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功的教育从养成好习惯开始。笔者比较了教育教学中的两个实例,论述了好习惯对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的重要性。
【关键词】习惯 教育 成功
一年一度的东北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班初招工作结束了,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品尝着这个选择带来的酸甜苦辣。看着孩子们或欣喜或沮丧的神情,在鼓励、安慰之余,我不禁想到了以前一个班级中两名优秀孩子的境遇,何曾相似啊——也是这样一个火热的六月,从未补习过却高分通过的聪的雀跃、奋战了一年仅以一分之差与育才失之交臂的宇的失落仍历历在目。
聪是一个外表有些木讷的孩子,任谁也看不出他学习如此优秀,而宇却浑身透着一股机灵劲。聪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翻开他的课本,上面记满了自己的收获和疑问;聪的学习笔记密密麻麻,预习的、复习的,老师讲课中强调的……外出参观,聪一定会带上笔记本,随时记录自己的见闻及感受。宇是一位爱读书的孩子,过目不忘。学习《赤壁之战》,宇对这场战事的讲解头头是道,让同学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宇涉猎广泛。但,宇极不爱动笔,一让他写点东西,他必面露难色。
聪对知识的学习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数学课上探讨把图钉从高处抛下,钉尖着地的可能性大还是向上的可能性大,学生们争论不休,要下课了还没有结论,我让大家回去做实验求证。第二天,聪把记录自己实验过程的两张卡片交给我,有几种情况、实验的次数、结果、结论,清晰详实。对聪来说,结论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他所得到的。宇却只热衷于解一些大家发怵的难题,很少愿意动手的实验。缺少了实践操作中的体验,宇对有些知识的掌握如水上浮萍,无法深入其中,含混不清。
无论上什么课,聪都是听课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一位。虽然他不苟言笑,但条理清晰的发言总会让大家佩服。遇到难题,学生们总是向聪求教,而聪总是毫不吝啬地倾囊而授。而宇呢,对于课堂上这些已熟烂于胸的简单知识,有一丝不屑。宇是优秀的,也是骄傲的,他给同学们讲题时,总有一句口头禅“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啊”,让求教的学生倍感压力和羞愧。
所以,习惯成就了聪,习惯也让宇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面对宇的落榜,学生们议论纷纷,宇不再骄傲,神情落寞。我看在眼里,知道此时是让宇正确认识自己的最佳时机。我在班级里召开了“学习经验交流会”,安排几个学习非常好的学生介绍经验,其中也有宇一个,我给他的主题是“读书带给我的……”。不出意外,我看到宇对聪的关注。聪的发言虽然简短,却已深深地触动了宇。会后,我趁热打铁,和宇一起分析了他和聪各自的长处及不足,鼓励他,不要消沉,机会有的是,不上育才也一样能成材。“响鼓不用重锤敲”,从那以后,宇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聪较起了劲。
看到这,您一定会感叹,看人家那孩子!其实,孩子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之所以到今天孩子们之间有了这么大的差距,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做父母的也有责任啊。
聪的习惯的养成除了学校的教育,父母的影响也是蛮大的。聪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里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每日晚饭后,三个人各忙各的,互不打扰,有问题时会一起研究。娱乐时间,爸爸会和聪一起下棋。……当时,听聪的妈妈讲述这一切时,我就一个感觉:静。我想就是这一份静吧,让聪能沉入到学习中,能专注地去做好每一件事。当我把这些又讲给宇的妈妈听时,这位商界女强人陷入了沉思。好久,她告诉我,她和宇的爸爸都忙于生意,无暇照顾宇,宇的生活起居完全由保姆负责,学习上遇到问题就请家教,上补习班。孩子有话要说时,他们也都是急匆匆的,缺少沟通,更缺少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听了她的话,我明白了宇让我感觉到“躁”的原因。我劝她,谁也代替不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无论多忙,每天都要抽出至少十分钟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所需,及时发现、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为了孩子,宇的妈妈逐渐从生意中脱离,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宇的身上。
一年后,当聪和宇重逢在育才校园时,有成就感的何止他们,还有我这个老师啊!
从教近二十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好多孩子都让我无法忘怀。纵观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无一例外都具有良好的习惯:记英语单词,每天5个,即使走亲访友也从不间断,一年下来,就是近两千个英语单词啊。——这是量化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自觉主动,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这是定时的学习习惯。学习时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精神略有溜号,便立即作出调整。——这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亲爱的朋友们,看看我们的孩子,身上是否具有这些好习惯呢?
我们期待着孩子的成功,无论将来他们从事什么。他们可以不必成为科学家,可以不必成为学有建树的专家,可以不必成为伟人,但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习惯。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有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有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二校;110011)
【关键词】习惯 教育 成功
一年一度的东北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班初招工作结束了,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品尝着这个选择带来的酸甜苦辣。看着孩子们或欣喜或沮丧的神情,在鼓励、安慰之余,我不禁想到了以前一个班级中两名优秀孩子的境遇,何曾相似啊——也是这样一个火热的六月,从未补习过却高分通过的聪的雀跃、奋战了一年仅以一分之差与育才失之交臂的宇的失落仍历历在目。
聪是一个外表有些木讷的孩子,任谁也看不出他学习如此优秀,而宇却浑身透着一股机灵劲。聪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翻开他的课本,上面记满了自己的收获和疑问;聪的学习笔记密密麻麻,预习的、复习的,老师讲课中强调的……外出参观,聪一定会带上笔记本,随时记录自己的见闻及感受。宇是一位爱读书的孩子,过目不忘。学习《赤壁之战》,宇对这场战事的讲解头头是道,让同学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宇涉猎广泛。但,宇极不爱动笔,一让他写点东西,他必面露难色。
聪对知识的学习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数学课上探讨把图钉从高处抛下,钉尖着地的可能性大还是向上的可能性大,学生们争论不休,要下课了还没有结论,我让大家回去做实验求证。第二天,聪把记录自己实验过程的两张卡片交给我,有几种情况、实验的次数、结果、结论,清晰详实。对聪来说,结论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他所得到的。宇却只热衷于解一些大家发怵的难题,很少愿意动手的实验。缺少了实践操作中的体验,宇对有些知识的掌握如水上浮萍,无法深入其中,含混不清。
无论上什么课,聪都是听课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一位。虽然他不苟言笑,但条理清晰的发言总会让大家佩服。遇到难题,学生们总是向聪求教,而聪总是毫不吝啬地倾囊而授。而宇呢,对于课堂上这些已熟烂于胸的简单知识,有一丝不屑。宇是优秀的,也是骄傲的,他给同学们讲题时,总有一句口头禅“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啊”,让求教的学生倍感压力和羞愧。
所以,习惯成就了聪,习惯也让宇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面对宇的落榜,学生们议论纷纷,宇不再骄傲,神情落寞。我看在眼里,知道此时是让宇正确认识自己的最佳时机。我在班级里召开了“学习经验交流会”,安排几个学习非常好的学生介绍经验,其中也有宇一个,我给他的主题是“读书带给我的……”。不出意外,我看到宇对聪的关注。聪的发言虽然简短,却已深深地触动了宇。会后,我趁热打铁,和宇一起分析了他和聪各自的长处及不足,鼓励他,不要消沉,机会有的是,不上育才也一样能成材。“响鼓不用重锤敲”,从那以后,宇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聪较起了劲。
看到这,您一定会感叹,看人家那孩子!其实,孩子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之所以到今天孩子们之间有了这么大的差距,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做父母的也有责任啊。
聪的习惯的养成除了学校的教育,父母的影响也是蛮大的。聪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里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每日晚饭后,三个人各忙各的,互不打扰,有问题时会一起研究。娱乐时间,爸爸会和聪一起下棋。……当时,听聪的妈妈讲述这一切时,我就一个感觉:静。我想就是这一份静吧,让聪能沉入到学习中,能专注地去做好每一件事。当我把这些又讲给宇的妈妈听时,这位商界女强人陷入了沉思。好久,她告诉我,她和宇的爸爸都忙于生意,无暇照顾宇,宇的生活起居完全由保姆负责,学习上遇到问题就请家教,上补习班。孩子有话要说时,他们也都是急匆匆的,缺少沟通,更缺少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听了她的话,我明白了宇让我感觉到“躁”的原因。我劝她,谁也代替不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无论多忙,每天都要抽出至少十分钟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所需,及时发现、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为了孩子,宇的妈妈逐渐从生意中脱离,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宇的身上。
一年后,当聪和宇重逢在育才校园时,有成就感的何止他们,还有我这个老师啊!
从教近二十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好多孩子都让我无法忘怀。纵观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无一例外都具有良好的习惯:记英语单词,每天5个,即使走亲访友也从不间断,一年下来,就是近两千个英语单词啊。——这是量化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自觉主动,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这是定时的学习习惯。学习时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精神略有溜号,便立即作出调整。——这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亲爱的朋友们,看看我们的孩子,身上是否具有这些好习惯呢?
我们期待着孩子的成功,无论将来他们从事什么。他们可以不必成为科学家,可以不必成为学有建树的专家,可以不必成为伟人,但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习惯。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有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有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二校;1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