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日历,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春节和立春这两个看似“兄弟”的日期,每年到来的先后顺序都不相同。有时春节的日期靠前,有时我们先过春分,有时它们俩几乎同时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因为春节,也就是正月初一,是阴历的日期。而立春,则是阳历中的一个节气。同时显示这两种时间的日历,反映的是阴历和阳历的糅合,也就是阴阳合历。这种历法在中国殷商时期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形成我们严格意义上的“农历”。
什么是阴阳合历?
要了解什么是阴阳合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阴历,什么是阳历。
古人分别用阴和阳代指月亮和太阳。相应地,阴历和阳历也就是以月亮和太阳周期性变化为基础的历法。月亮的周期很显而易见,因为到了晚上人们仰起头就能观察它的晦朔圆缺。月相的循环周期近似于二十九天半。古人发现大约每过12 个周期,就会经历1 次寒暑变化,因此就以12 个月相周期,也就是354 天为1 年。由于刚才提到,二十九天半只是近似的月相周期(实际为29.530 588 天),因此为调整历日与月相的符合程度,需要每30 年加入11个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 月底多加1 天,即1 年为355 天。
用阴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随着时间推移,它可能推移到春天、夏天乃至秋天。它唯一的优点是可以直观地了解每一天月亮的形态,这使得大多数单纯的阴历很早就被代替了,只有少数文明,如伊斯兰国家等,仍使用纯阴历。
阳历制定的基础,在于对太阳回归运动的观察,最根本原因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造成的回归年现象,但古人不了解这一点,就用太阳代表这种历法。阳历最重要的就是对冬至和夏至时间的掌握。这2 天白昼时间,或者地表物体的影子达到最短或最长。人们很早就发现,日影变化周期大约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这个数字接近360,而360 可以被很多数字整除,因此一年在历史上曾被划分成10 或12 份。如果分成12 份,可以和月相大致相符,这样大多数文化里都把阳历的1 年分成12 个月。另外由于回归年周期比365 天多出约1/4 天,因此阳历需约每4 年設置1 个闰年,每闰年多加1 天,即1 年为366 天。
各个文化所用阳历,不一定都根据太阳,也有根据夜空星象变化,如天狼星等明亮恒星的偕日升或偕日落、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猎户星座的方位等。其原理都是一致的,即地球的公转。
由于阳历与寒暑变化直接对应,因此它对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农耕生产格外有意义。但月亮变化毕竟更加直观,对于人们安排社会活动仍具有不容小视的影响。为把两种历法的特点加以调和,古人就使它们融合,从而设计出阴阳合历。
由于阴历每年的354 天和阳历365.25 天存在差异,也就是每隔2.7年就会相差1 个月。如何弥合这个差距?即合理地在阴历里添加1 个月(闰月),使之与阳历相齐,这就成为设计阴阳合历的关键,而为形成这种惯例在历史上也耗费了很长时间。
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但由于冬至时刻和进一步的回归年长度的测定不够精确,直到春秋时代中期,在中国中原地区还没有形成设置闰月的明确制度,因而时常出现月份遗漏和多余的现象。直到春秋末期,鲁国史官逐渐形成在19 年里设置7 个闰月的传统,进而逐渐强制规定1回归年长度为365 又1/4 日,即四分历。四分历中每19 年称为1“章”,每4 章(76年)为1“蔀”,每蔀不要减去1 天以消除阴阳历周期中更细微的误差,即每蔀包含27 759 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皆有自己根据四分历改造的历法,称为古六历,其普遍应用年代约为公元前3世纪中后期。这成为接下来两千多年中国农历向更加精确的方向不断演进的基础。
域外文化中的阴阳合历
尽管中国农历具有悠久且连续的传统,但设法把阳历与阴历相融合的,并不仅限于中国。实际上,19 年添加7个闰月,共235 个月的规定,在欧亚大陆西部近乎于同时得到确认。从公元前527 年起,征服巴比伦并采用其历法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明确规定了在19年中的7 年里增加特定的闰月。这有可能影响了雅典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默冬(Meton of Athens),他和优克泰蒙等同伴通过持续观测冬至点,于公元前432 年引入19 年7 闰这一周期,故该周期在西方又称作默冬章。
大约1 个世纪后,另一位天文学家卡利普斯提出每76 年,即4 个默冬章,须减去1 天,使得阴阳历日进一步吻合。这就与中国四分历里对蔀的规定相对应了。我们可以看到,欧亚大陆东西部同在公元前5 世纪到公元前4 世纪发展出本质上相似的阴阳合历,展现出惊人的同步性。历法进步背后,是更加精密的观测技术,这需要我们今后对东西方天文观测史开展进一步研究。
虽然东西方历法理论几乎同时演进,但它在各自文化的社会应用层面,却迥然有别。与东方的战国群雄不同,地中海周边地区更依赖于阳历设置节日庆典,如果从计算出发对日期进行增删调整,会严重影响仪式按惯例正常举行。因此在古希腊,默冬周期的推算几乎只能停留于理论层面,实际所用的历法仍以按需灵活增减日期为主要解决方式。
古罗马历法在恺撒改历之前更是混乱。从共和国时代开始,罗马的政治生活以回归年为单位,历日与季节对应远重要于与月相的对应。因此阴历早在公元前5 世纪就已被罗马人完全舍弃,但他们并没有立刻制定出符合回归年的阳历,而是施行称为“努马历”的历法。这种历法与回归年相差很大,为调整日期,常需临时在1 年中插入为期22 或23 天的特别月。最终,到公元前46 年,恺撒一次性加入90 日的2 个特别月,并吸取希腊和埃及历法,最终改定儒略历后才加以解决,这也是现代世界通行的公历的基础。
尽管社会塑造了历法的外在形式,但默冬周期的知识仍在地中海一带流传。一个例子是在约公元前1 世纪制作的天文历计算仪器安提基希拉装置(Antikythera mechanism)的背面,可复原出根据默冬周期制作的阴阳合历表盘。该装置据推测是罗德岛或其他希腊文化影响地域的作坊应伊庇鲁斯客户需求定制的,其表面还有显示日月五星方位的逐日变化、日月食周期和几项大型运动会举办时间的表盘。这反映了阴阳合历应为当时具有较高天文历法知识水平的群体所熟知。
那么,除了中国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文化至今仍在使用阴阳合历呢?答案是肯定的。一个例子是以色列目前使用的国历,即古代犹太人创造的希伯来历。它以日落为一日之始,新月初升为一月之始,每年春分后第一个新月为一年之始,也就是他们的“春节”。同时希伯来历也在每19 年中设置7 个闰月,与公历相齐。与中国以节气设置闰月不同,希伯来历的闰月统一放到五月和六月之间,称为“闰六月”。希伯来历把上帝创世时间(相当于公元前3761 年9月30 日)定为历法的起点,目前是从2020 年9 月19 日开始的希伯来历5781年,到2021 年9 月6 日结束。
此外,在东南亚盛行南传佛教的泰国、柬埔寨,以及中国境内傣族等文化使用另一种受到古印度历法影响的阴阳合历,称作佛历。它按月相设置日期,但依照佛教典籍设定每月日数为29 或30 天。再根据默冬周期于4 月之后置闰月。佛历没有每4 个默冬周期减少1 天的规定,只是每过大约100 年调减1 日。它以释迦牟尼涅槃(公元前544 年)为起始,即在泰国,现在是佛历2564 年(中国境内佛历略有差异,为2565 年)。
从施行时间、影响范围、精确度等各角度衡量,中国农历堪称世界范围内阴阳合历的代表,我们先祖根据生产需求颁历授时,体现出卓越智慧。但我们也应看到,阴阳合历曾是诸多文化曾注目研究的重要课题,围绕历法制度,衍生出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因为春节,也就是正月初一,是阴历的日期。而立春,则是阳历中的一个节气。同时显示这两种时间的日历,反映的是阴历和阳历的糅合,也就是阴阳合历。这种历法在中国殷商时期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形成我们严格意义上的“农历”。
什么是阴阳合历?
要了解什么是阴阳合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阴历,什么是阳历。
古人分别用阴和阳代指月亮和太阳。相应地,阴历和阳历也就是以月亮和太阳周期性变化为基础的历法。月亮的周期很显而易见,因为到了晚上人们仰起头就能观察它的晦朔圆缺。月相的循环周期近似于二十九天半。古人发现大约每过12 个周期,就会经历1 次寒暑变化,因此就以12 个月相周期,也就是354 天为1 年。由于刚才提到,二十九天半只是近似的月相周期(实际为29.530 588 天),因此为调整历日与月相的符合程度,需要每30 年加入11个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 月底多加1 天,即1 年为355 天。
用阴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随着时间推移,它可能推移到春天、夏天乃至秋天。它唯一的优点是可以直观地了解每一天月亮的形态,这使得大多数单纯的阴历很早就被代替了,只有少数文明,如伊斯兰国家等,仍使用纯阴历。
阳历制定的基础,在于对太阳回归运动的观察,最根本原因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造成的回归年现象,但古人不了解这一点,就用太阳代表这种历法。阳历最重要的就是对冬至和夏至时间的掌握。这2 天白昼时间,或者地表物体的影子达到最短或最长。人们很早就发现,日影变化周期大约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这个数字接近360,而360 可以被很多数字整除,因此一年在历史上曾被划分成10 或12 份。如果分成12 份,可以和月相大致相符,这样大多数文化里都把阳历的1 年分成12 个月。另外由于回归年周期比365 天多出约1/4 天,因此阳历需约每4 年設置1 个闰年,每闰年多加1 天,即1 年为366 天。
各个文化所用阳历,不一定都根据太阳,也有根据夜空星象变化,如天狼星等明亮恒星的偕日升或偕日落、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猎户星座的方位等。其原理都是一致的,即地球的公转。
由于阳历与寒暑变化直接对应,因此它对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农耕生产格外有意义。但月亮变化毕竟更加直观,对于人们安排社会活动仍具有不容小视的影响。为把两种历法的特点加以调和,古人就使它们融合,从而设计出阴阳合历。
由于阴历每年的354 天和阳历365.25 天存在差异,也就是每隔2.7年就会相差1 个月。如何弥合这个差距?即合理地在阴历里添加1 个月(闰月),使之与阳历相齐,这就成为设计阴阳合历的关键,而为形成这种惯例在历史上也耗费了很长时间。
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但由于冬至时刻和进一步的回归年长度的测定不够精确,直到春秋时代中期,在中国中原地区还没有形成设置闰月的明确制度,因而时常出现月份遗漏和多余的现象。直到春秋末期,鲁国史官逐渐形成在19 年里设置7 个闰月的传统,进而逐渐强制规定1回归年长度为365 又1/4 日,即四分历。四分历中每19 年称为1“章”,每4 章(76年)为1“蔀”,每蔀不要减去1 天以消除阴阳历周期中更细微的误差,即每蔀包含27 759 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皆有自己根据四分历改造的历法,称为古六历,其普遍应用年代约为公元前3世纪中后期。这成为接下来两千多年中国农历向更加精确的方向不断演进的基础。
域外文化中的阴阳合历
尽管中国农历具有悠久且连续的传统,但设法把阳历与阴历相融合的,并不仅限于中国。实际上,19 年添加7个闰月,共235 个月的规定,在欧亚大陆西部近乎于同时得到确认。从公元前527 年起,征服巴比伦并采用其历法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明确规定了在19年中的7 年里增加特定的闰月。这有可能影响了雅典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默冬(Meton of Athens),他和优克泰蒙等同伴通过持续观测冬至点,于公元前432 年引入19 年7 闰这一周期,故该周期在西方又称作默冬章。
大约1 个世纪后,另一位天文学家卡利普斯提出每76 年,即4 个默冬章,须减去1 天,使得阴阳历日进一步吻合。这就与中国四分历里对蔀的规定相对应了。我们可以看到,欧亚大陆东西部同在公元前5 世纪到公元前4 世纪发展出本质上相似的阴阳合历,展现出惊人的同步性。历法进步背后,是更加精密的观测技术,这需要我们今后对东西方天文观测史开展进一步研究。
虽然东西方历法理论几乎同时演进,但它在各自文化的社会应用层面,却迥然有别。与东方的战国群雄不同,地中海周边地区更依赖于阳历设置节日庆典,如果从计算出发对日期进行增删调整,会严重影响仪式按惯例正常举行。因此在古希腊,默冬周期的推算几乎只能停留于理论层面,实际所用的历法仍以按需灵活增减日期为主要解决方式。
古罗马历法在恺撒改历之前更是混乱。从共和国时代开始,罗马的政治生活以回归年为单位,历日与季节对应远重要于与月相的对应。因此阴历早在公元前5 世纪就已被罗马人完全舍弃,但他们并没有立刻制定出符合回归年的阳历,而是施行称为“努马历”的历法。这种历法与回归年相差很大,为调整日期,常需临时在1 年中插入为期22 或23 天的特别月。最终,到公元前46 年,恺撒一次性加入90 日的2 个特别月,并吸取希腊和埃及历法,最终改定儒略历后才加以解决,这也是现代世界通行的公历的基础。
尽管社会塑造了历法的外在形式,但默冬周期的知识仍在地中海一带流传。一个例子是在约公元前1 世纪制作的天文历计算仪器安提基希拉装置(Antikythera mechanism)的背面,可复原出根据默冬周期制作的阴阳合历表盘。该装置据推测是罗德岛或其他希腊文化影响地域的作坊应伊庇鲁斯客户需求定制的,其表面还有显示日月五星方位的逐日变化、日月食周期和几项大型运动会举办时间的表盘。这反映了阴阳合历应为当时具有较高天文历法知识水平的群体所熟知。
那么,除了中国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文化至今仍在使用阴阳合历呢?答案是肯定的。一个例子是以色列目前使用的国历,即古代犹太人创造的希伯来历。它以日落为一日之始,新月初升为一月之始,每年春分后第一个新月为一年之始,也就是他们的“春节”。同时希伯来历也在每19 年中设置7 个闰月,与公历相齐。与中国以节气设置闰月不同,希伯来历的闰月统一放到五月和六月之间,称为“闰六月”。希伯来历把上帝创世时间(相当于公元前3761 年9月30 日)定为历法的起点,目前是从2020 年9 月19 日开始的希伯来历5781年,到2021 年9 月6 日结束。
此外,在东南亚盛行南传佛教的泰国、柬埔寨,以及中国境内傣族等文化使用另一种受到古印度历法影响的阴阳合历,称作佛历。它按月相设置日期,但依照佛教典籍设定每月日数为29 或30 天。再根据默冬周期于4 月之后置闰月。佛历没有每4 个默冬周期减少1 天的规定,只是每过大约100 年调减1 日。它以释迦牟尼涅槃(公元前544 年)为起始,即在泰国,现在是佛历2564 年(中国境内佛历略有差异,为2565 年)。
从施行时间、影响范围、精确度等各角度衡量,中国农历堪称世界范围内阴阳合历的代表,我们先祖根据生产需求颁历授时,体现出卓越智慧。但我们也应看到,阴阳合历曾是诸多文化曾注目研究的重要课题,围绕历法制度,衍生出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