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际交往是儿童适应社会、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和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本文从人际交往的缘起开始,分析了一些课堂上看似非常成功,可为什么实际效果不明显的案例,从道德的三个方面入手,对小学中高年级的人际交往进行了有效地探索。
关键词:人际交往教育道德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b)-0002-02
1 缘起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社会生活离不开交往,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也离不开交往。人际交往是儿童适应社会、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和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我们每一位品德教师不容忽视的职责。作为一名一线的品德老师,一直在不断地摸索尝试着,然而一路踌躇走来,一幕幕“尴尬”的镜头却不断地呈现。
课堂内的“精彩纷呈”固然让人欣喜,但课外的巨大落差却着实令人忧心。作为老师也许该静下心来思考一番,为什么课堂内学生的认识似乎非常到位,可在实际生活中和同学的交往就做不到学以致用了呢?
2 思考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涉及到的主要有三种形式:生生交往、师生交往和亲子交往。面对这样的内容,老师精心组织教学,课堂上看似非常成功,可为什么实际效果不明显呢?直面我们的品德课堂,以下一些现象不容忽视。
现象一:重传递轻思考。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过分讲究灌输和形式主义的说教,如“诚实是金”、“宽容是交往的法宝”、“学会理解”等关键词多次反复通过老师之口传递给学生,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学生自主的思考,忽视了价值观的多样性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现象二:易认知难实践。小学中高年级身心发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也是教育的一个良机。他们的交往范围开始扩大,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并逐渐增强,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
3 走向实践
小学阶段,儿童人际交往的品德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基本品德教育,包括诚实、孝敬等。二是交往基本之道的教育,包括尊重、平等、宽容、友善等与人交往的一般态度和品德。任何一种道德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基本成分,人际交往的品德是道德教育中的其中一个主题,本文从道德的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有效地探索。
探索一:锤炼内容,建构道德认知。
小学阶段在《品德与社会》涉及到的人际交往内容在各册的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四五年级。具体内容分布如下:
单元主题一:我在成长。
三年级上学期: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课题1:我要向你学习.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懂得取长补短的意义。课题2:嫉妒真的要不得。让学生知道嫉妒的危害,懂得怎样对待别人取得的成绩。
四年级上学期:成长的脚步。
课题1:诚实是金。让学生懂得诚实是做人的根本,敢于承认错误。课题2:我该不该这样做分清是非,学会如何拒绝。
五年级上学期:交往是堂必修课。
课题1:诚信真可贵:使学生能意识到诚信在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进一步培养诚信的行为。
课题2: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学生了解交往是人际关系中的法宝,学会宽容。
单元主题二:我与家庭。
三年级上学期:我的家庭。
课题1:我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长辈的故事,理解自己的长辈。课题2:家人关怀我成长。让学生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
四年级上学期:温馨一家人。
课题1:孝心献老人。让学生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孝敬老人。课题2:谢谢你们,我的父母。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操劳,坚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五年级上学期:亲情树下我成长。
课题1:父母——我特别的朋友。让学生理解父母,与父母及时沟通,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
品德课程强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诚实、孝敬、尊重、平等……”这样蕴含着丰富内涵的品德教育,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的。
(1)宜“近”“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时间近。由于时间近,有的事情可能是孩子自己就经历过,回忆起来印象更深刻。二是空间近,也就是选取的内容尽量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本课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懂得诚实是做人的根本,刚好学校里的项师傅拾金不昧的事在老师口中流传,我就借来了表扬信,请来了项师傅,用这个真实的事件升华了书中的例子。学生以后会回忆起,食堂师傅曾经给我们上过这样“诚实”的一课。相信学生会在人际交往中以诚待人,以诚做事。
(2)宜“精”关于人际交往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要注意取舍,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
内容太多,会使学生走马观花,无暇停留脚步细细品味;内容太浅,无法激起学生静心思考。这样,都会造成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学生人际交往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归结为生活。教师要独具慧眼,锤炼出离学生近,意蕴精要的内容,和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融合,构建起自己的道德认知。事实证明:道德认知越全面、越深刻,就越能指导人们形成明确的道德判断和进行自觉的道德行为。
探索二:创设情境,深化主体体验。
品德教学中的“体验”是让学生亲历某件事,包括心理上的亲历和参与实践亲身经历,从中获得真切感受,以提升道德认识并激发起相应的道德情感。人际交往尤其讲究情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其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使其领悟到交往的方法,从而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在实际的品德教学中我们主要在以下几点策略的指导下,开展了相关尝试。应该说这种尝试是有效的。
(1)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基于真实体验的感受是最真切的。
杜威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意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人际交往的品德教学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
(2)在活动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主题活动、小小辩论、故事续编、角色扮演等情境中学生担当一定的角色。这种准生活尽管是模拟的、仿真的,但在这样的情境中更加深了自己的体验,拉近了学生与同学、教材的距离。
(3)在价值冲突中进行体验。社会生活中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面临的价值冲突,是品德课中重要的资源。人际交往中尤其充满道德冲突,因为学生处在一个提倡价值多元的时代,一个小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影响,在品德课中尤其值得注意让学生在思辨、取舍中,确立主流的价值批判标准,最终确立积极的道德价值观。
(4)在课堂生成中进行体验。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
学生对于“关怀”一词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温情的一面,教师的及时引导,丰富和完善了“关怀”的内容,也理解了父母即使是打骂这样的做法也是关爱自己的表现,加深学生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淡化或消除了学生对家长的怨恨,有利于亲子交往。
探索三:联系实际,引导道德行为。
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在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将获得的人际交往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能够巩固道德认知,真正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
(1)以情导行。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中的“人”一般和学生或认识,或熟悉,或亲近,这样的课如果能以情动人,以情促思,学生的情感达到“水到渠成”的程度,那以情导行就顺理成章了。
通过“课后实践表”把学生导向了具体的行动,指向了真正的生活,在生活中如何孝敬老人。通过这样的课,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会对身边的老人有一份孝敬之心,有一个孝敬之行。
(2)榜样导行。研究表明: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行为模仿,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强化作用。“近朱者赤”,尤其是接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影响更大。
(3)心理疏导。班里有一部分学生本身胆子就很大,与人交往没有困难。但有一小部分学由于自身的一些心理特点,如胆小、自卑或者和交往对象存在着不愉快,学生容易产生退缩或犹豫,行动趋向消极,甚至丧失交往的积极性和信心。此时,教师应及时疏导,肯定和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其有勇于交往的信心。通过老师有意地疏导,使这部分学生体会到交往的乐趣,最终能大方地与人交往。
(4)活动导行。活动是品德教学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将已有的品德外显的媒介。通过这一活动,既了解了老师的一些情况,也使有些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辛苦和繁琐。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学生能克服内向或惧师的心理,自发地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老师平等、有礼貌地进行了交往。
生生、师生、亲子都可以开展交往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活动范围也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生活才是真正的教育,人际交往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
4 感言:继续前进在探索的路上
马克思指出: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其“交往是固有的”。在品德课堂中进行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有效性的探索最终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一节课只是学生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激发点,如果能够在学生广阔的心海中激起一丝涟漪,一片浪花,能够真正帮助学生从品德课堂起步,乐于交往,善于交往,那我们的探索就是值得的。
但也知道,人际交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探索还不够完善,所以作为品德老师将继续前进在探索的路上。
参考文献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Z].
[2] 走进新课堂[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3]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关键词:人际交往教育道德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b)-0002-02
1 缘起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社会生活离不开交往,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也离不开交往。人际交往是儿童适应社会、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和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我们每一位品德教师不容忽视的职责。作为一名一线的品德老师,一直在不断地摸索尝试着,然而一路踌躇走来,一幕幕“尴尬”的镜头却不断地呈现。
课堂内的“精彩纷呈”固然让人欣喜,但课外的巨大落差却着实令人忧心。作为老师也许该静下心来思考一番,为什么课堂内学生的认识似乎非常到位,可在实际生活中和同学的交往就做不到学以致用了呢?
2 思考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涉及到的主要有三种形式:生生交往、师生交往和亲子交往。面对这样的内容,老师精心组织教学,课堂上看似非常成功,可为什么实际效果不明显呢?直面我们的品德课堂,以下一些现象不容忽视。
现象一:重传递轻思考。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过分讲究灌输和形式主义的说教,如“诚实是金”、“宽容是交往的法宝”、“学会理解”等关键词多次反复通过老师之口传递给学生,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学生自主的思考,忽视了价值观的多样性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现象二:易认知难实践。小学中高年级身心发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也是教育的一个良机。他们的交往范围开始扩大,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并逐渐增强,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
3 走向实践
小学阶段,儿童人际交往的品德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基本品德教育,包括诚实、孝敬等。二是交往基本之道的教育,包括尊重、平等、宽容、友善等与人交往的一般态度和品德。任何一种道德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基本成分,人际交往的品德是道德教育中的其中一个主题,本文从道德的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有效地探索。
探索一:锤炼内容,建构道德认知。
小学阶段在《品德与社会》涉及到的人际交往内容在各册的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四五年级。具体内容分布如下:
单元主题一:我在成长。
三年级上学期: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课题1:我要向你学习.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懂得取长补短的意义。课题2:嫉妒真的要不得。让学生知道嫉妒的危害,懂得怎样对待别人取得的成绩。
四年级上学期:成长的脚步。
课题1:诚实是金。让学生懂得诚实是做人的根本,敢于承认错误。课题2:我该不该这样做分清是非,学会如何拒绝。
五年级上学期:交往是堂必修课。
课题1:诚信真可贵:使学生能意识到诚信在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进一步培养诚信的行为。
课题2: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学生了解交往是人际关系中的法宝,学会宽容。
单元主题二:我与家庭。
三年级上学期:我的家庭。
课题1:我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长辈的故事,理解自己的长辈。课题2:家人关怀我成长。让学生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
四年级上学期:温馨一家人。
课题1:孝心献老人。让学生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孝敬老人。课题2:谢谢你们,我的父母。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操劳,坚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五年级上学期:亲情树下我成长。
课题1:父母——我特别的朋友。让学生理解父母,与父母及时沟通,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
品德课程强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诚实、孝敬、尊重、平等……”这样蕴含着丰富内涵的品德教育,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的。
(1)宜“近”“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时间近。由于时间近,有的事情可能是孩子自己就经历过,回忆起来印象更深刻。二是空间近,也就是选取的内容尽量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本课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懂得诚实是做人的根本,刚好学校里的项师傅拾金不昧的事在老师口中流传,我就借来了表扬信,请来了项师傅,用这个真实的事件升华了书中的例子。学生以后会回忆起,食堂师傅曾经给我们上过这样“诚实”的一课。相信学生会在人际交往中以诚待人,以诚做事。
(2)宜“精”关于人际交往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要注意取舍,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
内容太多,会使学生走马观花,无暇停留脚步细细品味;内容太浅,无法激起学生静心思考。这样,都会造成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学生人际交往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归结为生活。教师要独具慧眼,锤炼出离学生近,意蕴精要的内容,和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融合,构建起自己的道德认知。事实证明:道德认知越全面、越深刻,就越能指导人们形成明确的道德判断和进行自觉的道德行为。
探索二:创设情境,深化主体体验。
品德教学中的“体验”是让学生亲历某件事,包括心理上的亲历和参与实践亲身经历,从中获得真切感受,以提升道德认识并激发起相应的道德情感。人际交往尤其讲究情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其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使其领悟到交往的方法,从而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在实际的品德教学中我们主要在以下几点策略的指导下,开展了相关尝试。应该说这种尝试是有效的。
(1)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基于真实体验的感受是最真切的。
杜威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意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人际交往的品德教学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
(2)在活动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主题活动、小小辩论、故事续编、角色扮演等情境中学生担当一定的角色。这种准生活尽管是模拟的、仿真的,但在这样的情境中更加深了自己的体验,拉近了学生与同学、教材的距离。
(3)在价值冲突中进行体验。社会生活中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面临的价值冲突,是品德课中重要的资源。人际交往中尤其充满道德冲突,因为学生处在一个提倡价值多元的时代,一个小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影响,在品德课中尤其值得注意让学生在思辨、取舍中,确立主流的价值批判标准,最终确立积极的道德价值观。
(4)在课堂生成中进行体验。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
学生对于“关怀”一词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温情的一面,教师的及时引导,丰富和完善了“关怀”的内容,也理解了父母即使是打骂这样的做法也是关爱自己的表现,加深学生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淡化或消除了学生对家长的怨恨,有利于亲子交往。
探索三:联系实际,引导道德行为。
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在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将获得的人际交往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能够巩固道德认知,真正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
(1)以情导行。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中的“人”一般和学生或认识,或熟悉,或亲近,这样的课如果能以情动人,以情促思,学生的情感达到“水到渠成”的程度,那以情导行就顺理成章了。
通过“课后实践表”把学生导向了具体的行动,指向了真正的生活,在生活中如何孝敬老人。通过这样的课,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会对身边的老人有一份孝敬之心,有一个孝敬之行。
(2)榜样导行。研究表明: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行为模仿,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强化作用。“近朱者赤”,尤其是接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影响更大。
(3)心理疏导。班里有一部分学生本身胆子就很大,与人交往没有困难。但有一小部分学由于自身的一些心理特点,如胆小、自卑或者和交往对象存在着不愉快,学生容易产生退缩或犹豫,行动趋向消极,甚至丧失交往的积极性和信心。此时,教师应及时疏导,肯定和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其有勇于交往的信心。通过老师有意地疏导,使这部分学生体会到交往的乐趣,最终能大方地与人交往。
(4)活动导行。活动是品德教学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将已有的品德外显的媒介。通过这一活动,既了解了老师的一些情况,也使有些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辛苦和繁琐。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学生能克服内向或惧师的心理,自发地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老师平等、有礼貌地进行了交往。
生生、师生、亲子都可以开展交往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活动范围也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生活才是真正的教育,人际交往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
4 感言:继续前进在探索的路上
马克思指出: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其“交往是固有的”。在品德课堂中进行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有效性的探索最终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一节课只是学生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激发点,如果能够在学生广阔的心海中激起一丝涟漪,一片浪花,能够真正帮助学生从品德课堂起步,乐于交往,善于交往,那我们的探索就是值得的。
但也知道,人际交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探索还不够完善,所以作为品德老师将继续前进在探索的路上。
参考文献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Z].
[2] 走进新课堂[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3]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