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BT-IPMN)的临床特点、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6年7月收住北京协和医院的19例BT-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9例患者占同期胆管肿瘤患者(815例)的2.3%。其中男性9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1.0∶1.1。年龄25~78岁,平均(60.6±12.9)岁。黄疸(10例)和腹痛腹胀(6例)是较常见的发病症状。术前较典型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为胆管扩张和胆管肿物。所有患者均有病理诊断证实为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8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左肝外侧叶或左半肝切除术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高位胆管病变切除+肝门胆管成型+胆管空肠吻合术3例、中肝肿物切除术1例。平均手术时间28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15 ml。14例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阳性比例为3.2%(3/94)。获得随访16例,随访时间1~51个月,平均(25.7±19.5)个月,14例生存,2例死亡。死亡时间分别为术后3个月和17个月,死亡原因均为肿瘤复发转移。
结论BT-IPMN临床少见,早期诊断较困难,淋巴结转移率低,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并且具有较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