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老今年94岁,已进入人生暮年。他的生命力接近穿越一个世纪的历史时空,而这一个世纪,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的炮火连天、风云激荡的世纪,可见他的生命力多么坚韧和顽强。
2009年,三伏大暑,我走进了杨老的家。
这是一栋上世纪60年代的老建筑,极为普通的小平房,砖瓦结构,颜色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暗淡。房子依山而建,需要上几道高台阶,才能进入他家的小院子。我的第一感觉是,杨老的居住条件,仅相当于山村的一般农户。
门前有一块菜园,大南瓜从架子上垂着胖乎乎的身子,西红柿红红的,像可爱的小姑娘羞答答的笑脸。辣椒、茄子、黄瓜、豆荚,长得蓬蓬勃勃,硕果累累,正进入丰收季节。这都是杨老亲自种的,供自己食用,也支援他人。看到满园瓜菜,就知道主人很勤奋,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房间不算宽敞,也不太明亮。曾听说杨老生活极为简朴,但看着室内的一切,还是让我难以置信。走遍全屋,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沙发、凳子、柜子、桌子,一切都是老式的,摆放格局也是老样的,这让我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环境。只有一台电视机,代表着现代物质生活,但也不是液晶的,而是又大又笨的那种。
摸着杨老睡的钢丝床,看不出是什么年代的,床上用小竹竿支撑着发黄的旧蚊帐,旧床单上有补丁。老人戎马一生,生活十分俭朴,舍不得买一件贵重衣物,一件蓝色上衣穿了18年,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
傍晚,5点30分,公务员做好了杨老的晚餐,我有幸目睹了这位老红军的生活。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碗小米稀饭,两块烤馒头片。我有些愕然,问公务员:为什么没有蔬菜?这可是盛夏,万物繁茂,蔬菜多的是,又不贵。
公务员还没解释,杨老却告诉我:“有菜。”他从一个破旧的塑料罩下,取出了半袋榨菜。榨菜袋子已经空瘪,他用筷子掏了半天,也只掏出四五根。杨老却笑着说:“够了,够了。”公务员解释,晚餐的饭菜,是征求爷爷意见做的,平常都是这样。白天主餐,一般也是面条一碗。老爷爷对自己很抠,连鸡蛋都数着吃。
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老红军的住所,一位军级干部的家,一切都如此简单。他每月有着1万多元的离休金,却过着这样清贫的生活。
杨老叫杨德千,北京军区装备部干休所的休干。他是山西清徐人,1915年2月出生。1936年参加革命,曾是西盟会“决死队”队员。1938年入党,参加过吕梁山、太行山抗日游击战争,参加过百团大战,晋绥军区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晋中战役、太原战役,任过师政委。
那么多的离休金,杨老用到哪儿去了?
从1992年到现在,他资助了36名学生,仅资助费就达10多万元。杨老节省下来的钱,还不断投入公益事业。前几年,长江洪水泛滥,他捐款;青海玉树地区雪灾,他捐款;抗击“非典”,汶川地震,他都带头捐款,还交了“特殊党费”。杨老把关心灾区,捐款捐物,当作自己的义务。
1998年抗洪救灾,国家赈灾办公室刚挂牌,首位接待的便是杨老。
听着、看着这些充满爱心的事,突然感到,待在杨老身边,竟然有了一种久违的情感和激动,让我的心情难以平静。
杨老的桌上摆放着报纸、笔墨、笔记本。最引人注目的,是满墙的条幅,这都是杨老写的,用以激励自己。“身躯为本,健康第一,信念为魂,主义终生。”这就是他晚年做人的准则。眼前这位老人,身材不是我想象中的伟岸高大,甚至有些瘦小,他坐在旧沙发里,脸上平静而慈祥。在午后的阳光里,他情绪很好,同我讲话,身体略微前倾,并不时仰靠在沙发的软垫上。杨老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志愿:“年过九十秋,自问何所求?保持先进性,本色浓淳厚。”燃烧自己,温暖别人,永不停歇,这是杨老暮年的强烈心愿。
像杨老这样的人,不是个别的,而是一代人,一批人。他们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参与了我们共和国的开创。淡如秋风的安详,清明自若的神态,虽然进入了垂垂暮年,但眉宇间却透出深沉的智慧。
1998年6月,组织给杨老配置了专车和司机。杨老为此写了一篇日记,《专车到位,感谢党中央、中央军委》:“我们这些幸存者,深深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我们参加革命,抱有坚定信念、牺牲决心,也抱有必胜信心。我们有生之年,能够享受到胜利果实,是没有预料到的。无数前辈和战友的流血牺牲,为胜利铺垫了坦途。我们党掌握了政权,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果,有条件改善物质生活,使我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我是满意的,幸福的,没有怨气,只有保持革命志气……”
小汽车配来后,他却舍不得用。他很少出远门,近距离,坚持走路。司机见他年龄太大,行走不便,总是劝他坐车。他说:“走着出去,是强迫我锻炼身体,也为公家省了汽油,一举两得。”
杨老的车从不让家人沾光,但身边战士的父亲从农村来,杨老却让司机把他接到家里来住,还让司机拉着战士和他父亲去参观军事博物馆,游览风景区。杨老对乡亲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厚爱。
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有多重标准,有人认为钱多是幸福,有人认为有权才幸福。杨老的幸福标准是什么呢?他的儿媳说:“他以帮助别人为幸福。助人为乐,在他的生活中体现得最鲜明。”
杨老的晚年是幸福的,因为他是幸福的制造者。
时间的长河并没有厚待他,杨老慈祥的面部,长出了浓厚的老年斑,他那双结实的大手,也变得瘦骨嶙峋。但是,他乐观豁达的情绪,却让人们忘记了他的年龄,也分辨不出他与公园里、菜市场上那些老大爷有啥不同。
告别杨老,走出小院,他倚门相送。我走下台阶,回头仰视杨老,望着他那近于山民的居所,忽然想到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话:“斯是陋室,难吾德馨。”杨老这一代,不会按着一般人生规律去生活。他的“德馨”,就在于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做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基石。
2009年,三伏大暑,我走进了杨老的家。
这是一栋上世纪60年代的老建筑,极为普通的小平房,砖瓦结构,颜色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暗淡。房子依山而建,需要上几道高台阶,才能进入他家的小院子。我的第一感觉是,杨老的居住条件,仅相当于山村的一般农户。
门前有一块菜园,大南瓜从架子上垂着胖乎乎的身子,西红柿红红的,像可爱的小姑娘羞答答的笑脸。辣椒、茄子、黄瓜、豆荚,长得蓬蓬勃勃,硕果累累,正进入丰收季节。这都是杨老亲自种的,供自己食用,也支援他人。看到满园瓜菜,就知道主人很勤奋,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房间不算宽敞,也不太明亮。曾听说杨老生活极为简朴,但看着室内的一切,还是让我难以置信。走遍全屋,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沙发、凳子、柜子、桌子,一切都是老式的,摆放格局也是老样的,这让我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环境。只有一台电视机,代表着现代物质生活,但也不是液晶的,而是又大又笨的那种。
摸着杨老睡的钢丝床,看不出是什么年代的,床上用小竹竿支撑着发黄的旧蚊帐,旧床单上有补丁。老人戎马一生,生活十分俭朴,舍不得买一件贵重衣物,一件蓝色上衣穿了18年,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
傍晚,5点30分,公务员做好了杨老的晚餐,我有幸目睹了这位老红军的生活。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碗小米稀饭,两块烤馒头片。我有些愕然,问公务员:为什么没有蔬菜?这可是盛夏,万物繁茂,蔬菜多的是,又不贵。
公务员还没解释,杨老却告诉我:“有菜。”他从一个破旧的塑料罩下,取出了半袋榨菜。榨菜袋子已经空瘪,他用筷子掏了半天,也只掏出四五根。杨老却笑着说:“够了,够了。”公务员解释,晚餐的饭菜,是征求爷爷意见做的,平常都是这样。白天主餐,一般也是面条一碗。老爷爷对自己很抠,连鸡蛋都数着吃。
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老红军的住所,一位军级干部的家,一切都如此简单。他每月有着1万多元的离休金,却过着这样清贫的生活。
杨老叫杨德千,北京军区装备部干休所的休干。他是山西清徐人,1915年2月出生。1936年参加革命,曾是西盟会“决死队”队员。1938年入党,参加过吕梁山、太行山抗日游击战争,参加过百团大战,晋绥军区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晋中战役、太原战役,任过师政委。
那么多的离休金,杨老用到哪儿去了?
从1992年到现在,他资助了36名学生,仅资助费就达10多万元。杨老节省下来的钱,还不断投入公益事业。前几年,长江洪水泛滥,他捐款;青海玉树地区雪灾,他捐款;抗击“非典”,汶川地震,他都带头捐款,还交了“特殊党费”。杨老把关心灾区,捐款捐物,当作自己的义务。
1998年抗洪救灾,国家赈灾办公室刚挂牌,首位接待的便是杨老。
听着、看着这些充满爱心的事,突然感到,待在杨老身边,竟然有了一种久违的情感和激动,让我的心情难以平静。
杨老的桌上摆放着报纸、笔墨、笔记本。最引人注目的,是满墙的条幅,这都是杨老写的,用以激励自己。“身躯为本,健康第一,信念为魂,主义终生。”这就是他晚年做人的准则。眼前这位老人,身材不是我想象中的伟岸高大,甚至有些瘦小,他坐在旧沙发里,脸上平静而慈祥。在午后的阳光里,他情绪很好,同我讲话,身体略微前倾,并不时仰靠在沙发的软垫上。杨老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志愿:“年过九十秋,自问何所求?保持先进性,本色浓淳厚。”燃烧自己,温暖别人,永不停歇,这是杨老暮年的强烈心愿。
像杨老这样的人,不是个别的,而是一代人,一批人。他们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参与了我们共和国的开创。淡如秋风的安详,清明自若的神态,虽然进入了垂垂暮年,但眉宇间却透出深沉的智慧。
1998年6月,组织给杨老配置了专车和司机。杨老为此写了一篇日记,《专车到位,感谢党中央、中央军委》:“我们这些幸存者,深深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我们参加革命,抱有坚定信念、牺牲决心,也抱有必胜信心。我们有生之年,能够享受到胜利果实,是没有预料到的。无数前辈和战友的流血牺牲,为胜利铺垫了坦途。我们党掌握了政权,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果,有条件改善物质生活,使我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我是满意的,幸福的,没有怨气,只有保持革命志气……”
小汽车配来后,他却舍不得用。他很少出远门,近距离,坚持走路。司机见他年龄太大,行走不便,总是劝他坐车。他说:“走着出去,是强迫我锻炼身体,也为公家省了汽油,一举两得。”
杨老的车从不让家人沾光,但身边战士的父亲从农村来,杨老却让司机把他接到家里来住,还让司机拉着战士和他父亲去参观军事博物馆,游览风景区。杨老对乡亲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厚爱。
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有多重标准,有人认为钱多是幸福,有人认为有权才幸福。杨老的幸福标准是什么呢?他的儿媳说:“他以帮助别人为幸福。助人为乐,在他的生活中体现得最鲜明。”
杨老的晚年是幸福的,因为他是幸福的制造者。
时间的长河并没有厚待他,杨老慈祥的面部,长出了浓厚的老年斑,他那双结实的大手,也变得瘦骨嶙峋。但是,他乐观豁达的情绪,却让人们忘记了他的年龄,也分辨不出他与公园里、菜市场上那些老大爷有啥不同。
告别杨老,走出小院,他倚门相送。我走下台阶,回头仰视杨老,望着他那近于山民的居所,忽然想到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话:“斯是陋室,难吾德馨。”杨老这一代,不会按着一般人生规律去生活。他的“德馨”,就在于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做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