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目的。任何课程改革如果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其中的意义和价值,不能称其为成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会遇到很多问题,应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前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新课改的亮点之一,其对教师的影响已然不是单纯地滞留在教师个人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上,它对教师文化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更深层次和更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教师素质的高低往往也成为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值得挖掘与深思。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简要的阐释,以期能对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校本课程开发及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固然,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从多个场域、多种方式获得,但是,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策略,学校必然是教师专业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同时也是中坚力量和生力军。但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确实困难重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课程开发观念陈旧,缺乏内在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教师和学生只是课程开发的被动执行者和实施者,大部分的一线教师站在课程开发的大门外。教师普遍认为课程开发与自己无关,是专家学者的事情,因此,只关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摒弃陈旧的课程观念,积极热情地投身到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2.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
课程开發知识是教师的必备条件,然而由于我国的教师教育长期以“学科专业知识”为本,多数教师缺乏相关的课程开发知识,而仅仅是依赖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很少涉及课程开发相关的课程知识以及课程开发能力的获得,以至于很多教师在课程方面的知识相当欠缺,很难胜任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
3.缺乏合作探究精神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单个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包括整体层面上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获得成功。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大多都是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解决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与教师之间很少有合作。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这是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反,教师不仅要考虑学校的情况、学生的兴趣、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水平,还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统一起来,这是具有合作性、整体性的工作,单凭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三、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国家统一课程的被动的实施者,这一角色早已根深蒂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发展要取得长足的进步,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大前提,而教师的角色转换并不会自动发生,这就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推动教师的角色转换。
首先,教师要从一名课程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和消费者,而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其次,教师要从“教书员”转变为“研究员”。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要求不断地开拓与创新,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书匠的角色转变为研究员的角色,或多或少地从事实践研究,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提升自身的价值。
整体而言,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也尤为重要:
1.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课程意识
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树立科学的课程意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广大教师应该摒弃仅仅是执行政府决策的课程的观念,掌握课程开发的自主权,积极地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如此,教师才能真正把握主动权,展示新形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同时具备专业技能知识和课程开发知识。在我国传统的师资培养体系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学技能的获得,而对课程开发这一块知之甚少,更别说与此相关的一些知识能力。因此,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应该增加师资培训的内容,使教师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得以丰富和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得以加强,从而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素养。
3.提倡全员参与,培养合作精神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独立思考、独立开展教学是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课程本身倡导的就是一种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的状态,教师、学生和学校应形成民主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围。因此,教师之间更是要就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促进资源的共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团队互助合作学习和专业探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问题,通过互相吸收经验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获得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6.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226.
[3]沈毅.高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文教资料,2009(27):173-175.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研究中心重庆北碚)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新课改的亮点之一,其对教师的影响已然不是单纯地滞留在教师个人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上,它对教师文化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更深层次和更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教师素质的高低往往也成为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值得挖掘与深思。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简要的阐释,以期能对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校本课程开发及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固然,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从多个场域、多种方式获得,但是,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策略,学校必然是教师专业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同时也是中坚力量和生力军。但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确实困难重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课程开发观念陈旧,缺乏内在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教师和学生只是课程开发的被动执行者和实施者,大部分的一线教师站在课程开发的大门外。教师普遍认为课程开发与自己无关,是专家学者的事情,因此,只关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摒弃陈旧的课程观念,积极热情地投身到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2.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
课程开發知识是教师的必备条件,然而由于我国的教师教育长期以“学科专业知识”为本,多数教师缺乏相关的课程开发知识,而仅仅是依赖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很少涉及课程开发相关的课程知识以及课程开发能力的获得,以至于很多教师在课程方面的知识相当欠缺,很难胜任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
3.缺乏合作探究精神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单个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包括整体层面上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获得成功。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大多都是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解决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与教师之间很少有合作。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这是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反,教师不仅要考虑学校的情况、学生的兴趣、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水平,还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统一起来,这是具有合作性、整体性的工作,单凭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三、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国家统一课程的被动的实施者,这一角色早已根深蒂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发展要取得长足的进步,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大前提,而教师的角色转换并不会自动发生,这就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推动教师的角色转换。
首先,教师要从一名课程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和消费者,而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其次,教师要从“教书员”转变为“研究员”。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要求不断地开拓与创新,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书匠的角色转变为研究员的角色,或多或少地从事实践研究,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提升自身的价值。
整体而言,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也尤为重要:
1.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课程意识
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树立科学的课程意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广大教师应该摒弃仅仅是执行政府决策的课程的观念,掌握课程开发的自主权,积极地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如此,教师才能真正把握主动权,展示新形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同时具备专业技能知识和课程开发知识。在我国传统的师资培养体系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学技能的获得,而对课程开发这一块知之甚少,更别说与此相关的一些知识能力。因此,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应该增加师资培训的内容,使教师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得以丰富和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得以加强,从而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素养。
3.提倡全员参与,培养合作精神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独立思考、独立开展教学是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课程本身倡导的就是一种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的状态,教师、学生和学校应形成民主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围。因此,教师之间更是要就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促进资源的共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团队互助合作学习和专业探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问题,通过互相吸收经验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获得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6.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226.
[3]沈毅.高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文教资料,2009(27):173-175.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研究中心重庆北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