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二十
庆阳香包,粗犷如歌,浪漫如诗。它的源流同端午节一样悠长,它的意蕴和黄土地一样深厚。它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逐渐发展成为颇具示范效应与经济规模的民俗文化产业。
香包又称荷包,亦称香囊,庆阳俗称“绌绌”或“耍活”。据史书记载,庆阳香包源自中华医药学的鼻祖,庆阳人歧伯。岐伯将多种有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成细末,装在丝织的袋中,让大人和小孩戴上,以驱蚊逼蝇、洁身香体以至祛邪降福。
庆阳香包集民族性、历史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一个个香包构思神异奇妙、造型古朴生动、色彩绚丽夸张,极具个性特色。
母女传承人
在庆阳民间,香包遍布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制作香包的传统。从青葱天真的少女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无不活到老,绣到老。古老的庆阳香包刺绣艺术就这样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
如今,年逾古稀的贺梅英和女儿计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她家的小院里,慕名而来的英国人约特夫妇看着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香包爱不释手,兴奋之余干脆跟着计清学起了穿针引线。这番情景对贺梅英和计清来说,现在已是习以为常,但在30年前,却想都不敢想。
由于家境贫寒,贺梅英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天资聪明的她随着母亲学了一手绝好的女红。加上她对艺术有着极强的创造和领悟能力,使她的生活处处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除了刺绣,她的绘画功底也相当出色。一只细细的毛笔在手,略一沉思,便信手拈来,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在她的笔下任意游走,不仅形象栩栩如生,构图也相当合理。而且她刺绣香包所用的绣线全部是自己亲自加工的,每件作品的用线粗细和颜色都非常考究。她做的香包,小的如蚕豆般大小,大的有2米高。
伴随着改革开放,庆阳端午戴香包的民俗悄然复苏,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渐渐形成了香包交易的集市,贺梅英两母女没想到,原先自家用或者送人的香包居然能卖钱了。
虽说妈妈的香包做得好、卖得贵,但当时在文化馆工作的计清却不以为然。那个时候计清仅把香包看作是农村妇女做的针线活,没有把它放在眼里,心里想着:“我毕竟是学美术的大学生。”
2000年,遭遇爱人下岗困境的计清,做了生平第一个香包。正赶上举办香包大赛,她的作品不仅被评为一等奖,还卖了2000元的“天价”。回想当初,计清说:“我都不敢相信,周围的朋友也不相信,从那个时候我就把自己定位在做香包刺绣这个行业上,可以把我身上所有的潜能发挥出来。”
凭借着妈妈的言传身教和自身优势,计清把香包“绣”出了名堂。2007年,贺梅英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代表性传承人”,之前两母女已被同时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成了庆阳香包产业响当当的人物。如今,计清的订单络绎不绝,一幅作品最高卖到16万元。她说:“现在庆阳好多人拿我当偶像。”
而在庆阳,像计清这样靠香包改变生活的普通人还有许许多多。
没有围墙的艺术工厂
一把剪刀,一个针线包,庆阳人用这些再普通不过的道具,延续着先人们留下来的活生生的民间文化。
在西峰区后官寨乡南佐村,55岁的马秀荣和多数老姐妹一样,利用农闲时节,坐在热炕头上正忙碌着针线活。她从村上叫了几个姑娘做帮手,马秀荣负责画图设计,其余各有分工,有的裁剪、有的绣边,有的包装,俨然一道香包生产流水线。马秀荣说,她已绣了近30年香包了。
刚开始只有在每年端午节,拿一些小挂件到街上换些零花钱。1999年11月8日,作为甘肃两名“女能手”之一,马秀荣受邀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大会。期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走到她身边看她现场表演刺绣,并连说了三个“好”字!那一次,她带去参展的香包样品被抢购一空,卖了3000多元。
“咱老家的香包能在北京卖成钱,当时想都不敢想!”马秀荣如是说。走红北京后,马秀荣的作品更是远近闻名。每逢香包节和其他节庆活动,好多人都在打听她的作品。一位远在云南大理的客户反馈来的信息是:马老师的作品质量好、样子也新,能“撑门面”!
2003年,马秀荣被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成为该市76名国家大师之一。她说现在视力不好,自己动手少了,主要是帮帮年轻娃娃。在南佐村,像马秀荣这样专业从事香包刺绣的人家,超过了50%;而像南佐村这样的香包村遍布庆阳的各个区县。可谓家家是“车间”,人人是“技工”。一个艺术大师就是一个企业家,一个香包刺绣企业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艺术工厂。
小香包 大产业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庆阳香包的“商品”属性渐浓。人们用香包表情达意的同时,把剩余的香包拿到街头、邻里,变卖成“针线钱”,尽管当时的收益只是些“毛毛钱”,但它作为现代“商品王国”里的新成员,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和关心的话题。小小香包蕴含的无限商机逐渐彰显。
据庆阳市香包协会负责人介绍,2000年是庆阳香包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当时举办了第一届民间艺术大奖赛,摘得此次大奖赛桂冠的就是计清。她的作品“百蝶图”售价达到了2000元,首次将文化产业与经济效应有机结合起来。这次大奖赛成就了一大批民间艺人,同时,也坚定了许多人从事香包艺术行业的信心和决心。
从此,做香包的人越来越多,香包买卖也越来越红火。香包逐渐从馈赠亲友、寄托情感的物品,逐渐转化成一种产业模式,使香包刺绣技艺得以传承发展,好多商家也描中了这一块正待开发的市场。小小香包后面蕴含的无限商机逐渐彰显。
2002年以来,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商家出力、市场运作为模式的“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的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已形成了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多种模式。香包企业已有200余家,开发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500多万件,从业人员15万人,年产值1.5亿元。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小香包,为当地群众开通了把工艺品变为商品的渠道,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也架起了庆阳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因其香包的独特魅力,庆阳这座民俗文化名城已然成为陇东高原的一颗璀璨明珠。
庆阳香包,粗犷如歌,浪漫如诗。它的源流同端午节一样悠长,它的意蕴和黄土地一样深厚。它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逐渐发展成为颇具示范效应与经济规模的民俗文化产业。
香包又称荷包,亦称香囊,庆阳俗称“绌绌”或“耍活”。据史书记载,庆阳香包源自中华医药学的鼻祖,庆阳人歧伯。岐伯将多种有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成细末,装在丝织的袋中,让大人和小孩戴上,以驱蚊逼蝇、洁身香体以至祛邪降福。
庆阳香包集民族性、历史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一个个香包构思神异奇妙、造型古朴生动、色彩绚丽夸张,极具个性特色。
母女传承人
在庆阳民间,香包遍布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制作香包的传统。从青葱天真的少女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无不活到老,绣到老。古老的庆阳香包刺绣艺术就这样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
如今,年逾古稀的贺梅英和女儿计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她家的小院里,慕名而来的英国人约特夫妇看着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香包爱不释手,兴奋之余干脆跟着计清学起了穿针引线。这番情景对贺梅英和计清来说,现在已是习以为常,但在30年前,却想都不敢想。
由于家境贫寒,贺梅英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天资聪明的她随着母亲学了一手绝好的女红。加上她对艺术有着极强的创造和领悟能力,使她的生活处处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除了刺绣,她的绘画功底也相当出色。一只细细的毛笔在手,略一沉思,便信手拈来,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在她的笔下任意游走,不仅形象栩栩如生,构图也相当合理。而且她刺绣香包所用的绣线全部是自己亲自加工的,每件作品的用线粗细和颜色都非常考究。她做的香包,小的如蚕豆般大小,大的有2米高。
伴随着改革开放,庆阳端午戴香包的民俗悄然复苏,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渐渐形成了香包交易的集市,贺梅英两母女没想到,原先自家用或者送人的香包居然能卖钱了。
虽说妈妈的香包做得好、卖得贵,但当时在文化馆工作的计清却不以为然。那个时候计清仅把香包看作是农村妇女做的针线活,没有把它放在眼里,心里想着:“我毕竟是学美术的大学生。”
2000年,遭遇爱人下岗困境的计清,做了生平第一个香包。正赶上举办香包大赛,她的作品不仅被评为一等奖,还卖了2000元的“天价”。回想当初,计清说:“我都不敢相信,周围的朋友也不相信,从那个时候我就把自己定位在做香包刺绣这个行业上,可以把我身上所有的潜能发挥出来。”
凭借着妈妈的言传身教和自身优势,计清把香包“绣”出了名堂。2007年,贺梅英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代表性传承人”,之前两母女已被同时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成了庆阳香包产业响当当的人物。如今,计清的订单络绎不绝,一幅作品最高卖到16万元。她说:“现在庆阳好多人拿我当偶像。”
而在庆阳,像计清这样靠香包改变生活的普通人还有许许多多。
没有围墙的艺术工厂
一把剪刀,一个针线包,庆阳人用这些再普通不过的道具,延续着先人们留下来的活生生的民间文化。
在西峰区后官寨乡南佐村,55岁的马秀荣和多数老姐妹一样,利用农闲时节,坐在热炕头上正忙碌着针线活。她从村上叫了几个姑娘做帮手,马秀荣负责画图设计,其余各有分工,有的裁剪、有的绣边,有的包装,俨然一道香包生产流水线。马秀荣说,她已绣了近30年香包了。
刚开始只有在每年端午节,拿一些小挂件到街上换些零花钱。1999年11月8日,作为甘肃两名“女能手”之一,马秀荣受邀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大会。期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走到她身边看她现场表演刺绣,并连说了三个“好”字!那一次,她带去参展的香包样品被抢购一空,卖了3000多元。
“咱老家的香包能在北京卖成钱,当时想都不敢想!”马秀荣如是说。走红北京后,马秀荣的作品更是远近闻名。每逢香包节和其他节庆活动,好多人都在打听她的作品。一位远在云南大理的客户反馈来的信息是:马老师的作品质量好、样子也新,能“撑门面”!
2003年,马秀荣被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成为该市76名国家大师之一。她说现在视力不好,自己动手少了,主要是帮帮年轻娃娃。在南佐村,像马秀荣这样专业从事香包刺绣的人家,超过了50%;而像南佐村这样的香包村遍布庆阳的各个区县。可谓家家是“车间”,人人是“技工”。一个艺术大师就是一个企业家,一个香包刺绣企业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艺术工厂。
小香包 大产业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庆阳香包的“商品”属性渐浓。人们用香包表情达意的同时,把剩余的香包拿到街头、邻里,变卖成“针线钱”,尽管当时的收益只是些“毛毛钱”,但它作为现代“商品王国”里的新成员,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和关心的话题。小小香包蕴含的无限商机逐渐彰显。
据庆阳市香包协会负责人介绍,2000年是庆阳香包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当时举办了第一届民间艺术大奖赛,摘得此次大奖赛桂冠的就是计清。她的作品“百蝶图”售价达到了2000元,首次将文化产业与经济效应有机结合起来。这次大奖赛成就了一大批民间艺人,同时,也坚定了许多人从事香包艺术行业的信心和决心。
从此,做香包的人越来越多,香包买卖也越来越红火。香包逐渐从馈赠亲友、寄托情感的物品,逐渐转化成一种产业模式,使香包刺绣技艺得以传承发展,好多商家也描中了这一块正待开发的市场。小小香包后面蕴含的无限商机逐渐彰显。
2002年以来,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商家出力、市场运作为模式的“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的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已形成了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多种模式。香包企业已有200余家,开发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500多万件,从业人员15万人,年产值1.5亿元。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小香包,为当地群众开通了把工艺品变为商品的渠道,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也架起了庆阳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因其香包的独特魅力,庆阳这座民俗文化名城已然成为陇东高原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