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新课标强调物理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猜测、观察、操作实践,探索、归纳、类比、思考、交流、反思等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学习的过程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新课程教学理念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学生天生好奇心强,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教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进行“光的直线传播”教学时,老师做个有趣的手影,学生会感到很有趣;在学习“光的折射”知识的时候,先做一个筷子插入水杯中,筷子弯折的小实验,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对此产生很强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始于惊奇。确实如此,惊奇的现象能很好地刺激学生,它是思维的原动力。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惊奇的物理现象来刺激学生,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促进他们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在“运动的描述”中有几个基本的概念──运动、静止、位置、参考物,对于枯燥的概念,我们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教师引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从而提出:“是山动还是船行?”诗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矛盾的感觉?如果诗人置身于“满眼风波多闪烁”的意境中时,他忘记了自己是在随水流而前进的船上,仿佛看到了对面的山朝他走来;当诗人又感到“山没动,是船行”时,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由此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即时展现学生的猜想。讨论完后教师顺利引出上述概念,并可以返回诗中向学生提问各种情形的参考物,以此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对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此例子虽然比较简单,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以自然界的奇妙引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去探究科学,探索科学。
二、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寻求与旧知识的联系作为新知识的迁移点,在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讨。在学习新知识和面对新问题时,学生往往可以基于旧知识,依据他们原有的认知能力对新问题加以解释或提出猜想假设。由于学生旧认知结构的不足,会导致学生的预想与新的现实问题不相符合,从而产生问题,激发学习的动力。如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学生测出几组电压和电流值,画出I—U图像,发现不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而旧知识“伏安法测定值的电阻”实验,I—U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上述现象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联系,造成了学生问题情境,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解决实验得出的结果,使学生感到好奇并渴望求解,学生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学设计实验情境时应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结构中产生冲突,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的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联想和想象中活跃,在获得正确答案中发展,最后新知识在具体实验验证过程及结果中内化,从而完成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三、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处处包含着物理的知识。新课程教学也要求我们物理从生活开始,再由物理走向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也是很多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浮力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坐船的经历,然后问问学生:军舰是钢铁做的,为什么钢铁做的球却无法浮在水面上呢?又如学习液体汽化知识的时候,先请学生说一说,打针的时候,医生在皮肤上擦酒精棉时的感觉?为什么会感觉到凉呢?再如,在学习内能知识的时候,可以请走读的学生回忆一下,冬天骑自行车到学校后,感觉手冷的时候,经常是怎么处理的?很多学生会说:用双手搓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的方法,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两个方法改变内能的本质。
四、利用物理實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仔细留意实验的每一步,着力于一些容易忽视的实验细节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必定能够“以小见大”,于“不经意处”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冲动。在学习声音产生原因知识的时候,在音响前面,点燃一支蚊香,放音乐的时候,会看到烟柱被震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烟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在学习液体沸腾有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先做一个纸盒烧开水的小实验,学生在实验前,总认为是无法烧开水的,估计纸盒很快烧着的。当他们看到水真的在纸盒里沸腾的时候,心也沸腾了,总觉得这个现象是不可思议的!然后,老师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探究,探索液体沸腾的特点。“浮力”的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而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空实心以及物体形状有关等等。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有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演示如下实验:在盛有一定比重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便浮于水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便沉入水里。放进一个鸡蛋,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进清水里,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在水面上。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学生们一定会被吸引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他们心里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木块会漂浮,石子会下沉,而鸡蛋却会悬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的情况也会不一样的呢?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新课。学习滑轮组时,可以请班级里两个力气比较大的男生一个弱小的女生上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一根尼龙绳在两个光滑的竹竿上缠绕几圈,一端固定在某根竹竿上,别一端给女生拉着,两个力气大的男生每人拉一根竹竿。很多学生在实验前,估计小女生是拉不过两个男生的,但,他们看到的现实是小女生轻轻的将两个力气大的男生拉拢了!学生的心中产生很多的疑问,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就想探索其中的奥秘。
新课标强调物理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猜测、观察、操作实践,探索、归纳、类比、思考、交流、反思等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学习的过程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新课程教学理念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学生天生好奇心强,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教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进行“光的直线传播”教学时,老师做个有趣的手影,学生会感到很有趣;在学习“光的折射”知识的时候,先做一个筷子插入水杯中,筷子弯折的小实验,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对此产生很强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始于惊奇。确实如此,惊奇的现象能很好地刺激学生,它是思维的原动力。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惊奇的物理现象来刺激学生,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促进他们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在“运动的描述”中有几个基本的概念──运动、静止、位置、参考物,对于枯燥的概念,我们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教师引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从而提出:“是山动还是船行?”诗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矛盾的感觉?如果诗人置身于“满眼风波多闪烁”的意境中时,他忘记了自己是在随水流而前进的船上,仿佛看到了对面的山朝他走来;当诗人又感到“山没动,是船行”时,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由此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即时展现学生的猜想。讨论完后教师顺利引出上述概念,并可以返回诗中向学生提问各种情形的参考物,以此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对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此例子虽然比较简单,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以自然界的奇妙引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去探究科学,探索科学。
二、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寻求与旧知识的联系作为新知识的迁移点,在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讨。在学习新知识和面对新问题时,学生往往可以基于旧知识,依据他们原有的认知能力对新问题加以解释或提出猜想假设。由于学生旧认知结构的不足,会导致学生的预想与新的现实问题不相符合,从而产生问题,激发学习的动力。如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学生测出几组电压和电流值,画出I—U图像,发现不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而旧知识“伏安法测定值的电阻”实验,I—U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上述现象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联系,造成了学生问题情境,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解决实验得出的结果,使学生感到好奇并渴望求解,学生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学设计实验情境时应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结构中产生冲突,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的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联想和想象中活跃,在获得正确答案中发展,最后新知识在具体实验验证过程及结果中内化,从而完成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三、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处处包含着物理的知识。新课程教学也要求我们物理从生活开始,再由物理走向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也是很多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浮力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坐船的经历,然后问问学生:军舰是钢铁做的,为什么钢铁做的球却无法浮在水面上呢?又如学习液体汽化知识的时候,先请学生说一说,打针的时候,医生在皮肤上擦酒精棉时的感觉?为什么会感觉到凉呢?再如,在学习内能知识的时候,可以请走读的学生回忆一下,冬天骑自行车到学校后,感觉手冷的时候,经常是怎么处理的?很多学生会说:用双手搓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的方法,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两个方法改变内能的本质。
四、利用物理實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仔细留意实验的每一步,着力于一些容易忽视的实验细节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必定能够“以小见大”,于“不经意处”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冲动。在学习声音产生原因知识的时候,在音响前面,点燃一支蚊香,放音乐的时候,会看到烟柱被震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烟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在学习液体沸腾有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先做一个纸盒烧开水的小实验,学生在实验前,总认为是无法烧开水的,估计纸盒很快烧着的。当他们看到水真的在纸盒里沸腾的时候,心也沸腾了,总觉得这个现象是不可思议的!然后,老师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探究,探索液体沸腾的特点。“浮力”的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而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空实心以及物体形状有关等等。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有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演示如下实验:在盛有一定比重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便浮于水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便沉入水里。放进一个鸡蛋,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进清水里,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在水面上。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学生们一定会被吸引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他们心里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木块会漂浮,石子会下沉,而鸡蛋却会悬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的情况也会不一样的呢?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新课。学习滑轮组时,可以请班级里两个力气比较大的男生一个弱小的女生上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一根尼龙绳在两个光滑的竹竿上缠绕几圈,一端固定在某根竹竿上,别一端给女生拉着,两个力气大的男生每人拉一根竹竿。很多学生在实验前,估计小女生是拉不过两个男生的,但,他们看到的现实是小女生轻轻的将两个力气大的男生拉拢了!学生的心中产生很多的疑问,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就想探索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