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需要新型教师,需要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需要教师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在新课改的实践中逐步获得新的角色行为模式。
一、对传统教师角色的反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所谓教师,就是传授道理、授予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学生很少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得知识,教师在知识、技能、道德等多方面的权威,师生关系单一,教师的角色也单一。
传统教学以示范、言说的教学方式存在。不可否认,这两种教学方式仍是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和特征。但是,示范、言说的教学有着天然的局限性。对于简单的内容,学生尚无大碍;对于较难的内容,学生的接受效果则要打折扣。另外,课堂上教师主讲固然效率高,但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容易形成被动的学习心理,整个教学容易成为注入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显然违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二、学生对数学教师角色的期待
在新的学习时代,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问卷调查,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有如下特征:(1)教师有着超强的解题能力,对难题有驾驭能力;(2)富有时代性,如有QQ号,有邮箱,爱好广泛;(3)课堂上有激情,富有感染力,有幽默感;(4)有亲和力,能和学生融成一片,课堂上是老师,课后是朋友;等等。
三、新课改中数学教师角色的重塑
(一)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
新课程提倡“教学创新”,鼓励学生“创新和应用”,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提倡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所以,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要引导学生体会教学的联系、感受教学的整体性。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营造解决问题的情境。
有人说,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几何难;函数抽象;三角公式繁多。因此,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内心真正地进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我们可以给予图象生动的名称:函数f(x)=|x-1|-|x+1|的图象可命名为“佐罗”函数;函数y=(a>0,b>0)的图象类似于汉字“囧”,故可生动地称其为“囧函数”。
只要教师多动动脑、多想办法,在课堂中创设出学生喜欢、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便能将学生吸引到我们的课堂中。
(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
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由传统的示范、言说教学向启发、对话的教学转变。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是在群体层面上实施的,包括以班级为单位和以小组为单位等组织形式。组织目标是否达成、组织行为能否成为组织目标实现的手段,关键在于组织者能否使组织成员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进而真正参与组织活动中。教学活动是一个由师生广泛参与合作的教学过程,教师在其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合作者。
同时,教学活动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坚信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同时,笔者认为,如果说教师比学生懂得多,那也仅是教师比学生先学了一步、多做了一些题目而已。“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其实教师从学生那里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笔者参加市青年教师“说题比赛”,参赛前先组织了一次学生“说题比赛”。题目如下:
如图1,椭圆E经过点A(2,3),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e=。求∠F1AF2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学生在比赛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从对题目的意图、解法、拓展延伸等方面说了自己的见解。有学生给出这样的解法:
设与∠F1AF2的角平分线共线的向量为e,=(-4,-3),=(0,-3),则e=λ+=
(-4,-3)+(0,-3)=λ(-,-),所以k=2。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将平面向量运用得如此巧妙,笔者不觉为他拍手叫好。通过课堂上的“说题比赛”,笔者从学生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灵感,并在此后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创新性人才,而研究性教学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研究性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和运用了研究的思想、观点、过程和方法,使教学和研究之间建立起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研究使学习更有新意,更有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教学也使研究更有灵感,更有活力和动力。研究性教学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每个教师的研究活力和研究才能。如果教师自己不善于批判、反思和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追求未知知识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积极参与科研,以深厚的学术功底、较强的科研能力支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对此,笔者以一道2010年3所高校自主招生的试题为例来说明:
如图2,已知F是抛物线y2=2px的焦点,点A,B在抛物线上,满足=2,分别过A,B两点做抛物线的切线,交于点Q,求|FQ|的值。
此题对于一般的学生是难题,难点在于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没有充分的挖掘。如:(1)+=;(2)过抛物线焦点弦的两个端点A,B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则两切线互相垂直;(3)两条切线交于一点Q,则Q点必在抛物线的准线上;(4)两条切线的交点Q与焦点F的连线与焦点弦AB互相垂直。基于以上性质,便可根据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求得|FQ|的值。这样的题目,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对教材内容深入研究。
(四)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知识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它超越了稳定性,以激发内在于不稳定性之中的创造性潜能。知识观由封闭走向开放,意味着教学过程不是由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是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影响。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而是知识的反思者;教师的作用不限于传播知识,而是要创造和开发知识。所以,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成果、理解、智慧、困惑、问题等素材性课程资源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当前,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已在各个学校展开,数学教师都应参与其中。如我校一老师开设了“二战密码揭密”的课程,颇受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上,每个学生就像电影“达·芬奇密码”中的主人公兰登博士那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对符号、字母、数字进行排列、重组、筛选,破解一个又一个谜局。课后,学生大呼过瘾,说从来没有上过这么有趣的数学课。这位教师开设的这门课程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使他们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一、对传统教师角色的反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所谓教师,就是传授道理、授予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学生很少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得知识,教师在知识、技能、道德等多方面的权威,师生关系单一,教师的角色也单一。
传统教学以示范、言说的教学方式存在。不可否认,这两种教学方式仍是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和特征。但是,示范、言说的教学有着天然的局限性。对于简单的内容,学生尚无大碍;对于较难的内容,学生的接受效果则要打折扣。另外,课堂上教师主讲固然效率高,但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容易形成被动的学习心理,整个教学容易成为注入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显然违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二、学生对数学教师角色的期待
在新的学习时代,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问卷调查,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有如下特征:(1)教师有着超强的解题能力,对难题有驾驭能力;(2)富有时代性,如有QQ号,有邮箱,爱好广泛;(3)课堂上有激情,富有感染力,有幽默感;(4)有亲和力,能和学生融成一片,课堂上是老师,课后是朋友;等等。
三、新课改中数学教师角色的重塑
(一)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
新课程提倡“教学创新”,鼓励学生“创新和应用”,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提倡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所以,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要引导学生体会教学的联系、感受教学的整体性。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营造解决问题的情境。
有人说,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几何难;函数抽象;三角公式繁多。因此,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内心真正地进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我们可以给予图象生动的名称:函数f(x)=|x-1|-|x+1|的图象可命名为“佐罗”函数;函数y=(a>0,b>0)的图象类似于汉字“囧”,故可生动地称其为“囧函数”。
只要教师多动动脑、多想办法,在课堂中创设出学生喜欢、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便能将学生吸引到我们的课堂中。
(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
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由传统的示范、言说教学向启发、对话的教学转变。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是在群体层面上实施的,包括以班级为单位和以小组为单位等组织形式。组织目标是否达成、组织行为能否成为组织目标实现的手段,关键在于组织者能否使组织成员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进而真正参与组织活动中。教学活动是一个由师生广泛参与合作的教学过程,教师在其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合作者。
同时,教学活动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坚信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同时,笔者认为,如果说教师比学生懂得多,那也仅是教师比学生先学了一步、多做了一些题目而已。“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其实教师从学生那里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笔者参加市青年教师“说题比赛”,参赛前先组织了一次学生“说题比赛”。题目如下:
如图1,椭圆E经过点A(2,3),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e=。求∠F1AF2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学生在比赛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从对题目的意图、解法、拓展延伸等方面说了自己的见解。有学生给出这样的解法:
设与∠F1AF2的角平分线共线的向量为e,=(-4,-3),=(0,-3),则e=λ+=
(-4,-3)+(0,-3)=λ(-,-),所以k=2。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将平面向量运用得如此巧妙,笔者不觉为他拍手叫好。通过课堂上的“说题比赛”,笔者从学生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灵感,并在此后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创新性人才,而研究性教学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研究性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和运用了研究的思想、观点、过程和方法,使教学和研究之间建立起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研究使学习更有新意,更有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教学也使研究更有灵感,更有活力和动力。研究性教学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每个教师的研究活力和研究才能。如果教师自己不善于批判、反思和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追求未知知识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积极参与科研,以深厚的学术功底、较强的科研能力支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对此,笔者以一道2010年3所高校自主招生的试题为例来说明:
如图2,已知F是抛物线y2=2px的焦点,点A,B在抛物线上,满足=2,分别过A,B两点做抛物线的切线,交于点Q,求|FQ|的值。
此题对于一般的学生是难题,难点在于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没有充分的挖掘。如:(1)+=;(2)过抛物线焦点弦的两个端点A,B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则两切线互相垂直;(3)两条切线交于一点Q,则Q点必在抛物线的准线上;(4)两条切线的交点Q与焦点F的连线与焦点弦AB互相垂直。基于以上性质,便可根据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求得|FQ|的值。这样的题目,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对教材内容深入研究。
(四)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知识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它超越了稳定性,以激发内在于不稳定性之中的创造性潜能。知识观由封闭走向开放,意味着教学过程不是由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是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影响。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而是知识的反思者;教师的作用不限于传播知识,而是要创造和开发知识。所以,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成果、理解、智慧、困惑、问题等素材性课程资源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当前,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已在各个学校展开,数学教师都应参与其中。如我校一老师开设了“二战密码揭密”的课程,颇受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上,每个学生就像电影“达·芬奇密码”中的主人公兰登博士那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对符号、字母、数字进行排列、重组、筛选,破解一个又一个谜局。课后,学生大呼过瘾,说从来没有上过这么有趣的数学课。这位教师开设的这门课程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使他们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