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合作办学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对双语型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增加,双语教学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中得到推广,但究竟采取怎样的双语教学模式一直是各高校双语教师关心的话题。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院校的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中双语教学模式的介绍,既肯定了中澳合作办学模式下双语教学的优越性,又提出了其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中澳合作办学;双语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英(1973-),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江西 南昌 33003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双语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认识上还不够完善,需要形成一套完成的理论体系,指导双语教学的实践;在实践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理论,健全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使我们的双语教学理论更有指导性和针对性,实践更加符合实际,让广大师生受益。本文就江西電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中双语教学的模式问题做一番探析。
  一、双语教学和双语教育
  “双语教学”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提法,在国外被称为“双语教育”,英文翻译是bilingual education。从广义上说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则是指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我国的“双语教学”实际上是指狭义的“双语教育”,有学者将“双语教学”翻译为bilingual teaching。显然,“双语教学”的提法更适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更多地强调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我国实践,我们认为双语教学的定义是:除外语课程外的,使用以外语为主教授或外语讲授占相关课程50%以上课时的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使用外语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以适应我国对外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这个定义较符合目前在中国大学本科及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
  二、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分析
  按照不同目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分为沉浸式、保持式、过渡式三种类型。沉浸式双语教学源于加拿大,是指在校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学生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不但用第二语言讲授语言知识,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非语言类学科课程。它旨在培养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国际型人才,这和我国的双语教学目的相一致。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学习,此外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称之为保持式双语教学。保持式双语教学的特点是它的学习结果并不将第一语言完全排斥在双语教学系统之外,而是在第一语言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第二语言能力,两种语言系统是并行发展的。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学习,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式双语教学。这种双语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最终帮助学生完成从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的转化和过渡,从而掌握目的语及其文化,使学生融入主流社会。它与“沉浸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一模式更加注重循序渐进的习得过程,使学习者逐步脱离其母语而习得第二语言。
  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实行的双语教学都和上述类型都有所区别。从时间上看,接受双语教学的对象是刚入大学校门的高中毕业生,是从高等教育阶段开始,略有别于后期沉浸式双语教育;从第二语言使用的比例来看,由于我国缺乏第二语言广泛使用的社会环境,且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较低——根据阈限理论(王斌华,2004),只有当学生精通第二语言并足以应付教学要求时(如理解课程内容、对课程内容形成概念),双语教育才会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正面效应——因此,我国高等院校无法直接照搬国外的完全沉浸式双语教学,一开始就完全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而部分沉浸式双语教学又不利于学生巩固在双语教学中语言学习上的进步,所以目前在我国高校更普遍的做法是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渐提高,逐步提高第二语言在教学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同时,双语教学的科目可先从外语课程开始,逐步过渡到专业课程,从而确保学生在外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两方面齐头并进。
  三、我院双语教学的模式探讨
  1.我院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双语教学模式介绍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合作,全面引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TAFE体系,并结合国内电力职业教育实际需求,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在电力行业的试点院校实施双专科双文凭、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融合的办学。目前我院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有以下显著特点。
  (1)小班教学。第一学年英语课程实行小班规模教学,每个班约为25人,第二学年专业课程约为35人。小班规模有利于在语言课堂上开展各项活动,尤其是听说课上,便于教师组织和检查活动效果,同时也能确保每个学生得到教师的充分关注。
  (2)课堂教学语言。综合我院实际情况,目前双语教学模式大体分为两种,一是采用原版澳方教材,全英文授课、考核;二是采用原版澳方教材,部分英文授课,中英文双语考核。
  (3)师资配备。首先,参与试点专业教学的教师和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参加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统一组织的,由启思蒙学院教师进行授课的师资培训班和项目管理人员培训班,并通过澳方认证后,方能上岗。其次,启思蒙学院每学期专门指定外教进入学院参与2~3门专业课的授课,中方教师听课学习。
  (4)澳方原版教材。学生的英语课程90%都使用了合作方提供的英文原版教材,专业课程50%来源于澳方原版教材。
  (5)保持式双语教学。我院的双语教学是指除了汉语以外,用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学科教学,但是我国不像其他实施双语教学的国家,语言环境不是中外并重的,所以在我国双语教学属于外语教学的范畴,不是第一语言的教学范畴,因此,我院的双语教学只属于上述的“保持式双语教学”。
  2.目前我院双语教学模式的问题及改进
  (1)中英文在授课中的比例。关于中英文在双语教学中的比例,许多学者倾向于50%甚至更高。笔者认为,比例不宜做统一要求。原因有三:其一,假设教师的水平足够高,但学生的情况差异会较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满足最大部分学生的要求,教学的效果才能够体现。我国大学生英文运用能力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双语教学的目的则是提高学生使用外语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能力怎样培养?不是英文占的比例大,就一定好。目前我们的学生中能灵活运用外语的不超过10%,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不同的处理。笔者认为,在教师、学生各方面水平均较高的学校,英文的比例可以高一些,其他学校可以适当低一些。但是不管比例如何,我们都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在教授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比例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英文可以逐步增加。其二,我国的许多教师由于受中国英语教育思维方式影响很深,其教学时难免会出现中国式思维和表达的情况,因此应当对教师教授的准确性做严格要求:只要讲英语,就必须做到将知识原汁原味讲给学生,以避免出现由于对英文文字或法律内容理解的误差导致的概念性错误,不要出现中国式英语。根据学科的不同,教师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有差别,所以教师必须同时针对中国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英文水平辅之以必要的、适时的中文讲解,还要有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确保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和理解。第三,进行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外语这种工具来提升专业水平,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利用外语从事专业的能力,因此我们的双语教学不能变成另外一堂外语课。
  (2)教材选用及双语课程的设置。原版教材是用地道的语言编写的,而且做工考究、内容生动有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原版教材的编写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目标有时不一致,因为国家不同,教育体制和目标也不同,所以中电联组织专家和教师通过搜集资料、整合多种教材的方式自行编写双语教材。这类教材集中多本教材的优势,语言的编写上也会符合本校师生的外语水平,更有较强的实用性。此外双语课程的设置也要从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科的性质、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以及课程本身的难易程度出发。例如“变压器”和“交流电机”这两门专业基础课2004年用的是澳方教材,设置为双语课程,但效果却并不好。因为这两门课属“电机学”,在专业基础课中是较难的课程,但又对以后学习专业课程至关重要,用中文讲授已经很难理解和接受了,如果再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则更难进行,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教学目标和效果都难以实现。因此,难度大的课程并不适合双语教学。中电联课程组于2005年起把“变压器”和“交流电机”这两门专业基础课设置为中方课程,这是非常合理的。
  (3)教师要求。学科教师和澳方教师互相配合,组成搭档,共同实施双语教学,使他们的优势和劣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通过外教的全英文授课,中方教师一方面加强了英语的听力,知晓了更多更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并且在教学理念上也有了全面更新。可和外教共同探讨教材的不足及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设施的改进(如果以后有了一体化教室,那么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在技术应用和实际操作和培养高级应用技能人才方面将更上一层楼),也可在课堂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参与学生的共同讨论,解释教学当中的疑难知识,解决语言障碍。学生自然大为受益,他们一改平常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在外教创设的语言环境下大胆和他们交流,既提高了口语又深化了专业知识,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课余时外教和学生还会开展各项娱乐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开阔视野,提升追求。有资料和数据表明,外教的参与授课使得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成绩大幅度提高。
  鉴于从事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双语教学教师的现状,最好由中电联牵头组织有能力的机构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做一个培训规划,包括教学方式方法、教材和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进度控制、相关课程专业标准的确认、考题设计等。同时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要加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尤其是基础较差的院校适当派出合适的教师参加学习,以尽快提高双语教学的水平。总之,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专业问题、表述思想的能力,以英语为工具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因此,学习英语和能够使用英语本身不是目的,而用英语从事专业实践才是目的。
  四、结束语
  我院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乃至我国的电力高等职业教育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在中电联的领导下走到今天,不论是项目負责人还是专业教师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笔者相信,在中电联的继续领导组织下,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的误区和急功近利的心理,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把国外经验与本土的实际相结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就会使学生受益,最终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盛德人.双语教学模式探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加]M·F·麦凯,[西]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严正,柳秀峰,
  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阐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分析了企业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制定了企业文化发展纲要,以CI导入为突破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汇总提炼出企业文化十大理念。  关键词:龙泉电力;企业文化;CI;十大理念  作者简介:戴志刚(1976-),男,河南伊川人,洛阳伊川龙泉坑口自备发电有限公司,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伊川 471312)    进入21世纪之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战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波谱分析”课程教学中如何科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法。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分阶段进行设计,通过创设各种有利的教学环境,使师生在平等和谐的交流与探讨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取得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将将专业知识的教师单方講授模式与专业知识应用、专业技能培养的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相结合,对大幅提高“波谱分析”理论性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具有很好的
期刊
摘要:“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涉及的理论公式与工程概念均较多,学生觉得难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选取土的压实性、分层总和法、抗剪强度和侧土压力四个知识点,分别展现讲解思路,阐述了启发式教学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启发式;土力学;讲解思路  作者简介:许年春(1977-),男,安徽安庆人,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边坡支护与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化教育的定义及起源,利用电化手段参与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现代条件下新的称谓,课件使用中常被忽视的现象及解决办法等。  关键词:电化教育;现代技术教育;表现力;多媒体  作者简介:刘举庆(1962-),男,黑龙江五常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学;刘莲秋(1964-),女,辽宁盖州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主要研究方向:信息与通讯技术。(黑龙
期刊
摘要:针对在中澳合作办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部分重叠等现象,进行中方课程模块与澳方课程模块的整合势在必行。本文介绍“Engineering Computing”课程与“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方模块的整合,以及在实行TAFE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时,采用任务驱动、边讲边练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课程整合;任务驱动;TAFE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琳(1957-),女,福建福清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
期刊
摘要:本文以AutoCAD2009为基础,对于文字标注中的文字样式、特殊字符的输入、通过多行文字编辑器中的堆叠功能实现尺寸公差的标注等教学过程中几个常见的实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AutoCAD2009;文字标注;文字样式;公差标注  作者简介:孙海波(1968-),女,江苏盐城人,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理论、CAD/CG(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
期刊
摘要:网格技术在E-Learning领域的应用逐渐形成了E-Learning Grid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为E-Learning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解决了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的E-Learning资源共享难题,对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数字化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格;E-Learning;资源管理   作者简介:刘鹏(1985-),男,河南舞钢人,石家庄铁道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硕士研究生,
期刊
摘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制冷与低温技术”的课程特点,分析了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便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工程意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制冷与低温技术;教学改革;研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刘恩海(1974-),男,河南信阳人,河南城建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系,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低温制冷技术及系统仿真;
期刊
摘要:在“大工程观”的影响下,如何激发学生对电类课程的兴趣,提高电类课程的教学效率成为众多高校研究的重点。本文介绍了我校多年研究的电类课程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的利用等多种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提出了将教学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韩红芳(1975-),女,江苏江都人,江苏工业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工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从面向对象的教学模式入手,设计了教学模式的三层模式结构和软件工程的具体分组设计方法与步骤。同时在“软件工程”实践中,要求学生使用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做进度计划,使用visio2003软件绘制数据流图,CVS软件进行版本控制等,完整地诠释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软件工程”师生互动教学新模式。最后分析了各式各样的现代师生沟通方式。  关键词:教学模型;软件工程;视频教学  作者简介:马玉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