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背景:
刚进入高中,作为新生的我明显感觉到了学习节奏的加快,常常出现上课想打瞌睡的情况。高中生应怎样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呢?人教版教材中的《物理·必修一》的第45页有一个“看看你反应的快慢”的实验。我便想,可以通过高中生一天反应时间波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来给出一个图像,再结合影响因素来给出高中生日常学习生活调节建议。
探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设计:
一天取7个时间段,分别是8点、10点、12点、14点、16点、18点、20点。影响因素分别为:夜间睡眠时间、饮食习惯、性别、惯用手。选择抽样调查,在选取样本时,选择高中同年级的同学,一是取样方便;二是反映出的图像波动较为明显(睡眠时间小于8小时的人群)。每个班抽取10个样本(每班约25%)。为控制变量,每班各测5名男生,5名女生。为减小实验误差,每个时间段取3个值。
二、实验方法:
材料:30cm直尺
过程:让受试者伸出习惯用手,实验者手提30cm尺一端,使“0”刻度线与受试者手的食指侧线上方齐平,手型呈握状,保证尺子直接下落不会打到手。突然无初速度释放尺子,受试者以最快速度握住尺子,记下受试者握住尺子后食指侧线上方对应的刻度值。
三、实验原理:x=gt2/2(g=9.8米/秒2)
数据整合(均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得):
所得结论适用于保证一日三餐、中午小睡且夜间睡眠时间不超过9小时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高中生。
1.人反应时间波动图像
高中生一天活动中的上午前半段反应时间呈减少趋势,后半段呈增加趋势;下午前半段反应时间呈增加趋势,后半段呈减少趋势;晚上反应时间逐渐增加。
2.饮食习惯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高中生一天中的平均反应时间与用餐所吃食物的单位热量有关,反应时间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T荤菜为主荤素平衡素菜为主
3.夜间睡眠时间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睡眠时间为7小时的同学反应时间最快。
4.性别差异与反应时间
男生平均反应时间:0.193秒,女生平均反应时间:0.196秒。
两性的偏差其实不大,可以说,性别差异与反应时间快慢没有关系。
误差分析:
1.刻度尺本身存在误差。
2.实验过程中存在人为因素的误差:如读数错误、释放位置偏差、由于偶然性测得的极端值等。
3.收上来的数据每个班级都有几组造假的数据,准确率不能得以100%保证,所以测试数据中需进行筛选。
4.由于回收的左手测试数据过少,故对变量惯用手不做讨论。
发展性分析:
实验图像显示,高中生的学习状态上午较稳定,所以我们应利用好每天的上午时段。从午饭到午睡时段状态越来越差,所以中午做作业一定要快,在头脑较为清醒的时候做完,正确率比较高。午睡过后,人是不太清醒的,整个人处于混沌缓冲状态,适当活动或洗一把脸是一个好的提神方法。下午时段,状态将越来越好,并于下午的末几节课达到一天的最佳状态。所以,钻研有难度的题目放在下午3~5点是最合适的了!晚饭过后,状态还是不错的,所以应抓紧时间学习,而晚自习到八九点以后的状态就越来越差。
而作为学校或老师,在课程安排上也应该据此有所改进:背诵、繁杂计算等需要耐心的授课内容适合放在上午。根据图像显示,上午学生的状态比较稳定,心态较平稳,故适合安排科目为《历史》《语文》《英语》《化学》《数学》等。中午的自习时间适合安排少量的有思辨性的习题,因为虽然饭后人体的能量得以补充,但是由于生物钟,效率是逐渐降低的,故中午不应布置太多的作业。
下午的第一节课适合安排一些过渡学科调整状态。如《美术》《计算机》《音乐》《体育》等,而难度较大的科目放在后面。根据图像可知,下午时间越靠后,学生的状态越好。晚饭后的时间,老师要带领学生攻破学习难点。过了晚饭的“劲”后,建议前两节课的老师以作业为主,后两节课给学生自我调节(订正、复习、预习)或完成难度不大的试题。因为前两节课学生的精神状态还是可以的,而后两节课学生的状态实在不适合完成高负荷难度较大的作业。总而言之,学生与学校应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收获好的学习效果。
在饮食方面,虽然以荤菜为主的同学的反应时间最快,但还是应注意荤素的平衡搭配。素食品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微量元素,是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最后,高中生尽管作业很多,但晚上应控制在11点之前睡觉。保证深度睡眠质量,为第二天充沛的体力打下基础。
刚进入高中,作为新生的我明显感觉到了学习节奏的加快,常常出现上课想打瞌睡的情况。高中生应怎样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呢?人教版教材中的《物理·必修一》的第45页有一个“看看你反应的快慢”的实验。我便想,可以通过高中生一天反应时间波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来给出一个图像,再结合影响因素来给出高中生日常学习生活调节建议。
探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设计:
一天取7个时间段,分别是8点、10点、12点、14点、16点、18点、20点。影响因素分别为:夜间睡眠时间、饮食习惯、性别、惯用手。选择抽样调查,在选取样本时,选择高中同年级的同学,一是取样方便;二是反映出的图像波动较为明显(睡眠时间小于8小时的人群)。每个班抽取10个样本(每班约25%)。为控制变量,每班各测5名男生,5名女生。为减小实验误差,每个时间段取3个值。
二、实验方法:
材料:30cm直尺
过程:让受试者伸出习惯用手,实验者手提30cm尺一端,使“0”刻度线与受试者手的食指侧线上方齐平,手型呈握状,保证尺子直接下落不会打到手。突然无初速度释放尺子,受试者以最快速度握住尺子,记下受试者握住尺子后食指侧线上方对应的刻度值。
三、实验原理:x=gt2/2(g=9.8米/秒2)
数据整合(均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得):
所得结论适用于保证一日三餐、中午小睡且夜间睡眠时间不超过9小时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高中生。
1.人反应时间波动图像
高中生一天活动中的上午前半段反应时间呈减少趋势,后半段呈增加趋势;下午前半段反应时间呈增加趋势,后半段呈减少趋势;晚上反应时间逐渐增加。
2.饮食习惯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高中生一天中的平均反应时间与用餐所吃食物的单位热量有关,反应时间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T荤菜为主
3.夜间睡眠时间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睡眠时间为7小时的同学反应时间最快。
4.性别差异与反应时间
男生平均反应时间:0.193秒,女生平均反应时间:0.196秒。
两性的偏差其实不大,可以说,性别差异与反应时间快慢没有关系。
误差分析:
1.刻度尺本身存在误差。
2.实验过程中存在人为因素的误差:如读数错误、释放位置偏差、由于偶然性测得的极端值等。
3.收上来的数据每个班级都有几组造假的数据,准确率不能得以100%保证,所以测试数据中需进行筛选。
4.由于回收的左手测试数据过少,故对变量惯用手不做讨论。
发展性分析:
实验图像显示,高中生的学习状态上午较稳定,所以我们应利用好每天的上午时段。从午饭到午睡时段状态越来越差,所以中午做作业一定要快,在头脑较为清醒的时候做完,正确率比较高。午睡过后,人是不太清醒的,整个人处于混沌缓冲状态,适当活动或洗一把脸是一个好的提神方法。下午时段,状态将越来越好,并于下午的末几节课达到一天的最佳状态。所以,钻研有难度的题目放在下午3~5点是最合适的了!晚饭过后,状态还是不错的,所以应抓紧时间学习,而晚自习到八九点以后的状态就越来越差。
而作为学校或老师,在课程安排上也应该据此有所改进:背诵、繁杂计算等需要耐心的授课内容适合放在上午。根据图像显示,上午学生的状态比较稳定,心态较平稳,故适合安排科目为《历史》《语文》《英语》《化学》《数学》等。中午的自习时间适合安排少量的有思辨性的习题,因为虽然饭后人体的能量得以补充,但是由于生物钟,效率是逐渐降低的,故中午不应布置太多的作业。
下午的第一节课适合安排一些过渡学科调整状态。如《美术》《计算机》《音乐》《体育》等,而难度较大的科目放在后面。根据图像可知,下午时间越靠后,学生的状态越好。晚饭后的时间,老师要带领学生攻破学习难点。过了晚饭的“劲”后,建议前两节课的老师以作业为主,后两节课给学生自我调节(订正、复习、预习)或完成难度不大的试题。因为前两节课学生的精神状态还是可以的,而后两节课学生的状态实在不适合完成高负荷难度较大的作业。总而言之,学生与学校应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收获好的学习效果。
在饮食方面,虽然以荤菜为主的同学的反应时间最快,但还是应注意荤素的平衡搭配。素食品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微量元素,是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最后,高中生尽管作业很多,但晚上应控制在11点之前睡觉。保证深度睡眠质量,为第二天充沛的体力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