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元旦过后,寒风刺骨的天气就开始增多了。都市的公园、广场上仍可看见不少糖尿病患者,穿着厚实的衣服,每天坚持跑步、做操、跳舞……那么在寒冷的冬天,糖尿病患者运动是有很多问题好注意的。
冰天雪地里,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坚持适量的运动外,还有三条铁的纪律要遵守:
过节期间饮食不要太放松:年底到了,各个家庭都在精心准备过年食物,鸡鸭鱼肉样样俱全。在饮食上忍了一年的患者也许会忍不住“开禁”。要提醒的是:可以尝一点,尽量少食油腻,含糖量高的食物。忍得一时之苦,免得百日之忧。
血糖监测再忙也不要忘:春节期间天气寒冷,人来客往,生活规律被打乱,患者血糖可能普遍性地有所波动。不论应酬再忙,患者也应坚持l~2周查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
治疗用药调整要及时:每次查血糖之后,应及时打电话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以确保血糖控制到正常稳定水平。
下面是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上的“六项注意”。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通常用心率反映人体在运动时的强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170减去年龄作为适宜心率。只要运动时心率在适宜心率以下则为有氧运动。一般情况下脉率和心率一致的,病人应学会自己测量脉搏以判断心率,运动后即刻脉搏可作为运动强度是否适宜的指标。如果脉搏率超过指标,说明运动强度太大,心脏负荷重,对人体有害;如果脉搏率达不到指标,说明运动强度太小,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一般而言,患者必须每日或每周有数日定时进行锻炼,可从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30分钟,并根据人体耐受力作间歇休息,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受来判断。一般来说,运动至轻微出汗,肌肉酸痛,无明显疲劳感,休息后即可恢复体力,食欲和睡眠良好,次日精力充沛,脉率平稳并呈逐渐下降趋势,有运动欲望,说明运动强度较为合适;如果运动后出大汗,胸闷,气喘,不思饮食,有明显疲劳感,睡眠不好,休息15分钟后脉率仍不能恢复,次日周身乏力、酸痛,说明这样的运动为过量,应及时调整。
运动时间要适当。运动应安排在饭后30分钟~1小时为宜,一般是早餐后为最佳,时间每次30分钟左右。有的人担心运动时机掌握不当会诱发低血糖,但这不应成为糖尿病人不参加运动锻炼的障碍。对使用正规胰岛素者,应避免在注射后2小时前后运动;清晨未注射胰岛素前体内胰岛素含量低,运动则易引起酮血症加重病情,故也应禁止运动。
雾天尽量减少运动。冬天的早晨很多时候是烟雾飘渺。雾气本身并不是“纯洁”的,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水汽凝结成雾滴离不开凝结核,而作为凝结核的尘埃、细菌或其他微粒,很多是“脏物”。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竟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
在雾天运动,随着活动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势必加深、加速,自然就会更多地吸收了雾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等诸多病症。所以,在有大雾的天气里,可以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晨练不如黄昏练。清晨并不是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佳时间。是因为早晨的空气并不是一天中最清新的,还有不少有害物质未挥发掉。而接近黄昏的时候,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随大气逆温层现象的消失,已从低大气层中逐渐散去;二是因为体力最充沛的时候多在黄昏,这时人体的灵敏度高、心率及血压平稳,此时锻炼对身体健康较为有利。而早上进行体育锻炼,心率及血压上升的速度较快,对很多人来说,都会产生危险。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清晨跑步是导致心肌梗死的直接途径。所以,人们不妨把晨练改为黄昏练,因为这样更科学,也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随身携带好病情卡和糖卡。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运动时最好携带糖尿病病情卡,卡上应有本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并写明如果发生意外,其他人如何处理,如正在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的病人,应注明所使用的药物及剂量。易发生低血糖者应减少运动前胰岛素的应用剂量,或在运动前适当摄入食物。同时应随身带一些食物或糖果,以便在发生低血糖时使用。
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人。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其实,这种说法不太科学。从人体消化生物功能来说,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进行初步消化。如果饭后即开始百步走,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的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胃内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消化了。
因此“饭后百步走”只适合于平时活动较少,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而哪些平时体质较差,有消化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患者以及患有胃下垂的病人。因此,饭后休息10~30分钟再活动比较合适。
冰天雪地里,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坚持适量的运动外,还有三条铁的纪律要遵守:
过节期间饮食不要太放松:年底到了,各个家庭都在精心准备过年食物,鸡鸭鱼肉样样俱全。在饮食上忍了一年的患者也许会忍不住“开禁”。要提醒的是:可以尝一点,尽量少食油腻,含糖量高的食物。忍得一时之苦,免得百日之忧。
血糖监测再忙也不要忘:春节期间天气寒冷,人来客往,生活规律被打乱,患者血糖可能普遍性地有所波动。不论应酬再忙,患者也应坚持l~2周查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
治疗用药调整要及时:每次查血糖之后,应及时打电话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以确保血糖控制到正常稳定水平。
下面是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上的“六项注意”。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通常用心率反映人体在运动时的强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170减去年龄作为适宜心率。只要运动时心率在适宜心率以下则为有氧运动。一般情况下脉率和心率一致的,病人应学会自己测量脉搏以判断心率,运动后即刻脉搏可作为运动强度是否适宜的指标。如果脉搏率超过指标,说明运动强度太大,心脏负荷重,对人体有害;如果脉搏率达不到指标,说明运动强度太小,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一般而言,患者必须每日或每周有数日定时进行锻炼,可从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30分钟,并根据人体耐受力作间歇休息,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受来判断。一般来说,运动至轻微出汗,肌肉酸痛,无明显疲劳感,休息后即可恢复体力,食欲和睡眠良好,次日精力充沛,脉率平稳并呈逐渐下降趋势,有运动欲望,说明运动强度较为合适;如果运动后出大汗,胸闷,气喘,不思饮食,有明显疲劳感,睡眠不好,休息15分钟后脉率仍不能恢复,次日周身乏力、酸痛,说明这样的运动为过量,应及时调整。
运动时间要适当。运动应安排在饭后30分钟~1小时为宜,一般是早餐后为最佳,时间每次30分钟左右。有的人担心运动时机掌握不当会诱发低血糖,但这不应成为糖尿病人不参加运动锻炼的障碍。对使用正规胰岛素者,应避免在注射后2小时前后运动;清晨未注射胰岛素前体内胰岛素含量低,运动则易引起酮血症加重病情,故也应禁止运动。
雾天尽量减少运动。冬天的早晨很多时候是烟雾飘渺。雾气本身并不是“纯洁”的,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水汽凝结成雾滴离不开凝结核,而作为凝结核的尘埃、细菌或其他微粒,很多是“脏物”。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竟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
在雾天运动,随着活动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势必加深、加速,自然就会更多地吸收了雾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等诸多病症。所以,在有大雾的天气里,可以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晨练不如黄昏练。清晨并不是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佳时间。是因为早晨的空气并不是一天中最清新的,还有不少有害物质未挥发掉。而接近黄昏的时候,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随大气逆温层现象的消失,已从低大气层中逐渐散去;二是因为体力最充沛的时候多在黄昏,这时人体的灵敏度高、心率及血压平稳,此时锻炼对身体健康较为有利。而早上进行体育锻炼,心率及血压上升的速度较快,对很多人来说,都会产生危险。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清晨跑步是导致心肌梗死的直接途径。所以,人们不妨把晨练改为黄昏练,因为这样更科学,也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随身携带好病情卡和糖卡。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运动时最好携带糖尿病病情卡,卡上应有本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并写明如果发生意外,其他人如何处理,如正在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的病人,应注明所使用的药物及剂量。易发生低血糖者应减少运动前胰岛素的应用剂量,或在运动前适当摄入食物。同时应随身带一些食物或糖果,以便在发生低血糖时使用。
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人。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其实,这种说法不太科学。从人体消化生物功能来说,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进行初步消化。如果饭后即开始百步走,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的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胃内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消化了。
因此“饭后百步走”只适合于平时活动较少,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而哪些平时体质较差,有消化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患者以及患有胃下垂的病人。因此,饭后休息10~30分钟再活动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