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初中化学新课程已在全国多个实验区启动,面对相对滞后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如何有效地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是高中教师经常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初高中教学目标的差异,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做些的探讨。
关键词 新课标 化学教材 初高中衔接
一、高一新生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很难保持45分钟高度集中。
初中课堂教学内容较少,知识点可以多次重复,学起来简单轻松。高中课堂容量较大,学生需要认真听讲,边思考便笔记,若走神,往往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内容,学习效率较低,作业速度和质量不能保证。
(二)初、高中学习态度不同。
在初中,学生已习惯于一类知识结束,老师将其归纳成一个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他们再按老师的要求系统地看书,是被动的学习。进入高中,看似乎独立的知识点,又相互关联,考查时综合性强,每一位学生都需将这些独立的知识点,认真辨析,思考钻研,归纳成知识体系,进而理解掌握,需要主动的学习。
(三)初、高中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化学内容较少,大纲多要求识记阶段;高中化学中的知识是化学学科中的最基础的东西,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而且由多种物质特点,总结出一般规律、相似性、递变性……在学习时,学生要以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化学知识,同时要注重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二、教材方面的变化
(一)初中教材的风格。
新课标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相联系,学了有用;图文并茂,可读性极强;增加了很多探究性内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许多难点分散,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不失为一本好教材。但也有缺憾之处,物质分类中的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未进入教材,而这是高中直接要用的。
(二)高中教材的探讨。
1.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教材(人教版),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为宗旨。许多知识采用思考与交流的方式,进行讨论式学习。采用学与问、科学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它努力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具有探究精神的科学价值观。但教材在知识点的系统性上还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如教材在处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上,似乎过于简单;降低了化学计算的要求(包括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溶液浓度等基本计算,以及各种化学反应的计算)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高一阶段就产生了脱节。
三、几点建议
(一)帮助学生做好知识铺垫。
主要是两方面内容:一是复习总结初中知识,将知识网络化。以基本理论为线,将化合物知识穿成串,并加强记忆,深化理解,作为高中化学学习的知识主干。如物质的分类,理清各类物质间的关系;化学反应分类,根据规律,熟练书写各类物质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即将进行的高中化学学习起一个铺垫作用。二是强调和培养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高中化学较初中化学科学性强,知识点多很多,内容也很琐碎,需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独自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化学用语部分,强调规范化要求;无机化合物知识,需要观察记忆准确。
(二)研究课标和教学大纲,保障衔接。
课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准则。深入研究初高中课标,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工作。
初中化学教育是粗浅的化学常识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高中化学是学习化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为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 。较初中起点高,容量大,教材内容的叙述简明扼要,知识理解难度加大,习题也较难,教师要研究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体系的联系和脱节点,适时衔接,最大限度的消除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中可能存在的衔接不畅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生动、神奇的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实验教学中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观察、探索,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发展,加深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依托化学实验创设一种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科学探究情景,将演示实验设计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引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众所周知,初中学习和高中学习虽有联系,却是两个不同阶段。高中学习的系统性、理论性和抽象性要远远超过初中,为了让每一位进入高中的学生尽快适应学习,教师应多注重对新生的引导,努力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初高中衔接期,为以后继续学习化学做好心理上、知识上、能力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夏正春.化学教育,2002,23(6):33-35.
[2]胡美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2001.
[3]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 2004.
关键词 新课标 化学教材 初高中衔接
一、高一新生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很难保持45分钟高度集中。
初中课堂教学内容较少,知识点可以多次重复,学起来简单轻松。高中课堂容量较大,学生需要认真听讲,边思考便笔记,若走神,往往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内容,学习效率较低,作业速度和质量不能保证。
(二)初、高中学习态度不同。
在初中,学生已习惯于一类知识结束,老师将其归纳成一个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他们再按老师的要求系统地看书,是被动的学习。进入高中,看似乎独立的知识点,又相互关联,考查时综合性强,每一位学生都需将这些独立的知识点,认真辨析,思考钻研,归纳成知识体系,进而理解掌握,需要主动的学习。
(三)初、高中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化学内容较少,大纲多要求识记阶段;高中化学中的知识是化学学科中的最基础的东西,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而且由多种物质特点,总结出一般规律、相似性、递变性……在学习时,学生要以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化学知识,同时要注重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二、教材方面的变化
(一)初中教材的风格。
新课标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相联系,学了有用;图文并茂,可读性极强;增加了很多探究性内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许多难点分散,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不失为一本好教材。但也有缺憾之处,物质分类中的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未进入教材,而这是高中直接要用的。
(二)高中教材的探讨。
1.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教材(人教版),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为宗旨。许多知识采用思考与交流的方式,进行讨论式学习。采用学与问、科学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它努力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具有探究精神的科学价值观。但教材在知识点的系统性上还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如教材在处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上,似乎过于简单;降低了化学计算的要求(包括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溶液浓度等基本计算,以及各种化学反应的计算)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高一阶段就产生了脱节。
三、几点建议
(一)帮助学生做好知识铺垫。
主要是两方面内容:一是复习总结初中知识,将知识网络化。以基本理论为线,将化合物知识穿成串,并加强记忆,深化理解,作为高中化学学习的知识主干。如物质的分类,理清各类物质间的关系;化学反应分类,根据规律,熟练书写各类物质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即将进行的高中化学学习起一个铺垫作用。二是强调和培养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高中化学较初中化学科学性强,知识点多很多,内容也很琐碎,需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独自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化学用语部分,强调规范化要求;无机化合物知识,需要观察记忆准确。
(二)研究课标和教学大纲,保障衔接。
课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准则。深入研究初高中课标,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工作。
初中化学教育是粗浅的化学常识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高中化学是学习化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为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 。较初中起点高,容量大,教材内容的叙述简明扼要,知识理解难度加大,习题也较难,教师要研究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体系的联系和脱节点,适时衔接,最大限度的消除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中可能存在的衔接不畅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生动、神奇的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实验教学中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观察、探索,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发展,加深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依托化学实验创设一种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科学探究情景,将演示实验设计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引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众所周知,初中学习和高中学习虽有联系,却是两个不同阶段。高中学习的系统性、理论性和抽象性要远远超过初中,为了让每一位进入高中的学生尽快适应学习,教师应多注重对新生的引导,努力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初高中衔接期,为以后继续学习化学做好心理上、知识上、能力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夏正春.化学教育,2002,23(6):33-35.
[2]胡美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2001.
[3]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