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中国形象研究的探索与趋势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0207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形象研究的探索
  区别于比较文学、跨文化形象学、国际政治学等学科侧重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或形象在国际决策中意义的研究路径,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形象研究主要关注大众传媒中的中国形象呈现与传播策略。本文对国内从1996年1月至2019年3月的主要新闻传播期刊及大学学报的250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传播学领域的中国形象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并总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



  从宏观上看,传播学领域的中国形象研究的核心问题涉及中国形象的媒介呈现和变迁、中国形象“他塑”和“自塑”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跨越意识形态对立、跨文化传播障碍、国际新闻生产制度实现中国形象的塑造等多个层面。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传播学领域出现了一些具有推进意义的研究。
  (一)纵向的历时性研究
  首先,研究者们从历史纵深的角度入手,揭示了中国形象的“变”与“不变”。如《电影框架与大国形象建构——基于1996-2010年间15部美国电影中中国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文通过对15部美国电影中50个中国人物形象的分析发现,其人物形象中性偏正,但依然存在刻板印象。作者认为,国家实力的增强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得中国形象得到更为充分的展现。与20世纪初美国电影中的诸如阴险邪恶的“傅满洲”和身材肥胖、女性化的“陈查理”等中国人形象相比,中性偏正面的形象确实有了很大进步。这既与好莱坞谋求全球生存与发展的策略有关,也是中美关系变化、国家利益调整的结果。
  然而,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实力的此涨彼伏,也会影响媒介中的中国形象。如《〈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形象解读》一文通过对《时代》周刊自1923年创刊以来有关中国的封面的考察发现: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综合实力等方面的差异,促使《时代》周刊在选择中国信息问题上产生严重偏向,造成中国形象的歪曲。《改革开放30年来日本媒体中的中国形象调查报告——以1983-2013年〈朝日新闻〉为中心》一文指出,30年间《朝日新闻》对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报道数量减少,对军事、人权、民主、言论自由、灾难事故等方面的报道数量增加,并且呈现负面报道增多,正面报道减少的趋势。这与我国国力不断增强给日本造成压力有重要关系。此类研究提升了我们对媒介中的中国形象与形象生成原因的认识。同时,也为下一步如何有效传播信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对不同体裁的考察也丰富了“中国形象”的历时性研究。如《美国主流媒介文本中的中国形象变迁——基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中国题材的梳理》对包含中国题材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梳理与《“荷赛奖”眼中的中国形象——对1988-2018年中国获奖作品的内容分析》对30年间“荷赛奖”中国获奖作品的内容分析都较好地呈现了“中国形象”的变迁。
  (二)横向的对比研究
  横向的对比研究聚焦媒介内容生产环节,特别关注记者、编辑等“把关人”报道框架的选择及其本身的特征。如《一国国际形象是如何被媒体塑造的——基于CCTV、BBC和CNN国际新闻报道的比较研究》一文在CCTV、BBC和CNN对同一主题的报道议题、体裁、态度等方面的比较中发现:媒体机构的决策与新闻信息采编的执行共同决定了国际新闻的选择倾向和报道风格。记者、编辑等“把关人”是塑造他国国际形象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了消除误解,有针对性地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应该积累“把关人”信息资源,积极沟通,促进他们提供更为客观的信息。《中美新闻框架下的上海形象建构——基于〈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的对比研究(2007-2016)》一文也作了类似对比。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常采用冲突框架,通过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方式展示出新闻的立体性和权威性,增强了报道的信度。而《中国日报》则采用较为温和的人情味框架,报道主体、角度与层次都比较单一。
  此外,潘霁的《文化框架:美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制造”》一书考察了不同性质的媒体编辑部文化如何影响特定话题的报道框架;李莉的《映入西方的近代中国:〈纽约时报〉首席驻华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一书通过考察阿班1927-1940年间在华的新闻采访实践及涉华报道作品,展现阿班及所属的《纽约时报》通过其特有的新闻话语建构的中国形象,并揭示形象形成的社会政治语境。
  西方媒介中中国形象的生产不仅仅源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新闻生产机制的差异,更根植于西方视野中的“东方”想像。《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与印度形象再现的话语差异》一文通过对CNN于2008-2015年间有关中国和印度内容的考察发现:作为“东方”的中国与印度在美国主流媒体中的形象呈现固化与程式化特征。文章呼吁回归话语形成的文化根源,从历史的角度寻求西方媒介中的中国形象问题。此类研究突破了以往围绕媒介和媒介内容生产层面的更接近文化研究的范式,拓宽了传播学领域的中国形象研究视野。
  二、中国形象研究的趋势
  (一)研究视野从“向外看”到“向内看”转变
  随着中国对外传播经验的积累与自信心的提升,中国形象的研究视野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关注国外媒介的中国形象呈现和变迁逐渐转向对本国媒介内容及效果进行分析。如黄会林等人自2011年以来,连续组织八届“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对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观影期待、观影习惯和观后评价等情况进行跨国调研,并围绕“国家形象”这一命题,探讨了电影在建构中国形象上发挥的积极作用。《美国大学生看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调查了421个美国大学生连续观看三遍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的反应,研究发现:这些美国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崛起之际,会从多种渠道了解中国,因而刻板印象较少。因此,美国年轻一代是中国形象提升的重要群体。同时,随着中国电视剧、电影在周边国家中的流行,对这些国家受众的中国形象认知研究也将会是一个重要方面。
  (二)研究载体从传统大众媒介向新旧媒体共存转变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不断渗透,受众信息接收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年轻人在获取国际新闻时更多依托网络新媒体,这势必造成中国形象在新一代受众中产生变化。《新媒体与旧秩序:YouTube上的中国形象》一书考察了YouTube视频网站上的中国形象,研究发现,个人发布視频对中国刻板印象的建构与解构在话语力量对比上出现了显著量变。《新媒体,新中国?网络使用与美国人的中国形象认知》一文也指出,新媒体使用比传统媒体使用更有助于增进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正面认知。研究也指出,即便互联网技术已广泛普及,传统媒体依然深刻影响着受众的中国形象认知水平。而且受网络亚文化影响,中国形象更有可能在恶搞、拼贴中被歪曲。因此,未来中国形象研究将呈现新旧媒体共存的趋势。一方面,传统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呈现依然有延伸的空间,特别是考察非英语国家和周边发展中国家媒介中中国形象的呈现与变迁依然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包括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短视频与网络直播APP在内的社会化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代表着新一代受众的认知和态度,利用大数据挖掘网络数据,能够呈现更为多元立体的中国形象。
  (本文系2017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跨文化互动与滇越边民中国形象认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N2017045)
其他文献
张允和先生出了一本《最后的闺秀》,我们一行人到她家采访。由于书是回忆录性质的,周有光先生也应邀在场,做了一回张先生的“配角”。    编导做了一个特别的设计——让他们夫妇俩并肩而坐。张先生虽为主角,坐姿却仍有夫唱妇随的做派,你让她坐在周先生右侧,她的身子就很自然地微微左傾;你让她坐在周先生的左侧,她的身子又很自然地微微右倾。时年90岁的她还是一副备受呵护的娇妻模样!我们眼前所见,确实是传说中“一对
期刊
2019年4月20日至23日,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在青岛举行,这也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对外部首次实现在现场用英文报道大型阅兵活动,并首次实现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记者上舰报道。据统计,此次报道新华社对外部共播发程序性稿件、英文评论、新闻分析、专家访谈等100余条,俄、法、西、阿、葡等语种稿件180余条,制作英文海外社交媒体稿件近30条。这些报道主题重大、新闻性强、时
期刊
2017年10月,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理查德·泰勒,研究的是人类种种理性和非理性的行为决策。  虽然经济学时常强调“理性人假设”,假定经济活动的主体理智而自私,但经济学家这个群体本身,却总是心怀一些天真的梦想。  例如,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一方面发现了残酷的帕累托法则(二八定律):80%的效益来自于20%的项目,80%的社会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另一方面,他又滿心期待着这样一种优化——
期刊
中国报道社隶属于中国外文局,近年来,不断深耕东盟地区,与该地区媒体开展供稿供版、联合策划、联合采访等合作,2017年,在泰国曼谷建立分社,把策划报道流程前移,力图实现面向对象国的本土化精准传播。探索建立与东盟国家新闻部长和主流媒体的“1.5轨”合作长效机制。①  一、内容合作是国际合作传播的基础  从2017年始,中国报道社开始尝试与对象国家主流媒体开展传统媒体间的供版合作。在中国外文局统一合作传
期刊
在长达千年的争斗后,狼和羊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要知道,尽管狼吃掉了一些迷途的羊羔,但牧羊人也没少穿用狼皮做的衣裳,因此可以说打了个平手。为了表示诚意,双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牧羊犬,而狼则送出了狼崽。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背着牧羊人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被狼撕扯成碎片。  和平值
期刊
为什么海明威的儿子名不见经传,海明威的孙女只能做一个模特儿?为什么尤金·奥尼尔的女儿只是卓别林的妻子,芝拉婷·卓别林只是个三流演员?  天才是怎么来的?天才恐怕都是平白冒出来的吧。像赵匡胤,陳桥兵变,黄袍加身,莫名其妙地做了皇帝。  天才不一定生在富贵之家,天才诞生的时候没有一点预兆,也无声无息。我们确信,张爱玲如果有儿女,不一定是好的小说家。  (司志政摘自中国妇女出版社《豆芽集·Ⅰ》一书)
期刊
一  谈论起体育全能的女性,人们为什么都认为她们是一些性格开朗的人呢?我在体育方面比一般人都强,但性格要比一般人内向。我发现自己“内向”是在长大之后。  我在县立高中担任体育教师已经五年了,学生们称我为“曙光”。我提醒过他们我是女性,可一照镜子,我确实像相扑力士曙光。真像啊,特别是鼻子那块儿。我个头儿也高,1.75米,是那种骨架大而结实的体型。我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白天上课,放学后去俱乐部做指导,周
期刊
一、主场外交与国际传播  2019年4月25-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近900名中外代表,37位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参会,开启本年度中国主场外交活动序幕。  4月18日至4月30日期间,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及其官网紧跟论坛动向,从前期预热造势、中期直播实录到后期跟踪展望,共发布357篇相关报道,CGTN推特、脸书、优兔平台账号发稿533条,其中互动总量(包括点赞、转
期刊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向全中国、全世界展现宣传新中国的面貌与成就,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创办一本全国性的大型画报月刊。1950年7月,《人民画报》第一期面世。至今,已连续出版853期(2019年7期)的《人民画报》也将迎来70岁的生日。  光阴荏苒,回顾画报近70年的报道路径,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总结。温故知新,在继承和发扬前人创造精神财富的同时,如何在新时期创新发力,是需
期刊
2018年1月23日,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使命,新华社英文客户端(Xinhua News App)(以下简称“客户端”)上线发布。一年多来,客户端不断创新对外新媒体报道,注重用户体验,努力提升报道质量和平台智能化水平,着力打造向全世界用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第一英文移动门户,受到海内外受众广泛关注和好评,取得良好国际传播效果。  截至目前,客户端下载量近70万次,其中海外用户达到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