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世也辉煌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矮星、中子星和恒星级黑洞,是由不同质量的主序星消亡后“转世”而来的,但它们的性质特点与它们的“前世”迥然不同。
  让我们先来认识白矮星,它是在红巨星消亡中“转世”的。第一颗被发现的白矮星是天狼星的伴星。1834年,天文学家弗·贝塞尔在观察天空中最亮的天狼星时,发现它有周期性的扰动,表明它有一颗伴星,质量与太阳相当,但却看不到。直到1864年才被阿·克拉克找到,它的亮度只有天狼星的万分之一。1917年,瓦·亚当斯拍摄了它的光谱,发现它很白,不是原来预期的红色,表面温度在8000K以上,比太阳的表面温度高10多倍。以后陆续发现许多白矮星。在银河系中,白矮星的数量应占恒星总数的10%还多,达100多亿颗,已记录到的只 有几千颗。
  白矮星的质量越大,直径越小。但质量的上限是1.4倍太阳质量。因此,它的直径一般只有几千千米,约像地球那么大,但密度却达到800千克/厘米3,比地球上密度最高的金属金和铂高40000倍。法国科学家卢米涅有一个形象的比拟,白矮星的密度相当于把埃菲尔铁塔压缩到30厘米3的体积内。由于尺度很小,所以显得很暗淡,只有用望远镜才能看得到。


  新形成的白矮星,其内部温度达1亿K,由于没有热核反应提供新的能量,因发出辐射而不断降低温度,经过几十亿年的冷却,到老年时降为几百万度。白矮星到停止辐射时,将变成一颗完全看不见的黑矮星,它是一颗巨大的晶体,硬度比钻石大得多。从恒星诞生到死亡和从白矮星诞生到死亡,其时间超过宇宙目前的年龄,因此,宇宙中还没有一颗黑矮星形成。
  有的白矮星也可以再度辉煌,那就是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由于它的巨大引力,会吞食还没有成为白矮星的伴星的物质,特别是在伴星成为红巨星时。由于双星轨道运动的离心力,被吸过来的物质不会直接落到白矮星上,而是形成一个环绕白矮星的扁平圆盘,叫吸积盘。随后到达吸积盘的物质,由于剧烈碰撞而造成局部的强烈加热,形成像恒星那样发亮的亮斑。这样的亮斑是白矮星存在的间接证据。
  如果是高度磁化的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则不会形成吸积盘。被吸过来的物质沿磁力线落向磁极,因碰撞而发出可见光、紫外线甚至x射线,使白矮星不定期地闪烁变亮,这被称为激变变量。


  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当表面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氢核的聚合反应。这叫外层爆发,使白矮星在几个星期内耀眼夺目。这被看作是一颗新星。有的新星在几个月后还会再次爆发。天鹅座1975新星是迄今观测到的最亮的新星之一,它曾经在3天之内亮度达到太阳亮度的100万倍。
  现在再来认识中子星,它是在红超巨星消亡时“转世”的。它的表面温度虽然高达1000万K,但直径很小,只有约30千米,比白矮星还暗淡得多,在几光年之外就无法被看到。中子星的密度与原子核一样大,达1014克/厘米3,相当于一个针眼里有100万吨物质。
  中子星继承了红超巨星的角动量和磁场。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由于中子星的半径较红超巨星的半径极大地缩小了,因而旋转速度极大地提高了,就像冰上运动员收拢手臂后旋转速度加快一样。同时,由于磁力线像是冻结在恒星的物质上,与星体一起旋转。当红超巨星坍缩为中子星时,磁力线就被挤缩在中子星上,磁场强度极大地增强了,达万亿高斯,是白矮星的1万倍,是人工最强磁场的3千多万倍,是太阳和地球磁场的1万亿倍。这样,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就是一台发电机。旋转速度1转/秒的中子星,可产生1016伏特的电压,而有的中子星旋转速度高达660转/秒。
  中子星的强大电力能,可使其上的带电粒子克服巨大的引力而加速释放出来,这些粒子立即产生高能g射线,但它们却被强大的磁场俘获,并转变成正、负电子对。正、负电子对湮灭时又产生新的g射线,这些g射线随后又产生新的正、反电子对。这样循环翻番,直到形成强大的g射线流逃离中子星的磁场为止。从探测仪器中可以听到这种g射线流的沙沙声。
  中子星的旋转要损耗能量,旋转速度会逐渐减慢。当减慢到一定数值后,脉冲式的辐射就停止了,一颗中子星熄灭了。中子星的辐射寿命一般只有几百万年。两颗相互绕转的中子星会产生强大的引力辐射(引力波),同时因能量损失而轨道衰减,3亿年后将相互碰撞,产生最后的辉煌——引力辐射爆发。


  中子星的内部情况还在猜测之中,因为中子星的高温、高密度、高压强和强磁场,目前在实验室中还无法进行模拟研究。
  目前已探测到几百颗中子星,其中有十几颗是相互绕转的双星中子星。据估计,银河系可能有几万颗中子星。不过,已发现的中子星绝大多数不在超新星遗迹中;同时,绝大多数超新星遗迹中又没有中子星。这是为什么,读者可以思考。
  与白矮星有质量极限一样,中子星也有质量极限,其计算值为3.2倍太阳质量。因此,质量更大的主序星消亡时,“转世”出来的将是一个黑洞。关于黑洞,需要更多的笔墨来描述。我们留待下一期从容介绍。(李龙臣)
  
其他文献
人们一般觉得黑洞是一件神秘的新事物,其实,由400年前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理论,就可引伸出黑洞来。万有引力理论指出,物体都有引力,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天体表面上的物体,要想挣脱天体的引力束缚逃离这个天体,必须达到一定的运动速度。这个速度被称为逃逸速度。不同质量的天体有不同的逃逸速度,天体的质量越大,所需要的逃逸速度越大。如月球为5千米/秒,地球为11
期刊
1986年,在世界航天发射流年不利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和推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中国把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提上日程。1988年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草签了用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同年12月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进入研制阶段。  长征二号E火箭的最大特点是首次采用先进的捆绑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长征火箭的运载能力,并满足了当时发射重型低轨道卫
期刊
古时的中国人和希腊人就已观测到了黑子的存在,观测者们在日出或日落,也就是太阳相对较暗的时候,透过云层和雾霭,就能够看到黑子的身影。但那时的人们并不清楚这种天文现象的真正物理含义,据史料,最早发现黑子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我国的周朝。最早有黑子记录的年代是公元前28年5月10日,由我国的汉朝人所观测到的。这些太阳上的“污点”,在晋朝时被称为“黑子”,并一直沿用至今。  1610年,伽利略
期刊
当你走进北京中华世纪坛时,在“公元1999年”栏里,你会看到这么一段碑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代业务气象卫星风云一号C星发射成功。”也许这只是辉煌的中国航天事业中闪光的一点,但当你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会深深感受到风云一号C成功的意义。    创新的风云一号C气象卫星    中国于1977年开始研制气象卫星,历经十余年终于在1988年、1990年和1999年,先后发射了3颗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即风
期刊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是为发射美国的铱卫星,在长征二号丙火箭基础上经过改型而发展的一种多用途低轨道运载火箭。  1993年4月,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签订了铱星发射服务合同。按合同要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对技术成熟的长征二号丙火箭进行适应性改进,并增加一个独立的固体上面级,从而推出了新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这种火箭全长40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13吨,可将1500千克
期刊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太空、对宇航的好奇心,本刊特推出“宇航博士”栏目,欢迎提问,推荐话题,更欢迎专家和“知情者”常来作客,共同办好这个“有你、有我、有他”的互动栏目。    航天员需要训练多长时间?    根据目前美国航宇局对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要求,航天员候选人要经过三年半的训练才能成为正式航天员。在这三年半的训练中,头一年为基础训练,第二年为高级训练,最后还有一年半的专门强化训练。   
期刊
天边的人马座    8月的银河依然美丽夺目,在南方的低空,靠近天边的地方,银河显得特别胖、特别亮。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曾在郑文光的科幻小说中出现的星座——人马座。人马座的标志看起来有点像北斗七星的迷你版,我们通常叫它南斗六星。由于它位于银河与地平线交界的地方,所以找起来很容易。你可以先找到天蝎座。在天蝎座的东边,你会看到一个底朝上,口朝下,好像翻倒了挂在天上的小“勺子”,这个就是南斗了,
期刊
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尤里·加加林太空飞行40周年的大会上,我有幸见到了俄罗斯航天员——托卡列夫。和我想象中的航天员不太一样,站在我面前的托卡列夫显得略微削瘦。但他身体非常好,而且也非常健谈,他对中国能够举行这么一次纪念活动表示非常感动,并向大家介绍了他本人在太空生活的感受。1995年5月27日到6月6日托卡列夫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了为期9昼夜的飞行任务,这也是人类第一次登上国际空间站,他是此次飞行任务中
期刊
目前,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着重于下列三大项目:战区导弹防御(TMD)、国家导弹防御(NMD)、先进弹道导弹防御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其中TMD系统是用来保护美国海外驻军、盟军及重要资产的安全,借此降低敌对政权左右当地区域局势的实力。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反导弹系统;侦察与跟踪系统;战斗指挥控制、通讯情报中心。其中第一部分是TMD系统中最大的一环,可分为陆基、海基和机载三种不同形态。    陆基型战
期刊
前不久,美国防部宣布,同意向台湾出售价值为5.13亿美元的“改型移动用户设备”(IMSE)战术区域通信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多节点全数字化的无线电电话系统,由美国通用电话与电子设备公司生产。它由节点中心、节点延伸大(小)交换机、无线入口设备、机动用户无线电终端、系统控制中心和传输设备组成。该系统工作在甚高频(VHF)、特高频(UHF)和超高频(SHF)频段,具有如下几个特点:拥有数字式电子地图,可自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