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AHP和云物元模型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研究

来源 :金属矿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tongli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指标具有模糊性、随机性和不相容性的特点,结合云模型和物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GA-AHP和云物元评估模型.根据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特点,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大气水文环境、人为地震影响4个方面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选取了边坡坡度、岩体结构特征、年最大降雨量和边坡排水等10个影响因素作为二级评估指标,构建了边坡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遗传层次分析法计算了边坡评估指标的权重.对评估指标进行分级,建立了基于GA-AHP和云物元模型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模型.将所建立的模型运用到实际案例中,计算了各评估指标的关联度和综合关联性,结果表明:该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等级为“稳定”,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其他文献
随着位置社交媒体的流行,用户移动行为数据得到极大丰富,推动了用户轨迹识别问题相关研究.该问题着眼于判定目标轨迹所属用户,有助于理解用户移动模式,促进个性化推荐等下游应用.目前已有方法通常尝试采用多分类方法解决该问题.然而,这些研究仍然面临着两个亟待解决的挑战:用户轨迹稀疏和类别数量庞大.其中,前者产生的原因在于用户常常只在社交媒体中发布部分访问地点信息,并且用户兴趣地点分布具有局部性;后者则是因为多分类方法下每个类别即代表一个用户,而用户数量庞大.为应对上述挑战,本文致力于有效利用轨迹时间戳序列和用户社交
为研究絮凝剂对超细尾砂充填材料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超细尾砂的利用率.对不同絮凝剂掺量(0,45 g/t,75 g/t及105 g/t)下的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和充填体的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并利用压汞实验与扫描电镜测试探究了充填体微观演化.结果表明:超细尾砂胶结充填料浆流动性能相较于普通尾砂胶结充填料浆对固体浓度更不敏感且强度远低于普通充填体;絮凝剂对超细尾砂胶结充填材料流动性和强度有消极影响,但存在一个饱和浓度(75 g/t左右);絮凝剂的掺入会延长浆体内部渗透网络达到稳态的时间;掺絮凝剂的超细尾砂胶结充填体
江西某铜钨多金属矿石含铜0.72%、含WO30.11%,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了实现该多金属矿中铜、钨资源的综合回收,对该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多金属矿中矿物种类较为复杂,白钨矿、黄铜矿嵌布粒度以中细粒为主,单体解离度良好,硫化矿物和钨矿物的相互关系不是十分密切.针对该矿物特点,采用“铜硫硫化矿混浮—硫化矿浮选尾矿浮白钨矿”的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8%条件下,以丁基黄药为铜硫混合浮选捕收剂,经1粗1扫铜硫浮选,铜硫混合粗精矿以石灰为pH调整剂经1粗1精
为了制定可靠的超长走向金属矿山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在分析超长走向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制定了2个通风系统优化方案:集中回风方案一和东、西分区回风方案二.运用Ventsim三维仿真软件对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仿真模拟,由仿真模拟结果可知,按方案一和方案二优化后通风系统均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制定适用于超长走向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选取指标,并应用于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比选,最终选取方案二为矿山的通风系统优化方案.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超长走向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为了解决全尾砂固结体地面排放时堆排体稳定性的问题,提出通过击实来增大全尾砂固结体的稳定性.通过室内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常水头渗透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了击实对全尾砂固结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的影响以及微观层面上击实对固结体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击实功下的全尾砂固结体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击实功(598.2 kJ/m3、1074.7 kJ/m3、1535.3 kJ/m3和2149.4 kJ/m3)、干密度、含水率和养护龄期对固结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的影响.
为改善混凝法沉降硫化铅锌矿浮选废水中固体悬浮物颗粒易形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以硫化铅锌尾矿中典型矿物闪锌矿与方解石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多糖型微生物絮凝剂(MBFP)对闪锌矿与方解石的絮凝性能,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方解石在pH=7.0~9.0范围内与MBFP作用可形成较大絮体,絮凝率可达95%以上;闪锌矿颗粒在pH=6.0条件下形成的絮体尺寸和密实程度较pH=9.0时大;MBFP添加量对方解石与闪锌矿絮凝沉降效果有显著影响,用量过高方解石絮凝率不随MBFP用量增加而提高,闪锌矿絮凝率随MBFP用量
高铁铝土矿属于难处理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对高铁铝土矿开展铁铝分离基础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简述了近年来高铁铝土矿铁铝分离技术研究进展,将高铁铝土矿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大体归为物理选矿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工艺,分别总结了以上工艺铁铝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效果,并比较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综合来看,物理法选别效果有限,生物法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化学法中,碱法浸出先铝后铁流程难以实现对铁矿物的回收,火法冶金先铁后铝工艺铁铝分离效果好,能实现铁铝矿物的综合利用,但难点在于成本和能耗控制.结合最近几
为更全面地评估露天矿山卡车调度系统的可靠性,建立了基于G1-EW-MIE-可拓理论的综合评估模型.首先,根据卡车调度理论,构建了包括最优路线、车流规划和实时调度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露天矿山卡车调度系统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G1-EW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基于MIE计算指标组合权重,通过构建单指标关联函数分别计算单指标隶属度和综合隶属度,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露天矿山卡车调度系统评价,并引入变量特征值概念描述系统发展趋势;最后,将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到福建省某露天矿山卡车调度系统
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是矿井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自然灾害.由于复杂的地质及漏风情况,其危险性增大,而合理的防治措施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因此,以孔庄煤矿746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Fluent软件模拟采空区压注二氧化碳后风压场分布、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场分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压注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采空区漏风量,稀释氧气体积分数、减小自燃区面积、惰化采空区.其次开展了采空区注浆、注氮、注二氧化碳的现场试验,并对3种措施的防灭火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每日进行注浆后
岩崩灾害是我国西南山区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地质灾害.关于岩崩灾害和防灾结构体之间的冲击规律十分复杂,除了边坡几何形状、结构体几何形状和放置位置等因素影响外,还与岩体碎屑程度有关.上述因素导致了关于此类灾害的防治十分棘手.本研究采用三维离散元方法,考虑边坡角度、结构体的宽度、结构体高度、灾害体碎屑程度、结构体离灾害体距离等5个因素,研究了岩崩灾害和结构体之间的动力演化规律.结果表明:5个因素均对岩崩灾害的冲击力产生影响,其中碎屑程度的影响最为复杂,在二者距离较近条件下,碎屑程度小的灾害体冲击力更大;在较远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