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帮帮杨美玲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以前在开远市一个高寒山区小学任教时,学生中有不少苗族学生,其中有一个叫杨美玲的女学生,令我印象深刻。
  杨美玲转来我们学校时,脸色苍白,穿着破旧,身上沾满了红泥土的气息。杨美玲家到学校有十多公里的山路,她中午不回家,每天和许多苗族学生一样,自己带点玉米饭来吃。尽管求学条件如此艰难,可杨美玲却从来没有缺席或迟到过!她上课十分认真,本子上总是记得满满的,书上也圈圈点点画下重点、难点。每次考试,她的成绩总是排在班上前三名。她将来一定能考个好大学,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每次看到她的成绩单,我总是这样想。
  杨美玲对唱歌很痴迷,会唱很多苗族民歌,她的声音温婉动听带有某种魔力,总能很轻易地揪住我们的耳朵,拨动我们的心弦。她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民歌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每次听到她的歌声,我总是这样想。
  杨美玲是一个乐于助人,自立自强的学生。每逢天阴下雨,学前班的小朋友都是她背着回家,遇到小同学生病了,她也主动请缨将其背回家。到了拣菌子的季节,她满山找菌子卖以赚取学费,每次拾到鸡枞她都要留两朵给老师。
  然而,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助人,自立自强,善解人意的13岁的杨美玲最终还是辍学了。杨美玲辍学后,我两次去她们家做工作也没能使她重新回到学校。她父亲常常酗酒,又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了让两个弟弟上学,父亲让她回家干活供两个弟弟上学。我听说后来她到镇上的豆腐皮厂给人打工烧火,还到过电厂捡废铁。3年后,我再次见到她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她父亲把她嫁给了一个本地的老光棍,换取了3000块钱的彩礼。2010年秋,我在医院碰见她,她患了肝腹水,不久就听到她的死讯,年仅17岁……
  在我曾经任教的那所学校,有不少像杨美玲这样的苗族学生,三四年级便辍学,干活养家或嫁人生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诸如来自社会对边远地区的漠视,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的恶劣,一些少数民族观念落后等等,但我终究无法摆脱深深的自责:如果我当时再多坚持一下,再多想些办法,杨美玲或许就不会这样过早地凄惨凋落……
  想起杨美玲,除了自责,我时常有一种地无力感。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我希望相关教育部门、学校、媒体和社会团体能对杨美玲们给予更多的关注,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能给杨美玲们更多的帮助,圆她们的上学梦,圆她们的大学梦,圆我们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徐永寿◇
其他文献
我这就给小燕子写信,  告诉小燕子,你要加快脚步啊!  我家楼下的丁香花都开了,  你再不回来,  就闻不到香味了。  我这就给大海写信,  告诉大海,你要学会有耐心。  你不是一直想要见见我吗?  这个暑假,  爸爸会带我去看你。  我这就给月亮写信,  告诉月亮,我最近作业多,  就不去你家玩了。  但是,你要让嫦娥姐姐的玉兔,  来我家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