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普遍低下,读写方面有所欠缺,主要是授课教师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上的认知偏差间接导致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遵循教材标准,又要把教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对不同题材的文章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钻研创新,进一步促进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整合落实,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进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本文从不同角度对读写教学展开探讨,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一直是困恼农村教师的难题,因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及管理,加上社会不良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导致。如何通过语文教育来更好地管理、教育和帮助留守儿童给新时期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留守儿童的定义
农村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的农村,而且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5800万,占农村儿童的比例高达28.29%。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临时的或者是隔代的,他们对孩子的学习要么无暇顾及,要么因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而没有能力给予辅导,造成监护人“重养不重教”的现象。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学探索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初中的教学条件有限,农村的经济欠发达,这就决定了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素材接触面比较窄。
1、学生不主动。
绝大多数农村中学在语文教学中将成绩提升作為唯一目标,沿用以教为重心、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流于形式,忽视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特殊性。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时没有深刻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发展规律,为了应对升学率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大量的习题训练,完全压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留守儿童同普通学生相比较而言,教学难度更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2、教师素质偏低。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素质普遍偏低,无论在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手段的运用都相对落后。我个人认为落后的原因是,一方面农村教师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获得培训的机会不多,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在主观意识上不愿更新教学方式和吸取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赖教材,使得课堂教学完全沦为理论知识的灌输过程,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落实不到位。
3、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学科是一门富有人文内涵的学科,无论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自身修养的提升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一方面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束缚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大大限制了教学空间,使得语文课堂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
二、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的几点有效措施
1.在随堂学习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的学习不再是以情境为主,更加注重写作的精神所在,即抽象思维,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有一定难度。因此,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仿写,容易使学生容易接受。基于教材内容,部编本教材每个章节的选择都是一个系列,在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学习中,领悟其中描写的意义,所写到的故事情节的用意,来帮助自己在写作中对写作材料的积累和选择提供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因此在初中语文中,教师可以在随堂练习中,引领学生对比和模仿,通过带领学生阅读原文,提取其文章精华,再让学生对此精华进行仿写,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化语言表达水平。比如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体会感受百草园之乐,激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鼓励孩子“朝花朝拾”。这样随堂解决读与写的教学方法,也是读写结合最简单的再现,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2写作要注重深入理解
读写结合的核心是要找准练笔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出题目进行小练笔时,要让学生抓住题目的要求,理解是最关键的,然后才是表达。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原文阅读中,学会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抓住重点,理解透彻,也就明白了作者选择材料和景物描写的理由。也就能促进学生抓住小练笔的精髓,知道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对写作内容的选材有了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对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子进行说和写的训练,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和知识的迁移。比如在进行《背影》的教学时,文中对父亲为作者买橘子送行,爬月台故事描写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和段落进行分析,并以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描写,用几个记忆深刻、有代表性的片段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让学生了解写作素材就在身边,重要的是明白自己要表达的要点,然后选材,这也正是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初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和记录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许多大家之作都是讲述他们的生活,每一个人都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我们应该善于发现生活之美,擅长用事物激发创作灵感,编写具有个人特色的文章。像农村的青山绿水、袅袅炊烟等自然景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生活以及鸡鸣狗吠,鸟语虫鸣的乡村气息,都是非常不错的写作素材。为了增加写作的创新性,教师可以定期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某一样事物或组织完成一项活动。例如,当写到“劳动”话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地里干农活,体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实践出真知”,当学生切实感受之后,字里行间就会透露出真情实感,也会对各自印象最深的部分进行着重细致的刻画。通过慢慢积累生活素材,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进而写出有灵气,有创意的文章。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以及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只能利用传统的书本教材进行教学,使学生长期处于文化熏陶不足的环境中,不利于学生写作创新意识的开发与培养。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环境,尝试将学生带到户外完成写作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例如,夏天来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事物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形、声、闻、味、触五种感觉观察景物:大地披上了碧绿的新衣……花儿竞相开放,芬芳扑鼻……学生在感受的同时,发挥奇思妙想,在脑中构想看到的美景。蝴蝶像什么?如何在空中飞舞?花朵是什么样子?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才会更加深刻,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3读写结合要注重阅读的扩展
阅读水平的提高,对写作的帮助实在是巨大。读写相辅相成,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是写作的根本,阅读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思想内涵提升的过程,在阅读的同时,学生会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在摘抄和记录中,学生会增加更多的写作素材;阅读让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变得开阔。因此,课后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在学期初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水平制定书单,供学生参考,并在每周让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学生在阅读中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了解各个年代、各个国家的人文素养,是初中生学习语文、提升自我修养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严抓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正确认识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以不同题材的文章为出发点,通过对文章的细致品味,引导学生大胆尝试,进行模仿,学习各种写作方法技巧和思路,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写作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然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教师的不断钻研,对教学进行创新和反复完善,才能日渐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王艳春.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240.
[2]潘一平.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0):42-43.
[3]李畅.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2):39-40.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一直是困恼农村教师的难题,因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及管理,加上社会不良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导致。如何通过语文教育来更好地管理、教育和帮助留守儿童给新时期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留守儿童的定义
农村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的农村,而且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5800万,占农村儿童的比例高达28.29%。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临时的或者是隔代的,他们对孩子的学习要么无暇顾及,要么因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而没有能力给予辅导,造成监护人“重养不重教”的现象。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学探索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初中的教学条件有限,农村的经济欠发达,这就决定了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素材接触面比较窄。
1、学生不主动。
绝大多数农村中学在语文教学中将成绩提升作為唯一目标,沿用以教为重心、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流于形式,忽视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特殊性。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时没有深刻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发展规律,为了应对升学率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大量的习题训练,完全压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留守儿童同普通学生相比较而言,教学难度更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2、教师素质偏低。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素质普遍偏低,无论在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手段的运用都相对落后。我个人认为落后的原因是,一方面农村教师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获得培训的机会不多,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在主观意识上不愿更新教学方式和吸取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赖教材,使得课堂教学完全沦为理论知识的灌输过程,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落实不到位。
3、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学科是一门富有人文内涵的学科,无论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自身修养的提升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一方面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束缚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大大限制了教学空间,使得语文课堂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
二、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的几点有效措施
1.在随堂学习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的学习不再是以情境为主,更加注重写作的精神所在,即抽象思维,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有一定难度。因此,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仿写,容易使学生容易接受。基于教材内容,部编本教材每个章节的选择都是一个系列,在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学习中,领悟其中描写的意义,所写到的故事情节的用意,来帮助自己在写作中对写作材料的积累和选择提供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因此在初中语文中,教师可以在随堂练习中,引领学生对比和模仿,通过带领学生阅读原文,提取其文章精华,再让学生对此精华进行仿写,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化语言表达水平。比如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体会感受百草园之乐,激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鼓励孩子“朝花朝拾”。这样随堂解决读与写的教学方法,也是读写结合最简单的再现,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2写作要注重深入理解
读写结合的核心是要找准练笔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出题目进行小练笔时,要让学生抓住题目的要求,理解是最关键的,然后才是表达。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原文阅读中,学会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抓住重点,理解透彻,也就明白了作者选择材料和景物描写的理由。也就能促进学生抓住小练笔的精髓,知道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对写作内容的选材有了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对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子进行说和写的训练,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和知识的迁移。比如在进行《背影》的教学时,文中对父亲为作者买橘子送行,爬月台故事描写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和段落进行分析,并以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描写,用几个记忆深刻、有代表性的片段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让学生了解写作素材就在身边,重要的是明白自己要表达的要点,然后选材,这也正是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初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和记录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许多大家之作都是讲述他们的生活,每一个人都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我们应该善于发现生活之美,擅长用事物激发创作灵感,编写具有个人特色的文章。像农村的青山绿水、袅袅炊烟等自然景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生活以及鸡鸣狗吠,鸟语虫鸣的乡村气息,都是非常不错的写作素材。为了增加写作的创新性,教师可以定期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某一样事物或组织完成一项活动。例如,当写到“劳动”话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地里干农活,体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实践出真知”,当学生切实感受之后,字里行间就会透露出真情实感,也会对各自印象最深的部分进行着重细致的刻画。通过慢慢积累生活素材,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进而写出有灵气,有创意的文章。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以及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只能利用传统的书本教材进行教学,使学生长期处于文化熏陶不足的环境中,不利于学生写作创新意识的开发与培养。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环境,尝试将学生带到户外完成写作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例如,夏天来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事物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形、声、闻、味、触五种感觉观察景物:大地披上了碧绿的新衣……花儿竞相开放,芬芳扑鼻……学生在感受的同时,发挥奇思妙想,在脑中构想看到的美景。蝴蝶像什么?如何在空中飞舞?花朵是什么样子?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才会更加深刻,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3读写结合要注重阅读的扩展
阅读水平的提高,对写作的帮助实在是巨大。读写相辅相成,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是写作的根本,阅读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思想内涵提升的过程,在阅读的同时,学生会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在摘抄和记录中,学生会增加更多的写作素材;阅读让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变得开阔。因此,课后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在学期初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水平制定书单,供学生参考,并在每周让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学生在阅读中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了解各个年代、各个国家的人文素养,是初中生学习语文、提升自我修养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严抓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正确认识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以不同题材的文章为出发点,通过对文章的细致品味,引导学生大胆尝试,进行模仿,学习各种写作方法技巧和思路,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写作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然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教师的不断钻研,对教学进行创新和反复完善,才能日渐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王艳春.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240.
[2]潘一平.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0):42-43.
[3]李畅.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