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油茶产业蓬勃发展

来源 :林业与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抓上下联动,凝聚产业发展合力。一是高层有力推动。省委省政府将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强省的特色优势产业来抓,杜家毫书记、许达哲省长、乌兰副书记、隋忠诚副省长等省領导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二是政策精准引领。省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了鼓励矿山、房地产等工商企业转型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政策。2018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将油茶确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六个千亿产业之一。省林业局相应制定了《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明确用3至5年时间实现千亿级产业目标。三是基层广泛参与。全省各市州、各县市区均把油茶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因势利导,掀起了油茶产业发展的热潮。如衡阳市、永州市和常宁、邵阳等市县,都把油茶产业作为 “一把手”工程来抓,推动力度前所未有。目前,全省油茶面积3333.33公顷以上的县市区有74个,3.33万公顷以上的有11个。
  二、抓资源培育,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是造改并举,扩大油茶资源总量。坚持一手抓新造增量,一手抓低改提质,以每年新造3.33万公顷、低改抚育6万公顷的速度推进油茶资源培育。近十年来,新造油茶林31万公顷,垦复改造低产林56.26万公顷,油茶林面积达139.48万公顷,油茶籽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二是示范带动,提高基地建设质量。以衡阳、永州2个“全国油茶产业建设示范市”和常宁、邵阳等48个国家油茶重点县为依托,着力打造基地建设示范样板,带动全省油茶基地建设实现“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严把油茶良种壮苗关,强化品种更新换代,分区域推广油茶良种组合。以油茶低改示范林建设为抓手,探索推广“带状更新”油茶低改模式,有力促进了基地建设提质增效。三是规模经营,培育油茶产业集群。通过实施省政府农业“百千万”工程,依托油茶龙头企业,整合资源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打造了51个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设施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综合效益突出、示范带动明显的现代油茶综合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并以此辐射带动,形成了衡阳、常德、怀化等7个区域油茶产业集群。
  三、抓创新驱动,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一是推进油茶科技创新。依托设在湖南的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油茶研究开发中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20多项。建成国家级油茶种质资源库和油茶杂交种子园,形成了配套的良种繁育和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建成油茶采穗圃31处、面积126.67公顷,油茶杂交种子园20公顷。筛选出油茶优良品种34个,平均每公顷产茶油达到750公斤以上。探索出“大三湘”鲜果鲜榨冷提茶油工艺等一批新技术,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二是推进产业模式创新。创新林地流转模式,各种市场主体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油茶基地建设。创新经营模式,形成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如“大三湘”的“农户庄园”模式、“中联天地”的家庭林场模式、常宁的油茶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均取得较好的效果。三是推进融资机制创新。省财政设立了每年5000万元的油茶专项资金,2018年增加到1亿元。省林业局、省农行和省农信担保公司联合打造了“惠农担—油茶贷”项目,建立“政府贴息、农担增信、农行贷款”的运作机制,从油茶专项中安排2000万元给予利息、担保费补贴。省农行还推出了惠农e贷、政府购买服务贷款等信贷产品。省财政设立了省农业产业兴旺基金,衡阳市筹建了油茶产业基金。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纳各类社会资本、战略资本、开发性金融资本投资油茶产业,着力培育优质油茶企业上市融资。
  四、抓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效益。一是打造公用品牌。省油茶产业协会、龙头企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联合创建了“湖南茶油”公用品牌,并计划通过3至5年的努力,着力创新经营管理和品牌营销机制,切实提升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培育企业品牌。鼓励“三品一标”建设在我省茶油企业中,已建成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109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9个、湖南著名商标31个和湖南名牌产品11个。培育了大三湘、山润、金浩、贵太太、林之神等一批颇具影响的茶油品牌,其中贵太太、洪盛源已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三是弘扬茶油文化。联合湖南广电开展了“讲好茶油故事、宣传茶油优势”系列活动,支持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建立油茶百年老树园、油茶博览园、茶油展示与体验馆,推动油茶协会申报老油榨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弘扬湖南历史悠久的茶油文化,进一步丰富了茶油品牌内涵。四是促进市场推广。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打造了“互联网+油茶产业”信息平台,开通了“国油网”,实现线上线下营销有机结合。组织油茶企业多次抱团参加各类展会,利用多种媒体大力宣传推介湖南茶油,有效提高了市场认知度、美誉度。组建湖南茶油“诚信联盟”,切实增强社会大众对茶油的消费信心。
其他文献
龙山县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连荆楚而挽巴蜀,历史上称之为“湘鄂川之孔道”。地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境内群山耸立,峰峦起伏,酉水、澧水及其支流纵横其间。  在这块“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加宅园”,集“老、少、边、山”于一体的土地上,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2%,却养育了超过60万各族儿女。由于长期的开垦利用,龙山的森林植被一度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特别是海拔千米以上中山区,由
期刊
脱去朝衣出禁天,武陵山色识瓢仙。麻阳,这座潇湘西陲,黔贵东临的武陵山片区贫困县,却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冰糖橙之都”等美誉。2013年以来,麻阳积极实施世界银行贷款湖南森林恢复和发展项目,多措并举,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的新路子。  基地建设示范化  “有了这个世行项目,我们当地老百姓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说起世行造林项目,麻阳万丰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德贵赞不绝口。  麻阳万丰果业
期刊
邵阳市绥宁县,位于湖南西南部,以林木著称。“八山半水一分田”的现实,让绥宁百姓长期依赖于原始、粗放的“伐木经济”。  过去,在“沒钱了,上山砍树砍竹”的观念下,绥宁山林被过度砍伐。生态破坏造成的恶果,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倒逼绥宁人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绿色动能,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仍是“靠山吃山”,这回却有大不同。  55岁的李正文是湖南银山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绥宁的“林二代”。  公
期刊
6月的洞庭,潮水奔涌,一碧万顷;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6月22日至26日,记者蹲点洞庭湖畔的岳阳县荣家湾镇,看到湖区生态保护一连串的喜人变化:垃圾分类覆盖全镇13个行政村,5个生态优良的精品屋场和沿G240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初具雏形,植绿补绿达97.72公里。湖区乡亲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湿地生态美景逐渐重现。荣家湾镇党委书记李德军打趣道:“出门见绿,移步进园,上堤观湖,这是如今我们沿湖乡村
期刊
2月的湖南,春寒料峭。然而,三湘林人的心里却是暖意融融。2月19日,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文浩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作工作报告。这次会议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后,湖南召开的首次全省林业大会。  在2018年湖南林业的“成绩单”上,森林覆盖率59.82 %、森林蓄积量5.72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75.73%、林业产业总产值4600亿元,这些亮眼
期刊
以改革稳权,筑牢林业强市根基。一是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探索试行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促进了三权分置。二是在国有林场改革中落实了一揽子利场利民政策,并积极打造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绿色富民产业,激活了生态经济。三是将全市31个乡镇(街道)林业站纳入财政全额拨款范围,同时加大国家标准林业站建设力度,并著力探索推进“山长制”试点,强化了基层基础。  以流转活权,释放林业改革红利。一是出台
期刊
从生态保护大格局着眼,推动责任上肩。一是市委市政府出台《岳阳市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将沿江生态修复纳入七大整治任务,将东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和重点工作内容。二是湿地公园“一园一法”实现全覆盖,《岳阳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已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三是持续推进东洞庭湖、横岭湖、黄盖湖等自然保护区确界调优。2018年2月,东洞庭湖保护
期刊
立足本职抓保护,夯实生态根基。一是1998年以来,积极实施长江防护林造林、世行贷款造林等多项造林工程,累计造林700多公顷。二是通过实施封禁、建立防火隔离带、组建护林队伍、实施常态化巡山护林等管护举措,取得了20多年无火险火灾、无乱砍滥伐的好成绩。三是积极调整、优化树种林种结构,不断提升森林的质量和效益,栽培油茶、黄柏、枣皮等經济林共 266.67公顷。  立足资源抓产业,打造绿色银行。一是发展生
期刊
又值一年岁末时。不知不觉中,2018年悄然流逝了。回首这一年,湖南林業走过了怎样的风景?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湖南林业科学谋划,积极作为,全面提升森林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继续深化各项林业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期刊
身居林场、尽职林区、奉献林业,是国有林场大部分干部职工的真实写照。贺清平就是其中的一位。出生在黄丰桥林场的他,深受老林场人、老党员父亲的影响,对林场的一树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别样的情结,从小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把林木培育得更茁壮、把林区保护得更完整、把林场建设得更美好。他想到做到,已在林场一线坚守30年,以赤诚之心追逐绿色之梦。  一腔赤诚建绿业  1988年高中毕业的贺清平,怀揣着儿时的梦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