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红军的精神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88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老今年94岁,已进入人生暮年。他的生命力接近穿越一个世纪的历史时空,而这一个世纪,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的炮火连天、风云激荡的世纪,可见他的生命力多么坚韧和顽强。
  2009年,三伏大暑,我走进了杨老的家。
  这是一栋上世纪60年代的老建筑,极为普通的小平房,砖瓦结构,颜色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暗淡。房子依山而建,需要上几道高台阶,才能进入他家的小院子。我的第一感觉是,杨老的居住条件,仅相当于山村的一般农户。
  门前有一块菜园,大南瓜从架子上垂着胖乎乎的身子,西红柿红红的,像可爱的小姑娘羞答答的笑脸。辣椒、茄子、黄瓜、豆荚,长得蓬蓬勃勃,硕果累累,正进入丰收季节。这都是杨老亲自种的,供自己食用,也支援他人。看到满园瓜菜,就知道主人很勤奋,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房间不算宽敞,也不太明亮。曾听说杨老生活极为简朴,但看着室内的一切,还是让我难以置信。走遍全屋,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沙发、凳子、柜子、桌子,一切都是老式的,摆放格局也是老样的,这让我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环境。只有一台电视机,代表着现代物质生活,但也不是液晶的,而是又大又笨的那种。
  摸着杨老睡的钢丝床,看不出是什么年代的,床上用小竹竿支撑着发黄的旧蚊帐,旧床单上有补丁。老人戎马一生,生活十分俭朴,舍不得买一件贵重衣物,一件蓝色上衣穿了18年,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
  傍晚,5点30分,公务员做好了杨老的晚餐,我有幸目睹了这位老红军的生活。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碗小米稀饭,两块烤馒头片。我有些愕然,问公务员:为什么没有蔬菜?这可是盛夏,万物繁茂,蔬菜多的是,又不贵。
  公务员还没解释,杨老却告诉我:“有菜。”他从一个破旧的塑料罩下,取出了半袋榨菜。榨菜袋子已经空瘪,他用筷子掏了半天,也只掏出四五根。杨老却笑着说:“够了,够了。”公务员解释,晚餐的饭菜,是征求爷爷意见做的,平常都是这样。白天主餐,一般也是面条一碗。老爷爷对自己很抠,连鸡蛋都数着吃。
  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老红军的住所,一位军级干部的家,一切都如此简单。他每月有着1万多元的离休金,却过着这样清贫的生活。
  杨老叫杨德千,北京军区装备部干休所的休干。他是山西清徐人,1915年2月出生。1936年参加革命,曾是西盟会“决死队”队员。1938年入党,参加过吕梁山、太行山抗日游击战争,参加过百团大战,晋绥军区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晋中战役、太原战役,任过师政委。
  那么多的离休金,杨老用到哪儿去了?
  从1992年到现在,他资助了36名学生,仅资助费就达10多万元。杨老节省下来的钱,还不断投入公益事业。前几年,长江洪水泛滥,他捐款;青海玉树地区雪灾,他捐款;抗击“非典”,汶川地震,他都带头捐款,还交了“特殊党费”。杨老把关心灾区,捐款捐物,当作自己的义务。
  1998年抗洪救灾,国家赈灾办公室刚挂牌,首位接待的便是杨老。
  听着、看着这些充满爱心的事,突然感到,待在杨老身边,竟然有了一种久违的情感和激动,让我的心情难以平静。
  杨老的桌上摆放着报纸、笔墨、笔记本。最引人注目的,是满墙的条幅,这都是杨老写的,用以激励自己。“身躯为本,健康第一,信念为魂,主义终生。”这就是他晚年做人的准则。眼前这位老人,身材不是我想象中的伟岸高大,甚至有些瘦小,他坐在旧沙发里,脸上平静而慈祥。在午后的阳光里,他情绪很好,同我讲话,身体略微前倾,并不时仰靠在沙发的软垫上。杨老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志愿:“年过九十秋,自问何所求?保持先进性,本色浓淳厚。”燃烧自己,温暖别人,永不停歇,这是杨老暮年的强烈心愿。
  像杨老这样的人,不是个别的,而是一代人,一批人。他们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参与了我们共和国的开创。淡如秋风的安详,清明自若的神态,虽然进入了垂垂暮年,但眉宇间却透出深沉的智慧。
  1998年6月,组织给杨老配置了专车和司机。杨老为此写了一篇日记,《专车到位,感谢党中央、中央军委》:“我们这些幸存者,深深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我们参加革命,抱有坚定信念、牺牲决心,也抱有必胜信心。我们有生之年,能够享受到胜利果实,是没有预料到的。无数前辈和战友的流血牺牲,为胜利铺垫了坦途。我们党掌握了政权,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果,有条件改善物质生活,使我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我是满意的,幸福的,没有怨气,只有保持革命志气……”
  小汽车配来后,他却舍不得用。他很少出远门,近距离,坚持走路。司机见他年龄太大,行走不便,总是劝他坐车。他说:“走着出去,是强迫我锻炼身体,也为公家省了汽油,一举两得。”
  杨老的车从不让家人沾光,但身边战士的父亲从农村来,杨老却让司机把他接到家里来住,还让司机拉着战士和他父亲去参观军事博物馆,游览风景区。杨老对乡亲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厚爱。
  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有多重标准,有人认为钱多是幸福,有人认为有权才幸福。杨老的幸福标准是什么呢?他的儿媳说:“他以帮助别人为幸福。助人为乐,在他的生活中体现得最鲜明。”
  杨老的晚年是幸福的,因为他是幸福的制造者。
  时间的长河并没有厚待他,杨老慈祥的面部,长出了浓厚的老年斑,他那双结实的大手,也变得瘦骨嶙峋。但是,他乐观豁达的情绪,却让人们忘记了他的年龄,也分辨不出他与公园里、菜市场上那些老大爷有啥不同。
  告别杨老,走出小院,他倚门相送。我走下台阶,回头仰视杨老,望着他那近于山民的居所,忽然想到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话:“斯是陋室,难吾德馨。”杨老这一代,不会按着一般人生规律去生活。他的“德馨”,就在于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做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基石。
其他文献
  本文对近年来香菇分子生物学技术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香菇的遗传转化,基因克隆,DNA分子标记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目的:调查凤凰山国家级保护区内松茸的生态资源及对采自搞保护区的松茸进行体外培养。方法:根据调查地的地形、林相及自然状态下松茸的生长状况将调查区域分为7个区,然后对
文章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0年海外合作出版为例,分析中国学术出版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化探索经历的四个阶段以及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我国学术出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
自1.0到4.0,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演变与互联网的时代进程密不可分.文章以图书馆4.0时代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结合具体现状,从技术赋能、资源赋值、服务赋智三大层面对新时期新形
  扩张蛋白Swollenin具有促进纤维素水解的作用,本研究构建含有Swollenin基因的香菇表达载体,并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实现对香菇的遗传转化,转化效率约为1个转化子/μg
  本实验以分别来源于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菇菌株L205和武香1号的孢子单核体菌株L6和W26为亲本,经杂交后出菇获得孢子单核体,构建了148个孢子单核体作图群体。对36个功
会议
  针对机床行业的激烈竞争,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要求,公司对YM-7180×20进行设计改进,降低成本,提高其性价比。本文通过对改进前后的两种机型对比突出改进后的特点及优
为丰富学术译著评价方法,文章以“东方编译所译丛”为研究对象,采用CRITIC-TOPSIS模型,综合考虑反映其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因素,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赋值法获
在上海的华夏公墓内,静静地安放着两座墓碑,与众不同的是,主人的名字冠以神圣的“教师”二字,墓碑的主人就是济南师范学院特级教师高荆的父亲和母亲,如今在这个大家庭里,已经
  采用生物质气化发生装置将废弃烟杆、烟梗等农作物秸秆在控氧燃烧状态下转化为由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组成的可燃气体,经过除尘净化后送往各烤房实现自动控制烘烤烟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