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本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笔者通过研读《孙子兵法》,也受到了一些启发,感觉其中的思想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1 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孙子说,“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在《地形篇》中孙子说,“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其主要意思就是说?将”的重要性,认为必须要选好“将”,才能在领兵打仗中得心应手。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就犹如“将”,对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选任,不但“不可不察”,而且还要严察,从严选任。
2 全面掌握队伍思想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孙子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就思想政治工作来说,由于更加强调看待问题的透彻性、掌握情况的深人性和解决问题的细致性,所以无论是针对队伍整体进行正面引导教育,还是针对个别同志解决思想问题,都只有首先做到掌握队伍的思想状态,做到“知彼知己”,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3 注意方法的灵活性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捷径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学生心理等情况的变化就如同水的流动一样没有固定的模式,能够针对学生和形势的变化而灵活应对,才能够取胜,从而达到用兵“谓之神”的境界,这是孙子兵法中的又一重要军事思想。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从横向上看,每个学生思想各有不同,就纵向而言,时代变化也导致人们的观念不断变化,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也是很多的变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新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出发,注重方法的灵活性,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努力探索解决各类问题灵活有效的新方法。一是要注重引导,变不利为有利。二是要掌握主动,打有把握之仗。三是要把握时机,善用“治气”之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也必须要把握好开展工作的时机。
4 处理好爱护与约束的关系是在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孙子兵法·行军篇》中孙子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这是其中的一段话,其意思就是士兵没有亲附就处罚,士兵就会不服,而已经亲附却放松约束,士兵就没战斗力。因此,对待学生既要宽仁爱护,又要严格约束,这样才能打胜仗。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启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也必须要处理好爱护与约束的关系,既要从优待学生,又要从严治学生,不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5 剖析“围师必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魅力
(1)“围师必阙”的基本精髓之一:说话讲策略。
不要置对方于绝境,逼其殊死反击,而要给对方一定的回旋余地,以避免双方交战程度紧张激烈。因此,我们在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进行语言上的表述和交流时,也要给其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能说满话、难听的话、刺耳的话,而要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避免“顶牛”和抵触情绪的发生。一是点到不点透。在教育、讲评工作或谈心时,属于一般性的问题,宜点到为止,不可深究,以免简单问题复杂化,人为造成对立情绪。二是泛指不特指。对一些刚刚露头的不良倾向和苗头,要采取“敲山震虎”的办法,只泛讲,不具体到某人某事,给人以“言者无心”的感觉,从而达到“听者有意”的目的。这也符合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理解人的基本要求。三是柔中寓刚。常言道“有理不在声高”,谈话说理时语气要随和、平缓,使工作对象有一种“亲和感”,但要不失原则、立场,做到情理适度。
(2)“围师必阙”的基本精髓之二:办事留余地。
在包围上有意留下一个缺口,把制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缺口上,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国时,曹操在壶关围攻袁绍残部久攻不克,后来网开一面故意让守敌逃离坚固城防工事,结果很快就破了敌、夺了关。这种谋略对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处理具体问题上很有启发。它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要搞“顶牛战术”强行硬攻,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因时因事因人把问题解决好。一是悬而不绝。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教育人、改造人,极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而不是压制人、打击人、挫伤人的工作热情。对于“个别人”问题的处理就要悬而不绝。“悬”是抓住问题不放,依据条规制度严肃处理;“不绝”是指处理过程中不要无限上纲,一棍子把人打死。这既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产生较强的震动,又可使其感受到工作中还有改过的机会和成功的希望,进而达到教育、促动转化之目的。二是秘而不宣。对涉及个人品德、修养、声誉、生活隐私等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冷处理,缩小范围和影响,使之妥善解决。三是堵而疏之。在贯彻各种制度规定、安排工作及布置任务时,不单是让下属知道不能怎么做和只能怎么做的硬性规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规定,从而使其将贯彻执行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3)“围师必阙”的精髓之三思路要开阔。
它具有逆常规、出奇招、险中求胜的新意和特点。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不要被一些条条框框所束缚,而要敢于突破创新,勇于实践。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如今用起来多少不太灵了,显得单调、呆板。当前,我们要针对干部职工思想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胆地探索研究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路子、新方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作用。
6 教育同样需要运用智慧和谋略,去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形篇》中孙子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用兵的将帅,总是按照战争规律和制胜法则,先从各方面修治“不可胜”之道,维护必胜的法则,确保法令的执行,这样就把制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搞好现代教育,实际上也有一个“修道而保法”的问题。“修道”就是要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科学文化上的教育,使他们知晓历史,了解社会,既会做人,也会做事,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保法”就是要按照国法校规,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组织纪律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在内容与方法上也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即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我教你学、我说你听、我管你服的以教师为中心和师道尊严的教育方式,代之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新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技能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 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孙子说,“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在《地形篇》中孙子说,“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其主要意思就是说?将”的重要性,认为必须要选好“将”,才能在领兵打仗中得心应手。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就犹如“将”,对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选任,不但“不可不察”,而且还要严察,从严选任。
2 全面掌握队伍思想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孙子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就思想政治工作来说,由于更加强调看待问题的透彻性、掌握情况的深人性和解决问题的细致性,所以无论是针对队伍整体进行正面引导教育,还是针对个别同志解决思想问题,都只有首先做到掌握队伍的思想状态,做到“知彼知己”,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3 注意方法的灵活性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捷径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学生心理等情况的变化就如同水的流动一样没有固定的模式,能够针对学生和形势的变化而灵活应对,才能够取胜,从而达到用兵“谓之神”的境界,这是孙子兵法中的又一重要军事思想。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从横向上看,每个学生思想各有不同,就纵向而言,时代变化也导致人们的观念不断变化,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也是很多的变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新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出发,注重方法的灵活性,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努力探索解决各类问题灵活有效的新方法。一是要注重引导,变不利为有利。二是要掌握主动,打有把握之仗。三是要把握时机,善用“治气”之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也必须要把握好开展工作的时机。
4 处理好爱护与约束的关系是在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孙子兵法·行军篇》中孙子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这是其中的一段话,其意思就是士兵没有亲附就处罚,士兵就会不服,而已经亲附却放松约束,士兵就没战斗力。因此,对待学生既要宽仁爱护,又要严格约束,这样才能打胜仗。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启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也必须要处理好爱护与约束的关系,既要从优待学生,又要从严治学生,不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5 剖析“围师必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魅力
(1)“围师必阙”的基本精髓之一:说话讲策略。
不要置对方于绝境,逼其殊死反击,而要给对方一定的回旋余地,以避免双方交战程度紧张激烈。因此,我们在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进行语言上的表述和交流时,也要给其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能说满话、难听的话、刺耳的话,而要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避免“顶牛”和抵触情绪的发生。一是点到不点透。在教育、讲评工作或谈心时,属于一般性的问题,宜点到为止,不可深究,以免简单问题复杂化,人为造成对立情绪。二是泛指不特指。对一些刚刚露头的不良倾向和苗头,要采取“敲山震虎”的办法,只泛讲,不具体到某人某事,给人以“言者无心”的感觉,从而达到“听者有意”的目的。这也符合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理解人的基本要求。三是柔中寓刚。常言道“有理不在声高”,谈话说理时语气要随和、平缓,使工作对象有一种“亲和感”,但要不失原则、立场,做到情理适度。
(2)“围师必阙”的基本精髓之二:办事留余地。
在包围上有意留下一个缺口,把制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缺口上,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国时,曹操在壶关围攻袁绍残部久攻不克,后来网开一面故意让守敌逃离坚固城防工事,结果很快就破了敌、夺了关。这种谋略对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处理具体问题上很有启发。它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要搞“顶牛战术”强行硬攻,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因时因事因人把问题解决好。一是悬而不绝。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教育人、改造人,极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而不是压制人、打击人、挫伤人的工作热情。对于“个别人”问题的处理就要悬而不绝。“悬”是抓住问题不放,依据条规制度严肃处理;“不绝”是指处理过程中不要无限上纲,一棍子把人打死。这既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产生较强的震动,又可使其感受到工作中还有改过的机会和成功的希望,进而达到教育、促动转化之目的。二是秘而不宣。对涉及个人品德、修养、声誉、生活隐私等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冷处理,缩小范围和影响,使之妥善解决。三是堵而疏之。在贯彻各种制度规定、安排工作及布置任务时,不单是让下属知道不能怎么做和只能怎么做的硬性规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规定,从而使其将贯彻执行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3)“围师必阙”的精髓之三思路要开阔。
它具有逆常规、出奇招、险中求胜的新意和特点。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不要被一些条条框框所束缚,而要敢于突破创新,勇于实践。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如今用起来多少不太灵了,显得单调、呆板。当前,我们要针对干部职工思想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胆地探索研究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路子、新方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作用。
6 教育同样需要运用智慧和谋略,去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形篇》中孙子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用兵的将帅,总是按照战争规律和制胜法则,先从各方面修治“不可胜”之道,维护必胜的法则,确保法令的执行,这样就把制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搞好现代教育,实际上也有一个“修道而保法”的问题。“修道”就是要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科学文化上的教育,使他们知晓历史,了解社会,既会做人,也会做事,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保法”就是要按照国法校规,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组织纪律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在内容与方法上也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即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我教你学、我说你听、我管你服的以教师为中心和师道尊严的教育方式,代之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新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技能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