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玺璋,写70万字《梁启超传》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懂梁启超,就能读懂近代中国。”这是文学评论家、近代史研究者解玺璋的看法。他用4年时间写完的《梁启超传》被认为是梁启超辞世80多年来最为详尽、客观的传记。这部作品分上下两部,70多万字,呈现出了梁启超生前的种种是非曲直,折射出这位“饮冰室主人”身处的时代漩涡、风云底色。9月7日,初秋的北京,在一家清冷的咖啡馆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访了解玺璋,厚重的紫色窗帘透出微弱的晨曦,在他的脸上涂抹了一层淡淡的光泽。
  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梁启超
  “跟很多作家比,我的经历太简单了,从工厂考上大学,再分到报社,一直干到退休都是做编辑。我不太适合学新闻,跟生人接触我发憷。”解玺璋很认真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的无奈。
  1953年,解玺璋出生在北京。只上了两年半初中,就进了北京化工二厂当工人,每天操作仪表,生产硅材料。那是1970年,“文革”进行到中期。带他的师傅是从北大中文系下放到工厂的高材生,装了一肚子古典文学。“我最初背的古典诗词和文章都是他一句一句教的,我当时都没有见过那些书长什么样,他培养了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后来我开始大量阅读书籍,逐渐发现自己更喜欢研究文艺理论。”
  1977年恢复高考,解玺璋3个志愿全报了北大,且都与古代文化有关——古典文献学、图书馆学及考古学。那一年的本科分数线是280分,他虽然超了12分,但去北大仍不够,别的学校也去不成。半年后,他第二次参加高考,适逢人大新闻系招生,因为解玺璋在厂里负责办报,师傅对他说,你就考人大新闻系吧。
  就这样,在工厂里待了近9年的解玺璋成了人大新闻系的学生。“没学文学我不甘心,业余时间还在做古典文论的笔记、卡片,甚至在人大中文系旁听了一年中国古典文论的课。”他从《易经》开始一本一本地读,一直读到大学毕业。
  解玺璋最初读梁启超的作品,也是在大学里。“大学二年级学新闻史的时候,为了研究他的办报思想,我到北圖报刊部,读了他在戊戌变法前办的《时务报》,还有其它一些书和文章。”在这些阅读基础上写的一篇论文获了奖,引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泰斗方汉奇的注意,点名要指导解玺璋,于是他的毕业论文也写的是梁启超。
  1983年,解玺璋被分到北京日报,第一年在总编室。“那时上夜班还在抄卡片,领导有点不满意,说我不安心工作,于是我就偷着弄。”第二年他去了北京晚报,做副刊编辑,再后来有了孩子,抄卡片的工作就没能继续,停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上。之后的岁月里,由于编辑副刊,解玺璋接触了大量文史作者,他研究文学、戏剧、影视作品,写了大量文艺评论,读书的爱好也一直保持了下去。直到2008年,一家出版社找到他写梁启超。
  虽然这么多年来,对梁启超一直“情有独钟”,解玺璋仍然觉得自己当初答应写《梁启超传》有点鲁莽。“但接了就不能后退,而且我也有做学术的理想,所以就硬着头皮上阵,写得很是辛苦。”
  《梁启超传》解玺璋写了整整4年,从2008年春节后动笔,写到2012年春节,当年9月出版。其间,他换了2副老花镜,有时一天工作16个小时,“主要是看资料,真正写的时间只占1/3。”
  无论喜欢与否,都该认真研究梁启超
  梁启超的身份覆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他是政治家,从戊戌变法到进入北洋政府出任司法总长,一直积极入世;他是新闻人和政论家,在日本流亡14年创办了《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倡导改良;他是教育家,在清华任教多年,9个子女均在各自领域成就斐然;他也是近代文学改革的先驱,所倡导的“诗界革命”对传统散文进行了从内容到形式的突破,一篇《少年中国说》传诵至今。“梁启超为大众所知是1895年‘公车上书’这段时间,1928年北伐成功,他1929年1月去世。中国近代的大变化就集中在这些年,而他几乎参与了这个时间段里的每一次重大历史活动。”解玺璋说。
  环球人物杂志:您之前提到梁启超难写,难在什么地方?
  解玺璋:他个人的经历比较复杂。晚清到民国的社会动荡也非常快,每10年、5年乃至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各种史料众说纷纭,所以很难把握。
  另外,这么多年来,我们对梁启超的评价是一种概念先行的方式,先在政治上定性,“保皇派”、“改良派”前面还要加一个“资产阶级”的帽子,很多评价都是负面的。而民间评价又多从道德操守出发,大多是流言蜚语,很难落实真假,必须找最原始的材料。
  环球人物杂志:书中大量引用了文献,为何没选择回忆、口述这样的资料?
  解玺璋:亲人子女的回忆感情色彩比较多,但事实上,他们对梁启超未必更了解,也未必有学者们考察得准确。写作时,我没有接触过任何梁家的人,只是看各种资料,包括书信、日记、学者考证等。我发现很多与他有接触的人的回忆也是不准确的,也要根据文献来核对。有时只提到一个人的字或号,甚至是个代称,为了找到真名实姓,也要花一两天时间。好在大部分资料都有正式出版物。我从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和网络上购买了很多早年的文史资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民国出版的都有。
  环球人物杂志:您眼中的梁启超是怎样的人?他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玺璋:他是一个积极入世、与时俱进的人,能够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调整自己。今天的中国人不能忽略他,忽略的时间越长,未来付出的代价将会越大。
  我认为他最有价值的思想即通过渐进的方式推进社会发展。联系到今天的社会状况,无论左右翼,无论喜欢与否,都该认真研究梁启超。民国成立后,中国并没有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没有渐进式改革的机会。直到今天,在微博上,激进的人物和言论更容易得到拥护,理性讲道理的人却可能遭到攻击,这跟梁启超当年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
  他的文章与今天的现实仍密切相关。如新民思想,他不仅要改造国民性,而且上升到民族构成的高度。他认为要革新一个政府、国家、民族,要先革新国民,先革新自己。做新国民的条件是什么?他认为首先是政治素质,民众要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对这个问题,他从思想、能力到态度,都有详细的论述。   环球人物杂志:他改造国民性的方式是什么?
  解玺璋:教育。他注重对学生精神的培养,知识在其次。梁启超在上世纪20年代就讲过,现在不缺知识,缺的是精神。如果缺少人格,知识越多反而会带来更多问题,没有精神支撑,知识会把人压垮的。
  另一方面,他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政治。他通过办报开启民智,认为人应该维护自己的权利,并通过法律来体现。他非常重视立法,认为一个人要争取的基本权利是政治参与权与立法权。只有通过法律这种形式,才能把保护自己的方式固定下来,否则都是说说而已。
  环球人物杂志:梁启超过去一直顶着“保皇派”、“改良派”的帽子,对此,您怎么评价?
  解璽璋:梁启超的保皇是有条件的,在戊戌变法前,他们提出的是“保中国不保大清”,后来到了海外,主要是为了动员更多的华人华侨。当然其中也有康有为对光绪的报恩之情,但梁启超在这方面比较淡,他提君主立宪是为了用一种比较稳健的方式推进社会发展。他不希望发生战争,像法国大革命那样流血,前后死几百万人。
  有人曾评价康梁二人的不同:康有为从激进到保守,看似变了,实则没变,只是过时;梁启超看似不断在变,其实始终保持着开放的态度,不断调整、纠正自己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比如说,宋教仁被刺后,黄兴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孙中山要通过二次革命,梁启超则认为应敢于说话,如果都不说话,或者都说一些情绪性的话是没意义的。借助合法程序表达人民的看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他当时认为,中国人的人格缺陷主要在于不能保护自身权利,因此他提出的新人格就是,我既不侵犯别人的权利,也不允许别人侵犯我的权利。他觉得如果人人都有这种意识,这个国家是不得了的。他总是把国家和个人联系在一起。
  我们看到的历史可能都只是一个侧面
  就像很多在大变革时代站在潮头浪尖的人一样,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枢纽”式的存在,以他为原点,可以开枝散叶地拓展出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章太炎、胡适、徐志摩等一系列直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的人物。这些名字背后,覆盖了从甲午战败到北伐胜利的30多年间,中国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前所未有的震荡与变迁。同样,梁启超在历史书上也是一个“靶子”式的存在,根据不同立场,对他的评价不断变化,百年后仍无法盖棺论定。从梁启超身上,折射出的其实是对那段历史,对我们自己的看法。
  环球人物杂志:与其它单纯叙事的人物传记不太一样,您在书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评述,您怎么看待为名人做传时客观与主观的平衡?
  解玺璋:一些传记完全排除了作者个人的感情,看似客观,其实恰恰不客观。里面有先验主义的东西,似乎没有个人偏见,却有社会、集体的偏见。我觉得写人物传记不能完全排除对人物的感情,否则书不会好看。我是从经验主义出发,根据个人的阅读体验写人物,甚至带着一种打抱不平的情绪来写梁启超,因为觉得以前对他的评价太差了。
  与此同时,我也用一些方法确保个人感情不泛滥:一是在语言上尽量不用形容词,叙述尽量节制。二是用大量原始资料支持叙述,引文之所以这么多,除了想说明材料的原始性外,就是因为以前传记中很多引用是断章取义的,所以我一定要引全,给读者完整的意思,避免片面。三是结构方式,书中每个章节都用“梁启超与某某人”的结构,通过不同人的眼睛看梁启超。读者可以组合、拼贴起来,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环球人物杂志:这些年学术界、出版界都在努力,写一些相对有趣而尊重历史的书籍。您觉得历史著作应该更通俗化吗?
  解玺璋:目前大众化的写史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严肃而通俗的,我比较赞同;另一种是猎奇式的,加入了个人想象,甚至道听途说来的材料,不加辩证地用在里面。这会给读者尤其是年轻人带来误导,因为他们看不到更多材料。
  历史研究需要一定的学术训练,就像法官审案时要有对证据的考察,判断来源合法不合法,真实不真实。
  环球人物杂志: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您怎么看这句话?
  解玺璋:我觉得他是从历史观的角度,而不是从历史文本的细节说的。对于史实我们可以有各种解读,这是不同的历史观,但史实本身要通过考古、文献考察,绝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落实到具体材料上,必须一是一,二是二。
  环球人物杂志:近来,很多史书都在重新解读历史人物,您怎么看待这种“翻案文章”?
  解玺璋:对历史来讲,不存在翻案的问题。一个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肯定是多方面的,主客观都有。不能用今天的立场、环境去理解那个时代的人物。我们在谈到一个人物时,一定要全面。主观上好大喜功的人,客观上可能开拓了疆土,如汉武帝。因此写史的人不能只强调人物的某一方面。事实上,正是人的多面性构成了历史的丰富与复杂。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信息渠道很多,面对不同的声音,人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历史观?
  解玺璋:要有全面的观念,不要拘泥于某一方面、某一立场上。我们看到的历史可能都只是一个侧面,所以不要轻易下结论,要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不是怀疑别人,而是怀疑自己。
  现在的确信息渠道很多,很难要求人们一定如何,我的想法是应该给各种观点提供表达的机会,让民众在碰撞中辨别真伪。现在有些观点不能充分表达,特别是真正严肃的史学声音表达不够充分,而另一些观点又表达过度。我认为最好是众声喧哗,有辨别力的读者会从中发现可信的、有价值的东西。
其他文献
美国文学和文化批评界对二十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时期是情有独钟的。这是批评家休·肯那(Hugh Kenner)笔下的“庞德时代”(Pound Era)。庞德被艾略特尊称为“更高明的艺术家”,他标志的是美国作家逃离“一战”以后来到欧洲,撷取非西方文学艺术精粹融入英文,从而谱写出崇高现代主义(high modernism)的时代。“二十年代后没有文学事件”是美国人文学界一个老派而顽固的看法,而现代主义也仍然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这是李义山诗句。意思的究竟,自知不能言诠,但于灯下读史时,每觉若有所感,惟义山诗意切之或近之。  那也许只是一种情调,在今昔之间已拉开了距离而又有所应合的一种况味。这使我想起以前读史时努力寻求什么的心情,渐已淡然。譬如倘是得一两册“梨园史话”来读,过去可能是想得些戏剧知识,眼下未免耽于借一扇“窗”看看风景而已。这时领略些历史情调,也还相宜。  “书窗”中的风景也
在席卷许多国家的反腐浪潮中,不断曝光的“艳照门”正将一个个好色贪官送上审判席。而在美国,官场风气却在发生奇怪的逆转。原本是官场禁忌的性丑闻,现在似乎没那么严重了。一度因性丑闻倒下的官员们,最近又纷纷粉墨登场,让人连呼“看不懂”。  “猥亵照”主角又“黄”了  看过电影《金刚》的人,都记得大猩猩金刚占领纽约帝国大厦那幕场景。不久前出版的《纽约客》杂志封面上,帝国大厦又被“占领”,不过这位“金刚”在帝
曼迪手握抹布,一脸无精打采。  “要是不用擦窗户,那该多好啊,”对着满是灰尘的窗户,她抱怨着,“我想,擦窗户是世界上最没劲儿的活了。”  这时,曼迪发现隔壁的沃达先生,正拿着一把耙子,在他家院子里无聊地打哈欠。  “我先跟沃达先生打声招呼。”曼迪放下抹布,一蹦一跳朝邻居家走去。  “沃达先生,您好!”  “咦,是曼迪啊,你看这些乱七八糟的落叶,真让人头疼!”沃达先生一脸无奈,“我想,耙落叶是世界上
2018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最后一天,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结束。孙杨出水,站在池边,向四周鞠躬致意,回报他的是长久掌声。在这次比赛中,如此场景已多次上演。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个项目,孙杨拿下4金1铜,3个项目的成绩排进世界前五。长短通吃,且多项拿出世界级表现,当今世界唯有孙杨,而且已不是第一回。2017年的冠军赛,他同样报名5项,项项摘金。半个多世纪前,也有过一位
鲍勃迪伦在他的名曲《Blowing in the wind》中曾感慨:“一个男人需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男子汉?”同样,一名门将需要具备怎样的天赋,经历多少比赛的打磨,才有资格被称为门神呢?这中间恐怕要有更多的曲折吧。  门将常有,而门神不常有,但本届世界杯上,已经成为门神和拥有门神潜质的“国门”们却呈井喷之势。若不是他们那些惊为天人的扑救,巴西世界杯或许根本无需与法国分享世界杯最多进球的殊荣。众
张不行死,为城隍,端居终日,无所事,而香火繁盛,四时供奉不绝。遇旱涝风雹,百姓皆曰:“神怒我,祭祀不时耶?供奉不丰耶?礼敬不周耶?”于是,香火更盛,供奉益丰,礼敬愈周。  不行耻无功受禄,思有以报之。  是年,天大旱,民于百里外担水浇禾,不行甚悯之,乃布云行雨,普降甘霖。事毕,心窃喜,以为不负黎民,非尸位素餐者矣。  明日东乡之民来,詈曰:“香火吾未尝少,供奉吾未尝薄,礼敬吾未尝缺,何西乡雨降三寸
5月2日晚,拉克霍尔(Larkhall)的每条街道上似乎都飘溢着香槟酒的香味,每家的门上都挂上了国旗,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欢乐景象的源头要一直追溯到1977年5月12日出生与此的一个普通男婴身上,28年后他捧起了象征职业斯诺克最高荣誉的世锦赛冠军奖杯,他就是格雷姆·多特。在这个小镇,多特第一次走进俱乐部知道了什么是斯诺克,并且在这里转为职业球员,同样在过去失意的日子里,这里也是他疗伤
和近些年来传进中国文学批评界,并招出文坛上的是是非非,惹得沸沸扬扬的诸多国外文学思潮相比,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命运似乎与众不同,有点特别。所谓特别或不同,说得俏皮些,便是至今它还没太被当成一回事儿——讲西方有种女权主义批评,大家都能姑妄听之,可如果认定它是一种比较有系统,而且有深度的文学理论,我们的文坛上会有不少人觉得是故弄玄虚,起码有些言过其实。  这大概是因为,欧美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与
5月28日,被朴槿惠总统提名为韩国新总理的前大法官安大熙宣布放弃提名人资格。这距离获得提名只有6天,而就在两天前,安大熙还召开记者会,公开表示“从大法院退休后,我已决定不再担任公职,但对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感及希望报答国民关爱的真心,让我决定接受提名”。  韩国媒体惊呼,这是又一例总理提名人“夭折”事件,“韩国总理为何难产又难当?”  “国民检察官”被总统看重  5月22日,韩国总统府发言人闵庚旭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