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作教学难,习作入门教学更难。三年级的孩子从“写话”到“习作”,随着习作难度的增大,一部分孩子无法适应,产生了畏难情绪。大多数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弱,习作条理不清,容易跑题。老师们对教材的不重视,一味追求大量的课外习作练习,也让习作教学止步不前。因此,习作入门教学面临着困境。思维导图能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思维,加之图文并茂,能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习作兴趣。笔者将思维导图融入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中,通过八个单元的习作训练,初探了思维导图在习作入门时的作用。
关键词:习作入门;思维导图;三年级上册
1 习作入门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方面
1.1.1 从“写话”到“习作”的畏难情绪。低段的写话要求学生会写几句话,并把话写通顺即可,要求比较低,学生们基本都可以达到要求。但是升入三年级,“写话”变成了“习作”,要求孩子们写人物、编童话、观察动植物、写事情等等,内容难度系数一下子提高了,而且字数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面对“写话”到“习作”的转变,一部分孩子无法适应,无从下笔,产生了畏难情绪。
1.1.2 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三年级的孩子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萌芽期,大多数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在习作时则表现为结构不清,内容重复,重点不突出。部分学生更是思维无条理,结构、语言混乱,离题万里。
1.2 教师方面
1.2.1 对单元习作教学重视不够。教师处于写话指导到习作指导的过度期,没有合适的指导方向。部分教师一味追求课外习作的大量练习,对单元习作教学重视不够。因此,孩子们在完成了大量的“日记”、“周记”之后,习作水平进步程度不明显,反而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1.2.2 对学生思维训练重视不够。教师在教学习作时,倾向于出示优秀的例文,然后讲解例文的结构和语言,紧接着便让孩子们模仿着例文开始写作了。这样做让孩子们有话可写,有格式可仿写,但是这就把习作教学内容变得格式化了,学生的习作也越来越模式化。学生的习作能力虽然看起来提高了,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思维被束缚住了,长期处在这样的桎梏中,学生会越来越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学习工具,它能把我们大脑中的想法用彩色的笔画在纸上,通常由文字、图形、图标等构成。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确定的主题词置于中心,利用由粗到细的线条把头脑中的想法发散在图纸上。它能够帮助我们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文字等建立联系,有利于记忆。
3 思维导图在习作入门中的运用
3.1 思维导图用于习作入门的可行性分析
3.1.1 有利于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文习作教学,是指在习作前,让学生通过思考,用直观的图示展现出文章的结构、主要内容等。三年级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习作时容易犯条理不清、结构混乱的问题,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能够让孩子们在习作时有结构可依,也不容易跑题。另外,思维导图是发散性的,除主要结构外,其余内容由孩子们思考或讨论后产生,不容易束缚孩子们的想法,避免了千篇一律的问题。
3.1.2 有利于提高习作的兴趣。思维导图主要由缤纷的色彩、有趣的图形、发散的线条、有序的文字组成。低段升上来的孩子喜欢绘画,喜欢丰富的色彩,因此,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习作水平。
3.2 思维导图在习作入门中的实践
3.2.1 写人物习作入门实践。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练习第一篇的主题是《猜猜他是谁》,重在描写人物的一两点特点,但不出示人物的姓名,让大家猜一猜。学生们在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时候,已经学习过用几句话写一写“好朋友”。现在作为三年级上册的第一次习作练习,编者应该是在有序地提高孩子们的写人习作水平。二年级时只需要写一写“好朋友”长什么樣子,以及和“好朋友”经常做的事情,要求比较简单。三年级的习作则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一写,也是在训练孩子们的对习作内容的选择能力。
3.2.2 续编类习作入门实践。续编类习作,就是续写和编写故事。续编类习作也是写事情的一种,但是这个事情需要联系前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次的习作练习为《续写故事》,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续编故事比较兴奋,在说的环节大家都很积极,但是编者马上意识到他们的思维比较混乱,有些甚至偏离了续写的主要方向。虽然,续写故事可以尽情想象,但是也需要一些想象的枝干,不能凭空想象。
3.2.3 写事物习作入门实践。写事物类型习作,也就是描写物品、动物、植物等的习作。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个习作单元的主题就是观察身边的事物。这个单元两篇课文《翠鸟》和《金色的草地》,分别描写了动物和植物。统编版新增了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也会观察动物和水果的例文。描写动物和植物相比,植物是静态的比较好写,而水果的观察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观察形式也比较多样,包括看、摸、闻、尝等。因此,本次习作采取主题为观察水果。
3.2.4 写景物习作入门实践。写景类习作,即描写景物。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是《这儿真美》,要求能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一段话要有一句中心句。既然要抓住中心句写,就要先提炼出中心词,再围绕着这个意思发散思维。我让孩子们回家看看自己游览过的地方,找出自己认为美丽的地方,并且回忆一下这个地方哪些东西很美。
3.2.5 写事情习作入门实践。写事情的习作,就是叙述一件事情。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日记》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高兴》都是写事情的。这里阐述一下我在《那次玩得真高兴》习作时的思维导图教学。习作前依旧是素材收集的作业,学生回家翻看照片或者回忆自己玩的过程,选出玩得最开心的那次。上课时,我让学生先把自己玩的过程讲出来,发现学生过程将得比较简单。因此,我以某生的玩滑滑梯为例,告诉孩子们玩的时候写一写玩的动作以及当时开心的心情,可以加入一些比喻和拟人的句子,让文章更加有意思
4 小结
习作教学,本身就是最让语文老师头疼的一个教学模块。其中,习作入门时学生的畏难情绪、思维逻辑混乱,以及老师自身的指导方法欠缺或失当,更是让老师陷入窘迫的境地之中。而思维导图能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思维,让头脑中的想法有序地呈现在纸上,让学生有格式可以依据,但是又不是流水线上的同一种商品。思维导图的形式多样,色彩鲜艳也能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习作兴趣。笔者将思维导图融入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中,八个单元的习作训练,让孩子们的习作思维得到了发展,让他们的习作水平得到了一点提高。
参考文献:
[1] 许青.思维导图在小学记叙文习作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 刘垚.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3] 吴勇.基于交往视野的“童化作文”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07(05).
(作者单位:瑞安市曹村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习作入门;思维导图;三年级上册
1 习作入门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方面
1.1.1 从“写话”到“习作”的畏难情绪。低段的写话要求学生会写几句话,并把话写通顺即可,要求比较低,学生们基本都可以达到要求。但是升入三年级,“写话”变成了“习作”,要求孩子们写人物、编童话、观察动植物、写事情等等,内容难度系数一下子提高了,而且字数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面对“写话”到“习作”的转变,一部分孩子无法适应,无从下笔,产生了畏难情绪。
1.1.2 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三年级的孩子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萌芽期,大多数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在习作时则表现为结构不清,内容重复,重点不突出。部分学生更是思维无条理,结构、语言混乱,离题万里。
1.2 教师方面
1.2.1 对单元习作教学重视不够。教师处于写话指导到习作指导的过度期,没有合适的指导方向。部分教师一味追求课外习作的大量练习,对单元习作教学重视不够。因此,孩子们在完成了大量的“日记”、“周记”之后,习作水平进步程度不明显,反而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1.2.2 对学生思维训练重视不够。教师在教学习作时,倾向于出示优秀的例文,然后讲解例文的结构和语言,紧接着便让孩子们模仿着例文开始写作了。这样做让孩子们有话可写,有格式可仿写,但是这就把习作教学内容变得格式化了,学生的习作也越来越模式化。学生的习作能力虽然看起来提高了,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思维被束缚住了,长期处在这样的桎梏中,学生会越来越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学习工具,它能把我们大脑中的想法用彩色的笔画在纸上,通常由文字、图形、图标等构成。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确定的主题词置于中心,利用由粗到细的线条把头脑中的想法发散在图纸上。它能够帮助我们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文字等建立联系,有利于记忆。
3 思维导图在习作入门中的运用
3.1 思维导图用于习作入门的可行性分析
3.1.1 有利于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文习作教学,是指在习作前,让学生通过思考,用直观的图示展现出文章的结构、主要内容等。三年级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习作时容易犯条理不清、结构混乱的问题,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能够让孩子们在习作时有结构可依,也不容易跑题。另外,思维导图是发散性的,除主要结构外,其余内容由孩子们思考或讨论后产生,不容易束缚孩子们的想法,避免了千篇一律的问题。
3.1.2 有利于提高习作的兴趣。思维导图主要由缤纷的色彩、有趣的图形、发散的线条、有序的文字组成。低段升上来的孩子喜欢绘画,喜欢丰富的色彩,因此,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习作水平。
3.2 思维导图在习作入门中的实践
3.2.1 写人物习作入门实践。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练习第一篇的主题是《猜猜他是谁》,重在描写人物的一两点特点,但不出示人物的姓名,让大家猜一猜。学生们在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时候,已经学习过用几句话写一写“好朋友”。现在作为三年级上册的第一次习作练习,编者应该是在有序地提高孩子们的写人习作水平。二年级时只需要写一写“好朋友”长什么樣子,以及和“好朋友”经常做的事情,要求比较简单。三年级的习作则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一写,也是在训练孩子们的对习作内容的选择能力。
3.2.2 续编类习作入门实践。续编类习作,就是续写和编写故事。续编类习作也是写事情的一种,但是这个事情需要联系前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次的习作练习为《续写故事》,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续编故事比较兴奋,在说的环节大家都很积极,但是编者马上意识到他们的思维比较混乱,有些甚至偏离了续写的主要方向。虽然,续写故事可以尽情想象,但是也需要一些想象的枝干,不能凭空想象。
3.2.3 写事物习作入门实践。写事物类型习作,也就是描写物品、动物、植物等的习作。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个习作单元的主题就是观察身边的事物。这个单元两篇课文《翠鸟》和《金色的草地》,分别描写了动物和植物。统编版新增了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也会观察动物和水果的例文。描写动物和植物相比,植物是静态的比较好写,而水果的观察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观察形式也比较多样,包括看、摸、闻、尝等。因此,本次习作采取主题为观察水果。
3.2.4 写景物习作入门实践。写景类习作,即描写景物。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是《这儿真美》,要求能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一段话要有一句中心句。既然要抓住中心句写,就要先提炼出中心词,再围绕着这个意思发散思维。我让孩子们回家看看自己游览过的地方,找出自己认为美丽的地方,并且回忆一下这个地方哪些东西很美。
3.2.5 写事情习作入门实践。写事情的习作,就是叙述一件事情。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日记》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高兴》都是写事情的。这里阐述一下我在《那次玩得真高兴》习作时的思维导图教学。习作前依旧是素材收集的作业,学生回家翻看照片或者回忆自己玩的过程,选出玩得最开心的那次。上课时,我让学生先把自己玩的过程讲出来,发现学生过程将得比较简单。因此,我以某生的玩滑滑梯为例,告诉孩子们玩的时候写一写玩的动作以及当时开心的心情,可以加入一些比喻和拟人的句子,让文章更加有意思
4 小结
习作教学,本身就是最让语文老师头疼的一个教学模块。其中,习作入门时学生的畏难情绪、思维逻辑混乱,以及老师自身的指导方法欠缺或失当,更是让老师陷入窘迫的境地之中。而思维导图能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思维,让头脑中的想法有序地呈现在纸上,让学生有格式可以依据,但是又不是流水线上的同一种商品。思维导图的形式多样,色彩鲜艳也能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习作兴趣。笔者将思维导图融入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中,八个单元的习作训练,让孩子们的习作思维得到了发展,让他们的习作水平得到了一点提高。
参考文献:
[1] 许青.思维导图在小学记叙文习作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 刘垚.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3] 吴勇.基于交往视野的“童化作文”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07(05).
(作者单位:瑞安市曹村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