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研究的意义之一是求真,即竭力保存事实真相。然而史海钩沉,光是搜集、整理资料已属不易,至于史论结合,发前人之所未发,更需要一番坐冷板凳的定力和实力。张哲英先生的《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以黎锦熙、胡适、叶圣陶为中心》很能证明这一点。
本书论及的三位现代学人中,胡适虽然多方建树,但较之黎锦熙、叶圣陶,很少进入语文教育研究的视野。实际上,胡适与语文教育的渊源不浅:一是两篇长文《中学国文的教授》与《再论中学的国文教授》集中体现了他对语文教育的思考;二是胡适在批评民初《壬子癸丑学制》的基础上,领导了1922年新学制的制定,更完整、更全面地体现其语文教育观;三是通过新文化运动把自由、民主、科学的思想文化基因深深地注入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之中,从思想文化层面推动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作者在结构上把胡适安排在黎锦熙与叶圣陶之间,并作为重要资源纳入语文教育史,的确需要一定的研究勇气,更体现出“求真”的历史意识。
看清来时的道路,是为了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黎锦熙和叶圣陶为语文教育筚路蓝缕,今人如何认识他们,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如何认识语文科之历史。“国语运动老将”黎锦熙,力倡国语统一、言文一致,1924发表语文教学理论专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作为语言学家,黎锦熙有意追求语法知识的系统化,并且把语法学习的要求贯注到教学内容中。其独创的旨在分析句子成分的“图解法”,对于理解复杂结构的语句,确有独特作用,影响深远。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知识系统化乃西学东渐产物,《马氏文通》开仿照印欧语系改造古汉语之先河。它将古汉语中的实字分为名、代、静、动、状五类,将虚字分为介、连、助、叹四类,究其实质,是以严格的词类划分,来解决字、词与句子结构成分的关系问题,从而加强汉语的逻辑功能。古汉语固然不乏逻辑功能,但是先秦思想早就表露出对语言表意能力的深刻怀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经》)、“至言去言”“得意忘言”(《庄子》),这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不注重发展语言的客观描述和逻辑指称功能。反过来说,汉语更容易挣脱逻辑和语法的锁链,从而为类比、隐喻、象征功能,以及语词的多重阐释打开巨大空间。古典诗歌对汉语特点的发挥可谓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因此,本书引发出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视汉语特点为缺点,进而加以克服和改造的冲动,对语文教育造成怎样的影响?
任何研究一旦,丧失批判立场,失去独立品格,其价值将大打折扣。我们学习叶圣陶的时候,往往把历史地形成的某些结论和做法绝对化,把他们尊奉为不容置疑的真理代言人。针对这一现象,作者首先在第四章特别设立一节,从两个方面谈如何研究叶圣陶。一是梳理叶圣陶著作版本,二是划分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几个阶段,并且厘清与夏丐尊等人在思想上的关系。作者提到,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本“开创大规模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先河”的集子中,吕叔湘先生所做的序言影响甚大,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定下研究基调。几乎成为教条的“语文是工具”之判断,实际上仅限于《论集》所收录的叶圣陶文章,而这些文章,多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并不足以反映历史的全貌。这告诉我们,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不能看到一句就‘发挥’一百句”,应该放在叶圣陶的整个著作系列和思想流变中加以把握。除此之外,第五章评价叶圣陶的文章学知识建构时,作者亦明确指出:“由于叶圣陶的语文知识体系过于强调文章学的完整性、结构性和知识点的‘细致性’,不可避免地会忽略语文学习实践性或生活性的特点。”换言之,在叶圣陶那里,语文的实践性与知识性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张力,后人仅择一端而讲之,无疑窒息了语文教育研究的生气。
当下语文教育深陷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仍无暇面对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不得不使作者忧心忡忡:“现代学制的确立同时也导致了语文教育领域诸多的‘现代病’,并且这诸多的‘现代病’与现代学制的发展始终相伴。”这意味着反思语文科之建制,必须跨越学科藩篱,拉长历史的视野。的确,如果不去追问语文教育到底吸收了西方的哪些东西,不去追问这些东西究竟带来哪些影响,那么我们不断引进诸种社会科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以争取“学科属性”,划定“学科边界”的努力,难保不是画地为牢。
本书论及的三位现代学人中,胡适虽然多方建树,但较之黎锦熙、叶圣陶,很少进入语文教育研究的视野。实际上,胡适与语文教育的渊源不浅:一是两篇长文《中学国文的教授》与《再论中学的国文教授》集中体现了他对语文教育的思考;二是胡适在批评民初《壬子癸丑学制》的基础上,领导了1922年新学制的制定,更完整、更全面地体现其语文教育观;三是通过新文化运动把自由、民主、科学的思想文化基因深深地注入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之中,从思想文化层面推动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作者在结构上把胡适安排在黎锦熙与叶圣陶之间,并作为重要资源纳入语文教育史,的确需要一定的研究勇气,更体现出“求真”的历史意识。
看清来时的道路,是为了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黎锦熙和叶圣陶为语文教育筚路蓝缕,今人如何认识他们,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如何认识语文科之历史。“国语运动老将”黎锦熙,力倡国语统一、言文一致,1924发表语文教学理论专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作为语言学家,黎锦熙有意追求语法知识的系统化,并且把语法学习的要求贯注到教学内容中。其独创的旨在分析句子成分的“图解法”,对于理解复杂结构的语句,确有独特作用,影响深远。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知识系统化乃西学东渐产物,《马氏文通》开仿照印欧语系改造古汉语之先河。它将古汉语中的实字分为名、代、静、动、状五类,将虚字分为介、连、助、叹四类,究其实质,是以严格的词类划分,来解决字、词与句子结构成分的关系问题,从而加强汉语的逻辑功能。古汉语固然不乏逻辑功能,但是先秦思想早就表露出对语言表意能力的深刻怀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经》)、“至言去言”“得意忘言”(《庄子》),这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不注重发展语言的客观描述和逻辑指称功能。反过来说,汉语更容易挣脱逻辑和语法的锁链,从而为类比、隐喻、象征功能,以及语词的多重阐释打开巨大空间。古典诗歌对汉语特点的发挥可谓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因此,本书引发出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视汉语特点为缺点,进而加以克服和改造的冲动,对语文教育造成怎样的影响?
任何研究一旦,丧失批判立场,失去独立品格,其价值将大打折扣。我们学习叶圣陶的时候,往往把历史地形成的某些结论和做法绝对化,把他们尊奉为不容置疑的真理代言人。针对这一现象,作者首先在第四章特别设立一节,从两个方面谈如何研究叶圣陶。一是梳理叶圣陶著作版本,二是划分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几个阶段,并且厘清与夏丐尊等人在思想上的关系。作者提到,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本“开创大规模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先河”的集子中,吕叔湘先生所做的序言影响甚大,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定下研究基调。几乎成为教条的“语文是工具”之判断,实际上仅限于《论集》所收录的叶圣陶文章,而这些文章,多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并不足以反映历史的全貌。这告诉我们,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不能看到一句就‘发挥’一百句”,应该放在叶圣陶的整个著作系列和思想流变中加以把握。除此之外,第五章评价叶圣陶的文章学知识建构时,作者亦明确指出:“由于叶圣陶的语文知识体系过于强调文章学的完整性、结构性和知识点的‘细致性’,不可避免地会忽略语文学习实践性或生活性的特点。”换言之,在叶圣陶那里,语文的实践性与知识性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张力,后人仅择一端而讲之,无疑窒息了语文教育研究的生气。
当下语文教育深陷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仍无暇面对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不得不使作者忧心忡忡:“现代学制的确立同时也导致了语文教育领域诸多的‘现代病’,并且这诸多的‘现代病’与现代学制的发展始终相伴。”这意味着反思语文科之建制,必须跨越学科藩篱,拉长历史的视野。的确,如果不去追问语文教育到底吸收了西方的哪些东西,不去追问这些东西究竟带来哪些影响,那么我们不断引进诸种社会科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以争取“学科属性”,划定“学科边界”的努力,难保不是画地为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