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资源均等化的不断推进,幼儿园教育在农村迅速普及,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学前儿童教育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本文以农村幼儿园为视角,从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和危害入手,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保障农村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由来已久,几乎是伴随着幼儿园教育开始而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学者专家、大学生、教育工作者等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幼儿园教师,现在旧题重述,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目前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针对整个幼儿教育,尤其是城市幼儿教育,对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研究不够深入;二是以一名农村幼儿园工作者的角度对农村幼儿园小学化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更加理性、深入和透彻。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王贝
(一)教育内容单一
在教育内容上只重视单一知识学习,忽略德、体、美、劳等素质教育。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2-6岁幼儿认知水平一般都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进行表象维思。
根据这种儿童认知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但是,目前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单纯重视运算、识字等知识教育,轻视甚至忽略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这些方面的教育,提前将小学应该学习的知识传授给幼儿园学生。比如在数学运算方面,要求幼儿掌握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
(二)教育形式偏差
在教育形式上,采取灌输式讲授,轻视开导性和幼儿自主学习。采取灌输式教授方法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一个重要体现。这种讲授方式以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基本替代了正确的游戏和活动讲授方式。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采取小学教育方式:教师在讲,幼儿在听;教师在做,幼儿在看;教师领读,幼儿跟读。教学形式僵化、缺乏生动性,甚至为了完成考核目标,要求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化知识。在教育形式上的偏离,使得幼儿园成为了小学,不能正确发挥幼儿教育的真正作用,
(三)教育评价体系不科学
在教育评价上,只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表现在教育评价上,即只重视结果的评价,没注意到过程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盲目地将传统义务教育考核评价方法贯穿于幼儿学习之中,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往往只是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很少去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肢体、反应等各方面的过程表现。这必将降低幼儿学习的热情、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使幼儿教育误入歧途。
二、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威因分析
(一)农村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认识不到位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心中最美好的愿望,但是多数家长不能够正确理解“龙”的真正内涵,片面地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能够“成龙”。尤其是在农村,这种认识更加普遍和突出。在农村生活的家长大多数没接受过高等教育,各种生存环境和机会无法和城镇居民相比。
这些因素使得家长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读书上,认为农村的孩子只有读好书、上大学,才能有出头之日,不会再走父辈老路。这种观念促使家长“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希望幼儿园教授幼儿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种知识。
这样自然就对幼儿园形成了巨大压力,出于招生等各方面的考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就逐渐产生了。
(二)招生压力大
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学前班、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迅速蔓延,有公办也有民办,面对数量一定的幼儿生源,招生竞争已经非常激烈。
招生压力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幼儿园适龄儿童逐年减少;二是城乡教育质量存在很大差距,有些生源不断流向城市;三是民办学前班、幼儿园数量逐年增加。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和招生压力下,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为了迎合家长的意愿,往往用识字、运算、英语,甚至更高层次的教学内容作为幼儿园特色,吸引家长,致使幼儿园教育不断小学化。
(三)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教育需求
尽管近年来,教育资源不断向农村倾斜,不断向学前教育倾斜,但是相比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在基础设施、教学设备、营养与卫生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远远不能满足幼儿园教育的需求,导致农村幼儿园教育过度单一、质量不高、逐渐小学化。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幼儿园教育更是如此,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任凭老师怎么发挥,也无法开展有效的幼儿教育。如:没有完善的游戏和活动设施,怎么开发、启迪幼儿智力和运动能力;没有完备的教学道具,怎么能更加形象地开阔和丰富幼儿的视野;没有规范的餐饮和休息条件,怎么保障幼儿的身体成长。这些都会导致幼儿园教育偏离正轨。
(四)农村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
但是目前,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普遍较低,存在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幼儿教育的需要等问题,使得幼儿教育提前成为了小学教育,造成农村幼儿园快速小学化。
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农村幼儿园教师招聘要求过于宽松,很多都不是幼师专业出身,甚至都不是师范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专业教育。这部分教师在幼儿教育观念和知识储备上相对欠缺,他们简单地认为只要能替家长看得住孩子、教得了识字就行。对幼儿教育内容、方法、规律等认识不够,缺乏与幼儿教育相适应的创造力,教育手段单一,使得幼儿教育的公益性、基础性、启蒙性等特点被忽略,幼儿园老师成了小学老师,幼儿园教育也跟着成了小学教育。 三、农村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对策建议
(一)引导家长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
剔除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压力是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关键步骤之一,只有消除了来自家长的压力,农村幼儿园才能自由发挥幼儿教育的正常作用。
建立家长培训机制,通过开家长会、开座谈会、印发宣传手册、开展讲座等多种方式,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也不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和延伸,幼儿园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以及人格等,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不应拿小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来教育幼儿。将家长培训机制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常态化工作,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从而消除来自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干预和影响。
(二)优化幼儿园布局,减轻招生压力
不断调整和优化幼儿园布局,建立正常的办学秩序,不断减轻招生压力。结合当地农民生活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坚持“政府办园为骨干,民间办园为主体”的原则,科学布局幼儿园。各乡镇要按照“就近入园、扩大规模、保大放小、保好放差”的要求,科学选址、合理布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幼儿园。对于交通不便、居住散落的偏远村庄,要因地制宜,鼓励支持民办幼儿园。
(三)加大农村幼儿园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是保证幼儿园正常开展日常教学,满足幼儿休息、游戏、娱乐需求,保障幼儿教育质量,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必备条件。各级政府应加大教育资源向农村、尤其是向农村幼儿教育的倾斜力度,扶持农村幼儿园要按照标准配备各项教学所必需的设施和设备,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提供基础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
提高园长和教师的素质是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又一根本举措,园长的素质决定幼儿园的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决定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必须抓好这两支队伍的素质建设。
一方面,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教师培训体制建设,通过定期开展参观、学习、培训等形式,提高园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深刻理解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园长领导作用,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开展园内教师“互看互学”活动,营造适合农村幼儿园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督促检查工作
上级主管部门应密切关注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创新幼儿园考核、评价体系,将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作为日常巡视、督导的重点内容,加大对此类问题的监督检查,从而确保农村幼儿园“去小学化”工作顺利利推进。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由来已久,几乎是伴随着幼儿园教育开始而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学者专家、大学生、教育工作者等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幼儿园教师,现在旧题重述,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目前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针对整个幼儿教育,尤其是城市幼儿教育,对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研究不够深入;二是以一名农村幼儿园工作者的角度对农村幼儿园小学化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更加理性、深入和透彻。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王贝
(一)教育内容单一
在教育内容上只重视单一知识学习,忽略德、体、美、劳等素质教育。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2-6岁幼儿认知水平一般都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进行表象维思。
根据这种儿童认知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但是,目前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单纯重视运算、识字等知识教育,轻视甚至忽略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这些方面的教育,提前将小学应该学习的知识传授给幼儿园学生。比如在数学运算方面,要求幼儿掌握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
(二)教育形式偏差
在教育形式上,采取灌输式讲授,轻视开导性和幼儿自主学习。采取灌输式教授方法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一个重要体现。这种讲授方式以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基本替代了正确的游戏和活动讲授方式。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采取小学教育方式:教师在讲,幼儿在听;教师在做,幼儿在看;教师领读,幼儿跟读。教学形式僵化、缺乏生动性,甚至为了完成考核目标,要求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化知识。在教育形式上的偏离,使得幼儿园成为了小学,不能正确发挥幼儿教育的真正作用,
(三)教育评价体系不科学
在教育评价上,只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表现在教育评价上,即只重视结果的评价,没注意到过程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盲目地将传统义务教育考核评价方法贯穿于幼儿学习之中,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往往只是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很少去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肢体、反应等各方面的过程表现。这必将降低幼儿学习的热情、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使幼儿教育误入歧途。
二、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威因分析
(一)农村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认识不到位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心中最美好的愿望,但是多数家长不能够正确理解“龙”的真正内涵,片面地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能够“成龙”。尤其是在农村,这种认识更加普遍和突出。在农村生活的家长大多数没接受过高等教育,各种生存环境和机会无法和城镇居民相比。
这些因素使得家长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读书上,认为农村的孩子只有读好书、上大学,才能有出头之日,不会再走父辈老路。这种观念促使家长“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希望幼儿园教授幼儿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种知识。
这样自然就对幼儿园形成了巨大压力,出于招生等各方面的考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就逐渐产生了。
(二)招生压力大
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学前班、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迅速蔓延,有公办也有民办,面对数量一定的幼儿生源,招生竞争已经非常激烈。
招生压力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幼儿园适龄儿童逐年减少;二是城乡教育质量存在很大差距,有些生源不断流向城市;三是民办学前班、幼儿园数量逐年增加。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和招生压力下,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为了迎合家长的意愿,往往用识字、运算、英语,甚至更高层次的教学内容作为幼儿园特色,吸引家长,致使幼儿园教育不断小学化。
(三)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教育需求
尽管近年来,教育资源不断向农村倾斜,不断向学前教育倾斜,但是相比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在基础设施、教学设备、营养与卫生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远远不能满足幼儿园教育的需求,导致农村幼儿园教育过度单一、质量不高、逐渐小学化。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幼儿园教育更是如此,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任凭老师怎么发挥,也无法开展有效的幼儿教育。如:没有完善的游戏和活动设施,怎么开发、启迪幼儿智力和运动能力;没有完备的教学道具,怎么能更加形象地开阔和丰富幼儿的视野;没有规范的餐饮和休息条件,怎么保障幼儿的身体成长。这些都会导致幼儿园教育偏离正轨。
(四)农村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
但是目前,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普遍较低,存在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幼儿教育的需要等问题,使得幼儿教育提前成为了小学教育,造成农村幼儿园快速小学化。
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农村幼儿园教师招聘要求过于宽松,很多都不是幼师专业出身,甚至都不是师范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专业教育。这部分教师在幼儿教育观念和知识储备上相对欠缺,他们简单地认为只要能替家长看得住孩子、教得了识字就行。对幼儿教育内容、方法、规律等认识不够,缺乏与幼儿教育相适应的创造力,教育手段单一,使得幼儿教育的公益性、基础性、启蒙性等特点被忽略,幼儿园老师成了小学老师,幼儿园教育也跟着成了小学教育。 三、农村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对策建议
(一)引导家长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
剔除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压力是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关键步骤之一,只有消除了来自家长的压力,农村幼儿园才能自由发挥幼儿教育的正常作用。
建立家长培训机制,通过开家长会、开座谈会、印发宣传手册、开展讲座等多种方式,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也不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和延伸,幼儿园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以及人格等,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不应拿小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来教育幼儿。将家长培训机制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常态化工作,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从而消除来自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干预和影响。
(二)优化幼儿园布局,减轻招生压力
不断调整和优化幼儿园布局,建立正常的办学秩序,不断减轻招生压力。结合当地农民生活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坚持“政府办园为骨干,民间办园为主体”的原则,科学布局幼儿园。各乡镇要按照“就近入园、扩大规模、保大放小、保好放差”的要求,科学选址、合理布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幼儿园。对于交通不便、居住散落的偏远村庄,要因地制宜,鼓励支持民办幼儿园。
(三)加大农村幼儿园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是保证幼儿园正常开展日常教学,满足幼儿休息、游戏、娱乐需求,保障幼儿教育质量,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必备条件。各级政府应加大教育资源向农村、尤其是向农村幼儿教育的倾斜力度,扶持农村幼儿园要按照标准配备各项教学所必需的设施和设备,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提供基础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
提高园长和教师的素质是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又一根本举措,园长的素质决定幼儿园的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决定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必须抓好这两支队伍的素质建设。
一方面,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教师培训体制建设,通过定期开展参观、学习、培训等形式,提高园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深刻理解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园长领导作用,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开展园内教师“互看互学”活动,营造适合农村幼儿园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督促检查工作
上级主管部门应密切关注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创新幼儿园考核、评价体系,将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作为日常巡视、督导的重点内容,加大对此类问题的监督检查,从而确保农村幼儿园“去小学化”工作顺利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