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先从后人对孔子与老子的思想评价着手,在两者的比较中认识老子思想的精髓。然后分析在老子思想中所蕴涵的教育理念,并试图用这些理念给现今我们的教育制度改革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 老子;教育理念;教育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 G1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1074(2008)04-0027-02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乡太清宫村)人。他长期居住在洛阳,是东周王室的“柱下史”。
1 对老子与孔子思想认识的比较
老子是我国思想史上一位很特殊的思想家。对他的思想,可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七章),人们历来争议颇多,各种微词不绝于书。很多学者都用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做比较,所以,很自然的,老子的思想也常用来和时代接近的孔子思想进行比较。基本说来,老子与孔子是思想差别极大的两位思想者,虽然两人的思维都受到时代的限制和影响,但很明显,春秋末期在思想领域出现的这股百家争鸣的思潮却推动了这两位思想巨人在不同的方向驰骋,得以创立自己的学派体系。在《老子的智慧》一书中,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孔子学说依其严格的意义,是太投机,太近人情,又太正确。人具有隐藏的情愫,愿意披发而行吟。可是这样的行为非孔子学说所容许。于是那些喜欢蓬头跛足的人走而归于道教。孔子学说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而道家的人生观是消极的。道家学说为一大“否定”,而孔子学说则为一大“肯定”。孔子以义为礼教,以顺俗为旨,辩护人类之教育与礼法。而道教呐喊重返自然,不信礼法与教育。林语堂先生还说中国的文人大都是乐意读老子的,即使是这些文人戴上了官帽,却又走向公开激赏孔子,暗地研究老子的途径。从上段对老子思想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瞥见一丝老子思想的精髓。老子的思想是附和人之本性的。林语堂先生的这段评价也无疑向我们揭开蒙在老子身上的一层黑纱,让我们按捺不住一种好奇,想深入其中去探个究竟。我们在读《老子》的时候,经常读到他对“道”、“天”的诠释,经常读到他对人们的劝诫:“无为”、“顺应自然”。把老子与孔子相比,孔子首先是一个研究社会问题的古代社会思想家,而非老子之类的哲学家,所以,无疑,老子在社会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上思索的更加深远。“希者自然。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熟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更况于人乎?”(第二十三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富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第九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2 老子的思想中所蕴涵的教育理念
在后人的眼里,孔子是作为教育界的开山泰斗而受到广泛尊崇的,因为“其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相比之下,老子的教育家的称号就显得有些牵强了。“向来人们都把老子的“无为”思想当作政治思想来看待,却很少有人从教育角度去思考。原因很简单,《老子》八十一章里,几乎没有论述教育思想”(韩石萍)。然而,老子生前曾从事与文化、教育有关的活动,主要是掌管东周王朝图书典籍和传授学术,有弟子数人,据说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李军)。而且稍加品味,就可以读出《老子》一书中着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理念。老子提出了“善为道者”的教育培养目的。他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十五章))虽然他认为“善为道者”难以具体形容,但仍有一些基本特征,如“圣人处无为之事”(二章)、“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老子对“善为道者”的规范,也正是他要求实施的教育内容,其核心则是“无为”、“自然”。他说:“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五十七章)。显然,“民自化”的内容是自然主义的教育。“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教育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所谓“不言之教”,是指潜移默化的无形引导,而不是形式条规的督教。老子认为,理想的教育应当“行不言之教“(二章),因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章)。所以,教育者应当”悠兮贵其言“(十七章)而”常言自然“。他认为,没有什么教育原则与方法可以和“不言之教”相媲美:“不言之教……天下希及之”。不言胜多言,含有宝贵的辩证法因素。“不言之教”的原则和方法,常常能够收到正面教育难以起到的效果,道出了一定的教育规律。“不言之教”的特点是“润物细无声”,重视无形的感化。老子《道德经》第三课说:“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善人》美言只可以暂时得到别人的信任,尊贵的行为才可以做人的榜样。第四十五课《知美》还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圣人以无为来处理一切事情,用身体力行来教育人。老子十分重视教学相长。他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石,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二十七章)。就是说,在教育中,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恶人,是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自己的借鉴,只是自视聪明的大糊涂虫。老子把它当成精要深奥的教育哲理。老子还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提高的关系:“故物或损之有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以之为教父”(四十二章)。老子极为重视而且贯穿全书的一个核心观点“道长无为而无不为”,常常遭到误解与非议。有人认为,老子的观点是反对学习,对百姓“将以愚之”,搞愚民政策。但联系时代和老子个人背景,可以知道老子否定的只是当时的世俗教育和学习,而不是所有的教育与学习活动。老子的观点可以理解为:理想的教育是非认为而循自然的,非强制而顺人性的,所以,它是对世俗教育和学习的否定。
3 老子思想对现今教育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尽管老子的思想受到所在时代的局限,而且由于其思想中多带有消极色彩而受到后人的很多非议。但是我们仍能从这位思想巨人的思想里淘出宝贵的财富来,这笔财富即使对于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无可厚非的借鉴意义。正如上文中我们从老子思想中淘出的教育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改革依然是一种很难能可贵的启示。
3.1 教育的终极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即是我们希望培养出如何的人才。在老子的时代,他主张的“道者”,具备慎重、威仪、浑朴、恬静、飘逸等品质。而且认为,这些品质根源于“法自然”。而我们现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常常呼吁“应试教育”的弊端,它往往替我们创造出“高分低能”的人才来。这个“能”,可能是指学生从书本上学来的东西不能实践于社会。所以显然我们仍不能重视对学生“道”的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技能上的高手,某一业内的精英,更应该是做人的楷模。政府高呼的“以德治国”,在实践过程中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我们从最开始的人才培养上就忽视了对“德”的塑造。为了求升学率老师主动透题;家长对孩子只要成绩好,别的可以一概不咎。我们的孩子从一开始接受教育就忽视了对自己的修身养性,这种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你能放心只用“德”标准去制约吗?老子的很多思想被认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因为他笔下的人物“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但是却引起我们的向往。所以我个人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只是培养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才”;而应该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而且,这“人”的价值,似乎比“才”更胜一筹。
3.2 教育方法 我们现今的教育方法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很多人认为现在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几千年来人类的智慧积淀要一个人短短十到二十年间吸收进去无疑是天方夜潭,但是我们的为人师者却要担负这一伟大使命,“化不可能为可能”。你若翻看以一下一个小学生硕大的书包就知道我决不是危言耸听。家长们以自己三岁的孩子能背出圆周率的第多少多少位而深感自豪,老师们依自己的学生中有多少人可以进入奥数班而骄傲,媒体跟风而作:“十岁神童走进大学校园”。其实你没看见接受采访的神童的目光分明盯在那辆遥控车上,你没看见多少儿童抱怨自己失去了美好童年,你没看见儿童们那因疲倦而失去光芒的眼神。所以我们怀念老子时代的“无为”教育,“民自化”,“顺其自然”。所谓的“智力开发”分明是对智慧的扼杀。如果把老子的智慧运用到当今,那么孩子们就应该接受“自然”的教育。五岁儿童就应该只接受一个五岁儿童的教育,十岁的儿童何苦要去大学校园寻找童年?
3.3 教育者的态度 教育者的态度也是一个引发我们思考的问题。教育者对教育的态度,无疑影响着教育的成果。师者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如何呢?师者应当用怎样的态度教育学生呢?我们在老子的思想里都能找到答案。师者和学生应该有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然则更重要的是师者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现今的为人师长者,为人父母者,却争先恐后地给学生施压。老师对“问题”学生的训斥甚至体罚,家长对孩子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每个人都以自己预先设计的模式去塑造自己的孩子,一旦孩子偏离设计的轨道就痛心棘手,“恨铁不成钢”。却鲜有从自身出发,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如果我们可以体会老子的智慧,我们就会明白“无为,不言”的妙处。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做到这样的人。而不是对自己放任自流,却把典范的思维强制灌输给孩子。
老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有借鉴意义的闪光点还有很多,比如他的“故有之以为利,无以为之用”(第十一章)的观点,意为所谓的“有”和“无”都其用,用在教育领域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求教育者不轻视任何一个学生,不把学生人为的划分为“优劣‘几等。比如他的“合抱之木,升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表达了我们的教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者不要对学生有过于苛刻的要求。我相信这位智者的光辉不会由于岁月而流逝,只要你潜心研究它,那么一定会有所领悟。
4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12
2 郭世鸣.老子-究竟说什么[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4
3 范勇胜译.老子[M].合肥:黄山出版社,2002:2
4 李 军.中华文化通志—教育学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5 吴根友.中国社会思想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1
【关键词】 老子;教育理念;教育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 G1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1074(2008)04-0027-02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乡太清宫村)人。他长期居住在洛阳,是东周王室的“柱下史”。
1 对老子与孔子思想认识的比较
老子是我国思想史上一位很特殊的思想家。对他的思想,可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七章),人们历来争议颇多,各种微词不绝于书。很多学者都用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做比较,所以,很自然的,老子的思想也常用来和时代接近的孔子思想进行比较。基本说来,老子与孔子是思想差别极大的两位思想者,虽然两人的思维都受到时代的限制和影响,但很明显,春秋末期在思想领域出现的这股百家争鸣的思潮却推动了这两位思想巨人在不同的方向驰骋,得以创立自己的学派体系。在《老子的智慧》一书中,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孔子学说依其严格的意义,是太投机,太近人情,又太正确。人具有隐藏的情愫,愿意披发而行吟。可是这样的行为非孔子学说所容许。于是那些喜欢蓬头跛足的人走而归于道教。孔子学说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而道家的人生观是消极的。道家学说为一大“否定”,而孔子学说则为一大“肯定”。孔子以义为礼教,以顺俗为旨,辩护人类之教育与礼法。而道教呐喊重返自然,不信礼法与教育。林语堂先生还说中国的文人大都是乐意读老子的,即使是这些文人戴上了官帽,却又走向公开激赏孔子,暗地研究老子的途径。从上段对老子思想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瞥见一丝老子思想的精髓。老子的思想是附和人之本性的。林语堂先生的这段评价也无疑向我们揭开蒙在老子身上的一层黑纱,让我们按捺不住一种好奇,想深入其中去探个究竟。我们在读《老子》的时候,经常读到他对“道”、“天”的诠释,经常读到他对人们的劝诫:“无为”、“顺应自然”。把老子与孔子相比,孔子首先是一个研究社会问题的古代社会思想家,而非老子之类的哲学家,所以,无疑,老子在社会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上思索的更加深远。“希者自然。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熟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更况于人乎?”(第二十三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富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第九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2 老子的思想中所蕴涵的教育理念
在后人的眼里,孔子是作为教育界的开山泰斗而受到广泛尊崇的,因为“其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相比之下,老子的教育家的称号就显得有些牵强了。“向来人们都把老子的“无为”思想当作政治思想来看待,却很少有人从教育角度去思考。原因很简单,《老子》八十一章里,几乎没有论述教育思想”(韩石萍)。然而,老子生前曾从事与文化、教育有关的活动,主要是掌管东周王朝图书典籍和传授学术,有弟子数人,据说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李军)。而且稍加品味,就可以读出《老子》一书中着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理念。老子提出了“善为道者”的教育培养目的。他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十五章))虽然他认为“善为道者”难以具体形容,但仍有一些基本特征,如“圣人处无为之事”(二章)、“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老子对“善为道者”的规范,也正是他要求实施的教育内容,其核心则是“无为”、“自然”。他说:“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五十七章)。显然,“民自化”的内容是自然主义的教育。“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教育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所谓“不言之教”,是指潜移默化的无形引导,而不是形式条规的督教。老子认为,理想的教育应当“行不言之教“(二章),因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章)。所以,教育者应当”悠兮贵其言“(十七章)而”常言自然“。他认为,没有什么教育原则与方法可以和“不言之教”相媲美:“不言之教……天下希及之”。不言胜多言,含有宝贵的辩证法因素。“不言之教”的原则和方法,常常能够收到正面教育难以起到的效果,道出了一定的教育规律。“不言之教”的特点是“润物细无声”,重视无形的感化。老子《道德经》第三课说:“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善人》美言只可以暂时得到别人的信任,尊贵的行为才可以做人的榜样。第四十五课《知美》还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圣人以无为来处理一切事情,用身体力行来教育人。老子十分重视教学相长。他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石,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二十七章)。就是说,在教育中,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恶人,是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自己的借鉴,只是自视聪明的大糊涂虫。老子把它当成精要深奥的教育哲理。老子还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提高的关系:“故物或损之有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以之为教父”(四十二章)。老子极为重视而且贯穿全书的一个核心观点“道长无为而无不为”,常常遭到误解与非议。有人认为,老子的观点是反对学习,对百姓“将以愚之”,搞愚民政策。但联系时代和老子个人背景,可以知道老子否定的只是当时的世俗教育和学习,而不是所有的教育与学习活动。老子的观点可以理解为:理想的教育是非认为而循自然的,非强制而顺人性的,所以,它是对世俗教育和学习的否定。
3 老子思想对现今教育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尽管老子的思想受到所在时代的局限,而且由于其思想中多带有消极色彩而受到后人的很多非议。但是我们仍能从这位思想巨人的思想里淘出宝贵的财富来,这笔财富即使对于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无可厚非的借鉴意义。正如上文中我们从老子思想中淘出的教育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改革依然是一种很难能可贵的启示。
3.1 教育的终极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即是我们希望培养出如何的人才。在老子的时代,他主张的“道者”,具备慎重、威仪、浑朴、恬静、飘逸等品质。而且认为,这些品质根源于“法自然”。而我们现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常常呼吁“应试教育”的弊端,它往往替我们创造出“高分低能”的人才来。这个“能”,可能是指学生从书本上学来的东西不能实践于社会。所以显然我们仍不能重视对学生“道”的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技能上的高手,某一业内的精英,更应该是做人的楷模。政府高呼的“以德治国”,在实践过程中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我们从最开始的人才培养上就忽视了对“德”的塑造。为了求升学率老师主动透题;家长对孩子只要成绩好,别的可以一概不咎。我们的孩子从一开始接受教育就忽视了对自己的修身养性,这种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你能放心只用“德”标准去制约吗?老子的很多思想被认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因为他笔下的人物“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但是却引起我们的向往。所以我个人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只是培养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才”;而应该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而且,这“人”的价值,似乎比“才”更胜一筹。
3.2 教育方法 我们现今的教育方法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很多人认为现在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几千年来人类的智慧积淀要一个人短短十到二十年间吸收进去无疑是天方夜潭,但是我们的为人师者却要担负这一伟大使命,“化不可能为可能”。你若翻看以一下一个小学生硕大的书包就知道我决不是危言耸听。家长们以自己三岁的孩子能背出圆周率的第多少多少位而深感自豪,老师们依自己的学生中有多少人可以进入奥数班而骄傲,媒体跟风而作:“十岁神童走进大学校园”。其实你没看见接受采访的神童的目光分明盯在那辆遥控车上,你没看见多少儿童抱怨自己失去了美好童年,你没看见儿童们那因疲倦而失去光芒的眼神。所以我们怀念老子时代的“无为”教育,“民自化”,“顺其自然”。所谓的“智力开发”分明是对智慧的扼杀。如果把老子的智慧运用到当今,那么孩子们就应该接受“自然”的教育。五岁儿童就应该只接受一个五岁儿童的教育,十岁的儿童何苦要去大学校园寻找童年?
3.3 教育者的态度 教育者的态度也是一个引发我们思考的问题。教育者对教育的态度,无疑影响着教育的成果。师者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如何呢?师者应当用怎样的态度教育学生呢?我们在老子的思想里都能找到答案。师者和学生应该有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然则更重要的是师者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现今的为人师长者,为人父母者,却争先恐后地给学生施压。老师对“问题”学生的训斥甚至体罚,家长对孩子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每个人都以自己预先设计的模式去塑造自己的孩子,一旦孩子偏离设计的轨道就痛心棘手,“恨铁不成钢”。却鲜有从自身出发,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如果我们可以体会老子的智慧,我们就会明白“无为,不言”的妙处。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做到这样的人。而不是对自己放任自流,却把典范的思维强制灌输给孩子。
老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有借鉴意义的闪光点还有很多,比如他的“故有之以为利,无以为之用”(第十一章)的观点,意为所谓的“有”和“无”都其用,用在教育领域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求教育者不轻视任何一个学生,不把学生人为的划分为“优劣‘几等。比如他的“合抱之木,升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表达了我们的教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者不要对学生有过于苛刻的要求。我相信这位智者的光辉不会由于岁月而流逝,只要你潜心研究它,那么一定会有所领悟。
4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12
2 郭世鸣.老子-究竟说什么[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4
3 范勇胜译.老子[M].合肥:黄山出版社,2002:2
4 李 军.中华文化通志—教育学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5 吴根友.中国社会思想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