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课程开发,以实现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程多样化目标。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自编教材,扩大阅读”“学科整合,整体推进”“学科活动,拓展教材”“开设选修,自主选择”的“三十二字原则”,提高小学语文课程的时代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校本课程;原则
开发适应时代特点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语文知识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加强学生将语文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本文从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和评价出发,基于“三十二字原则”提出了小學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目标
目标是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和方向。新课改背景下要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社会、学校与学生的需要,利用社会与学校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和完整体系的校本课程。微观上,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目标仍然离不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宏观方面,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目标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从而在“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实现校本课程目标与学校目标两者的有机统一。
二、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内容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编写可以结合原有课程进行改编或新编,融合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从而突出地方特色:一方面,社会资源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将学校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融入语文课程内容中,既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又能够将地方优势进行宣传;二是要将时事融入课本中,让学生能够随时了解社会的变化等。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内容要突出校园特色,依托校园环境为学生创建时时处处都能学习语文的良好校园环境。比如,校园里的公益广告用语,学习专栏,学校语音广播等,这些都可以利用起来成为课程内容。
三、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评价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后,在后期的教研过程中要对评价进行研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不足作出调整。采用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过程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提出改善措施加以完善,最终形成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结果评价的重点在于判断课程实施后是否达到先前制定的目标,包括办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为后期的课程计划提供了教研依据。
四、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该站在自编教材,扩大阅读、学科整合,整体推进、学科活动,拓展教材、开设选修,自主选择的“三十二字原则”基础上,实现校本课程的时代适应性,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自编教材,扩展课本阅读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后,课程内容关注一个“新”字,语文校本课程也需要围绕这个“新”字展开研究。学校要组织语文教师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打破传统语文课程内容的局限性,使课程内容更加开放。在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课程内容向课外知识的延伸,结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了《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后,可以以“革命先烈”为主题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其次要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学习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后,让学生阅读家乡故土相关的文章。
(二)开设语文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在基本课程的内容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因此有必要开设语文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要。比如,开设《论语》等国学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乡土特色文化学习等,通过多种内容的选择空间,极大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三)拓展课程时间与空间
小学语文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师常常采用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知识传授,针对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局限性,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信息化课程开发平台,在学校安全监控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不受时间限制。同时,为打破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学生提供大量语言实践运用的机会。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结合学校办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开发出具有学校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特色的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点”“面”结合,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校本课程;原则
开发适应时代特点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语文知识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加强学生将语文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本文从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和评价出发,基于“三十二字原则”提出了小學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目标
目标是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和方向。新课改背景下要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社会、学校与学生的需要,利用社会与学校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和完整体系的校本课程。微观上,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目标仍然离不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宏观方面,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目标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从而在“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实现校本课程目标与学校目标两者的有机统一。
二、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内容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编写可以结合原有课程进行改编或新编,融合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从而突出地方特色:一方面,社会资源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将学校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融入语文课程内容中,既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又能够将地方优势进行宣传;二是要将时事融入课本中,让学生能够随时了解社会的变化等。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内容要突出校园特色,依托校园环境为学生创建时时处处都能学习语文的良好校园环境。比如,校园里的公益广告用语,学习专栏,学校语音广播等,这些都可以利用起来成为课程内容。
三、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评价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后,在后期的教研过程中要对评价进行研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不足作出调整。采用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过程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提出改善措施加以完善,最终形成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结果评价的重点在于判断课程实施后是否达到先前制定的目标,包括办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为后期的课程计划提供了教研依据。
四、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该站在自编教材,扩大阅读、学科整合,整体推进、学科活动,拓展教材、开设选修,自主选择的“三十二字原则”基础上,实现校本课程的时代适应性,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自编教材,扩展课本阅读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后,课程内容关注一个“新”字,语文校本课程也需要围绕这个“新”字展开研究。学校要组织语文教师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打破传统语文课程内容的局限性,使课程内容更加开放。在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课程内容向课外知识的延伸,结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了《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后,可以以“革命先烈”为主题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其次要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学习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后,让学生阅读家乡故土相关的文章。
(二)开设语文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在基本课程的内容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因此有必要开设语文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要。比如,开设《论语》等国学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乡土特色文化学习等,通过多种内容的选择空间,极大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三)拓展课程时间与空间
小学语文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师常常采用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知识传授,针对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局限性,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信息化课程开发平台,在学校安全监控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不受时间限制。同时,为打破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学生提供大量语言实践运用的机会。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结合学校办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开发出具有学校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特色的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点”“面”结合,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