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上看到一个山寨版美术学院排名,中国美术学院排名国内第一,世界第七。这使我想起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在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同学林凌被浙江美术学院开除。理由是他自学立体派毕加索的画风,不符合学校的教学规则。林凌因此游荡于社会,生活窘困,后受一老外同情协助,远赴美国继续学业,结果在纽约街头与一黑人争执被枪杀,呜呼哀哉!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就是浙江美术学院。不知“中国第一”的学院内是否设有灵堂,记念史上第一位勇于追求真知灼见而遭贬黜的学生先烈,为无愧于“中国第一”的名号而真诚忏悔呢?在此,我为他点上一烛,记念曾在茫茫夜空中短暂划过的一点星光。
30多年转眼即逝,时过境迁。中国艺术界虽然有了可喜的变化和发展,但是浮躁虚妄之风依然存在,什么第一第二的实在令世人讪笑。
我在国外待得久了,感叹自己变得老土。上网新浪微博初入中国的艺术圈,学得一个新名词:“策展”。顾名思义,就是为艺术家策划展览。但这不仅仅是传统的为签约艺术家安排在自己的画廊办个人画展,而是要向外推广,超越画商和普通跟班式经纪代理人,像是电影制片人那样要做一个宏大的工程,找场地印画册写评论拉人脉,海陆空3D式广告宣传。虽然策展人也是以赚钱为目的,但却是文化艺术的推手,特别是装置艺术盛行,展览布置过程要有策展绅士般的指导,书卷气十足,令艺术家肃然起敬。不像20多年前悉尼一家画廊的希腊老板这样对我说:“You need work, we need money.”(你需要工作,我需要钱),说得我两腿发颤,心里却在骂“他娘的”。
“策展”这个词虽然用得好,但后续行为引出另一个新词:“实验展”,这使我苦思冥想却不得其门而入。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艺术学院的好友,戏剧系的胡雪桦约我去看高行健的话剧《特殊信号》。宣传单上印着“实验剧”的字样,意指剧本和演出是非主流的,有异类创新尝试之感。估计戏剧的“实验”概念被借用到美术界,但是总觉得与实际不符。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曾梵志,周春芽,宋克西等等画家开画展,是不是非主流?如果不是,说明“实验展”的画家有超越他们的探索,但看来又不像。如果首都师大美术系教师张笑蕊,还有民族学院的潘缨,上海美术学院的姜建忠,华东师大的谭根雄,他们的创作若有试图突破主流艺术风格,画展充满创新的探索精神,是不是可配得上“实验展”的称号呢?显然,他们不会同意。因为他们是教授,一定认为自己的风格已经成熟,画展就是探索的成果。“实验展”只能是他们的学生的青涩之作。
网上还看到关于实验展的文章,也有对画展艺术家的评论。说来说去,就是解释画家没有明确的创作观念追求,对艺术风格尚无深入研究并形成自我独一无二探索,仅凭直觉创作。在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经过了传统的技术学习,受到外围新兴艺术的视觉冲击,凭着个人社会经验和心理感受,习惯地运用已有的技术,用自我艺术表现的一腔热情,创作了一批作品。他们在策展人的帮助下,有机会和条件的开个展览,但毕竟底气不足,用“实验展”来试试外界的反应以示谦虚。
“实验展”的意思明确了,是指一些大学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初涉社会,脱离了学院的束缚自由地大胆创作,虽尚未成熟,但可实验性地向公众展示。像我这样在国外生活已久的老土为什么一时不解其意,是因为西方国家的画展确实没有冠以“实验”的。深究其原因,这是中国大学的美术专业教学与西方艺术教育模式的区别所致。
我近水楼台,用澳大利亚美术学院来代表西方的艺术教育,与中国的美术学院做个比较。 网络时代无奇不有,美国的奥巴马政府网站接受公众诉求,据然要求美国与澳大利亚合并的呼声排列第二。这说明澳大利亚不仅是最传统的英联邦国家,而且其新大陆文化与美国极其相似,它同时横跨欧美融西方于一炉,教育制度最大程度上汇合了欧美的特点。前文《表现时代的艺术》和《艺术的个人风格和创新技术》中都提到,艺术教育是提高艺术家和大众审美趣味的重要途径,而美术学院则在艺术教育的最前沿。
艺考
中国的艺术教育的招生制度是很特殊的,它在普通高考之前,是艺术院校联合又独立的招生。这种制度来自于把艺术类看成是特殊人才的中国式“特招”。小时候听到某家子女被某艺术团体特招了,大家都会羡慕不已。1979年,我在上海考艺术学院时,先要提着一大卷画去报名,获得准考证后参加考试。主科是人物的素描,速写,水粉或油画静物,都是实物写生。最后是创作小稿。复试为体检和文化课考试,不外乎语文和外语之类。恍惚中三十四年过去,中国的美术类高考的体制没变,考的主课相同,只是写生变成了临摹照片。文化课考试似乎比以前规范,但大同小异,体现了国人经验文化持续不变的特征。
澳大利亚大学的艺术类招生与其他任何专业相同。所有的学生都要经过统一高考,各大学各学科设分数线。分数线的高低,体现了报考的人数多寡,实质上也是展现未来的就业前景。因此,澳大利亚大学的美术学院每年招生,就不如中国各大美术学院那样抢眼了。只要学生报名,高考分数过线就可以录取,根本没有另立考场当场写生临摹之类。各美术学院的分数线不同,好的也只有80分左右,因此成了部分不善读书的学子的避难所。入学的高中毕业生基本分成二类:一类是对美术有强烈爱好,甚至考了高分,可以入医生,律师,会计师等高薪行业,却弃之不顾要为艺术献身的;另一类是家中富有,考生分数不高又想完成大学梦想,对艺术有几分兴趣的,此类人占比率较高。前者勇往直前,有望成为未来的艺术大师;后者只是为社会增加了一些艺术的内行,在以后的职业生涯和家居生活中添加一些艺术的氛围和色彩。
中国几代人留学西方,最后咂出点味道了。原来在中国考不上硕士研究生的,甚至大学高考不理想的,都可以花钱到西方去镀金。不说西方大学放宽外国留学生的要求,就是本地每年一次的大学高考,都体现了入学容易毕业难的特点。许多学生中途辍学半途而废,转而从事蓝领或服务类行业,都不算是人生的挫折,因为蓝领的收入并不低于白领。澳大利亚的大学教学质量甚佳,全国有五所大学长期名列世界百强。入学容易是给更多学子机会,或者有后来居上者,可能出类拔萃一跃而变成人才都亦未可知。
入学
1.中国的美术学院有了不少的改革。最大的特点是各大学各自为政,各谋发展。中国开放门户,成群结队的教育代表团出访,与国外的美术学院交流。因为教师是从旧教育体制过来的人,美术教育的转型大多是教师自己观念的转变,教学计划由教师们自定,然后报院级领导批准。因此,各学院之间会因为教师的不同观念出现较大的区别。中国将过去独立的美术学院改革为综合大学的美术专科学院或美术系,四年制,完成学业获学士学位。而澳大利亚大学的美术专业只有三年,学成毕业同样获得学士学位,如另加一年,可成为硕士。澳大利亚的硕士学习资格由大学毕业成绩而定,没有特设考试。中国则不同,僧多粥少,要由考研来筛选。澳大利亚的美术专业没有博士,只有艺术史理论和艺术教育设有博士。而中国不管什么专业,都可以来个博士。
中国的美术学院有一些实行工作室制,有一些没有。工作室事实上就是班的意思,以带班教师不同的风格特点来区分工作室的不同,使学生有所选择。各学院还保留了让学生有几幅长期的素描和色彩课堂作业,然后是下乡写生,这与我30多年前的艺术学院学习近似。 美术史的学习始终是不断的。学生对艺术史的发展有了初步认识,可以自选近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安排辅导下,讲解某流派的历史演变和技巧特点。
说实话,中国的美术学院已比我那个年代进步了许多。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艺术学院学习时,因为学用点彩技法表现痛苦,还受到系领导开会批评帮助。我还要感谢老师们的宽容,没有走上林凌的背运。今天的中国,起码现代艺术从上到下都被认可为世界文化的精品,各学院已于教学计划中安排学习。但是有一个特点,中国美术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大多数是让学生自选某一流派风格作为蓝本,创作一个具有这个流派特点的作品,这就是与澳大利亚美术学院教育体制的区别。
学习西方现代艺术有一个过程,对某个流派风格进行模仿创作这个阶段该不该要?回答是肯定的:“要”。但是澳大利亚最让我吃惊的是,他们的中小学教育已经完成了这个阶段。
中国美术学院贯穿四年的学习像是介于未成年和青春期之间,脑子里没有不可模仿的强烈意识,老师也没有给予模仿者明确的分数惩罚,以致许多后来成名的画家还会偶尔模仿别人。
国家千年师徒相传的习俗,程式化技术学习的思维定势,使从古至今在体制和意识上无有效杜绝模仿,以致国际上知识产权的争端常牵涉于中国。几年前去了一次深圳的大芬村,惊讶山寨版陈逸飞比比皆是,还发现我的抽象作品的蹩脚仿制。中国的学生在大学里没有养成独立创作的习惯,毕业后自然要自行探索,创作自我形成的风格表达独立思维和感受。“实验展”就是他们步入青春期,变为成年人的“割礼”,但有时还要流露模仿的孩童稚气。网上看到一位毕业已久的艺术家画展,以黑白肖像为特色获得好评。但英国人物画派典型人物胖裸女混于其中,大煞风景。因为西方胖女人是西人的生活常见,以挖掘视觉现实的新美感自然天成。中国画家乐于此道若非涉嫌模仿,意欲何为?
2.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美术学院,一年级学生的主课是元素创作。选修课分二部分。一部分以工艺美术为主,在手饰,陶瓷,玻璃等的设计和制作中让学生体验实用美术的行业。美术学院高考分数偏低的重要原因是就业,有了初步的入门学习是给学生再一次思考就业的未来前景。第二部分选修课与中国类似,绘画雕刻版画摄影等等。
绘画的部分也是静物人物的素描色彩写生,但与中国不同的是短期作业,时间最长的不超过四小时。素描,水彩,丙烯和油画的各种技巧是教师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的。经过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大学确实是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的地方。澳大利亚的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乐器演奏,美术,舞蹈和各种球类运动等等成风。这种风气带动了美术学院学生因热爱绘画而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的练习,就顺理成章了,也是他们自己的事业选择。
主课元素创作在一年级是艺术学业的开场,要求有两幅,可以是系列或连续,也可以是分开独立的。题目是《回忆》,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学习,娱乐等等中挖掘创作内容。可以是读过的一本书,唱过的歌和看过的电影,也可以是一个梦或家族亲友告知的故事。用绘画,摄影,雕塑等不同手段创作。这个创作的意义非常重要,它是以自我挖掘为出发点,避免抄袭任何作品。它听来简单,如果就画一个写实的故事,老师会认为这类形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到处可见而予以否定。它的难点是,学生的作品起码要有造一个构思,有那么一点独一无二的创意闪光,老师方能认可。
二年级的元素创作有六个,另加一些技巧的选修课。上半年有四个创作。前两个题目是《表现的对象与主题重合》,这两个作品也是独立或可相连的创作。这听起来有些古怪,也觉得多此一举。任何所画的对象都是主题,那么画写实人物或静物不就行了吗?“对不起”,老师是这样认为的:别人做过的事情就别再重复了。这下子学生就乱了阵脚,有的学生想到了构思,把一个在自然光线下的玻璃瓶,用相同的颜色画在瓶子上,这就完成了对象与主题重合。那么另一个学生画一本书行吗?“对不起”,老师认为这是抄袭。一位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学生从双面绣得到启发,买了一快透明塑料片,在一面画油画,另一面是这幅画的相反,也达到了对象与主题重合,得到老师的赞许。
现代艺术是视觉的发明家,也是一场智力的游戏。
二年级上半年的后两个题目分别是《空间》和《时间》,这些较容易理解,在避免表现形式重复的要求下,任何平时习惯于沉浸在创新思维中的学生并不难以完成。
二年级下半年前三个题目是《证物》,《画面》和《多面表现的关系》。可以是历史,现实事件或罪案等等。每题画二副共六幅元素创作。《证物》是事件留下明显特征可做追寻和研究的主要物件;《画面》是表现事件的发生;《多面表现的关系》是2D或3D 将前二类创作原素和二为一,巧妙表现之间的联系。教师不要学生重复别人有过的表现方式,不要平铺直叙故事,要的仍然是脑筋急转弯式的独特机智构思。老师举例:儿童吃了不好的食物后中毒,用各种不良食品堆成一个雕塑,用投影将它照射到墙上是一个受难孩子的侧影。 二年级下半年后期的创作,是在前期的基础上达到了艺术元素创作的高点,题目是:”Mediated Image”。我不能直译,因为查百度的翻译是指生产制造和商业的“媒介社会形象”。从我创作经验和理解出发,应该翻译为《媒介多向视觉》比较妥当。从举例的艺术家中,有上世纪50到70年代的艺术家如Lynda Benglis ,Eva Hesse和Jasper Johns 等;现在活跃于国际的如Polly Apfelbaum, John Armleder和 Anish Kapoor 等;澳大利亚的艺术家如Lionel Bawden,Hayden Fowler和Nuha Saad等。许多都用装置技术,但也有2D或平面与3D相结合的作品。他们的艺术创作使用的资料囊括的面非常之广,可以取材于自然,社会,人类,也可以是摄影,电脑,工业技术,科学发展的产品等等,手段不拘一格,混合使用。将艺术作为介入不同选择资料的两者之间,起到衔接,转换和自由发展的作用,多方位的表现。主题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更重要的是,它把创作者本身和观众都当成创作的元素加以运用。包括假设观众可能对作品的思维感受,并把他们也纳入作品中,让观众也参与作品并相互作用。因此艺术的手段扩展到最大的极致,这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就看艺术家的创作想象力和巧妙的技术表现如何发挥。
中国有人偶尔引用国外批评家说现代主义已死,这只是故作惊人之语以引人注目而已。希望他们能坐在美术学院的课堂里学习如何创作,并感受无边无际的艺术创作空间。如果他们能开辟新的艺术表现领域,或者发现了新的超越前人视觉形式的艺术家,再大言不惭地说死说活也不迟。换言之,艺术之塔节节高升,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能踏阶梯而入顶端。艺术和科学一样,是要有严肃的学习精神的。一种视觉方式的历史形成会跨越许多年,它会囊括多个时期的流派和风格,直到人类社会生活有深刻改变,才会有视觉领域的更新和革命。前文提及的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的序言中坦言,他的这部书写作迟了几年,原因是要等待研究光学和视神经的科学家即将得出的最后成果。艺术评论的科学态度就该如此,不论前辈今人,世界还在谦虚地学习,何况中国。
澳大利亚的美术学院与中国的美术学院还有另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每个创作都要写详细的创作笔记,记录创作最初的构思,演变,发展和最后定稿。对作品的内容目的,哲理内涵,心理感受都要明确以文字表达。反之,文章写不清楚,说明意图不确切,老师批分在观念(Concept)一栏将大打折扣。这样创作过程的写作在澳大利亚中学里已经广为普及,它的好处是体现观念艺术思维过程的思想脉络,更像是科学的发明工程必须经过论证。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除了毕业论文之外并不动笔,主要是教师没有要求。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艺术家大多是感受型的,对于艺术作品的观念意识并不清晰,有时脚滑站不住抄袭别人而当拐棍立足。他们常需要特聘写手为他们的作品强加与他们思想无关的旋涡式评论,目的是让收藏者头晕目眩。
澳大利亚学生的艺术史和理论学习比例很高,考试随时有,甚是厉害。学生独坐排列在教室里看着视频,当场对播放的大师作品写下评论。要求写下作者作品的身世年份介绍,有哪些艺术评论,每一个自己观点都要说明出自哪本书哪位作者从中获得的启发和发展的,否则将被评判为剽窃和抄袭,这是大学写文章的规矩。学生的工作量很大,要大量阅读背诵,牢记心头,随时在小考大考中临场发挥。这样培养的艺术家是不需要将来特聘写手,也不会被一些可以“放置四海而皆准”的艺术评论圈套所左右。
3.在美术学院的最后一年,学生忙于毕业创作,这个最重要的作业就是整个大学学业的总结,也是教学质量的检验。相信中国和澳大利亚一样,教师将会袖手旁观,任学生发挥,最后给予学生学业优劣做出总结。大学毕业后学生各奔东西,然后为生活而打拼,大部分人都将视艺术为生活的梦想或点缀。
纵观中澳两国的美术学院,中国的学生普遍艺术素质和热情比澳洲的学生高,专业意识和写实能力强。这与招生时平均文化素养的学生比例较高有关,也是中国普通学科毕业的就业前景并不比美术专业好造成的。但是教学的体制与澳大利亚相比,在现代观念构思,艺术史,文字写作与创作理念等方面略逊一筹。个别出类拔萃的成功者,不管哪国,何时何地,风沙巨浪都不能遮掩吞噬奇葩人才。
学生作品简析
一位中国的美术学院三年级学生在网上登出一个雕塑作品。老师的要求是:(1)以美术史中的一个流派或风格为依据;(2)体现模特的形象;(3)具象的形式不限,比如用装置或加视频等等。该学生买了一个活动塑料人体,凭着对模特人物的理解做了一个光头眼睛可以转动的头部,风格采用波普艺术的风格。头部比例超大,有漫画人物之感,以具象非抽象的形象造型,表现人物略感悲凉忧郁而又不甘于社会边缘,追求积极人生的生活状态,作品完全符合老师的要求。
为发展成媒介多向视觉(Mediated Image),我建议如下:(电脑鼠标草图一)在繁华城市的实景中,把头部和身体分离,然后重新装上,穿上袜裤,戴假发,手臂挎一个精致的真实手袋,利用雕塑肢体可活动的特点,由蹲着到站起开步走,假发被风吹起,显露光头,用摄影拍出动态全过程,有真人环境与木偶式雕塑混为一体。放大照片成系列,并列贴在有立体感的长方块状上,背景是放大的城市虚幻摄影。照片前一个大平台,就地取材有垃圾感的原始材料铺地,与繁华都市背景强烈对比。裸体雕塑人像坐着,手提包放在身边。可选用化妆品摆放在垃圾材料上,多少和色彩配置视现场感觉调整。目的是放大作品内涵,扩大社会的折射面,表现当代中国女性生活虽不尽如人意,但还是对心头所好和体面生活的执著追求。
另一个是美术学院学生的毕业创作。取一大瓶可乐,开盖,接上一个气球,由可乐出气吹胀气球为构思卖点,有达达艺术随意衔接的风格。只是现代艺术有一个表现的技巧,在一个环境中出现一个不该出现的物体,是达达派最典型的特点。而该学生把可乐瓶放在墙边一个小茶几上,太合理和习以为常了,好像某人用过可乐随手放在这里的,没有运用达达艺术荒诞与非理性特点。艺术总要在常规中提升,不然无异于儿童随意涂鸦。 用媒介多向视觉(Mediated Image)元素扩展建议:(电脑鼠标草图二)由可乐商赞助,用多数量大瓶可乐,把饮料倒尽。完整拆下商标贴,把瓶的中间剪开,用可乐深色涂在瓶内,再将商标贴回,盖上盖,外观上象是满装的可乐,其实内在空空如也。取同数量的气球,充满氢气,接口与可乐瓶口相接。放手后氢气球带着可乐升起至天花板,多数量排列。人在下面行走有可乐负重下坠的危机感,表现最流行的当代饮料正是人类健康的潜在危机之一。这是一件作品和观众心理互动的创作,视觉上壮观而浩大,是商业时代观念反射的表现。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学生VIVIAN的作品(图三):一年级元素创作《回忆》。画面取材电影《少年派》。表现作者泡澡时浸身浴缸水中,梦境似入大海。画面上浴缸水和海水的重合,在逻辑之中又在现实之外,这是构思的沸点。引申作者的儿童回忆,对动物的喜爱,化身少年派由喜爱动物变成对猛兽的恐惧。场景诸多内容并置在一起,自然形成画面在超现实与象征主义之间。创作时并无界定某种流派,是回忆的主题构思决定了形式的走向,这正是教师要学生从自身回忆原创中反朴归真的本意。
VIVIAN的另一个元素创作是《空间》和《时间》。用肉红色的飘带象征生命,弯曲扭转如波折人生。不论富有贫穷,终点总是生命的残破虚弱殆尽。画面深沉内涵人生哲理,是时间和空间的同时表现。由于追求的是抽象理念,构思必须摒弃任何别人作品的参照,元素创作的特性使表现形式纳入体现构思的必然性轨道。作品形式的诞生如同做数学题得出了答案那样顺理成章。(图四)
以上学生作品的选择受时空资讯的限制,并不能以偏概全。
中国人口众多,美术学院多如牛毛,我难做更深的调查和探究。有的教授开办了与西方艺术教育并无二致的艺术工作室,我不会感到惊讶。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人才济济,有藏龙卧虎之才。但中国应试教育的体制身躯庞大转身不易,介绍澳大利亚艺术教育可做一次镜照,知彼知己,有助中国教育悟出转机。
要在中国的美术学院的普通学生中加强艺术理论教育,提高写作能力非一朝一夕可成。中国的画家教授有创作经验,但他们是从旧教育体制转型过来的。要他们同时教画又批阅大量创作日记,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纯理论工作者如无艺术创作的系统学习,不能感受创作过程,是不可以代笔捉刀的。要理论写作与创作实践合为一体,只有找到教育对象的源头,从小做起,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澳大利亚的艺术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小学,中学和大学是一根链条的每一个环节。其中最有社会影响力的是澳大利亚的高中毕业艺考,对整个西方世界来说都特别出彩,名不虚传。下一篇:《中澳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异同》以介绍澳大利亚为主,再以中国的中小学做对照,请读者届时关注为盼。
30多年转眼即逝,时过境迁。中国艺术界虽然有了可喜的变化和发展,但是浮躁虚妄之风依然存在,什么第一第二的实在令世人讪笑。
我在国外待得久了,感叹自己变得老土。上网新浪微博初入中国的艺术圈,学得一个新名词:“策展”。顾名思义,就是为艺术家策划展览。但这不仅仅是传统的为签约艺术家安排在自己的画廊办个人画展,而是要向外推广,超越画商和普通跟班式经纪代理人,像是电影制片人那样要做一个宏大的工程,找场地印画册写评论拉人脉,海陆空3D式广告宣传。虽然策展人也是以赚钱为目的,但却是文化艺术的推手,特别是装置艺术盛行,展览布置过程要有策展绅士般的指导,书卷气十足,令艺术家肃然起敬。不像20多年前悉尼一家画廊的希腊老板这样对我说:“You need work, we need money.”(你需要工作,我需要钱),说得我两腿发颤,心里却在骂“他娘的”。
“策展”这个词虽然用得好,但后续行为引出另一个新词:“实验展”,这使我苦思冥想却不得其门而入。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艺术学院的好友,戏剧系的胡雪桦约我去看高行健的话剧《特殊信号》。宣传单上印着“实验剧”的字样,意指剧本和演出是非主流的,有异类创新尝试之感。估计戏剧的“实验”概念被借用到美术界,但是总觉得与实际不符。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曾梵志,周春芽,宋克西等等画家开画展,是不是非主流?如果不是,说明“实验展”的画家有超越他们的探索,但看来又不像。如果首都师大美术系教师张笑蕊,还有民族学院的潘缨,上海美术学院的姜建忠,华东师大的谭根雄,他们的创作若有试图突破主流艺术风格,画展充满创新的探索精神,是不是可配得上“实验展”的称号呢?显然,他们不会同意。因为他们是教授,一定认为自己的风格已经成熟,画展就是探索的成果。“实验展”只能是他们的学生的青涩之作。
网上还看到关于实验展的文章,也有对画展艺术家的评论。说来说去,就是解释画家没有明确的创作观念追求,对艺术风格尚无深入研究并形成自我独一无二探索,仅凭直觉创作。在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经过了传统的技术学习,受到外围新兴艺术的视觉冲击,凭着个人社会经验和心理感受,习惯地运用已有的技术,用自我艺术表现的一腔热情,创作了一批作品。他们在策展人的帮助下,有机会和条件的开个展览,但毕竟底气不足,用“实验展”来试试外界的反应以示谦虚。
“实验展”的意思明确了,是指一些大学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初涉社会,脱离了学院的束缚自由地大胆创作,虽尚未成熟,但可实验性地向公众展示。像我这样在国外生活已久的老土为什么一时不解其意,是因为西方国家的画展确实没有冠以“实验”的。深究其原因,这是中国大学的美术专业教学与西方艺术教育模式的区别所致。
我近水楼台,用澳大利亚美术学院来代表西方的艺术教育,与中国的美术学院做个比较。 网络时代无奇不有,美国的奥巴马政府网站接受公众诉求,据然要求美国与澳大利亚合并的呼声排列第二。这说明澳大利亚不仅是最传统的英联邦国家,而且其新大陆文化与美国极其相似,它同时横跨欧美融西方于一炉,教育制度最大程度上汇合了欧美的特点。前文《表现时代的艺术》和《艺术的个人风格和创新技术》中都提到,艺术教育是提高艺术家和大众审美趣味的重要途径,而美术学院则在艺术教育的最前沿。
艺考
中国的艺术教育的招生制度是很特殊的,它在普通高考之前,是艺术院校联合又独立的招生。这种制度来自于把艺术类看成是特殊人才的中国式“特招”。小时候听到某家子女被某艺术团体特招了,大家都会羡慕不已。1979年,我在上海考艺术学院时,先要提着一大卷画去报名,获得准考证后参加考试。主科是人物的素描,速写,水粉或油画静物,都是实物写生。最后是创作小稿。复试为体检和文化课考试,不外乎语文和外语之类。恍惚中三十四年过去,中国的美术类高考的体制没变,考的主课相同,只是写生变成了临摹照片。文化课考试似乎比以前规范,但大同小异,体现了国人经验文化持续不变的特征。
澳大利亚大学的艺术类招生与其他任何专业相同。所有的学生都要经过统一高考,各大学各学科设分数线。分数线的高低,体现了报考的人数多寡,实质上也是展现未来的就业前景。因此,澳大利亚大学的美术学院每年招生,就不如中国各大美术学院那样抢眼了。只要学生报名,高考分数过线就可以录取,根本没有另立考场当场写生临摹之类。各美术学院的分数线不同,好的也只有80分左右,因此成了部分不善读书的学子的避难所。入学的高中毕业生基本分成二类:一类是对美术有强烈爱好,甚至考了高分,可以入医生,律师,会计师等高薪行业,却弃之不顾要为艺术献身的;另一类是家中富有,考生分数不高又想完成大学梦想,对艺术有几分兴趣的,此类人占比率较高。前者勇往直前,有望成为未来的艺术大师;后者只是为社会增加了一些艺术的内行,在以后的职业生涯和家居生活中添加一些艺术的氛围和色彩。
中国几代人留学西方,最后咂出点味道了。原来在中国考不上硕士研究生的,甚至大学高考不理想的,都可以花钱到西方去镀金。不说西方大学放宽外国留学生的要求,就是本地每年一次的大学高考,都体现了入学容易毕业难的特点。许多学生中途辍学半途而废,转而从事蓝领或服务类行业,都不算是人生的挫折,因为蓝领的收入并不低于白领。澳大利亚的大学教学质量甚佳,全国有五所大学长期名列世界百强。入学容易是给更多学子机会,或者有后来居上者,可能出类拔萃一跃而变成人才都亦未可知。
入学
1.中国的美术学院有了不少的改革。最大的特点是各大学各自为政,各谋发展。中国开放门户,成群结队的教育代表团出访,与国外的美术学院交流。因为教师是从旧教育体制过来的人,美术教育的转型大多是教师自己观念的转变,教学计划由教师们自定,然后报院级领导批准。因此,各学院之间会因为教师的不同观念出现较大的区别。中国将过去独立的美术学院改革为综合大学的美术专科学院或美术系,四年制,完成学业获学士学位。而澳大利亚大学的美术专业只有三年,学成毕业同样获得学士学位,如另加一年,可成为硕士。澳大利亚的硕士学习资格由大学毕业成绩而定,没有特设考试。中国则不同,僧多粥少,要由考研来筛选。澳大利亚的美术专业没有博士,只有艺术史理论和艺术教育设有博士。而中国不管什么专业,都可以来个博士。
中国的美术学院有一些实行工作室制,有一些没有。工作室事实上就是班的意思,以带班教师不同的风格特点来区分工作室的不同,使学生有所选择。各学院还保留了让学生有几幅长期的素描和色彩课堂作业,然后是下乡写生,这与我30多年前的艺术学院学习近似。 美术史的学习始终是不断的。学生对艺术史的发展有了初步认识,可以自选近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安排辅导下,讲解某流派的历史演变和技巧特点。
说实话,中国的美术学院已比我那个年代进步了许多。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艺术学院学习时,因为学用点彩技法表现痛苦,还受到系领导开会批评帮助。我还要感谢老师们的宽容,没有走上林凌的背运。今天的中国,起码现代艺术从上到下都被认可为世界文化的精品,各学院已于教学计划中安排学习。但是有一个特点,中国美术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大多数是让学生自选某一流派风格作为蓝本,创作一个具有这个流派特点的作品,这就是与澳大利亚美术学院教育体制的区别。
学习西方现代艺术有一个过程,对某个流派风格进行模仿创作这个阶段该不该要?回答是肯定的:“要”。但是澳大利亚最让我吃惊的是,他们的中小学教育已经完成了这个阶段。
中国美术学院贯穿四年的学习像是介于未成年和青春期之间,脑子里没有不可模仿的强烈意识,老师也没有给予模仿者明确的分数惩罚,以致许多后来成名的画家还会偶尔模仿别人。
国家千年师徒相传的习俗,程式化技术学习的思维定势,使从古至今在体制和意识上无有效杜绝模仿,以致国际上知识产权的争端常牵涉于中国。几年前去了一次深圳的大芬村,惊讶山寨版陈逸飞比比皆是,还发现我的抽象作品的蹩脚仿制。中国的学生在大学里没有养成独立创作的习惯,毕业后自然要自行探索,创作自我形成的风格表达独立思维和感受。“实验展”就是他们步入青春期,变为成年人的“割礼”,但有时还要流露模仿的孩童稚气。网上看到一位毕业已久的艺术家画展,以黑白肖像为特色获得好评。但英国人物画派典型人物胖裸女混于其中,大煞风景。因为西方胖女人是西人的生活常见,以挖掘视觉现实的新美感自然天成。中国画家乐于此道若非涉嫌模仿,意欲何为?
2.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美术学院,一年级学生的主课是元素创作。选修课分二部分。一部分以工艺美术为主,在手饰,陶瓷,玻璃等的设计和制作中让学生体验实用美术的行业。美术学院高考分数偏低的重要原因是就业,有了初步的入门学习是给学生再一次思考就业的未来前景。第二部分选修课与中国类似,绘画雕刻版画摄影等等。
绘画的部分也是静物人物的素描色彩写生,但与中国不同的是短期作业,时间最长的不超过四小时。素描,水彩,丙烯和油画的各种技巧是教师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的。经过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大学确实是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的地方。澳大利亚的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乐器演奏,美术,舞蹈和各种球类运动等等成风。这种风气带动了美术学院学生因热爱绘画而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的练习,就顺理成章了,也是他们自己的事业选择。
主课元素创作在一年级是艺术学业的开场,要求有两幅,可以是系列或连续,也可以是分开独立的。题目是《回忆》,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学习,娱乐等等中挖掘创作内容。可以是读过的一本书,唱过的歌和看过的电影,也可以是一个梦或家族亲友告知的故事。用绘画,摄影,雕塑等不同手段创作。这个创作的意义非常重要,它是以自我挖掘为出发点,避免抄袭任何作品。它听来简单,如果就画一个写实的故事,老师会认为这类形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到处可见而予以否定。它的难点是,学生的作品起码要有造一个构思,有那么一点独一无二的创意闪光,老师方能认可。
二年级的元素创作有六个,另加一些技巧的选修课。上半年有四个创作。前两个题目是《表现的对象与主题重合》,这两个作品也是独立或可相连的创作。这听起来有些古怪,也觉得多此一举。任何所画的对象都是主题,那么画写实人物或静物不就行了吗?“对不起”,老师是这样认为的:别人做过的事情就别再重复了。这下子学生就乱了阵脚,有的学生想到了构思,把一个在自然光线下的玻璃瓶,用相同的颜色画在瓶子上,这就完成了对象与主题重合。那么另一个学生画一本书行吗?“对不起”,老师认为这是抄袭。一位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学生从双面绣得到启发,买了一快透明塑料片,在一面画油画,另一面是这幅画的相反,也达到了对象与主题重合,得到老师的赞许。
现代艺术是视觉的发明家,也是一场智力的游戏。
二年级上半年的后两个题目分别是《空间》和《时间》,这些较容易理解,在避免表现形式重复的要求下,任何平时习惯于沉浸在创新思维中的学生并不难以完成。
二年级下半年前三个题目是《证物》,《画面》和《多面表现的关系》。可以是历史,现实事件或罪案等等。每题画二副共六幅元素创作。《证物》是事件留下明显特征可做追寻和研究的主要物件;《画面》是表现事件的发生;《多面表现的关系》是2D或3D 将前二类创作原素和二为一,巧妙表现之间的联系。教师不要学生重复别人有过的表现方式,不要平铺直叙故事,要的仍然是脑筋急转弯式的独特机智构思。老师举例:儿童吃了不好的食物后中毒,用各种不良食品堆成一个雕塑,用投影将它照射到墙上是一个受难孩子的侧影。 二年级下半年后期的创作,是在前期的基础上达到了艺术元素创作的高点,题目是:”Mediated Image”。我不能直译,因为查百度的翻译是指生产制造和商业的“媒介社会形象”。从我创作经验和理解出发,应该翻译为《媒介多向视觉》比较妥当。从举例的艺术家中,有上世纪50到70年代的艺术家如Lynda Benglis ,Eva Hesse和Jasper Johns 等;现在活跃于国际的如Polly Apfelbaum, John Armleder和 Anish Kapoor 等;澳大利亚的艺术家如Lionel Bawden,Hayden Fowler和Nuha Saad等。许多都用装置技术,但也有2D或平面与3D相结合的作品。他们的艺术创作使用的资料囊括的面非常之广,可以取材于自然,社会,人类,也可以是摄影,电脑,工业技术,科学发展的产品等等,手段不拘一格,混合使用。将艺术作为介入不同选择资料的两者之间,起到衔接,转换和自由发展的作用,多方位的表现。主题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更重要的是,它把创作者本身和观众都当成创作的元素加以运用。包括假设观众可能对作品的思维感受,并把他们也纳入作品中,让观众也参与作品并相互作用。因此艺术的手段扩展到最大的极致,这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就看艺术家的创作想象力和巧妙的技术表现如何发挥。
中国有人偶尔引用国外批评家说现代主义已死,这只是故作惊人之语以引人注目而已。希望他们能坐在美术学院的课堂里学习如何创作,并感受无边无际的艺术创作空间。如果他们能开辟新的艺术表现领域,或者发现了新的超越前人视觉形式的艺术家,再大言不惭地说死说活也不迟。换言之,艺术之塔节节高升,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能踏阶梯而入顶端。艺术和科学一样,是要有严肃的学习精神的。一种视觉方式的历史形成会跨越许多年,它会囊括多个时期的流派和风格,直到人类社会生活有深刻改变,才会有视觉领域的更新和革命。前文提及的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的序言中坦言,他的这部书写作迟了几年,原因是要等待研究光学和视神经的科学家即将得出的最后成果。艺术评论的科学态度就该如此,不论前辈今人,世界还在谦虚地学习,何况中国。
澳大利亚的美术学院与中国的美术学院还有另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每个创作都要写详细的创作笔记,记录创作最初的构思,演变,发展和最后定稿。对作品的内容目的,哲理内涵,心理感受都要明确以文字表达。反之,文章写不清楚,说明意图不确切,老师批分在观念(Concept)一栏将大打折扣。这样创作过程的写作在澳大利亚中学里已经广为普及,它的好处是体现观念艺术思维过程的思想脉络,更像是科学的发明工程必须经过论证。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除了毕业论文之外并不动笔,主要是教师没有要求。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艺术家大多是感受型的,对于艺术作品的观念意识并不清晰,有时脚滑站不住抄袭别人而当拐棍立足。他们常需要特聘写手为他们的作品强加与他们思想无关的旋涡式评论,目的是让收藏者头晕目眩。
澳大利亚学生的艺术史和理论学习比例很高,考试随时有,甚是厉害。学生独坐排列在教室里看着视频,当场对播放的大师作品写下评论。要求写下作者作品的身世年份介绍,有哪些艺术评论,每一个自己观点都要说明出自哪本书哪位作者从中获得的启发和发展的,否则将被评判为剽窃和抄袭,这是大学写文章的规矩。学生的工作量很大,要大量阅读背诵,牢记心头,随时在小考大考中临场发挥。这样培养的艺术家是不需要将来特聘写手,也不会被一些可以“放置四海而皆准”的艺术评论圈套所左右。
3.在美术学院的最后一年,学生忙于毕业创作,这个最重要的作业就是整个大学学业的总结,也是教学质量的检验。相信中国和澳大利亚一样,教师将会袖手旁观,任学生发挥,最后给予学生学业优劣做出总结。大学毕业后学生各奔东西,然后为生活而打拼,大部分人都将视艺术为生活的梦想或点缀。
纵观中澳两国的美术学院,中国的学生普遍艺术素质和热情比澳洲的学生高,专业意识和写实能力强。这与招生时平均文化素养的学生比例较高有关,也是中国普通学科毕业的就业前景并不比美术专业好造成的。但是教学的体制与澳大利亚相比,在现代观念构思,艺术史,文字写作与创作理念等方面略逊一筹。个别出类拔萃的成功者,不管哪国,何时何地,风沙巨浪都不能遮掩吞噬奇葩人才。
学生作品简析
一位中国的美术学院三年级学生在网上登出一个雕塑作品。老师的要求是:(1)以美术史中的一个流派或风格为依据;(2)体现模特的形象;(3)具象的形式不限,比如用装置或加视频等等。该学生买了一个活动塑料人体,凭着对模特人物的理解做了一个光头眼睛可以转动的头部,风格采用波普艺术的风格。头部比例超大,有漫画人物之感,以具象非抽象的形象造型,表现人物略感悲凉忧郁而又不甘于社会边缘,追求积极人生的生活状态,作品完全符合老师的要求。
为发展成媒介多向视觉(Mediated Image),我建议如下:(电脑鼠标草图一)在繁华城市的实景中,把头部和身体分离,然后重新装上,穿上袜裤,戴假发,手臂挎一个精致的真实手袋,利用雕塑肢体可活动的特点,由蹲着到站起开步走,假发被风吹起,显露光头,用摄影拍出动态全过程,有真人环境与木偶式雕塑混为一体。放大照片成系列,并列贴在有立体感的长方块状上,背景是放大的城市虚幻摄影。照片前一个大平台,就地取材有垃圾感的原始材料铺地,与繁华都市背景强烈对比。裸体雕塑人像坐着,手提包放在身边。可选用化妆品摆放在垃圾材料上,多少和色彩配置视现场感觉调整。目的是放大作品内涵,扩大社会的折射面,表现当代中国女性生活虽不尽如人意,但还是对心头所好和体面生活的执著追求。
另一个是美术学院学生的毕业创作。取一大瓶可乐,开盖,接上一个气球,由可乐出气吹胀气球为构思卖点,有达达艺术随意衔接的风格。只是现代艺术有一个表现的技巧,在一个环境中出现一个不该出现的物体,是达达派最典型的特点。而该学生把可乐瓶放在墙边一个小茶几上,太合理和习以为常了,好像某人用过可乐随手放在这里的,没有运用达达艺术荒诞与非理性特点。艺术总要在常规中提升,不然无异于儿童随意涂鸦。 用媒介多向视觉(Mediated Image)元素扩展建议:(电脑鼠标草图二)由可乐商赞助,用多数量大瓶可乐,把饮料倒尽。完整拆下商标贴,把瓶的中间剪开,用可乐深色涂在瓶内,再将商标贴回,盖上盖,外观上象是满装的可乐,其实内在空空如也。取同数量的气球,充满氢气,接口与可乐瓶口相接。放手后氢气球带着可乐升起至天花板,多数量排列。人在下面行走有可乐负重下坠的危机感,表现最流行的当代饮料正是人类健康的潜在危机之一。这是一件作品和观众心理互动的创作,视觉上壮观而浩大,是商业时代观念反射的表现。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学生VIVIAN的作品(图三):一年级元素创作《回忆》。画面取材电影《少年派》。表现作者泡澡时浸身浴缸水中,梦境似入大海。画面上浴缸水和海水的重合,在逻辑之中又在现实之外,这是构思的沸点。引申作者的儿童回忆,对动物的喜爱,化身少年派由喜爱动物变成对猛兽的恐惧。场景诸多内容并置在一起,自然形成画面在超现实与象征主义之间。创作时并无界定某种流派,是回忆的主题构思决定了形式的走向,这正是教师要学生从自身回忆原创中反朴归真的本意。
VIVIAN的另一个元素创作是《空间》和《时间》。用肉红色的飘带象征生命,弯曲扭转如波折人生。不论富有贫穷,终点总是生命的残破虚弱殆尽。画面深沉内涵人生哲理,是时间和空间的同时表现。由于追求的是抽象理念,构思必须摒弃任何别人作品的参照,元素创作的特性使表现形式纳入体现构思的必然性轨道。作品形式的诞生如同做数学题得出了答案那样顺理成章。(图四)
以上学生作品的选择受时空资讯的限制,并不能以偏概全。
中国人口众多,美术学院多如牛毛,我难做更深的调查和探究。有的教授开办了与西方艺术教育并无二致的艺术工作室,我不会感到惊讶。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人才济济,有藏龙卧虎之才。但中国应试教育的体制身躯庞大转身不易,介绍澳大利亚艺术教育可做一次镜照,知彼知己,有助中国教育悟出转机。
要在中国的美术学院的普通学生中加强艺术理论教育,提高写作能力非一朝一夕可成。中国的画家教授有创作经验,但他们是从旧教育体制转型过来的。要他们同时教画又批阅大量创作日记,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纯理论工作者如无艺术创作的系统学习,不能感受创作过程,是不可以代笔捉刀的。要理论写作与创作实践合为一体,只有找到教育对象的源头,从小做起,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澳大利亚的艺术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小学,中学和大学是一根链条的每一个环节。其中最有社会影响力的是澳大利亚的高中毕业艺考,对整个西方世界来说都特别出彩,名不虚传。下一篇:《中澳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异同》以介绍澳大利亚为主,再以中国的中小学做对照,请读者届时关注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