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不仅只是从大的方面教孩子热爱国家、尊老爱幼等, 更重要的是从理性思维的角度教会孩子去思考、去行动。只有这样, 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达到了育人的目的。本文拟从几个方面来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进行一种另类探索, 以抛砖引玉。
一、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的学生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有很多种, 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 接受式学习方式和探究式学习方式。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 一起体验、探讨、研究, 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 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
1.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 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 都要在学生身上“打主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 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加入。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 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 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 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 即使结果是失败的, 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比如: 教学四年级上册实践活动《我们爱教师》一课时, 课前要求学生在课外仔细观察老师的活动, 特别让学生去观察体会老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然后回到课堂上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学生就会各抒己见, 教师进一步启发: 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在此基础上, 组织学生拿起笔给自己现在的或幼儿园的老师写一封信, 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或者写写自己理想中的老师。这样, 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 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结合起来, 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把培养情感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实现多赢。
3.启发学生质疑解难。在品德课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要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 教师的“启” 重在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例如,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课《爱护公用设施》时, 教师首先呈现这样一个范例: 一同学在公园里玩耍, 只见他一会儿像猴子一样跳上长条椅, 一会儿又像野马在草坪上奔跑, 围观的人惊讶地看着他。起初学生们开始小声指责, 最后有的学生简直是愤怒。教师要求学生谈感受时, 由于受此启发学生们提出诸如“什么是公共设施” “怎样爱护公共设施” “为什么爱护公共设施”“我们今后怎么办” 等许多问题。由此开展分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注重情感熏陶与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
新的基本理念要求品德课在强调培养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们既要重视认知发展, 更要重视情感的发展。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不同板块的内容“整合” 到课堂教学中去, 促进学生的融会贯通。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得到理性知识, 然后结合自己谈看法, 谈感想, 最后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 应先和学生交流: 你平时最喜欢什么游戏? 这种游戏有什么规则吗? 由于学生都喜欢做游戏。相信他们会畅所欲言说出各种各样的游戏。然后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中彩图: 三轮车司机正在干什么?设想如果没有规则会怎么样? 你知道的交通规则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自我评价: 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守规则的。最后教师列举由于人们不守规则而酿成悲剧的例子, 就能使学生强烈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是多么重要, 从情感上的认识会逐步成为现实中的自觉行为。
三、把握教材知识联系, 加强课堂教学的综合性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加强学科间教材内容的融合,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 密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 把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 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能力。指导学生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 做好课前调查, 课上积极体验、阅读、探究、讨论, 鼓励学生多动笔, 把自己的感受、体验选择说、写、画等适当形式描绘出来, 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教师要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归类、合并、展览, 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有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多维的思维方式。
四、积极拓展课外资源, 体现课程的生活性
《新课标》认为: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不同, 作为教师只有采用“蹲下来” 的姿态才能真正进入这个世界, 只有尊重他们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尊重他们喜怒哀乐等感受, 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引导他们更好地成长, 教学活动才能有效、高效。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选取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
总之, 社会就是大课堂, 要想学好思想品德这一科,就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 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 不能照本宣科, 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挖掘教材资源,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 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一、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的学生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有很多种, 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 接受式学习方式和探究式学习方式。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 一起体验、探讨、研究, 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 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
1.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 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 都要在学生身上“打主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 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加入。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 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 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 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 即使结果是失败的, 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比如: 教学四年级上册实践活动《我们爱教师》一课时, 课前要求学生在课外仔细观察老师的活动, 特别让学生去观察体会老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然后回到课堂上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学生就会各抒己见, 教师进一步启发: 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在此基础上, 组织学生拿起笔给自己现在的或幼儿园的老师写一封信, 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或者写写自己理想中的老师。这样, 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 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结合起来, 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把培养情感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实现多赢。
3.启发学生质疑解难。在品德课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要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 教师的“启” 重在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例如,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课《爱护公用设施》时, 教师首先呈现这样一个范例: 一同学在公园里玩耍, 只见他一会儿像猴子一样跳上长条椅, 一会儿又像野马在草坪上奔跑, 围观的人惊讶地看着他。起初学生们开始小声指责, 最后有的学生简直是愤怒。教师要求学生谈感受时, 由于受此启发学生们提出诸如“什么是公共设施” “怎样爱护公共设施” “为什么爱护公共设施”“我们今后怎么办” 等许多问题。由此开展分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注重情感熏陶与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
新的基本理念要求品德课在强调培养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们既要重视认知发展, 更要重视情感的发展。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不同板块的内容“整合” 到课堂教学中去, 促进学生的融会贯通。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得到理性知识, 然后结合自己谈看法, 谈感想, 最后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 应先和学生交流: 你平时最喜欢什么游戏? 这种游戏有什么规则吗? 由于学生都喜欢做游戏。相信他们会畅所欲言说出各种各样的游戏。然后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中彩图: 三轮车司机正在干什么?设想如果没有规则会怎么样? 你知道的交通规则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自我评价: 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守规则的。最后教师列举由于人们不守规则而酿成悲剧的例子, 就能使学生强烈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是多么重要, 从情感上的认识会逐步成为现实中的自觉行为。
三、把握教材知识联系, 加强课堂教学的综合性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加强学科间教材内容的融合,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 密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 把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 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能力。指导学生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 做好课前调查, 课上积极体验、阅读、探究、讨论, 鼓励学生多动笔, 把自己的感受、体验选择说、写、画等适当形式描绘出来, 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教师要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归类、合并、展览, 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有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多维的思维方式。
四、积极拓展课外资源, 体现课程的生活性
《新课标》认为: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不同, 作为教师只有采用“蹲下来” 的姿态才能真正进入这个世界, 只有尊重他们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尊重他们喜怒哀乐等感受, 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引导他们更好地成长, 教学活动才能有效、高效。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选取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
总之, 社会就是大课堂, 要想学好思想品德这一科,就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 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 不能照本宣科, 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挖掘教材资源,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 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