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献中:见证丽江旅游的崛起

来源 :玉龙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要我们谈及丽江旅游业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与丽江最早的旅游景区玉龙雪山紧紧联系在一起,到2009年他与玉龙雪山已结缘近17年之久,他就是丽江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外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和献中。
  约了很多次采访才约到和献中,时间是在2009年昆明旅交会即将开幕之际,他依然还是有很多的公务在身,一大早就一拨一拨地接见访客。本以为在如此繁忙的工作节奏中,我们的采访不可能会有太多轻松的话题,没想到我们的谈话却是从前不久一部很红的电视连续剧《暗算》开始的。
  
  从机要员到旅游人的转变
  
  很多人认识和献中是在他到玉龙雪山管委会任职后开始的,而在此之前的工作经历除了圈中熟悉他的人士外,可能并不为多数人所知。而与和献中的谈话之所以会从《暗算》这部红及时的碟战电视剧开始,那是因为与他此前的工作经历有关。他说“我一直很喜欢的一部片子就是《暗算》,我觉得里面的人物心理描写让我有很大的感触,每次外出或有空的时候,我都会反复地看这部片子。我仿佛在这部片子中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和献中的话一度让我们有些不解,他解释道 “我的职业经历其实特别简单,从79年到93年,这前14年我做机要员,之后到2009年算下来,近17年我都是在玉龙雪山工作。”
  这的确是一份非常简单的履历,但“机要员”这个身份却很吸引我们,很好奇他从机要员到如今的旅游工作者是如何转变的?他说:“从79年到93年,我一直从事机要工作,从来没有想过可能会去做别的工作,虽然这样的工作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生活中的小幸福。直到90年单位派我到省委党校上学时,我才开始对外面的世界有了很大的改观,开始有了想要闯一闯的念头,当时的我就想到经济部门工作,比如银行系统之类。后来,当政府考虑我们机要人员转业时,正值丽江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成立,我被调到了这里工作,这也就是玉龙雪山管委会最早的前身。93年4月8日管委会成立,5月1日我就来报道,进来后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一帮人开始摸索着以玉龙雪山为起点的“丽江旅游发展之路”,和献中就是这样踏上了旅游行业之路。
  如今在我们面前的和献中是一个健谈且擅于表达的人,这样的他显然是没法让我们与“机要员”这样的身份联系在一起的。他开玩笑地说:“这干旅游真还让我转变不少,以前的我少言寡语,一方面是因为最初自己在藏区生活的接触面小,另一方面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这虽是一句玩笑话,却也道出了从事机要员14年来对于他个人意志的磨练,他说这段经历带给自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一个对党对事业忠诚的人”。
  
  以玉龙雪山为终身事业
  
  17年前,三十岁刚出头的和献中来到玉龙雪山管委会,成为开发玉龙雪山旅游业的创业者之一。那是丽江的第一个旅游景区开发项目,他也由此踏上了与丽江旅游并肩前行的道路。回首过去,和献中说 “在这十几年间,玉龙雪山景区的开发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其实也正好能够代表丽江旅游发展的三个时期。最开始的起步阶段应该说是相当艰难的,我们作为前期的考察者从军分区借来了帐篷天天住在山里,最早先是挖了个人工湖并修了个木楞房便开始了我们最原始的旅游接待。我记得很清楚94年整个景区来了4700人,旅游收入共计21万元,那时候的当地老百姓年均个人收入才200来块, 直到96年,整个景区也都还是在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94年玉龙雪山代表丽江参加了昆交会,当时也引起了一定反响,与此同时小索道的建设也成为了景区第一个成功的招商引资项目。从93年到97年的5年时间玉龙雪山景区属于个低投入无产出的阶段。97年以后,景区开始逐步走向系统规划建设、全面招商引资、树立核心品牌的道路,中间当然也遇到过挫折,但最终都挺过来了。而99年的世博会后,丽江的旅游开始整体提升,进入到一个比较快的发展阶段,从98年到2004年的7年时间玉龙雪山景区处于一个低投入低产出的阶段。而从2005年到2009年,玉龙雪山景区迎来了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时期,从2D09年1-11月的统计数字来看,玉龙雪山景区共接待游客220万人,同比增长23.19%。
  2004年,和献中被任命为玉龙雪山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他充分思考进入发展新阶段后,玉龙雪山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认真思考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出路。在圆满完成原有“个中心、两个重点、三大目标”的基础上,2009年他和班子其他成员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出了“个发展战略、三大核心目标”(即:一个发展战略,把玉龙雪山打造成为中国旅游精品及国际旅游知名品牌;三大核心目标,建设世界级冰川地质公园、建设丽江民族文化旅游精品、建设雪山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发展思路,为今后几年玉龙雪山景区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最后在谈及这些年来的感触时,和献中深情地说:“如果再让我选择用这17年的时间干什么?我还会选择玉龙雪山,这里是我一生的真爱。”他将以玉龙雪山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而奋斗。
其他文献
家庭语言政策为探索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提供新视角  杨红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外出农民工17 185万人,其中进城农民工13 71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迁入城市的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首先要解决语言沟通问题,语言融合从而成为其社会融合的基础。国内学者付义荣、俞玮奇等对农民工及其子女语言生活的调查反映出其家庭领域语言使用的变化,但其过程和动因还有待进一步深
期刊
周刚的性格就如同他矍铄的面庞般敏锐、果断,并且一针见血,虽然只是一次简短的采访,却在每句言辞里都那么显由露水地散发出他性格的魅力所在,说起周刚,丽江旅游界几乎人人皆知,如今丽江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但仍继续兼任着丽江国旅的总经理职务,在丽江旅游界他是年龄最大的一位,却是从事旅游最年轻的一位。    从地质到旅游    周刚是2004年才来丽江的,在这之前,从事最长时间的还是他的老专业——地质。
期刊
水调歌头·望云楼    叠檐深如许,  巍巍望云楼。  青龙桥畔举目,  唯有此缘由。  怀古只因触景,  寥廓方如过往。  酒罢欢歌逑,  谁可轻声和。  溯溯有溪流。  红绡帐,  着白羽,  素绫柔,  却说今日,  与君醉笑只难休。  梦里难明何处,  醒时才知是客。  子夜欲寻秋,  凭栏遥遥望,  玉龙梳白头。  从喧嚷的城市过度到束河清澈的阳光下,然后再从束河的宁静中寻找到“昔日情怀
期刊
拉市海,心灵的归属地      杨四龙和他的正龙,从1992年起就和丽江人结下了不可泯灭的缘分,然而只是为自己的家乡和民族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涌向丽江旅游的人潮了。于是,他开始将触手伸向刚开始起步的丽江旅游业中,成为丽江1996年2·3大地震后第一家投身开发旅游景区的民营企业。杨四龙首先寻找到了这样一片心灵栖居地,离丽江城仅10公里,自然天成的拉市海。“能在离城那么近的地方找到如此美景,又那么
期刊
期刊
监“危”受命,全身心投入丽江高球发展    再次见面是缘于想对丽江的旅游业界相关人土进行一次采访,约到了侯总。这时了解到,其实早在古城高尔夫筹建之初侯总就作为开拓者之来到丽江着手球场的选址和建设。  当白沙因为缺水、风沙太大维护起来不容易等因素被否定了以后,候总一行人来到文笔海附近,被文笔海的纯净和自然的风情所吸引,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令候总一行看到了它未来的价值。  于是在“为丽江打造后花园,为政
期刊
在北方,孔懿雁这样的人是会被称为“话痨”的。和他在一起,你基本上捞不到说话的机会。有太多的理念,太多的想法需要表达需要表现,当思想满溢到需要一个出口时,孔繁雁就用他妙趣横生的语言和妙不可言的设计来渲泄。  三年前,当被问及是否去过束河,十有八九的人会说不知道,现在,你问去过丽江的游客,十有八九会说去过还住过。当大研古城人满为患,夜夜笙歌,酒吧变成演艺吧时,好在有束河,给了我们一方真正的净土。  而
期刊
“凌宁”这个名字,对于丽江旅游圈中的人来说是相对陌生的,这个名字真正与丽江旅游圈联系起来应该说才是2009年的事,但就是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名字背后,我们却挖掘到了与丽江旅游的深度发展紧密相关的一些故事。    超越艺术的商业缔造者    该怎么来介绍凌宁这个人呢?除了是位于丽江束河古镇新建的今枫银桦民居假日酒店董事长这个身份外,其实他身上更多的特质来自于建筑行业的景观设计师和室内装潢设计师这些身份。
期刊
提 要 本文以国内外孔子学院研究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2005~2017年间孔子学院研究的关键话题和学科跨度进行分析。孔子学院研究的5个关键话题包括孔子学院框架下的汉语教学研究、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孔子学院对国家软实力建设和公共外交的影响研究、孔子学院的经贸功能研究和“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孔子学院研究。孔子学院研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属性,但学科参与度和
期刊
问丽江当地人,你知道阿花阁吗?百分之九十的人会热情地告诉你前往阿花阁的路线。阿花阁对于丽江人意味着化腙、聚会、请客的好去处。美味的纳西特色菜、实惠的价格、热情的老板都吸引着诸多的客人来到这里。  阿花阁所在的安乐村俨然成为了丽江城区农家乐的聚集地,仅安乐2社就有农家乐20多家,然而最出名的依然是阿花阁。2003年7月,原本在别的农家乐中帮工的和灿辉看到农家乐的广阔市场便邀集了几位村里的妇女,在家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