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金是企业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的血液,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击败对手的有利武器。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不但能充分地利用好内部资金来源,还能有效的从外部融入资金。企业融资管理的探讨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企业;融资;管理;
0 引言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资金对每个企业都是稀缺资源,而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经营和长远发展时时刻刻又离不开资金。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融资就成为企业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活动。
从资金融入效应和风险控制角度看企业融资管理,当论及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企业融入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金在用途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般来说,长期资本主要用于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扩建项目、新建项目和对外投资等方面,而短期资金主要用于解决企业运营资金的周转等方面。
一、企业融资管理目标
企业融资管理的科学性很重要,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成本,还要考虑到财务风险,否则,就是用较低的资金成本融入所需资金,也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因此,企业融资管理的目标应是在资金成本、财务风险和价值创造这三者之间取得最优平衡。
二、企业融资管理原则
企业的融资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筹集企业所需资本,在投资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得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最低化从而实现融资管理的最终目标,即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在做到资金成本、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之间优化和平衡的同时,通过好的融资管理模式来低成本地为企业的发展筹集资金,是企业融资管理的主要原则。
三、准确预测资金需求量
投资规模决定企业筹资额的多少,因此企业筹集资金时应首先对资金需要量进行预测,只有这样,才能使筹集来的资金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不会有太多的闲置。预测资金需求量既要对短期资金需求进行预测,还要重点对长期资金的需求做好资本预算。在进行资本预算时应以当期的现金流量作为考虑的重点。特别是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现金流动的估算上,应以当期的现金净流量而非当期利润为考虑的重点,保证已耗费资金的充分补偿。
四、考虑内外因素,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一)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
每个企业在进行筹资方式选择时,必须清楚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有关因素。
1.外部因素
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外部因素是指对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外部客观环境。主要是指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外部客观环境的宽松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企业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时,必须遵循税收法规,同时考虑税率变动对融资的影响。金融政策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企业融资、投资、资金营运和利润分配活动。此时,融资方式的风险、成本等也会发生变化。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理财活动的宏观经济状况,在经济增长较快时期,企业需要通过负债或增发股票方式筹集大量资金,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当政府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做出调整时,企业的融资方式也应随着政策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2.内部因素
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发展前景、盈利能力、经营和财务状况、行业竞争力、资本结构、控制权、企业规模、信誉等方面的因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这些内部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融资方式也应该随着这些内部因素的变化而作出灵活的调整,以适应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融资需求变化。
(二)在总体的融资战略下,设计多个融资方案,实施动态选优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及财务状况,综合考虑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多种因素,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资金成本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融资方式。
一旦确定了资金需求量,企业就应在充分利用内部资金来源之后,再考虑外部融资问题。所谓企业内部资金来源,无外乎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的现金来源和通过留存利润等而增加的资金來源。这部分资金是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占用它们虽然也会发生资金的使用成本(实际上是非付现的),但是却不要支付融资费用。而外部融资是指在企业内部融资不能满足需要时,从外部融入形成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负债融资形式与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权益融资形式。占用外部融入的资金不仅会发生使用成本,还要支付融资费用。因此,运用外部融资的方式所发生的成本相对要高些。而企业真正开展的融资活动就是从外部融入资金,真正的融资数量就是向外部融入的资金总量。
由于企业向外部融资可以采用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其融资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也是不同的。既然要从外部融入资金,企业就必须考虑融资以后应当保持一个良好、合理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使得财务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同时综合资金成本又有所降低。在这种总体的融资战略下,设计多个融资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财务上的优劣排序,以便在具体的融资实践中实施动态选优。
五、保持适度负债,及时调整、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在融资管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法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使之达到最优化,是融资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一方面,在融资决策中,企业应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并在以后追加投资中继续保持最佳结构;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原来资本结构不尽合理的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资本结构,尽量使其资本结构趋于合理,以至达到最优化。
企业应根据特有的融资成本次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成本的同时兼顾风险的平衡,来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负债融资是企业采用的主要融资方式,因为负债融资有如下三个优点:①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②负债筹资的利息可在纳税前扣除,可减少缴纳企业所得税;③负债筹资资金成本低,可减低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并可提高每股收益,增加股东权益。但是,过度的负债规模,将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尽可能的寻求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一个企业如果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负债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负债资本过多,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要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比例关系: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当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
六、合理安排融资期限的组合方式
一般来说,资金使用期限较短的,利息低,企业还款的风险大;使用期限长的,还款的风险可以延后,但利息高,总的筹资风险不一定就低。如果借入资金的还款期限都比较短,或还款期相对集中,则会使还款高峰期过早或过高,而由于企业投资效益尚未发挥尽致,造成还款困难,风险加大。如果还款期限都比较长,利息负担必然加重。同时,还款期限不能太过于集中,否则还款金额过大,有可能超过企业的还款能力。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使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
七、加强日常融资管理,控制融资风险
1、每月定期制定资金收支计划。关注收集宏观经济政策和信息,提前做好预测,及时准确的编制资金计划。按照计划安排资金,既减少闲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又保证企业投资项目正常运作。
2、积极开展银企谈判。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扩大企业的综合授信。
3、定时做好融资匹配分析。根据宏观调控和企业资金紧张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好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企业融资能力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4、定期进行贷款担保和银行保函的清理工作。
八、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除了银行借款、传统的股票、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企业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拓展其他融资方式,以降低集团融资成本。如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业务就是当前较好的融资渠道。
【关键词】企业;融资;管理;
0 引言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资金对每个企业都是稀缺资源,而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经营和长远发展时时刻刻又离不开资金。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融资就成为企业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活动。
从资金融入效应和风险控制角度看企业融资管理,当论及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企业融入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金在用途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般来说,长期资本主要用于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扩建项目、新建项目和对外投资等方面,而短期资金主要用于解决企业运营资金的周转等方面。
一、企业融资管理目标
企业融资管理的科学性很重要,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成本,还要考虑到财务风险,否则,就是用较低的资金成本融入所需资金,也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因此,企业融资管理的目标应是在资金成本、财务风险和价值创造这三者之间取得最优平衡。
二、企业融资管理原则
企业的融资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筹集企业所需资本,在投资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得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最低化从而实现融资管理的最终目标,即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在做到资金成本、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之间优化和平衡的同时,通过好的融资管理模式来低成本地为企业的发展筹集资金,是企业融资管理的主要原则。
三、准确预测资金需求量
投资规模决定企业筹资额的多少,因此企业筹集资金时应首先对资金需要量进行预测,只有这样,才能使筹集来的资金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不会有太多的闲置。预测资金需求量既要对短期资金需求进行预测,还要重点对长期资金的需求做好资本预算。在进行资本预算时应以当期的现金流量作为考虑的重点。特别是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现金流动的估算上,应以当期的现金净流量而非当期利润为考虑的重点,保证已耗费资金的充分补偿。
四、考虑内外因素,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一)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
每个企业在进行筹资方式选择时,必须清楚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有关因素。
1.外部因素
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外部因素是指对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外部客观环境。主要是指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外部客观环境的宽松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企业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时,必须遵循税收法规,同时考虑税率变动对融资的影响。金融政策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企业融资、投资、资金营运和利润分配活动。此时,融资方式的风险、成本等也会发生变化。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理财活动的宏观经济状况,在经济增长较快时期,企业需要通过负债或增发股票方式筹集大量资金,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当政府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做出调整时,企业的融资方式也应随着政策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2.内部因素
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发展前景、盈利能力、经营和财务状况、行业竞争力、资本结构、控制权、企业规模、信誉等方面的因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这些内部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融资方式也应该随着这些内部因素的变化而作出灵活的调整,以适应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融资需求变化。
(二)在总体的融资战略下,设计多个融资方案,实施动态选优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及财务状况,综合考虑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多种因素,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资金成本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融资方式。
一旦确定了资金需求量,企业就应在充分利用内部资金来源之后,再考虑外部融资问题。所谓企业内部资金来源,无外乎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的现金来源和通过留存利润等而增加的资金來源。这部分资金是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占用它们虽然也会发生资金的使用成本(实际上是非付现的),但是却不要支付融资费用。而外部融资是指在企业内部融资不能满足需要时,从外部融入形成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负债融资形式与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权益融资形式。占用外部融入的资金不仅会发生使用成本,还要支付融资费用。因此,运用外部融资的方式所发生的成本相对要高些。而企业真正开展的融资活动就是从外部融入资金,真正的融资数量就是向外部融入的资金总量。
由于企业向外部融资可以采用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其融资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也是不同的。既然要从外部融入资金,企业就必须考虑融资以后应当保持一个良好、合理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使得财务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同时综合资金成本又有所降低。在这种总体的融资战略下,设计多个融资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财务上的优劣排序,以便在具体的融资实践中实施动态选优。
五、保持适度负债,及时调整、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在融资管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法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使之达到最优化,是融资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一方面,在融资决策中,企业应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并在以后追加投资中继续保持最佳结构;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原来资本结构不尽合理的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资本结构,尽量使其资本结构趋于合理,以至达到最优化。
企业应根据特有的融资成本次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成本的同时兼顾风险的平衡,来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负债融资是企业采用的主要融资方式,因为负债融资有如下三个优点:①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②负债筹资的利息可在纳税前扣除,可减少缴纳企业所得税;③负债筹资资金成本低,可减低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并可提高每股收益,增加股东权益。但是,过度的负债规模,将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尽可能的寻求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一个企业如果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负债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负债资本过多,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要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比例关系: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当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
六、合理安排融资期限的组合方式
一般来说,资金使用期限较短的,利息低,企业还款的风险大;使用期限长的,还款的风险可以延后,但利息高,总的筹资风险不一定就低。如果借入资金的还款期限都比较短,或还款期相对集中,则会使还款高峰期过早或过高,而由于企业投资效益尚未发挥尽致,造成还款困难,风险加大。如果还款期限都比较长,利息负担必然加重。同时,还款期限不能太过于集中,否则还款金额过大,有可能超过企业的还款能力。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使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
七、加强日常融资管理,控制融资风险
1、每月定期制定资金收支计划。关注收集宏观经济政策和信息,提前做好预测,及时准确的编制资金计划。按照计划安排资金,既减少闲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又保证企业投资项目正常运作。
2、积极开展银企谈判。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扩大企业的综合授信。
3、定时做好融资匹配分析。根据宏观调控和企业资金紧张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好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企业融资能力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4、定期进行贷款担保和银行保函的清理工作。
八、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除了银行借款、传统的股票、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企业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拓展其他融资方式,以降低集团融资成本。如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业务就是当前较好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