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着重就生态养殖中最为重要的养殖生态环境和养殖科学用药两个方面的技术要点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就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生态养殖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技术解决意见。
【关键词】生态养殖;工厂化养殖;科学用药
生态养殖包含的范畴很宽,生态养殖就是合理利用水面以上的阳光,空气、陆生植物、各种水生动植物,以及池底有机物和无机盐等之间的相生、相养、相帮、相克的关系,生产我们所需要的水产品,不管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全效益和环境效益,都能达到一个最好的结果。在生态养殖中,养殖生态环境和养殖用药贯穿整个养殖过程,与其相关的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养殖户遇到的问题可谓形形色色,不尽相同,这里只能就主要的技术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阐述。
一、我国现阶段水产养殖的主要类型
我国水产养殖历经了传统鱼种人工繁育的有鱼可养的第一次飞跃;以人工饲料水产养殖高产的第二次飞跃;以水处理为核心的水产生态养殖将成为我国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高产与安全养殖的第三次飞跃。
我国现阶段主要养殖类型有:集约化型的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现在水产养殖开始呈现出池塘+湿地的生态养殖模式
从节能减排,性价比综合分析,工厂化养殖与实际养殖环境相结合利用的池塘+湿地模式因为排污小、水产品相对较安全近年得到较大发展。
二、生态养殖技术中工厂化养殖技术和池塘+湿地模式技术
(一)工厂化养殖技术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应用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和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进行渔业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模式。随着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受到科学研究者和渔业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养殖水体的处理技术,作为关键技术之一,随着不断研究深入,获得很快发展,形成了机械、化学、生物和综合处理等多项技术,为工厂化水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增氧、分离(分离固体物和悬浮物)、生物过滤(降低BOD、氨氮和亚硝酸盐)和暴气(去除二氧化碳等)、消毒、脱氮等处理过程,其中悬浮物和氨氮去除是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1、增氧
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和处理设备中的微生物生长的必备条件。在工厂化养殖系统中,鱼类正常生长的溶解氧应该达到饱和溶解度的55-65%,或者在5mg/l以上;溶解氧低于2mg/l,用于工厂化养殖水体处理的硝化细菌就失去硝化氨氮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工厂化养殖系统溶解氧消耗主要来自养殖鱼类代谢、代谢物的分解、微生物氨氮处理等,系统所需溶解氧根据所养鱼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并随着养殖密度和投饵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工艺设计中,要根据养殖对象、养殖密度、水体循环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增氧方式。
2、悬浮物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悬浮物主要由于饵料的投喂而引起。通过一次性过流高密度养殖水体试验,发现根据饵料投喂量的不同,其含量在10~55mg/l左右。因此,作为循环使用的养殖水体,悬浮物在水中的积累是非常迅速的。
养殖水体中的固体排泄物,在正常代谢的情况下,以悬浮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在流动的养殖水体中,悬浮物大部分以小于30μm的颗粒存在于水中。悬浮物的比重略大于水,颗粒小、流动性好、有一定的黏附性,在有水流的条件下呈悬浮状态。
3、养殖水体中的氨氮
工厂化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是由于养殖水产的代谢、残饵和有机物的分解而引起。试验表明,高密度流水养殖排水中的氨氮浓度一般为1.5 mg/l 左右。不进行处理,氨氮在循环养殖水体中的积累呈快速直线上升的趋势。
氨氮在养殖水体中的积累会产生毒性作用,其中非离子氨毒性作用很大。工厂化养殖水体的氨氮总量一般不应超过1mg/l ,非离子氨不应超过0.05mg/l。由于离子铵NH4+和非离子氨NH3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相互转换,因此在控制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同时,应注意根据温度的变化调节pH值,从而使非离子氨保持在较低水平。
4、有害气体处理
工厂化养殖水体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代谢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水中的二氧化碳对健康非常有害,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超过25mg/l时,就会产生气体压力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可与水结合进行可逆反应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也会降低养殖水体的pH值,从而影响水质。碳酸极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容易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措施使养殖水体充分与空气接触来解决这个问题。
5、消毒杀菌
工厂化水产养殖由于养殖密度高、饵料负载量大,在水体中富集了大量营养物资,为细菌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如不及时杀菌消毒,很容易发生疾病,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发生疾病,很快就会蔓延,对养殖生产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设置有效的灭菌消毒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二)池塘+湿地模式技术
从技术上讲,池塘+湿地模式比较简单易行,湿地处理有降解氨氮、亚硝酸盐、吸附氮、磷、降低悬浮物进而净化水质的功能,但是单纯依靠湿地则水处理能力有限;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和死亡后的分解也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湿地面积太小达不到处理效果,太大则经济效益难以保证,更重要的是养殖污染物只是排入养殖场内部湿地之内却没有清除,这将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隐患。
近年,以加大湿地处理面积,减少部分设施的以一个“平位双循环水处理系统” 为技术支撑的新的模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对之前工厂化养殖而言,优点是修建和运管成本大幅下降(投资省),且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大幅下降(要求低),便于推广(易推广),药物残留小,水产品安全性好,缺点是仍然属于工厂化养殖的一个类型,投资是普通养殖户难以承受的,管理工作水平也较高,与我国以池塘养殖为主,品种多样、技术落后、池塘老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少投入的现状差距较大。小规模养殖尚可,对几亩、几十亩甚或上百亩的池塘养殖进行水处理则力不从心,更不论上千亩的规模养殖场。 三、生态养殖中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技术
生态养殖中生态防治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上有较大的潜力,但目前仅停留在经验上,对疾病的控制还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药物防治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在疾病防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存在一些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的问题。
药物的使用剂量无限增加使得药成本增加,而且破坏正常微生物种群的平衡,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古语讲是药三分毒,对于养殖环境来讲,无论是杀虫药物还是杀菌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内的浮游生物,使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含量下降,容易造成缺氧泛塘或是亚硝酸盐、氨态氮含量上升,鱼类不摄食甚至中毒死亡。
片面追求用昂贵的人、兽用新特药,采用最新的人用或兽用药物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对水产动物缺乏足够的药理、毒理以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数据,有可能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不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反而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带来极大的隐患。
对中草药的误解,认为中草药即为绿色生态渔药。相对而言,中草药比化学药物的毒性小,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低,但是中草药仍旧是一种药物,它也有正负两个方面的作用;另外它的加工方式直接影响着其疗效。
大部分水产养殖动物对稳定的环境依赖性较强,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时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和客观条件采取适当的方法。教条地、片面地采取某些不恰当给药方式,不仅不会获得有效的疗效,而且还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认为“健康养殖等于不用药” 水域环境,尤其是集约化养殖环境是病原体孳生的场所,水产动物无时无刻不受着病原体的侵袭。健康养殖,除了改善养殖环境之外,合理、有计划、科学地用药也是一重要方面。
依赖特效药,根据药物和水产动物病害研究的现状及其生理生态的特点,可以并不保守地说,治疗水产动物病害目前尚无特效药。防治水产动物的病害寄希望于特效药是不可取的。
四、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科学用药
科学用药的目的是提高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效果与水产动物的品质。科学用药,就是从药物、病原、环境、水产动物本身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因素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地使用药物,达到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效果。我们应认清药物的正负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药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或改良环境、增强水产动物体质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频繁使用药物,不仅会导致病原体耐药性产生,使药物防治失效,而且会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或刺激作用,破坏水体的微生态环境。
具体来说,科学用药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①要正确诊断,对症对方用药;②选药要有明确的指证,安全用药;③掌握影响药物疗效的一切因素,排除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对药物的干扰,适宜用药;④适当加大或缩小用药的浓度、用药的次数和用药的间隔时间,合理用药;⑤祛邪扶正并举,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控制用药;⑥认真观察、分析,根据情况采取停药、调整剂量和改换药物的措施,有效用药。
科学用药,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以防为主,防治并重”上。在疾病流行的高峰期要根据水产动物疾病的流行规律,定期投喂抑制和杀灭病原体的药物或提高养殖动物新陈代谢机能的药物来预防疾病发生。常用方法为将药物加入饵料中,如加一些对病原体敏感的抗菌素或中草药(如板兰根、大黄、大蒜、黄连等)以及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
科学用药还应当把开发与使用水产专用药物、渔用疫苗、微生物制剂与生物药作为发展方向。大力开发使用水产专用药物,才能使水产品真正长销不衰。渔用疫苗、微生物制剂与生物渔药不会对水产动物造成负面作用,才是真正的绿色渔药,是科学用药的一个最有效和最有前途的方向 。
综上所述,在生态养殖中,我们会遇到方方面面的技术问题,这里仅仅是对生态养中最重要的养殖环境和养殖用药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陈述,并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深入探讨生态养殖方面的技术问题,为我国生态养殖健康快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伯东.姚晓宏.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探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0)
[2]陈静贤.黄小林.水产用药的十大注意问题.中国水产养殖.2008(8):7
【关键词】生态养殖;工厂化养殖;科学用药
生态养殖包含的范畴很宽,生态养殖就是合理利用水面以上的阳光,空气、陆生植物、各种水生动植物,以及池底有机物和无机盐等之间的相生、相养、相帮、相克的关系,生产我们所需要的水产品,不管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全效益和环境效益,都能达到一个最好的结果。在生态养殖中,养殖生态环境和养殖用药贯穿整个养殖过程,与其相关的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养殖户遇到的问题可谓形形色色,不尽相同,这里只能就主要的技术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阐述。
一、我国现阶段水产养殖的主要类型
我国水产养殖历经了传统鱼种人工繁育的有鱼可养的第一次飞跃;以人工饲料水产养殖高产的第二次飞跃;以水处理为核心的水产生态养殖将成为我国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高产与安全养殖的第三次飞跃。
我国现阶段主要养殖类型有:集约化型的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现在水产养殖开始呈现出池塘+湿地的生态养殖模式
从节能减排,性价比综合分析,工厂化养殖与实际养殖环境相结合利用的池塘+湿地模式因为排污小、水产品相对较安全近年得到较大发展。
二、生态养殖技术中工厂化养殖技术和池塘+湿地模式技术
(一)工厂化养殖技术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应用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和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进行渔业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模式。随着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受到科学研究者和渔业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养殖水体的处理技术,作为关键技术之一,随着不断研究深入,获得很快发展,形成了机械、化学、生物和综合处理等多项技术,为工厂化水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增氧、分离(分离固体物和悬浮物)、生物过滤(降低BOD、氨氮和亚硝酸盐)和暴气(去除二氧化碳等)、消毒、脱氮等处理过程,其中悬浮物和氨氮去除是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1、增氧
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和处理设备中的微生物生长的必备条件。在工厂化养殖系统中,鱼类正常生长的溶解氧应该达到饱和溶解度的55-65%,或者在5mg/l以上;溶解氧低于2mg/l,用于工厂化养殖水体处理的硝化细菌就失去硝化氨氮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工厂化养殖系统溶解氧消耗主要来自养殖鱼类代谢、代谢物的分解、微生物氨氮处理等,系统所需溶解氧根据所养鱼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并随着养殖密度和投饵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工艺设计中,要根据养殖对象、养殖密度、水体循环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增氧方式。
2、悬浮物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悬浮物主要由于饵料的投喂而引起。通过一次性过流高密度养殖水体试验,发现根据饵料投喂量的不同,其含量在10~55mg/l左右。因此,作为循环使用的养殖水体,悬浮物在水中的积累是非常迅速的。
养殖水体中的固体排泄物,在正常代谢的情况下,以悬浮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在流动的养殖水体中,悬浮物大部分以小于30μm的颗粒存在于水中。悬浮物的比重略大于水,颗粒小、流动性好、有一定的黏附性,在有水流的条件下呈悬浮状态。
3、养殖水体中的氨氮
工厂化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是由于养殖水产的代谢、残饵和有机物的分解而引起。试验表明,高密度流水养殖排水中的氨氮浓度一般为1.5 mg/l 左右。不进行处理,氨氮在循环养殖水体中的积累呈快速直线上升的趋势。
氨氮在养殖水体中的积累会产生毒性作用,其中非离子氨毒性作用很大。工厂化养殖水体的氨氮总量一般不应超过1mg/l ,非离子氨不应超过0.05mg/l。由于离子铵NH4+和非离子氨NH3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相互转换,因此在控制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同时,应注意根据温度的变化调节pH值,从而使非离子氨保持在较低水平。
4、有害气体处理
工厂化养殖水体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代谢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水中的二氧化碳对健康非常有害,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超过25mg/l时,就会产生气体压力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可与水结合进行可逆反应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也会降低养殖水体的pH值,从而影响水质。碳酸极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容易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措施使养殖水体充分与空气接触来解决这个问题。
5、消毒杀菌
工厂化水产养殖由于养殖密度高、饵料负载量大,在水体中富集了大量营养物资,为细菌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如不及时杀菌消毒,很容易发生疾病,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发生疾病,很快就会蔓延,对养殖生产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设置有效的灭菌消毒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二)池塘+湿地模式技术
从技术上讲,池塘+湿地模式比较简单易行,湿地处理有降解氨氮、亚硝酸盐、吸附氮、磷、降低悬浮物进而净化水质的功能,但是单纯依靠湿地则水处理能力有限;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和死亡后的分解也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湿地面积太小达不到处理效果,太大则经济效益难以保证,更重要的是养殖污染物只是排入养殖场内部湿地之内却没有清除,这将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隐患。
近年,以加大湿地处理面积,减少部分设施的以一个“平位双循环水处理系统” 为技术支撑的新的模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对之前工厂化养殖而言,优点是修建和运管成本大幅下降(投资省),且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大幅下降(要求低),便于推广(易推广),药物残留小,水产品安全性好,缺点是仍然属于工厂化养殖的一个类型,投资是普通养殖户难以承受的,管理工作水平也较高,与我国以池塘养殖为主,品种多样、技术落后、池塘老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少投入的现状差距较大。小规模养殖尚可,对几亩、几十亩甚或上百亩的池塘养殖进行水处理则力不从心,更不论上千亩的规模养殖场。 三、生态养殖中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技术
生态养殖中生态防治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上有较大的潜力,但目前仅停留在经验上,对疾病的控制还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药物防治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在疾病防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存在一些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的问题。
药物的使用剂量无限增加使得药成本增加,而且破坏正常微生物种群的平衡,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古语讲是药三分毒,对于养殖环境来讲,无论是杀虫药物还是杀菌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内的浮游生物,使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含量下降,容易造成缺氧泛塘或是亚硝酸盐、氨态氮含量上升,鱼类不摄食甚至中毒死亡。
片面追求用昂贵的人、兽用新特药,采用最新的人用或兽用药物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对水产动物缺乏足够的药理、毒理以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数据,有可能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不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反而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带来极大的隐患。
对中草药的误解,认为中草药即为绿色生态渔药。相对而言,中草药比化学药物的毒性小,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低,但是中草药仍旧是一种药物,它也有正负两个方面的作用;另外它的加工方式直接影响着其疗效。
大部分水产养殖动物对稳定的环境依赖性较强,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时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和客观条件采取适当的方法。教条地、片面地采取某些不恰当给药方式,不仅不会获得有效的疗效,而且还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认为“健康养殖等于不用药” 水域环境,尤其是集约化养殖环境是病原体孳生的场所,水产动物无时无刻不受着病原体的侵袭。健康养殖,除了改善养殖环境之外,合理、有计划、科学地用药也是一重要方面。
依赖特效药,根据药物和水产动物病害研究的现状及其生理生态的特点,可以并不保守地说,治疗水产动物病害目前尚无特效药。防治水产动物的病害寄希望于特效药是不可取的。
四、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科学用药
科学用药的目的是提高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效果与水产动物的品质。科学用药,就是从药物、病原、环境、水产动物本身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因素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地使用药物,达到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效果。我们应认清药物的正负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药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或改良环境、增强水产动物体质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频繁使用药物,不仅会导致病原体耐药性产生,使药物防治失效,而且会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或刺激作用,破坏水体的微生态环境。
具体来说,科学用药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①要正确诊断,对症对方用药;②选药要有明确的指证,安全用药;③掌握影响药物疗效的一切因素,排除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对药物的干扰,适宜用药;④适当加大或缩小用药的浓度、用药的次数和用药的间隔时间,合理用药;⑤祛邪扶正并举,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控制用药;⑥认真观察、分析,根据情况采取停药、调整剂量和改换药物的措施,有效用药。
科学用药,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以防为主,防治并重”上。在疾病流行的高峰期要根据水产动物疾病的流行规律,定期投喂抑制和杀灭病原体的药物或提高养殖动物新陈代谢机能的药物来预防疾病发生。常用方法为将药物加入饵料中,如加一些对病原体敏感的抗菌素或中草药(如板兰根、大黄、大蒜、黄连等)以及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
科学用药还应当把开发与使用水产专用药物、渔用疫苗、微生物制剂与生物药作为发展方向。大力开发使用水产专用药物,才能使水产品真正长销不衰。渔用疫苗、微生物制剂与生物渔药不会对水产动物造成负面作用,才是真正的绿色渔药,是科学用药的一个最有效和最有前途的方向 。
综上所述,在生态养殖中,我们会遇到方方面面的技术问题,这里仅仅是对生态养中最重要的养殖环境和养殖用药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陈述,并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深入探讨生态养殖方面的技术问题,为我国生态养殖健康快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伯东.姚晓宏.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探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0)
[2]陈静贤.黄小林.水产用药的十大注意问题.中国水产养殖.20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