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 Feel Your Pain
长久以来,艺术一直在努力地成为人类精神层面的财富,而在今天,艺术俨然出于物质与精神的夹缝中,更接近为经济操控的物质,而成为人在生活中遭受经济冲击与控制的一份子,并不是置身事外的一块净土。
听说最近国外某地办希腊时期艺术展览的时候,主办方用一块布盖住了一件男性裸体的大理石雕塑。这具裸体相当写实,以至于某地工作人员如此在意这块石头。当然,这块石头也不是那么美丽,要是太过摄人心魄,说不准要像另一个国家的美貌男性一样,遭遇驱逐出境的待遇。
蒙上了遮羞布,这个裸体雕像有了些入乡随俗的样子。须知这个民族的传统服装就是这么披挂上阵,广大女性最好包裹得只看见一对眼睛。
好多年了,人类对裸体的看法还是天差地别,身体视为人类的隐私,最好是包裹起来。此事艺术界诸君嘲讽的不多,毕竟本国对这样的事情一点也不陌生。
这种感同身受的同病相怜使艺术家们有些悲伤,虽然也有人走了五十步笑百步的老规矩。那些对人体艺术宽容尊重的地方,终归是让人羡慕。
西方艺术界对身体的利用,当然令我们瞠目结舌。早许多年,以身体为媒介的行为艺术就已经在艺术创作中大行其道了。
前些日子,伦敦一个叫波亚得的先锋艺术家找到了一种将女性形体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方法——他在女性臀部上作画,再利用背景制造出人与背景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艺术家大方地说:“我先在模特身体上作画,再画背景。随后,我会让她们站在背景前拍照,照片就是最后的成品。人们很爱这些作品,因为他们无法分辨这究竟是画作还是照片。”
艺术家的“波普臀部艺术”作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精明的艺术家由此灵机一动,为艺术爱好者们提供“波普臀部艺术”私人定制服务,让他们成为收藏的艺术的一部分。迄今为止,波亚得已经为5个女性顾客作画,“我的客户中男女比例差不多,因为这些臀部虽然裸露但并不色情下流。”
这种运用人体创作的艺术手段,远非国内一些抄袭电影《枕边禁书》里的概念,找个漂亮的女模特在身体上写毛笔字,或者直接裸着身体在镜头前画画能比。纯粹的牺牲人体的方式,初时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后来就只剩下恶心,而近于无耻了。艺术的美感连同那些毫不犹豫脱掉的衣服,被彻底抛弃了。
裸体艺术从早期追求理想的人体美到后来,被行为艺术家、尤其是动物保护者视为彰显主张的绝佳武器。此前,西班牙动物权利保护激进人士为宣扬素食主义,一批艺术家在巴塞罗那街道上演了一场行为艺术——“裸体午餐”,赤裸的男男女女躺在巨大的圆盘上,圆盘边整齐地摆放着刀叉和整颗蔬菜,盘里还放了蘸食沙司,逼真的效果让路人驻足欣赏,褒贬不一。
日本漫画家谏山创的漫画作品《进击的巨人》似乎与这类观点有关,在漫画中,人类为突然而来的、身高悬殊的巨人威胁,他们被自己制造的3堵高墙围住,“像家蓄一般活著”。围墙外的巨人终日在围墙外徘徊,他们只对人类感兴趣,一旦冲进围墙,吃掉一个人,就像人类捏死一只虫子。
私以为动物保护协会的人应该将此片列为协会的必看作品。
也有人对“裸体午餐”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艺术家们大白天地躺在外头,冻坏了不说,他们的隐私也没有了。这些闲人也算得上表示了对活动和艺术家们的关怀。
另一些人的一些做法,就算不得与人的关怀了。北京一家拍卖公司宣布要在6月22日举办一场名为“《也是集》——钱钟书书信手稿专场”的拍卖会。这场拍卖会中,文学家钱钟书的66封书信、《也是集》手稿、12封夫人杨绛的书信和《干校六记》手稿、6封女儿钱瑗的书信将集中拍卖。
这些私人信件主要是钱钟书上世纪80年代与时任香港《广角镜》杂志社总编辑李国强的书信往来。钱先生在书信中涉及不少对历史和学人的批评,有不少他认为“不能公开说的话”。比如在一封写于1981年的信中,钱先生谈到《红楼梦》的英译本:“因思及Hawkes近以其新出译本第三册相赠,乃细读之,文笔远胜杨氏夫妇(即杨宪益与戴乃迭),然而此老实话亦不能公开说,可笑可叹。”如今,钱钟书认为的“不能公开说的话”,却因拍卖公司前期寄出的大量影印件宣传资料被公之于众。
幸得杨绛在世,为钱先生争取他的隐私权。拍卖公司拒绝撤出拍品,则不免理亏,更失了人情。提供信件的送拍者躲在拍卖行保护送拍者隐私的阴影里,令人讶异。
艺术市场吞噬着艺术媒体。点开艺术新闻的时候,铺天盖地的艺博会销售状况、拍卖数据,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本该成为艺术新闻主角的艺术品,成为一堆数字的配图。欧洲的经济危机撤掉了艺术与金钱之间的遮羞布,或者说仅存的尊严。英国文化大臣玛丽亚·米勒(Maria Miller)公平表示,艺术应该注重经济价值而不是艺术价值,让公费拨款站得住脚。
长久以来,艺术一直在努力地成为人类精神层面的财富,而在今天,艺术俨然出于物质与精神的夹缝中,更接近为经济操控的物质,而成为人在生活中遭受经济冲击与控制的一份子,并不是置身事外的一块净土。
好在一切都不是绝对。仍有纯粹出自于关怀的艺术,在意这个需要慰藉的世界。日本大地震后,一个名为Okurie的艺术项目,在那些即将拆除的建筑上留下壁画。艺术家极阳介(Yosuke Tan)邀请学校的高中毕业生重回校园,毕业生在教室的窗户和墙壁上印下粉色手印,组成了一幅壮观的樱花图。这是一件温暖而伤感的作品,它们最终将与依附的建筑被拆除,但有关它的回忆却莫名美丽。
长久以来,艺术一直在努力地成为人类精神层面的财富,而在今天,艺术俨然出于物质与精神的夹缝中,更接近为经济操控的物质,而成为人在生活中遭受经济冲击与控制的一份子,并不是置身事外的一块净土。
听说最近国外某地办希腊时期艺术展览的时候,主办方用一块布盖住了一件男性裸体的大理石雕塑。这具裸体相当写实,以至于某地工作人员如此在意这块石头。当然,这块石头也不是那么美丽,要是太过摄人心魄,说不准要像另一个国家的美貌男性一样,遭遇驱逐出境的待遇。
蒙上了遮羞布,这个裸体雕像有了些入乡随俗的样子。须知这个民族的传统服装就是这么披挂上阵,广大女性最好包裹得只看见一对眼睛。
好多年了,人类对裸体的看法还是天差地别,身体视为人类的隐私,最好是包裹起来。此事艺术界诸君嘲讽的不多,毕竟本国对这样的事情一点也不陌生。
这种感同身受的同病相怜使艺术家们有些悲伤,虽然也有人走了五十步笑百步的老规矩。那些对人体艺术宽容尊重的地方,终归是让人羡慕。
西方艺术界对身体的利用,当然令我们瞠目结舌。早许多年,以身体为媒介的行为艺术就已经在艺术创作中大行其道了。
前些日子,伦敦一个叫波亚得的先锋艺术家找到了一种将女性形体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方法——他在女性臀部上作画,再利用背景制造出人与背景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艺术家大方地说:“我先在模特身体上作画,再画背景。随后,我会让她们站在背景前拍照,照片就是最后的成品。人们很爱这些作品,因为他们无法分辨这究竟是画作还是照片。”
艺术家的“波普臀部艺术”作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精明的艺术家由此灵机一动,为艺术爱好者们提供“波普臀部艺术”私人定制服务,让他们成为收藏的艺术的一部分。迄今为止,波亚得已经为5个女性顾客作画,“我的客户中男女比例差不多,因为这些臀部虽然裸露但并不色情下流。”
这种运用人体创作的艺术手段,远非国内一些抄袭电影《枕边禁书》里的概念,找个漂亮的女模特在身体上写毛笔字,或者直接裸着身体在镜头前画画能比。纯粹的牺牲人体的方式,初时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后来就只剩下恶心,而近于无耻了。艺术的美感连同那些毫不犹豫脱掉的衣服,被彻底抛弃了。
裸体艺术从早期追求理想的人体美到后来,被行为艺术家、尤其是动物保护者视为彰显主张的绝佳武器。此前,西班牙动物权利保护激进人士为宣扬素食主义,一批艺术家在巴塞罗那街道上演了一场行为艺术——“裸体午餐”,赤裸的男男女女躺在巨大的圆盘上,圆盘边整齐地摆放着刀叉和整颗蔬菜,盘里还放了蘸食沙司,逼真的效果让路人驻足欣赏,褒贬不一。
日本漫画家谏山创的漫画作品《进击的巨人》似乎与这类观点有关,在漫画中,人类为突然而来的、身高悬殊的巨人威胁,他们被自己制造的3堵高墙围住,“像家蓄一般活著”。围墙外的巨人终日在围墙外徘徊,他们只对人类感兴趣,一旦冲进围墙,吃掉一个人,就像人类捏死一只虫子。
私以为动物保护协会的人应该将此片列为协会的必看作品。
也有人对“裸体午餐”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艺术家们大白天地躺在外头,冻坏了不说,他们的隐私也没有了。这些闲人也算得上表示了对活动和艺术家们的关怀。
另一些人的一些做法,就算不得与人的关怀了。北京一家拍卖公司宣布要在6月22日举办一场名为“《也是集》——钱钟书书信手稿专场”的拍卖会。这场拍卖会中,文学家钱钟书的66封书信、《也是集》手稿、12封夫人杨绛的书信和《干校六记》手稿、6封女儿钱瑗的书信将集中拍卖。
这些私人信件主要是钱钟书上世纪80年代与时任香港《广角镜》杂志社总编辑李国强的书信往来。钱先生在书信中涉及不少对历史和学人的批评,有不少他认为“不能公开说的话”。比如在一封写于1981年的信中,钱先生谈到《红楼梦》的英译本:“因思及Hawkes近以其新出译本第三册相赠,乃细读之,文笔远胜杨氏夫妇(即杨宪益与戴乃迭),然而此老实话亦不能公开说,可笑可叹。”如今,钱钟书认为的“不能公开说的话”,却因拍卖公司前期寄出的大量影印件宣传资料被公之于众。
幸得杨绛在世,为钱先生争取他的隐私权。拍卖公司拒绝撤出拍品,则不免理亏,更失了人情。提供信件的送拍者躲在拍卖行保护送拍者隐私的阴影里,令人讶异。
艺术市场吞噬着艺术媒体。点开艺术新闻的时候,铺天盖地的艺博会销售状况、拍卖数据,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本该成为艺术新闻主角的艺术品,成为一堆数字的配图。欧洲的经济危机撤掉了艺术与金钱之间的遮羞布,或者说仅存的尊严。英国文化大臣玛丽亚·米勒(Maria Miller)公平表示,艺术应该注重经济价值而不是艺术价值,让公费拨款站得住脚。
长久以来,艺术一直在努力地成为人类精神层面的财富,而在今天,艺术俨然出于物质与精神的夹缝中,更接近为经济操控的物质,而成为人在生活中遭受经济冲击与控制的一份子,并不是置身事外的一块净土。
好在一切都不是绝对。仍有纯粹出自于关怀的艺术,在意这个需要慰藉的世界。日本大地震后,一个名为Okurie的艺术项目,在那些即将拆除的建筑上留下壁画。艺术家极阳介(Yosuke Tan)邀请学校的高中毕业生重回校园,毕业生在教室的窗户和墙壁上印下粉色手印,组成了一幅壮观的樱花图。这是一件温暖而伤感的作品,它们最终将与依附的建筑被拆除,但有关它的回忆却莫名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