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国道路与桥梁施工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以施工技术的运用为例,在施工实践中的细节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进而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细节问题的处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鉴于此,本文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细节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施工实践经验,针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细节问题的对策提出几点个人看法,希望能够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桥梁施工,技术,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3-0115-01
前言
道路与桥梁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能否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需要,更关系到政府、城市的形象。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与桥梁建设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其质量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道路与桥梁建设技术仍有待提高,所以相关工作者必须加强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管理,不断改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建设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道路与桥梁,营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1 桥梁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存在的通病
(1)进行桥梁建设中,由于和路基发生衔接作用,处于桥头的薄弱环节,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理好这个衔接,就会使桥头产生一定的裂缝或者是沉陷的病害。因此,必须要在进行衔接时做好回填土处理,最好同时做同体施工,如果不能同体进行,可以在进行填筑时做加宽处理。
(2)在进行施工时,桥梁结构要做到刚性处理,路基要进行柔性处理,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变形对桥梁和路基进行衔接时,刚性与柔性相结合时就会导致沉陷发生,这也是在施工当中很难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在目前技术领域中,仍然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做一些缓解工作。
(3)桥梁出现裂缝。桥梁出现裂缝在桥梁施工问题下最常见的隐患,它不但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和美观,而且会降低桥梁的刚度及强度,容易发生工程事故。而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不规范的生产及施工过程,混凝土是我国道路桥梁下使用的主要材料,在配制混凝土时,比例随意,不规范;浇灌時,对混凝土振捣不当,会导致混凝土不均匀;混凝土模板拆除后,养护不当,会导致其体表缺水、干裂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桥梁出现裂缝。
(4)钢筋出现变形偏移。在桥梁施工当中,钢筋发生变形以及出现偏移是非常显见的,一般导致发生变形的因素会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因为没有规范的制作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当钢筋发生扭曲变形时,应进行拆解处理,不能再继续应用。
(5)对桥梁进行浇筑时,会出现孔道发生漏浆的问题,此时就会造成孔道发生堵塞现象,从而也就改变了摩阻的系数发生孔道堵塞以及漏浆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是因为波纹管产生了裂缝,以及没有牢固的接头所以在对波纹管进行安装时,通常必须要做好接头以及锚垫板的密封处理,从而防止波纹管发生破裂现象。
2 改善桥梁施工技术的解决措施
(1)桥头搭板施工技术
将搭板链接位置与桥台标高控制在相同状态,但在施工过程中路面连接段标高应高于实际设计标高,可以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其中反向坡大小应结合过渡段沉降差来决定。对于不同类型的桥梁工程,搭板长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节,大中型桥梁长度一般为8m,高度在0.5m以下的通道、涵洞以及小型桥梁长度应控制在5m左右。另外,还应做好线路纵断面平顺问题的研究,一般对桥台与搭板进行锚固处理时,可以选择用竖向与水平两种方式,这样施工后结构受到车辆荷载影响,设置的搭板其自由端会出现竖向位移,为避免此类问题则应尽量选择用水平锚固的方式处理。
(2)台背防排水施工技术
未避免积水对过渡段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对其进行施工时,必须要建立完善防排水施工,避免水下渗或者冲刷出现质量问题,减少或者避免跳车与错台病害的发生。在路基填筑处理前,应基于原有地基结构设计盲沟与泄水管,并对粘土进行夯实处理,形成一个土拱,并在土拱上设置双向坡地沟,保证将路面上的积水排除到结构外部,提高过渡段结构的强度。
3 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3.1 应重视道路桥梁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问题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是施工控制问题。要预防道路桥梁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在路桥工程施工中应做到:(1)不仅仅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做到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相关规定做好纵横向接缝;(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在拌制沥青混合料时,要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现象等等。
3.2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还应注意高填土下沉问题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1)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3)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等。
4 结语
总之,市政道路桥梁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表,其形象与方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相当紧密,然而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病害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在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工程质量能够稳步地提高,不断克服各种技术难题,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把握好每一道工序,规范施工设计制度,创建优良的工程质量建筑,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富贵,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监控建设监理[J].2006.
[关键词]桥梁施工,技术,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3-0115-01
前言
道路与桥梁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能否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需要,更关系到政府、城市的形象。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与桥梁建设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其质量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道路与桥梁建设技术仍有待提高,所以相关工作者必须加强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管理,不断改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建设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道路与桥梁,营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1 桥梁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存在的通病
(1)进行桥梁建设中,由于和路基发生衔接作用,处于桥头的薄弱环节,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理好这个衔接,就会使桥头产生一定的裂缝或者是沉陷的病害。因此,必须要在进行衔接时做好回填土处理,最好同时做同体施工,如果不能同体进行,可以在进行填筑时做加宽处理。
(2)在进行施工时,桥梁结构要做到刚性处理,路基要进行柔性处理,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变形对桥梁和路基进行衔接时,刚性与柔性相结合时就会导致沉陷发生,这也是在施工当中很难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在目前技术领域中,仍然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做一些缓解工作。
(3)桥梁出现裂缝。桥梁出现裂缝在桥梁施工问题下最常见的隐患,它不但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和美观,而且会降低桥梁的刚度及强度,容易发生工程事故。而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不规范的生产及施工过程,混凝土是我国道路桥梁下使用的主要材料,在配制混凝土时,比例随意,不规范;浇灌時,对混凝土振捣不当,会导致混凝土不均匀;混凝土模板拆除后,养护不当,会导致其体表缺水、干裂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桥梁出现裂缝。
(4)钢筋出现变形偏移。在桥梁施工当中,钢筋发生变形以及出现偏移是非常显见的,一般导致发生变形的因素会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因为没有规范的制作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当钢筋发生扭曲变形时,应进行拆解处理,不能再继续应用。
(5)对桥梁进行浇筑时,会出现孔道发生漏浆的问题,此时就会造成孔道发生堵塞现象,从而也就改变了摩阻的系数发生孔道堵塞以及漏浆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是因为波纹管产生了裂缝,以及没有牢固的接头所以在对波纹管进行安装时,通常必须要做好接头以及锚垫板的密封处理,从而防止波纹管发生破裂现象。
2 改善桥梁施工技术的解决措施
(1)桥头搭板施工技术
将搭板链接位置与桥台标高控制在相同状态,但在施工过程中路面连接段标高应高于实际设计标高,可以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其中反向坡大小应结合过渡段沉降差来决定。对于不同类型的桥梁工程,搭板长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节,大中型桥梁长度一般为8m,高度在0.5m以下的通道、涵洞以及小型桥梁长度应控制在5m左右。另外,还应做好线路纵断面平顺问题的研究,一般对桥台与搭板进行锚固处理时,可以选择用竖向与水平两种方式,这样施工后结构受到车辆荷载影响,设置的搭板其自由端会出现竖向位移,为避免此类问题则应尽量选择用水平锚固的方式处理。
(2)台背防排水施工技术
未避免积水对过渡段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对其进行施工时,必须要建立完善防排水施工,避免水下渗或者冲刷出现质量问题,减少或者避免跳车与错台病害的发生。在路基填筑处理前,应基于原有地基结构设计盲沟与泄水管,并对粘土进行夯实处理,形成一个土拱,并在土拱上设置双向坡地沟,保证将路面上的积水排除到结构外部,提高过渡段结构的强度。
3 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3.1 应重视道路桥梁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问题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是施工控制问题。要预防道路桥梁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在路桥工程施工中应做到:(1)不仅仅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做到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相关规定做好纵横向接缝;(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在拌制沥青混合料时,要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现象等等。
3.2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还应注意高填土下沉问题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1)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3)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等。
4 结语
总之,市政道路桥梁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表,其形象与方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相当紧密,然而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病害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在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工程质量能够稳步地提高,不断克服各种技术难题,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把握好每一道工序,规范施工设计制度,创建优良的工程质量建筑,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富贵,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监控建设监理[J].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