏松且肥沃,土壤中含有较多的腐殖质。
例如在甘肃省武山县地区,其栽培党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党参是以根入药,具有补气、益血以及生津的功能。早期生长喜欢凉爽的气候,在幼苗时期喜阴,成苗之后则喜阳。在武山县,多处土地情况都较适合育苗,对此进行研究并从中发现,在每667 m2土地施农家肥3 000~5 000 kg、磷酸二铵10~20 kg、过磷酸钙25~50 kg,随后对土地进行翻耕、耙细以及整平作畦,也就是低平的田畦,形成宽3~5 m的畦作为育苗床[1]。这样有利于党参苗的培育及生长,在育苗完成后也需对苗进行移栽,在移栽的过程中选择阳光照射较多的土地,进行充足的光照,日照时间长会使其根部保持干燥,减少根部腐烂等情况的发生,利于党参根部的生长。其土壤环境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进行栽培,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者偏酸性为宜,一般来说pH值宜达到5.5~7.5,不适宜在盐碱池、黏土及低洼地栽种。
2 育苗播种方式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在选择土壤后需要从党参育苗播种方式入手,查看其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育苗到起苗移栽,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也会使党参形成不同的产量和品质。
在党参育苗期,以甘肃省武山县为例,一般在春季的3—4月进行,这时段的气候环境对于育苗来说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和品质。按照选择好的土地进行施肥、作畦,随后在畦面均匀撒上种子,再用2~4 cm钉耙细耙1遍,在土地表面覆盖1层麦草遮阴。或者选择小麦拔节期,在麦田撒上党参种子,进行套种育苗。在党参育苗培养的过程中不需要追肥,如果对其施肥,会导致党参苗徒长。待苗出齐后还需要去除覆盖物,也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间苗,防止党参苗过密而影响其产量与品质。对于杂草和麦田中的麦茬也要及时去除,这样的环境才有利于党参苗的生长。
在育苗结束进行起苗移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会导致根部受伤或者断裂,丢弃存活率较小的党参。时间方面也需要进行把控,其对党参的产量和品质也存在一定影响,在冻土季节党参苗容易断根受伤,时间过晚的情况下会使党参苗存在一定的病患。在武山县选择秋季进行起苗移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存活率。在整理好的土地中按照行距15~20 cm、深度15 cm左右进行开沟,再按照株距10 cm顺沟摆放党参苗,并且在表面进行5 cm的覆土,整合使用党参苗40~50 kg/667 m2,对每一环节进行细致的研究,才能有效提高党参的产量及品质。
3 田间管理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党参的田间管理,和普通庄稼的田间管理是相同的,不定时地锄草与追肥,否则会导致荒草吸收土壤的养分,形成党参生长缓慢的情况。即使对土地进行追肥,也会被土地中的杂草分散吸收,进而对党参的产量和品质形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武山县的党参进行研究发现,在党参进行移栽后,苗高到5~10 cm时要对其进行第1次锄草,清理党参中间存在的杂草。在党参苗高15~20 cm时,结合追肥进行第2次锄草。党参在生长的过程中也不宜水分过量,干旱严重时再进行适量浇水,追肥过程中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按照10~15 kg/667 m2的用量进行施肥[2]。
在田间管理时还需要对党参进行搭架和采种,待党参苗高30 cm时,用竹竿或树枝插入土壤中,使党参的茎蔓缠绕,有利于其生长通风,对于茎蔓过密的地方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疏枝,便于其通风和透光,利于党参的生长。
当党参果实从绿色变为黄白色,种子呈现黄褐色時,需要将茎蔓切割并且晒干,将其种子抖落,存放于布袋中,放置在干燥透风的地方便于下次播种时使用。如果在田间管理中没有对茎蔓进行搭架与切割,会导致党参茎蔓过于密集,遮挡一定的阳光和风,不利于党参的生长及高产量的形成。如果不采种,可以不对茎蔓进行搭架,只要茎蔓长到30 cm以上时就可以进行割除,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党参根的生长,保证其产量。
4 病虫害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在党参管理的过程中,病虫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党参的产量和品质。第一,在党参苗干枯后,要及时对园区进行清理,将病叶以及枯叶及时烧毁,防止锈病的出现,从而影响党参的产量和品质。因党参的产量和品质具有关联性,如果党参在产量方面受到影响,那品质也一定会受到影响。当锈病发生初期阶段,可以使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倍液进行喷洒,时间间隔在7~10 d喷1次,连续喷洒2~3次,对锈病进行控制。
关键词:党参;产量;品质;种植方式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9-012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67.53 文献标志码: A
党参属于传统的药材以及食材同源植物,其应用广泛,近年来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但种植党参的整个生产过程,受种植方式、施肥处理、育苗模式等环节的影响,还依然保留着原始的种植程序及方法,并没有跟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技术革新,导致党参的产量与品质参差不齐。
为了提高党参的产量和品质,需要对党参进行相关的栽培试验和详细研究,对其中影响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党参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土壤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对于党参的种植,首先需要考虑土壤情况,如对土地的肥沃程度、酸碱度以及日照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考虑。育苗土地需要依据党参生长的特点进行选择,党参苗的培育需要在半阴的坡地进行,其土质较疏松且肥沃,土壤中含有较多的腐殖质。
例如在甘肃省武山县地区,其栽培党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党参是以根入药,具有补气、益血以及生津的功能。早期生长喜欢凉爽的气候,在幼苗时期喜阴,成苗之后则喜阳。在武山县,多处土地情况都较适合育苗,对此进行研究并从中发现,在每667 m2土地施农家肥3 000~5 000 kg、磷酸二铵10~20 kg、过磷酸钙25~50 kg,随后对土地进行翻耕、耙细以及整平作畦,也就是低平的田畦,形成宽3~5 m的畦作为育苗床[1]。这样有利于党参苗的培育及生长,在育苗完成后也需对苗进行移栽,在移栽的过程中选择阳光照射较多的土地,进行充足的光照,日照时间长会使其根部保持干燥,减少根部腐烂等情况的发生,利于党参根部的生长。其土壤环境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进行栽培,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者偏酸性为宜,一般来说pH值宜达到5.5~7.5,不适宜在盐碱池、黏土及低洼地栽种。
2 育苗播种方式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在选择土壤后需要从党参育苗播种方式入手,查看其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育苗到起苗移栽,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也会使党参形成不同的产量和品质。
在党参育苗期,以甘肃省武山县为例,一般在春季的3—4月进行,这时段的气候环境对于育苗来说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和品质。按照选择好的土地进行施肥、作畦,随后在畦面均匀撒上种子,再用2~4 cm钉耙细耙1遍,在土地表面覆盖1层麦草遮阴。或者选择小麦拔节期,在麦田撒上党参种子,进行套种育苗。在党参育苗培养的过程中不需要追肥,如果对其施肥,会导致党参苗徒长。待苗出齐后还需要去除覆盖物,也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间苗,防止党参苗过密而影响其产量与品质。对于杂草和麦田中的麦茬也要及时去除,这样的环境才有利于党参苗的生长。
在育苗结束进行起苗移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会导致根部受伤或者断裂,丢弃存活率较小的党参。时间方面也需要进行把控,其对党参的产量和品质也存在一定影响,在冻土季节党参苗容易断根受伤,时间过晚的情况下会使党参苗存在一定的病患。在武山县选择秋季进行起苗移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存活率。在整理好的土地中按照行距15~20 cm、深度15 cm左右进行开沟,再按照株距10 cm顺沟摆放党参苗,并且在表面进行5 cm的覆土,整合使用党参苗40~50 kg/667 m2,对每一环节进行细致的研究,才能有效提高党参的产量及品质。
3 田间管理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党参的田间管理,和普通庄稼的田间管理是相同的,不定时地锄草与追肥,否则会导致荒草吸收土壤的养分,形成党参生长缓慢的情况。即使对土地进行追肥,也会被土地中的杂草分散吸收,进而对党参的产量和品质形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武山县的党参进行研究发现,在党参进行移栽后,苗高到5~10 cm时要对其进行第1次锄草,清理党参中间存在的杂草。在党参苗高15~20 cm时,结合追肥进行第2次锄草。党参在生长的过程中也不宜水分过量,干旱严重时再进行适量浇水,追肥过程中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按照10~15 kg/667 m2的用量进行施肥[2]。
在田间管理时还需要对党参进行搭架和采种,待党参苗高30 cm时,用竹竿或树枝插入土壤中,使党参的茎蔓缠绕,有利于其生长通风,对于茎蔓过密的地方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疏枝,便于其通风和透光,利于党参的生长。
当党参果实从绿色变为黄白色,种子呈现黄褐色時,需要将茎蔓切割并且晒干,将其种子抖落,存放于布袋中,放置在干燥透风的地方便于下次播种时使用。如果在田间管理中没有对茎蔓进行搭架与切割,会导致党参茎蔓过于密集,遮挡一定的阳光和风,不利于党参的生长及高产量的形成。如果不采种,可以不对茎蔓进行搭架,只要茎蔓长到30 cm以上时就可以进行割除,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党参根的生长,保证其产量。
4 病虫害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在党参管理的过程中,病虫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党参的产量和品质。第一,在党参苗干枯后,要及时对园区进行清理,将病叶以及枯叶及时烧毁,防止锈病的出现,从而影响党参的产量和品质。因党参的产量和品质具有关联性,如果党参在产量方面受到影响,那品质也一定会受到影响。当锈病发生初期阶段,可以使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倍液进行喷洒,时间间隔在7~10 d喷1次,连续喷洒2~3次,对锈病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