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务伦理是财务活动的伦理性质和伦理特征, 即财务活动目标、手段、结果的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参照和度量, 是财务活动过程中人与人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属性和伦理关系特质。社会的发展带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使得企业管理者也越来越认识到企业道德是企业长足发展的灵魂。然而,在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规模急剧扩大等活动过程中由于主体价值失衡、责任制度失范等原因导致了大量企业与社会的问题,致使财务信息失真、假冒伪劣产品等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如何解决好企业道德与企业利益以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便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处理财务事务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分析和探究企业财务伦理缺失的现状及其道德根源是解决这一重大矛盾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财务伦理 道德根源 企业道德 企业利益
基金项目:企业财务伦理建设与衡阳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研究
当市场经济以自由、平等、效益等突出优势脱颖而出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新型经济体制,便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模式的根本性变化,带来了经济效率的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因为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使企业在道德与利益间的选择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的困境。
一、企业财务伦理缺失的现状
道德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然而,当企业把利润作为唯一的追求时,就会把自己束缚在“功利”的小圈子里,从而诱发出各种财务伦理缺失的经济行为。过去的几年中,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丑闻接连曝光,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国际性会计危机,使得我们不得不深思企业财务伦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综观国际市场经济,当前企业财务伦理缺失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筹资行为的虚假性
虚假筹资是指企业在筹资和融资活动过程中不诚信、不道义的行为总称。具体表现为企业在融通资金时,为追逐资金成本最小化而容易忽视其行为的道德合理性及投资收益分配的均衡性。筹资融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首要环节,企业如果可以通过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法或者融资组合实现资本成本最小化,这是合理合法的,但现实经济活动过程中,利用财务报表造假、虚假交易、担保黑洞等等日益演变成为了一种恶意的圈钱手段。使得社会陷入了信用沼泽,导致市场经济转型期出现了道德真空。
2、投资领域的短视性
投资授资是企业主体意在通过多种渠道扩大企业规模,力图使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济运作产生正的外部性,通过增进企业效益增进社会效益,进而使两者相互促进。其正当性体现在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并付诸实施时,应考虑企业经济和社会双重价值目标,追求利己与利他的完美和谐。企业在投资前针对所选项目按照“利己”原则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计算投资行为的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投资效益好的项目,放弃成本高、回报率低的项目是无可厚非的。但投资者一旦僭越正当的底线,为追求边际收入改变投资结构和经营范围,借以分担企业的风险;或盲目增加其他业务项目,以资金优势掩盖经营不善。这些短期短视性、任意性、盲目性和唯利是图行为,就容易导致企业僭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伦理界限,脱离道德的准绳,最终令投资者“画饼充饥”,导致企业陷入绝境。
3、利益分配的片面性
利益分配是一项经济行为,在分配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兼顾分配的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分配,使经济资源处于最优的配置状态,实现企业财富和社会财富的同步增长。但在实际的利益分配过程中,由于劳动、资本、知识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贡献程度难以准确地加以区分,同时对分配对象、分配主体、分配方式、分配标准等利益分配公正的基本问题没有给予恰当的规定,对平等分配、按需分配、按贡献分配、按努力程度分配、按社会效用分配、按道德应得分配等分配标准没有给予明确的比例;致使在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中也存在着很多的明显不足,这种依赖公正的分配过程也就出现了分配结果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利益分配的片面公平。
二、企业财务伦理缺失的道德根源
财务伦理缺失是在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制度、观念等某些不足和缺位累积而成的, 其成因有经济的、制度的, 也有文化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由财务伦理的缺失现状可以看出,企业财务伦理缺失的道德根源是多方面也是多层次的。
1、主体价值不深刻
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由于对“经济人”观点的断章取义,许多企业家只看到了企业作为经济实体的性质,而忽视了其作为道德实体存在的意义和它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终泥足深陷,制约企业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商品交换法则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在逐利原则的驱动下,人们忽视了对道德的修养,助长了权钱交易、腐化堕落等行为,侵蚀了会计领地,恶化了会计环境,使“真账假做,假账真做”的现象愈演愈烈,导致会计诚信面临危机。同时,企业经营者为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不惜以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诱使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使得上市公司对会计造假趋之若鹜。
2、制度体系不规范
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向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制度体系等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对企业承担伦理责任造成了事实上的障碍。
企业财务责任制度失范主要体现在(1)缺乏行业内部控制制度。行业内控制度的缺失,使得会计、统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很难在各种经济行为中做出合理的规定,并以此防范錯误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与工时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2),经济体制转型后,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落到企业的身上,企业对此面临两难选择。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根本目的,虽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不是单纯为谋求好处,但是,政府政策应从税收和贷款等方面引导企业有更高的积极性承担高层次的社会责任,以显示社会的导向。(3),社会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丧失了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心。社会缺乏对产品规范标准和监管细则的规定,缺乏对产品安全、员工健康、接受捐赠的机构的有效制约,使得企业更倾向于直接捐款给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事,而这就无疑会增加承担责任的成本,进而使企业对高尚责任的承担有心无力、望而却步。 3、监管责任不明确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国家财务体系中唯一的产权主体,在经济伦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非伦理行为的存在致使其伦理公信力弱化,导致企业即使作为交易中违反政府财务制度的非伦理行为的直接受损者,也不用承受任何损失,企业因此丧失了对非伦理行为进行纠偏的动力。伦理作为隐性契约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不能对企业和个人形成有效约束,企业和个人伦理行为自然也就随之弱化,进而导致契约精神缺乏,诚信观念淡漠,伦理意识匮乏。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产权结构日趋多元化,由原有制度体系所规范和整合的伦理道德体系也随之逐渐解体,财务伦理主体演变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多重规则引发的制度冲突导致了伦理道德的沦丧。同时,社会相关部门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也影响到企业对伦理责任的承担。主管部门中存在腐败,为筹集资金,巧立名目,借企业承担责任之名为自己提供便利;相关部门对违法违规企业惩罚不够,使企业失去了发展的标准,失去了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有关企业责任伦理的教育培训不够,使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内容不清楚,对责任的内容不明确,或盲目承担责任;监管部门的督察不力,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人认为,产品安全事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对企业的社会监督,体制上监管不到位。这些行为都促使并加剧了市场经济伦理道德体系的扭曲和财务伦理行为的失真。
4、道德评价不健全
道德是从内在价值上自然地规范人的关系的原则,它更多地依赖人的自律而发挥作用。道德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当前,由于对企业财务伦理的认识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道德评价因此出现了严重偏颇。
第一,道德评价认识失误。市场经济体制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其所固有的终极价值目标当然也就成了我们评价企业发展的基本标准。道德评价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为止,对这些评价的认识还存在诸多偏颇。一般认为,效率、自由、平等和和谐这四项指标是评价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标准,凡是与四大评价标准相符的,就是好的善的,否则就是坏的恶的。但这种道德评价认识忽视了对企业活动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考量;忽略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自由经济,应遵循市场的机制来运作,政府宏观调控随之减少,“无形的手”掌控着市场经济的咽喉;遮掩了企业道德虽然為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但是仍有很多企业在生产销售及服务中往往是利益至上,将道德放在作秀的层面,认为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实际。由此便造成了道德评价认识的片面性。
第二,道德评价指标残缺。目前,对一个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的评价指标一般就是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来计算。盈利高、效益好的企业就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企业,而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等指标虽被慢慢提上评价指标的日程,但所占的评价比例依然很低。与此同时,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主体也较单一。一般来说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与否的评价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和行业。而这两方面的评价都必然因为一些“脐带”关系而容易产生很大的欠公允性和盲目性。因此,要使财务伦理更好的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就必须要平衡好企业评价的各方面指标,将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综合平衡考虑才能充分调动各指标的积极作用,使企业的财务伦理建设朝着善的方向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 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商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王擎.我国资本市场的财务伦理缺失分析[J].财经科学,2006(8):36-42.
[4] 杨光华.企业道德建设论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5] 张旭蕾、郭立田.财务伦理的构架与培育[J].会计之友,2008,8(下):93-96.
[6] 陈理浩、王棣华.企业财务伦理探讨[J].社会科学战线,2008(7).
关键词:财务伦理 道德根源 企业道德 企业利益
基金项目:企业财务伦理建设与衡阳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研究
当市场经济以自由、平等、效益等突出优势脱颖而出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新型经济体制,便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模式的根本性变化,带来了经济效率的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因为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使企业在道德与利益间的选择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的困境。
一、企业财务伦理缺失的现状
道德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然而,当企业把利润作为唯一的追求时,就会把自己束缚在“功利”的小圈子里,从而诱发出各种财务伦理缺失的经济行为。过去的几年中,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丑闻接连曝光,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国际性会计危机,使得我们不得不深思企业财务伦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综观国际市场经济,当前企业财务伦理缺失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筹资行为的虚假性
虚假筹资是指企业在筹资和融资活动过程中不诚信、不道义的行为总称。具体表现为企业在融通资金时,为追逐资金成本最小化而容易忽视其行为的道德合理性及投资收益分配的均衡性。筹资融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首要环节,企业如果可以通过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法或者融资组合实现资本成本最小化,这是合理合法的,但现实经济活动过程中,利用财务报表造假、虚假交易、担保黑洞等等日益演变成为了一种恶意的圈钱手段。使得社会陷入了信用沼泽,导致市场经济转型期出现了道德真空。
2、投资领域的短视性
投资授资是企业主体意在通过多种渠道扩大企业规模,力图使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济运作产生正的外部性,通过增进企业效益增进社会效益,进而使两者相互促进。其正当性体现在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并付诸实施时,应考虑企业经济和社会双重价值目标,追求利己与利他的完美和谐。企业在投资前针对所选项目按照“利己”原则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计算投资行为的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投资效益好的项目,放弃成本高、回报率低的项目是无可厚非的。但投资者一旦僭越正当的底线,为追求边际收入改变投资结构和经营范围,借以分担企业的风险;或盲目增加其他业务项目,以资金优势掩盖经营不善。这些短期短视性、任意性、盲目性和唯利是图行为,就容易导致企业僭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伦理界限,脱离道德的准绳,最终令投资者“画饼充饥”,导致企业陷入绝境。
3、利益分配的片面性
利益分配是一项经济行为,在分配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兼顾分配的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分配,使经济资源处于最优的配置状态,实现企业财富和社会财富的同步增长。但在实际的利益分配过程中,由于劳动、资本、知识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贡献程度难以准确地加以区分,同时对分配对象、分配主体、分配方式、分配标准等利益分配公正的基本问题没有给予恰当的规定,对平等分配、按需分配、按贡献分配、按努力程度分配、按社会效用分配、按道德应得分配等分配标准没有给予明确的比例;致使在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中也存在着很多的明显不足,这种依赖公正的分配过程也就出现了分配结果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利益分配的片面公平。
二、企业财务伦理缺失的道德根源
财务伦理缺失是在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制度、观念等某些不足和缺位累积而成的, 其成因有经济的、制度的, 也有文化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由财务伦理的缺失现状可以看出,企业财务伦理缺失的道德根源是多方面也是多层次的。
1、主体价值不深刻
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由于对“经济人”观点的断章取义,许多企业家只看到了企业作为经济实体的性质,而忽视了其作为道德实体存在的意义和它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终泥足深陷,制约企业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商品交换法则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在逐利原则的驱动下,人们忽视了对道德的修养,助长了权钱交易、腐化堕落等行为,侵蚀了会计领地,恶化了会计环境,使“真账假做,假账真做”的现象愈演愈烈,导致会计诚信面临危机。同时,企业经营者为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不惜以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诱使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使得上市公司对会计造假趋之若鹜。
2、制度体系不规范
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向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制度体系等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对企业承担伦理责任造成了事实上的障碍。
企业财务责任制度失范主要体现在(1)缺乏行业内部控制制度。行业内控制度的缺失,使得会计、统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很难在各种经济行为中做出合理的规定,并以此防范錯误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与工时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2),经济体制转型后,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落到企业的身上,企业对此面临两难选择。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根本目的,虽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不是单纯为谋求好处,但是,政府政策应从税收和贷款等方面引导企业有更高的积极性承担高层次的社会责任,以显示社会的导向。(3),社会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丧失了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心。社会缺乏对产品规范标准和监管细则的规定,缺乏对产品安全、员工健康、接受捐赠的机构的有效制约,使得企业更倾向于直接捐款给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事,而这就无疑会增加承担责任的成本,进而使企业对高尚责任的承担有心无力、望而却步。 3、监管责任不明确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国家财务体系中唯一的产权主体,在经济伦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非伦理行为的存在致使其伦理公信力弱化,导致企业即使作为交易中违反政府财务制度的非伦理行为的直接受损者,也不用承受任何损失,企业因此丧失了对非伦理行为进行纠偏的动力。伦理作为隐性契约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不能对企业和个人形成有效约束,企业和个人伦理行为自然也就随之弱化,进而导致契约精神缺乏,诚信观念淡漠,伦理意识匮乏。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产权结构日趋多元化,由原有制度体系所规范和整合的伦理道德体系也随之逐渐解体,财务伦理主体演变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多重规则引发的制度冲突导致了伦理道德的沦丧。同时,社会相关部门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也影响到企业对伦理责任的承担。主管部门中存在腐败,为筹集资金,巧立名目,借企业承担责任之名为自己提供便利;相关部门对违法违规企业惩罚不够,使企业失去了发展的标准,失去了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有关企业责任伦理的教育培训不够,使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内容不清楚,对责任的内容不明确,或盲目承担责任;监管部门的督察不力,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人认为,产品安全事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对企业的社会监督,体制上监管不到位。这些行为都促使并加剧了市场经济伦理道德体系的扭曲和财务伦理行为的失真。
4、道德评价不健全
道德是从内在价值上自然地规范人的关系的原则,它更多地依赖人的自律而发挥作用。道德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当前,由于对企业财务伦理的认识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道德评价因此出现了严重偏颇。
第一,道德评价认识失误。市场经济体制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其所固有的终极价值目标当然也就成了我们评价企业发展的基本标准。道德评价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为止,对这些评价的认识还存在诸多偏颇。一般认为,效率、自由、平等和和谐这四项指标是评价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标准,凡是与四大评价标准相符的,就是好的善的,否则就是坏的恶的。但这种道德评价认识忽视了对企业活动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考量;忽略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自由经济,应遵循市场的机制来运作,政府宏观调控随之减少,“无形的手”掌控着市场经济的咽喉;遮掩了企业道德虽然為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但是仍有很多企业在生产销售及服务中往往是利益至上,将道德放在作秀的层面,认为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实际。由此便造成了道德评价认识的片面性。
第二,道德评价指标残缺。目前,对一个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的评价指标一般就是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来计算。盈利高、效益好的企业就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企业,而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等指标虽被慢慢提上评价指标的日程,但所占的评价比例依然很低。与此同时,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主体也较单一。一般来说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与否的评价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和行业。而这两方面的评价都必然因为一些“脐带”关系而容易产生很大的欠公允性和盲目性。因此,要使财务伦理更好的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就必须要平衡好企业评价的各方面指标,将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综合平衡考虑才能充分调动各指标的积极作用,使企业的财务伦理建设朝着善的方向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 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商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王擎.我国资本市场的财务伦理缺失分析[J].财经科学,2006(8):36-42.
[4] 杨光华.企业道德建设论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5] 张旭蕾、郭立田.财务伦理的构架与培育[J].会计之友,2008,8(下):93-96.
[6] 陈理浩、王棣华.企业财务伦理探讨[J].社会科学战线,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