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现场工种多、专业多的交叉作业,现代土建工程以混凝土施工为主,本文阐述了土木工程商品混凝土的施工以及相关的质量保证措施,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有利于科学安全的施工技术的形成。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现在的建筑工程按国家规定必须要使用商品混凝土。在应用商品混凝土的时候,从商品混凝土公司出发强调如何保证混凝土质量是必要的,但是混凝土质量问题一旦出现就只认为是混凝土生产厂家的责任,却忽视了混凝土施工应用单位也有一定的责任。商品混凝土是半成品而不是最终成品;混凝土生产和应用单位都要进行规范控制,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必须要遵循国家的有关标准。建设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不仅要有稳定的质量,还必须要满足泵送的要求。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由于满足不了设计强度的试块体现的混凝土实体质量问题,会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构成威胁。
一、柱与梁相接
柱与梁相接的节点核心区受力非常复杂,且施工缝常留置在该区的上部及下部,若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此处理不好,可能留下隐患。柱与梁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接面设在距离柱为梁高的梁上。在与梁下皮等高的柱的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浇筑与柱等强度的混凝土至板下平面,混凝土也随同浇至柱相邻梁内距离与梁高相等的梁内,梁内混凝土也浇至板底平面,此时混凝土浇筑不能停止(此处不能形成施工缝),而应在柱截面内继续浇筑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至板的上表面,此处作为柱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缝。为此,当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浇筑至板下平面时,在柱的截面位置上要支设高度等于板厚的柱模板。此种做法施工过程繁琐,施工时除要注意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浇筑在交接面处的更换外,还要及时支涉高度等于板厚的柱模,但能保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梁板的混凝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强度等级,一般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关并不大,通常相差1-2级;整浇梁板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梁是按T形截面内的混凝土按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浇筑,剩下的低强度混凝土量也就不多了,为方便施工,梁板混凝土宜采用与梁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如果梁和板的混凝土等级相差较大,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接面可留在弯起钢筋等于板厚的竖直截面上
(一)混凝土强度偏低试验室跟施工现场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要按相应的保证率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但由于经济成本是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都很注重的问题,要采用系统整体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富裕强度较经济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考虑的方面,因此在单项工程中有着偏低的混凝土配制强度。
(二)砂石含水量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用水量为了保持砂石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搅拌站根据规定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含水率至少要每工作班测定一次,增加测定次数在雨雪天气很有必要,含水量也要及时调整,以满足混凝土施工以及强度等级的要求。一些搅拌站日前采用的仪器能够自动测定砂石含水率,但多数搅拌站还是凭经验判断含水率或者是采用原材料试验的含水率,这种不科学的调整用水量方式难以保证拌合物强度,不仅影响了工程质量,还增加了施工难度。(三)施工现场随意增加水灰比若是原材料和工艺条件大体相同,水灰比是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取决因素,随水灰比增大混凝土强度会有所降低,有些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没有充分认识现场加水影响混凝土强度的程度,以为拌合物用水稀释以后就能增大坍落度,还对搅拌、泵送和浇筑有利,而对强度的要求并不重视。
二、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一)水的质量要求拌制和养护混凝土可以采用饮用的水。不能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沼泽水以及各种污水,也对不允许使用海水来拌制和养护钢筋混凝土或者是预应力混凝土。
(二)水泥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应用材料最多的就是水泥。 目前我国的有很多种类的水泥,按用途和性能分主要有三种,包括了通用水泥、特种水泥以及专用水泥。 一般土建工程大多采用通用水泥主要,比如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大多。在水泥的使用过程中,选择水泥品种的时候也要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必须要掌握不同品种水泥的使用方法及其独特的性能,这样不仅能节约水泥,还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水泥施工有以下注意事项:1、散装水泥要优先使用;2、运到工地的水泥要按不同的种类在有明显标志的仓库中储存,区别其品种 、强度等级 、出厂批号以及生产厂家,不得混装;3、防水防潮在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对于已经受潮结块的水泥,使用之前必须要經过处理并检验合格;4、水泥库房必须保持干燥,要有一定的排水和通风措施,;5、先用先出厂的水泥;6、作好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水泥的散失浪费,。
(三)骨料的质量控制优质江砂或河砂是优先选用的砂,中粗砂是混凝土工程最合适的材料,而泵送混凝土最好选用中砂,并且最好将砂率宜控制在39-43%。必需严格控制碎石针片状颗粒状的比率,含量较大针片状砂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3]。 含量很小的针片状颗粒以及粒形好的石子,最好是接近方或圆形,用来配置高强泵送混凝土或者一般的泵送混凝土最为合适。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
1 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2 施工缝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浇筑不能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需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3 捣实
混凝土的捣实就是使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的过程,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一角落,排出气泡,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混凝土的振捣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人工振捣是利用捣棍或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插,使之成型。只有在采用塑性混凝土,而且缺少机械或工程量不大时才采用人工振捣。采用机械振实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生产率,并能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应尽可能采用。
三、结语
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促使土木工程的种类日益更新,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更要满足于工程建设发展的需求,不断的进步,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只有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提高上去,工程的质量才能有所保证。
参考文献:
[1]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科学之友,2011(06)
[2]林咸根:《浅析预应力砼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0(09)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现在的建筑工程按国家规定必须要使用商品混凝土。在应用商品混凝土的时候,从商品混凝土公司出发强调如何保证混凝土质量是必要的,但是混凝土质量问题一旦出现就只认为是混凝土生产厂家的责任,却忽视了混凝土施工应用单位也有一定的责任。商品混凝土是半成品而不是最终成品;混凝土生产和应用单位都要进行规范控制,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必须要遵循国家的有关标准。建设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不仅要有稳定的质量,还必须要满足泵送的要求。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由于满足不了设计强度的试块体现的混凝土实体质量问题,会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构成威胁。
一、柱与梁相接
柱与梁相接的节点核心区受力非常复杂,且施工缝常留置在该区的上部及下部,若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此处理不好,可能留下隐患。柱与梁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接面设在距离柱为梁高的梁上。在与梁下皮等高的柱的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浇筑与柱等强度的混凝土至板下平面,混凝土也随同浇至柱相邻梁内距离与梁高相等的梁内,梁内混凝土也浇至板底平面,此时混凝土浇筑不能停止(此处不能形成施工缝),而应在柱截面内继续浇筑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至板的上表面,此处作为柱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缝。为此,当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浇筑至板下平面时,在柱的截面位置上要支设高度等于板厚的柱模板。此种做法施工过程繁琐,施工时除要注意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浇筑在交接面处的更换外,还要及时支涉高度等于板厚的柱模,但能保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梁板的混凝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强度等级,一般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关并不大,通常相差1-2级;整浇梁板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梁是按T形截面内的混凝土按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浇筑,剩下的低强度混凝土量也就不多了,为方便施工,梁板混凝土宜采用与梁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如果梁和板的混凝土等级相差较大,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接面可留在弯起钢筋等于板厚的竖直截面上
(一)混凝土强度偏低试验室跟施工现场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要按相应的保证率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但由于经济成本是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都很注重的问题,要采用系统整体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富裕强度较经济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考虑的方面,因此在单项工程中有着偏低的混凝土配制强度。
(二)砂石含水量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用水量为了保持砂石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搅拌站根据规定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含水率至少要每工作班测定一次,增加测定次数在雨雪天气很有必要,含水量也要及时调整,以满足混凝土施工以及强度等级的要求。一些搅拌站日前采用的仪器能够自动测定砂石含水率,但多数搅拌站还是凭经验判断含水率或者是采用原材料试验的含水率,这种不科学的调整用水量方式难以保证拌合物强度,不仅影响了工程质量,还增加了施工难度。(三)施工现场随意增加水灰比若是原材料和工艺条件大体相同,水灰比是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取决因素,随水灰比增大混凝土强度会有所降低,有些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没有充分认识现场加水影响混凝土强度的程度,以为拌合物用水稀释以后就能增大坍落度,还对搅拌、泵送和浇筑有利,而对强度的要求并不重视。
二、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一)水的质量要求拌制和养护混凝土可以采用饮用的水。不能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沼泽水以及各种污水,也对不允许使用海水来拌制和养护钢筋混凝土或者是预应力混凝土。
(二)水泥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应用材料最多的就是水泥。 目前我国的有很多种类的水泥,按用途和性能分主要有三种,包括了通用水泥、特种水泥以及专用水泥。 一般土建工程大多采用通用水泥主要,比如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大多。在水泥的使用过程中,选择水泥品种的时候也要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必须要掌握不同品种水泥的使用方法及其独特的性能,这样不仅能节约水泥,还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水泥施工有以下注意事项:1、散装水泥要优先使用;2、运到工地的水泥要按不同的种类在有明显标志的仓库中储存,区别其品种 、强度等级 、出厂批号以及生产厂家,不得混装;3、防水防潮在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对于已经受潮结块的水泥,使用之前必须要經过处理并检验合格;4、水泥库房必须保持干燥,要有一定的排水和通风措施,;5、先用先出厂的水泥;6、作好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水泥的散失浪费,。
(三)骨料的质量控制优质江砂或河砂是优先选用的砂,中粗砂是混凝土工程最合适的材料,而泵送混凝土最好选用中砂,并且最好将砂率宜控制在39-43%。必需严格控制碎石针片状颗粒状的比率,含量较大针片状砂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3]。 含量很小的针片状颗粒以及粒形好的石子,最好是接近方或圆形,用来配置高强泵送混凝土或者一般的泵送混凝土最为合适。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
1 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2 施工缝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浇筑不能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需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3 捣实
混凝土的捣实就是使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的过程,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一角落,排出气泡,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混凝土的振捣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人工振捣是利用捣棍或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插,使之成型。只有在采用塑性混凝土,而且缺少机械或工程量不大时才采用人工振捣。采用机械振实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生产率,并能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应尽可能采用。
三、结语
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促使土木工程的种类日益更新,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更要满足于工程建设发展的需求,不断的进步,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只有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提高上去,工程的质量才能有所保证。
参考文献:
[1]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科学之友,2011(06)
[2]林咸根:《浅析预应力砼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