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往往十分复杂。而作为首都的北京这一巨型城市,在主要的传统中轴线、城市空间资源及单中心模式等因素影响下,出现一系列难以适应城市发展脚步的问题。通过对北京人口、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分析,对于如何调整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给出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单中心模式;城市经济;中轴线
一、影响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1.中轴线是城市空间布局的精髓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
北京的魅力,不仅在于以故宫为代表的建筑群的雄伟与表现力,更在于它所具有的一系列变化无穷的空间,通过空间的表现与转换达到它本身所追求的目的。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
(1)中心轴和精神“御道”。 具有强烈心理归属感的中心轴,城市格局的脊梁,左右对称形成轴向感,前后起伏突出(宫城的)中心感。它贯穿全城,其概念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北京城的中轴线是最成功的,建筑艺术轴线和城市轴线,众多的大型建筑一字压在轴线上。
(2)唯一性与可识别性。城市中轴线上一系列的标志性建筑、构筑物(如桥、牌楼),或山体(景山),使人们在城市中无时无刻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3)等级与秩序视觉体系。轴线上空间序列层级递进,空间收放启合遵循规制等级,以此构成轴线空间的前后差序,以确立秩序和明确导向,从而形成空间的韵律与高潮。
二、人口、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分析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反映, 经济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城市聚集利用的资源类别不同, 对城市土地区位的选择不同,决定了资源的聚集状况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分布。其次, 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取决于城市经济结构的发展和变化。城市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与高度化的过程, 在工业化时期,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是与专业化分工所强调的生产力布局的协同性和系统性相适应的, 关联企业在空间上整体耦合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聚集效益。第三, 城市空间结构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空间集中的结果, 是各种资源聚集与配置的空间表现, 也是决定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当城市空间结构处于较佳状态时, 地尽其用, 能够实现城市聚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调整城市空间结构, 实现最优城市规模,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包括人口与用地两个方面,由于人口的流动性, 在土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 城市社会、经济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上在一定条件下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经济发展成正比。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人口越多越好, 在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在城市中聚集并产生大量聚集效益的同时, 人口和环境也在支付聚集成本。
其一, 优化城市内部结构, 减少城市的外部成本。城市内部结构主要是指不同功能用地在城市内部的配置状况, 它包括城市密度和城市平面布局两个方面。就城市密度而言, 一块土地应达到怎样的密度才算经济, 主要取决于土地自身的产出效益, 而这又与城市的聚集效益相关。通常聚集效益高的地区土地价格较高, 适当提高该地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能有效地利用资源, 提高城市聚集效益, 反之, 则可以分散布局为主。但是, 过于集约或是分散都有可能导致城市外部成本的增加, 如密度过大造成交通拥挤和道路堵塞, 过度分散延长了通勤距离等, 都会增加通勤成本, 降低城市聚集效益。
其二,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是扩大城市规模的前提。城市基础设施决定着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最大容量。当城市规模超过规模容量时, 会导致一系列的城市病, 使城市聚集经济效益下降。当城市发展到具有一定经济基础时, 聚集经济所带来的城市空间聚集效应增加, 对城市土地的需求上升, 地价飞涨。这时以土地置换为前提, 以满足新兴产业需要为目的的集约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 并能在土地面积不变的条件下扩大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容量。
三、优化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 调整要素空间布局。近年来北京一直在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 在中心城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将城区的工业迁往郊区。力图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消除中心城区的工业污染源的同时达到引导人口外迁, 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努力, 前一个目的已经基本达到, 但第二个目标并没有实现。其原因: 一是这次产业布局的调整不仅仅是企业选址的变化, 伴随它的还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企业的改制, 因此原有的职工并未全部同企业一起迁入新居, 反而成为城区的失业人口; 二是由于郊区的城市功能不足,在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社会化等方面同中心城区有较大的差距, 所以企业的外迁并没有带动职工家庭的外迁, 不仅没有起到疏散城区人口的作用, 反而增加了大量通勤车辆和长距离通勤人口, 由交通拥堵所造成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企业外迁的环境收益。所以说要引导人力资源在城市空间的分布, 仅仅依靠企业的迁移是远远不够的, 要吸引居民投票必须实现城市全要素的空间重置。其中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公共品和基础设施建设应与企业的外迁同步进行,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将长期生活在城区的人口吸引到边缘集团地区。
2.以中心城区行政功能的外迁为龙头。在城市发展中, 政府行政和商业功能始终是吸引各种要素聚集的重要, 北京中心城区庞大的行政功能所产生的吸引力已为现有的中心城区难以承受, 并成为北京城市功能难以真正扩散的主要原因。
3.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北京作为全国的首位度城市比然成为外来人口的首选地区, 同时, 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的北京也需要大量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城市人口规模很难控制在预期的水平。因此,提高城市政府管理水平非常重要。首先, 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其次, 加大对外来人口的疏导管理, 包括定期公布城市人才结构状况、企业用人需求以及城市人才库存情况等信息, 减少人力资源的盲目流动。第三, 规范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特别是常住人口的管理。
4.将北京的城市发展放到区域发展的核心。在新世纪北京应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功能, 带动周边城市, 构建京津冀城市圈。京津冀城市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历史背景, 天津塘沽港又是北京重要的出海门户, 因此, 在规划北京行政功能外迁时, 应重点考虑向城市东南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世国,周一星. 北京城市形态的分形集聚特征及其实践意义[J]. 地理研究,2006,25(2): 204 - 212.
[2]冯健,周一星. 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J]. 地理学报,2003,58(6):903-916.
[3]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北京,2005.1. 14 吴唯佳. 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3):84~103.
[4] 石菘.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J] . 城市规划汇刊,2004, 149( 1) : 50 - 52.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单中心模式;城市经济;中轴线
一、影响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1.中轴线是城市空间布局的精髓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
北京的魅力,不仅在于以故宫为代表的建筑群的雄伟与表现力,更在于它所具有的一系列变化无穷的空间,通过空间的表现与转换达到它本身所追求的目的。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
(1)中心轴和精神“御道”。 具有强烈心理归属感的中心轴,城市格局的脊梁,左右对称形成轴向感,前后起伏突出(宫城的)中心感。它贯穿全城,其概念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北京城的中轴线是最成功的,建筑艺术轴线和城市轴线,众多的大型建筑一字压在轴线上。
(2)唯一性与可识别性。城市中轴线上一系列的标志性建筑、构筑物(如桥、牌楼),或山体(景山),使人们在城市中无时无刻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3)等级与秩序视觉体系。轴线上空间序列层级递进,空间收放启合遵循规制等级,以此构成轴线空间的前后差序,以确立秩序和明确导向,从而形成空间的韵律与高潮。
二、人口、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分析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反映, 经济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城市聚集利用的资源类别不同, 对城市土地区位的选择不同,决定了资源的聚集状况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分布。其次, 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取决于城市经济结构的发展和变化。城市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与高度化的过程, 在工业化时期,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是与专业化分工所强调的生产力布局的协同性和系统性相适应的, 关联企业在空间上整体耦合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聚集效益。第三, 城市空间结构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空间集中的结果, 是各种资源聚集与配置的空间表现, 也是决定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当城市空间结构处于较佳状态时, 地尽其用, 能够实现城市聚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调整城市空间结构, 实现最优城市规模,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包括人口与用地两个方面,由于人口的流动性, 在土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 城市社会、经济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上在一定条件下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经济发展成正比。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人口越多越好, 在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在城市中聚集并产生大量聚集效益的同时, 人口和环境也在支付聚集成本。
其一, 优化城市内部结构, 减少城市的外部成本。城市内部结构主要是指不同功能用地在城市内部的配置状况, 它包括城市密度和城市平面布局两个方面。就城市密度而言, 一块土地应达到怎样的密度才算经济, 主要取决于土地自身的产出效益, 而这又与城市的聚集效益相关。通常聚集效益高的地区土地价格较高, 适当提高该地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能有效地利用资源, 提高城市聚集效益, 反之, 则可以分散布局为主。但是, 过于集约或是分散都有可能导致城市外部成本的增加, 如密度过大造成交通拥挤和道路堵塞, 过度分散延长了通勤距离等, 都会增加通勤成本, 降低城市聚集效益。
其二,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是扩大城市规模的前提。城市基础设施决定着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最大容量。当城市规模超过规模容量时, 会导致一系列的城市病, 使城市聚集经济效益下降。当城市发展到具有一定经济基础时, 聚集经济所带来的城市空间聚集效应增加, 对城市土地的需求上升, 地价飞涨。这时以土地置换为前提, 以满足新兴产业需要为目的的集约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 并能在土地面积不变的条件下扩大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容量。
三、优化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 调整要素空间布局。近年来北京一直在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 在中心城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将城区的工业迁往郊区。力图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消除中心城区的工业污染源的同时达到引导人口外迁, 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努力, 前一个目的已经基本达到, 但第二个目标并没有实现。其原因: 一是这次产业布局的调整不仅仅是企业选址的变化, 伴随它的还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企业的改制, 因此原有的职工并未全部同企业一起迁入新居, 反而成为城区的失业人口; 二是由于郊区的城市功能不足,在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社会化等方面同中心城区有较大的差距, 所以企业的外迁并没有带动职工家庭的外迁, 不仅没有起到疏散城区人口的作用, 反而增加了大量通勤车辆和长距离通勤人口, 由交通拥堵所造成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企业外迁的环境收益。所以说要引导人力资源在城市空间的分布, 仅仅依靠企业的迁移是远远不够的, 要吸引居民投票必须实现城市全要素的空间重置。其中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公共品和基础设施建设应与企业的外迁同步进行,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将长期生活在城区的人口吸引到边缘集团地区。
2.以中心城区行政功能的外迁为龙头。在城市发展中, 政府行政和商业功能始终是吸引各种要素聚集的重要, 北京中心城区庞大的行政功能所产生的吸引力已为现有的中心城区难以承受, 并成为北京城市功能难以真正扩散的主要原因。
3.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北京作为全国的首位度城市比然成为外来人口的首选地区, 同时, 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的北京也需要大量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城市人口规模很难控制在预期的水平。因此,提高城市政府管理水平非常重要。首先, 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其次, 加大对外来人口的疏导管理, 包括定期公布城市人才结构状况、企业用人需求以及城市人才库存情况等信息, 减少人力资源的盲目流动。第三, 规范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特别是常住人口的管理。
4.将北京的城市发展放到区域发展的核心。在新世纪北京应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功能, 带动周边城市, 构建京津冀城市圈。京津冀城市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历史背景, 天津塘沽港又是北京重要的出海门户, 因此, 在规划北京行政功能外迁时, 应重点考虑向城市东南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世国,周一星. 北京城市形态的分形集聚特征及其实践意义[J]. 地理研究,2006,25(2): 204 - 212.
[2]冯健,周一星. 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J]. 地理学报,2003,58(6):903-916.
[3]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北京,2005.1. 14 吴唯佳. 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3):84~103.
[4] 石菘.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J] . 城市规划汇刊,2004, 149( 1) : 50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