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民意”一词成了各类媒体上的高频词。各级政府在重大决策上越来越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征集民意,倾听民众的心声。民意在政府决策中究竟有多重要,通过近日发生的一些事例可见一斑:四川什邡、江苏启东,一西一东两个县级市,在2012年7月一头一尾成为网络的话题焦点。两个相距遥远的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引发公共事件,最终均以政府一方顺应民意、宣告永久取消项目而告终。虽然两件事情已经过去,但值得人们深思之处很多。
事实上,什邡和启东事件绝非孤例。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由环保引发的群体冲突时有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少项目都通过了环评,甚至是国家或省里确定的重点产业项目。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民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社会环境敏感期,怎样才能避免民众非理性情绪之下的极端行为?政府与民众如何理性互动,求得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什邡和启东事件的“胜利”“双赢”背后,隐藏的是巨大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消耗,笔者不禁要问:这种“胜利”“双赢”为何不能出现在决策之前?
政府在做出某个重大决策时,各环节本应做到科学论证、公开透明、充分沟通,进而得到大部分群众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固然需要公民理性表达诉求,但更需要政府成为负责任的透明政府。一次次事件,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民众“参与”的价值,不能等到“被动”时才来尊重民意。若是某些地方官员还抱着一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思维,认为老百姓只要跟着走就行了,至于怎么决策、怎么发展经济则不必知道,总觉得可以完全代替民众决策,那么民主、民意又从何谈起?这几年,中央一再强调要民主决策,对于那些总是不能理解其深邃内涵、总做表面文章、说一套做一套的部分地方官员来说,应当深思。
什邡事件与启东事件形成效应叠加,会让人们产生这样的印象:当政府的决策有问题时,纠正问题最快速也最彻底的办法就是搞暴力示威。这种印象若是逐渐从点连成片,对中国的社会稳定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它会鼓励人们拒绝相信政府,并采取激进方式实现利益诉求。中国这些年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尽管利益诉求分化导致矛盾多发,但国家大的政治稳定有坚实基础。现在正是围绕什邡、启东这些典型事件做制度上认真改革的好时机,各地政府需要无事时有紧迫感,遇事时也不惊慌,只要真心为人民利益服务,人民是看得懂的。
漠视民意的野蛮决策者最终必会吃苦头,因为他们的行为使得政府的公信力严重下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什邡、启东事件具有警醒作用,它告诫决策者:只有充分尊重民意、让民主化贯穿整个决策过程,才能避免损失,少走弯路;而尊重民意,更是政府赢得信任与拥护的关键。
当然,在这两个事件中政府部门最终采纳了民众的意见,这是中国公共政策的重大进步,一种可喜的进步!但我们更希望,各级政府不再“重民意于决策后”,而能“尊民意于决策先”,则于民众、于政府、于国家均善莫大焉!诸多事实证明,一个尊重人民的政府,一个懂得妥协并愿意同人民、舆论商量的政府,只会赢得信任而非失去威严,只会提升形象而非自毁长城。
愿此后,诸公能“尊民意于决策先”!
责任编辑:雷 欣
事实上,什邡和启东事件绝非孤例。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由环保引发的群体冲突时有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少项目都通过了环评,甚至是国家或省里确定的重点产业项目。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民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社会环境敏感期,怎样才能避免民众非理性情绪之下的极端行为?政府与民众如何理性互动,求得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什邡和启东事件的“胜利”“双赢”背后,隐藏的是巨大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消耗,笔者不禁要问:这种“胜利”“双赢”为何不能出现在决策之前?
政府在做出某个重大决策时,各环节本应做到科学论证、公开透明、充分沟通,进而得到大部分群众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固然需要公民理性表达诉求,但更需要政府成为负责任的透明政府。一次次事件,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民众“参与”的价值,不能等到“被动”时才来尊重民意。若是某些地方官员还抱着一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思维,认为老百姓只要跟着走就行了,至于怎么决策、怎么发展经济则不必知道,总觉得可以完全代替民众决策,那么民主、民意又从何谈起?这几年,中央一再强调要民主决策,对于那些总是不能理解其深邃内涵、总做表面文章、说一套做一套的部分地方官员来说,应当深思。
什邡事件与启东事件形成效应叠加,会让人们产生这样的印象:当政府的决策有问题时,纠正问题最快速也最彻底的办法就是搞暴力示威。这种印象若是逐渐从点连成片,对中国的社会稳定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它会鼓励人们拒绝相信政府,并采取激进方式实现利益诉求。中国这些年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尽管利益诉求分化导致矛盾多发,但国家大的政治稳定有坚实基础。现在正是围绕什邡、启东这些典型事件做制度上认真改革的好时机,各地政府需要无事时有紧迫感,遇事时也不惊慌,只要真心为人民利益服务,人民是看得懂的。
漠视民意的野蛮决策者最终必会吃苦头,因为他们的行为使得政府的公信力严重下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什邡、启东事件具有警醒作用,它告诫决策者:只有充分尊重民意、让民主化贯穿整个决策过程,才能避免损失,少走弯路;而尊重民意,更是政府赢得信任与拥护的关键。
当然,在这两个事件中政府部门最终采纳了民众的意见,这是中国公共政策的重大进步,一种可喜的进步!但我们更希望,各级政府不再“重民意于决策后”,而能“尊民意于决策先”,则于民众、于政府、于国家均善莫大焉!诸多事实证明,一个尊重人民的政府,一个懂得妥协并愿意同人民、舆论商量的政府,只会赢得信任而非失去威严,只会提升形象而非自毁长城。
愿此后,诸公能“尊民意于决策先”!
责任编辑:雷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