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广播收听与集体记忆的建构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ira_lacu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新中国初期,广播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发挥了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广播重组人们日常生活的时序与节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以声音为尺度的技术变革。广播将发生在新中国初期的场景和历史带进持续向前的现在的框架之中,延续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本文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将广播视为新中国初期的一种新兴媒介,探讨广播收听塑造集体记忆的过程,以期对传承广播丰富的精神内涵、建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广播收听   集体记忆   文化认同
  一、引言
  广播,被视为最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这一伟大的时刻和永恒的经典正是通过广播传到千家万户。新中国初期,广播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发挥了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声音作为广播的独特介质,饱含着特殊的意境,能够激发听众的情感,赋予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收音机和乡村喇叭慢慢多起来,随之出现了围绕这一新兴媒介的“广播听众”。听众是广播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听众,广播的播报也就没有意义。提起乡村喇叭,有人认为它是新中国以来进入中国农村的现代传播媒体,是新中国初期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法宝,传达着时代的声音,珍藏着宝贵的集体记忆。新中国初期,收听广播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收音机还是乡村喇叭,都塑造了广播收听的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能起到连接和联系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社会层面,也体现在时间层面。共同的集体记忆可以把人与他身边的人联系起来,创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并将一些铭刻于心的经验与回忆,比如开国大典、《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乡村喇叭等,以一种形式固定下来并且使其保持现实意义,将发生在新中国初期的场景和历史带进持续向前的现在的框架之内,产生出回忆和希望。共同遵守的规范、共同认同的价值、共同拥有的过去紧密相连,得以延续集体的认同、建构文化的认同。这正是新中国初期广播收听的集体记忆所体现和传承的。
  本文将广播视为新中国初期的一种新兴媒介,讨论广播收听塑造集体记忆的过程。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问题是: 广播是如何拥有自己的听众群体的,广播收听是怎样塑造集体记忆的,这种集体记忆如何建构了文化认同。研究新中国初期广播收听的集体记忆,对延续和传承广播丰富的精神内涵、建构文化认同,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广播收听与全国收音网建设
  广播是通过声音直达人们的听觉,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广播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它的长处是迅速、及时和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因而,新中国初期,中央决定建立广播收音网作为宣传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各地建立广播站、培训收音员、组织集体收听等方式,将人民逐步纳入到全国收音网的信息获取结构中,由此塑造全国听众的集体记忆。
  (一)广播收音网建设与收音员培训齐头并进
  1950年4月22日,新闻总署正式发布了《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①此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工作很快铺展开来,到1955年年底,28800多个收音站已在全国建立起来,不仅覆盖了城市,也延伸到了农村。②新中国初期,在报纸不足和文盲众多的情况下,利用广播对群众进行宣传和动员意义重大。“中南全区七千万人口的地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工作,秋后又要进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我们的领导机关一般的都是用开干部会,检查工作,利用报纸,发电报等方法来传达政策法令,这些所有的方法都不能代替广播收音网的作用。”③确是如此,广播收音网能够把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迅速广泛地传播到群众中去。不管在土地改革中,还是生产救灾工作中,广播都发挥了独特作用。
  为了建设好收音网,各省从1950年开始进行收音员培训工作。“怎样做一个广播收音员,这是与目前各地建设广播收音网工作分不开而且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仅华北和中南包括十一个省八十九个市区八百三十七个县,就有经过训练的收音员一千一百七十人。其他各省也都在训练或者积极筹备训练中。”④收音员培训班一般要求参加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培训班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教育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收音员训练班计划为例,学习内容包括“新闻总署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中南局宣传部关于建立收音站的通知;收音员的工作任務和工作条例,收音机的使用,电学和抄新闻结合等”。⑤ 全国各县收音网的建立和广播收音员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使得中央同地方、城市和乡村之间架起无数桥梁,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逐步增强,一个从中央到省到县的信息同步传播网络初步形成。
  (二)集体收听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当时,对于识字不多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广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媒介工具。通过广播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参与到国家生产实践中,达成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共识”,这样践行了“人民本位”的核心考量,广大人民群众也切实享受了收听服务。⑥“集体收听”是一种有效的群众收听形式,起到“社会发动机”的作用,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使他们在心灵与社会的共鸣中形成高度统合。⑦
  新中国初期,北京电台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到群众中组织广播收听小组,发动群众集体收听;不仅培养了群众从广播中接受教育的习惯,而且也密切了电台与群众的联系,并给电台提供了节目和稿源,充分发挥了广播的宣传鼓动作用。据1950年3月不完全统计,北京市工厂、企业中,组织了二十三个广播收听小组,大、中学校组织了二十九个广播收听小组。⑧广西通过动员听广播的积极分子来影响团结其他群众,然后组织集体收听,充分体现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宗旨。另外,使用广播对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规模和效果是其他工作不能代替的。通过广播把抗美援朝志愿军归国代表的讲话传递给全国听众,鼓舞他们的爱国热情,这都证明广播是最好的宣传武器。   (三)广播节目内容与听众需求相融合
  广播节目的各种形式,能够最有效发挥它的特点的,能够运用声音迅速而广泛传播的,就会使听众得到最真实、最亲切的感受。“天安门前的实况广播就是这样的形式,通过广播,超越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立刻把天南地北的千百万人联系在一起,组织在一起;把整个城市、整个省以至整个国家形成一个无比巨大的、特殊的会场;虽然隔着万水千山,但是人们的心思、人们的情感却能够互相呼应,好像身临其境一样。”⑨
  新中国初期的吉林省九台县广播站,经过摸索,逐渐确定了自己的方针,根据听众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以转播节目为主、自办为辅,鼓舞农民的劳动热情,推動互助合作运动和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他们自己办的节目,有农村通讯、思想漫谈等,切实而紧凑地报道着农村生活、生产和战斗的各个方面,传达着农村广大群众的声音。农民们逐渐熟悉广播后,需要知道国家大事的时候找广播,参加合作社、春耕秋收、教育孩子、丢失了牲畜都来找广播。其实,广播并没有那么“神通广大”,只是因为它及时传达了党的政策,关心群众利益,并且反映了群众的需求。“山东省高密县在接到上级关于在农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合作社建立收音站的指示以后,就根据县互助合作运动发展的具体情况建立收音站,同时宣传收听广播的好处。”有一个社员就说,常听广播对农业社的巩固和发展很有帮助,我们从广播中能学到生产技术,如生产管理经验,特别是在秋天拾棉花,掌握了天气变化情况,不拾坏花,这更是一个宝贵经验。⑩在全国广播收音网的建设和人民群众收听广播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新中国初期广播信息网络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即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赢得广大听众,并逐步塑造广播收听的集体记忆。
  三、广播收听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
  个体主体在个体之间及代际之间互相交换或转换知识,可以产生大量的集体记忆,通过代代相传保存一个共同的记忆。记忆与社会、环境、历史等外部框架相关。摹仿性记忆、对物的记忆、交往记忆这三个维度,都可以对接到文化记忆构建的空间中来。11
  (一)广播收听的集体记忆
  每年“十一”国庆节和“五一”国际劳动节,全国人民的心向往着北京;成千成万的人聚集在收音机旁,凝神倾听着北京的声音。许多听众在写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信里说,“我们听到了强大的陆、海、空军和机械化部队在天安门前行进的声音,好像我们自己也在天安门前一样。我们感到兴奋,也感到骄傲。你们对游行队伍的介绍,使我们了解国家建设的辉煌成就,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12
  收音机始终忠实而热情的为广大听众服务,在新中国初期,最难忘的集体记忆就是:它把北京天安门前开国大典的实况,传播给全国听众。毛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这一声宣告,随着广播传遍全球。在同一时刻,在四面八方,人民聚集在收音机和大喇叭跟前,大家感到比任何时候更团结,比任何时候更加有力量。乡村喇叭在农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喇叭的集体记忆也留存至今。吉林省九台县广播站在1952年4月1日建立,这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有线广播网提供了成功的典范。到1954年底,全国建成547个县广播站,705个中小城镇广播站,49854只有线广播喇叭。13国家的声音通过这些大喇叭传播至田间地头。
  (二)延续集体记忆,建构文化认同
  文化基于记忆而形成,文化也是记忆的一种形式。借助文化记忆,通过保存共有的集体知识来保证文化的连续性,为的是更好地呈现给后代,重构他们的文化认同。14广播作为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在赋予声音各种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展现它历史和社会方面的变迁。历史发展也不是单纯的进步或者衰退,不是单向度的、趋向某种不可避免无法挽回的宿命,它是可以利用集体记忆来描述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不断努力把过去的意义保存在文字、图像、声音中,并且重新建构,进入现在的语义范式中。社会的认同通过互动来构建和再生产,共同的价值、经验、期望和理解形成了一种积累,共同拥有的集体记忆的循环促生了一种共识,即在集体的每个成员心目中都形成了一种认知。15新中国初期广播收听塑造的集体记忆在每位听众心中建构了一种认知,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化认同。
  四、结语
  为使全国人民获取信息及时准确,不受文盲多、地域广等条件限制,广播作为新媒介进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市县。16广播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融合编辑、采访、播音、音乐和技术等一起展示给全国的听众,赢得了听众,并让他们从听觉中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形象。广播实现了党和政府声音的传达从个体或组织的传播到声音传播的过渡。广播收听使全国人民留存共同的集体记忆,建立起共同的国家与民族想象;没出过国门的听众也借着广播构建起共同的国际“秩序”。17历史记忆是保存意义和价值的手段,新中国初期的广播收听塑造了我们所能够理解的历史和现实,建构了我们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
  注释:
  ①13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4:178+195-196.
  ②潘祥辉.“广播下乡”:新中国农村广播70年[J].浙江学刊,2019(06):4-13.
  ③⑤广西广播电视厅史志编辑室.广播电视文件资料汇编第一辑(1950-1956)[M].1987:150、326.
  ④左荧.怎样做一个广播收音员[J].收音业务,1951(创刊号):14.
  ⑥黄艾.“人民本位”:新中国初期广播事业的“公共”话语实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12):167-168.
  ⑦武慧芳.从媒介形态视角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广播大会——以20世纪50年代天津广播大会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07):109-112.
  ⑧北京志:广播通讯社出版篇.北京:北京市档案馆,001-012-00863(档号):21.
  ⑨12杨兆麟.天安门前的实况广播是怎样进行的[J].广播爱好者,1955,07(01):23-25.
  ⑩孙运正.我们怎样建立农业社收音站[J].广播爱好者,1955,10(04):33-34.
  1115【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0+145-146.
  14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北京:北京生活、读书、心知三联书店,2015:12.
  16潘佼佼.乡村变革中的信息与文化技术——中国农村广播网的历史研究(1949-1978)[D].北京:北京大学,2019.
  17艾红红.“下乡”“离场”与“返乡”——新中国农村有线广播发展“三部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95-103+172.
  作者简介:李艳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编辑:徐  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后中药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鼻腔冲洗液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以高渗盐水行鼻腔冲洗,研究组术后以中药煎剂行鼻腔冲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的鼻腔功能、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鼻气道
【内容提要】为了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推动主流价值的多级传播,央视《新闻联播》大胆创新传播语态。在叙述态度方面,坚守舆论阵地,深耕用户互动;在叙述方式方面,创新内容形式,追求多元表达。本文梳理《新闻联播》传播语态的流变,辨析传播语态的创新原因与创新路径,以期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传播语态 《新闻联播》 互动语态  央视《新闻联播》是我国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的风向标。传统媒体
人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收听、收看到各类新闻发布会的信息,但从理论层面专门研究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论著却相对较少。对于内蒙古而言,这方面的论文、论著更是屈指可数。近日,胡昊宇、胡益华合著的《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研究》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发布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