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重视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师可以从学习课题的选择、学习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撰写课题探究报告等四个方面给予指导。教学实践证明,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学生的思想认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主题词]政治课教学 探究性学习 探索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战斗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如何设计和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这也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近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围绕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理解如下:
一、探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课题的设计和选择是顺利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课题选择是否适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探究性活动的效果与质量。一般来说,选择探究性学习课题应做到两条原则,三个联系。
首先,选择课题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课题内容应该是政治学科领域中的主干知识,必须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热点问题紧密联系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二是课题内容的难易适合学生所处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情感体验。
其次,选择题目还应重视三个方面的联系:(1)要与学生思想实际相联系,增强政治课的针对性。政治课的特殊作用在于能够把传授课本知识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为此,教师应当自觉主动地结合教学,穿插与学生思想实际相关的内容。(2)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增强政治课时代性。政治课的吸引力在于其时代性、鲜活性。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一些事例以及引起众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课题,给学生亲近感。如城市污染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学生高消费现状及对策、马英九执政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影响,如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等。(3)要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增强政治课的实效性。政治课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感情体验、实际能力出发,精心选择学生便于参加、乐于参加的实践活动。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发展民工经济、促进城市环保等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爱好,以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保证探究活动不流于形式。
二、探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
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教师引领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引领的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从选择课题、分析课题入手,提出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上课时,教师可运用激趣、悬念、情境、衔接、复习、练习、演示、实例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使探究性学习按照教学目标的指向来进行,有效减少和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和无效劳动。教师恰当地引领,有利于学生在探究课题之前形成正确的学习定势,激发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期待,促进他们带着探究的欲望,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如在探究“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内容时,笔者引入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传诵千古的诗词,学生都很熟悉,这首词中苏轼揭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的客观矛盾现象,学生一看便知。接着笔者提问学生:“这些相反相成的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又是该如何概括的呢?”一问学生疑窦顿生,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了,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进入到自我探究阶段。在随后的探究中学生得知,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有的学生在探究时提出: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有同时并存的情形,比如,祖国统一与台独分裂的矛盾,属于对立面同时存在;而某地区的昼和夜、寒与暑的矛盾,则属于对立面异时存在的矛盾。这两类矛盾,其对立面之间的对立统一是不一样的。该学生的上述见解显然是教材中所没有涉及的,但这种独创性的发现却是很难能可贵的。
2、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
该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可根据其选定的“问题”或“议题”要求,自行组织小组,决定学习的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可行的学习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学习的形式包括查阅文献、自学、调查统计、请教专家、集体讨论等。在合作小组的内部探究性活动中,既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也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使其智力互补,优势互用。如,有的学生通晓经济学理论,有的学生喜欢哲学辩证法,有的学生擅长捕捉国际热点,在教学中可以让他们取长补短,互相启发,改进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与态度,共同探讨课题中的理论,观点和假说,并进行辨论和对话,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同时,它有利于扩大参与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3、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
思想政治课提倡开放式探究性学习原因有:一是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各种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现实社会生活更加纷繁复杂。他希望思想政治课能够就他们所关注如联合国的改革、台湾问题、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反腐败问题、城乡分配过分悬殊问题等,能给他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的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政治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新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政治参与能力等。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引入教学过程,从而使探究型课堂教学过程同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二是政治课采取开放式探究性学习活动,也是完成思想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品德不是在安静的知识接受中提高的,它必须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形成和表现。学生通过开放性交往,主动打破自我界限,让自己进入别人心中,也把别人的个性吸纳到自己的个性中,通过这种双向内化过程,使自我与他人取得融合,爱己与爱人得到和谐统一。开放性交往把个人与集体统一起来,只有实现这种统一,个人才能像爱自己一样爱集体,集体主义才能变成个人的内在品质。
4、分层指导的探究性学习。
分层指导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坚持“分层探究、分类指导”的原则。该原则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开发利用学生差异。分层指导探究的原则是以承认学生个性差异为前提的。每个学生无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上,还是在认识结构、思想品格与行为习惯上都存在着差异。教育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要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分层指导原则,能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基础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所谓分类指导,是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适合参与研究的要求,并运用针对性方法予以指导,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状况。因此,教师要始终面向全体,明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运筹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目标。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有意识的帮助“后进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仅得到认知上的发展,而且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自信,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从成功走向成功。
思想政治课实施的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活动过程中,基本上是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对学习可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与途径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教师一般不去干预。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并乐于和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评的民主气氛,以利于共同进行问题的发现、探索研究、解决。同时,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精神和参与学校的民主化管理。在活动时空上,学生可以不受书本束缚,经常走出课堂教学,深入社区,农村调查,增加感性认识和直接体验。
例如,在探究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时,笔者带领部分学生去附近的沼气为纽带的生态示范村考察。出发前,笔者先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一些地区家庭生态农业情况,然后深入到农户参观。有户农家把沼气池建在自家的果园里,经过几年探索创出了“鸡粪喂猪——养猪积粪——粪生沼气——沼液浇地——地肥果丰”这样一种家庭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这个循环的每一个环节都产生效益,节省了燃料费、化肥和电费,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原理”的理解,有了感性材料作基础的教学内容,学生识记牢固,理解深刻,达到终生不忘的效果。
三、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模式,它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社会方方面面的热点的焦点问题,需剪切、收集、整理、分析外部世界存在的大量复杂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处理。教师要引领,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对探究的内容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整理。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
第一,广泛收集,整理阶段。教师应根据探究课题的目标要求,指导学生设计好自己的收集计划。计划的内容可包括:用什么方式、途径来收集资料;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选择到的资料应如何归类,可以用佐证、说明哪些问题。这是对学生能力的综合锻炼。在此过程中,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和具备相应的能力:会查阅报刊杂志、文献书籍,常听广播、观看录像、电视节目,掌握从事调查研究、向他人请教专访、与被调查者接触交流的能力与技巧,会进行野外考察或试验等,此外,教师在指导探究活动中还要多方发现并及时鼓励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行为,并向全体学生展示,以此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分析资料阶段。学生在完成探究发现任务后,往往不能透过事物外部现象抓住本质,也不能进行准确的抽象和概括,这时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科学加工,以指导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信息与数据等综合分类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集中力量学习、理解、消化、吸收,帮助他们形成概念、完成内化。
在探究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第五课的 “公司的经营”这一课题时,要求学生利用双休假日深入企业、公司调查。具体做法是:(1)做好参观前的知识准备,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企业、公司的类型、现状以及党的政策、我国公司发展的出路。(2)明确提出此次参观调查的目的。要求学生收集该企业、公司的投入、基础设施、生产经营状况、社会治安、劳动者文化素质等材料。方法可采用听介绍、参观、访谈、座谈等,并提出各项活动所要收集的重点。(3)请调查能力强的学生介绍经验、交流。
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并对收集到的大量材料进行对比、归类、分析、讨论。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和问题。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歧和意见,引导学生联系收集的大量数据事实材料,反复讨论、论证,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学生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司取得的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证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四、撰写课题探究报告。
探究性活动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探究性活动过程中体验、体会、感悟、理性思维及时总结、组织成文字,撰写成课题报告。撰写课题报告时,指导学生围绕选写的题目,不仅要紧密结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理论观点,而且论据要充分,切忌对教材生搬硬套。通过撰写课题报告,不仅能让学生对探究课题全过程进行咀嚼、回味、反思,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去探求更深刻的道理,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境界。
例如,在探究“江苏私营经济发展状况“课题时,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寒假和周末假日深入自家所在的农村、城镇进行深入广泛地调查,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获得翔实、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而发挥课题小组集体的智慧,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自身的观看体验,进行加工制作,撰写成一篇有一定价值课题报告。报告详实地写到江苏私营经济产生的渊源、发展,私营经济特征、经营方式;私营经济在解决就业带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私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措施、发展的前景等等,作了详细的综合分析,进而充分肯定江苏私营经济在繁荣城乡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作出的贡献,预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引导和影响下,私营经济一定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最后,学生把实践中调查到的材料,经过筛选加工,形成文字,写成一篇3000多字,题为《昨天与今天——江苏私营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课题报告。通过探究性活动,学生不仅在理论认识上有所提高,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能力也大为提高,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落到实处。
当然,高中政治课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受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和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对这政治课的探究性活动表现出冷淡,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再加上时空的限制,开展探究性活动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克服各种困难,事先做许多准备工作,比如对实践的计划、调查对象、访谈的人物、调查内容的筛选等要进行具体的指导。另外,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一些政治是非问题,容易带有情绪性,使其很难作出理性思考和整体理解,也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整理加工、概括升华。
参考文献:
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大出版社。
2、《创新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3、《中学政治教学》,2004.8——10。
4、《高中思想政治课开设研究型课程研究》研究报告,2008年8月。
[主题词]政治课教学 探究性学习 探索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战斗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如何设计和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这也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近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围绕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理解如下:
一、探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课题的设计和选择是顺利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课题选择是否适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探究性活动的效果与质量。一般来说,选择探究性学习课题应做到两条原则,三个联系。
首先,选择课题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课题内容应该是政治学科领域中的主干知识,必须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热点问题紧密联系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二是课题内容的难易适合学生所处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情感体验。
其次,选择题目还应重视三个方面的联系:(1)要与学生思想实际相联系,增强政治课的针对性。政治课的特殊作用在于能够把传授课本知识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为此,教师应当自觉主动地结合教学,穿插与学生思想实际相关的内容。(2)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增强政治课时代性。政治课的吸引力在于其时代性、鲜活性。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一些事例以及引起众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课题,给学生亲近感。如城市污染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学生高消费现状及对策、马英九执政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影响,如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等。(3)要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增强政治课的实效性。政治课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感情体验、实际能力出发,精心选择学生便于参加、乐于参加的实践活动。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发展民工经济、促进城市环保等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爱好,以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保证探究活动不流于形式。
二、探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
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教师引领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引领的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从选择课题、分析课题入手,提出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上课时,教师可运用激趣、悬念、情境、衔接、复习、练习、演示、实例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使探究性学习按照教学目标的指向来进行,有效减少和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和无效劳动。教师恰当地引领,有利于学生在探究课题之前形成正确的学习定势,激发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期待,促进他们带着探究的欲望,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如在探究“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内容时,笔者引入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传诵千古的诗词,学生都很熟悉,这首词中苏轼揭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的客观矛盾现象,学生一看便知。接着笔者提问学生:“这些相反相成的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又是该如何概括的呢?”一问学生疑窦顿生,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了,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进入到自我探究阶段。在随后的探究中学生得知,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有的学生在探究时提出: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有同时并存的情形,比如,祖国统一与台独分裂的矛盾,属于对立面同时存在;而某地区的昼和夜、寒与暑的矛盾,则属于对立面异时存在的矛盾。这两类矛盾,其对立面之间的对立统一是不一样的。该学生的上述见解显然是教材中所没有涉及的,但这种独创性的发现却是很难能可贵的。
2、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
该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可根据其选定的“问题”或“议题”要求,自行组织小组,决定学习的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可行的学习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学习的形式包括查阅文献、自学、调查统计、请教专家、集体讨论等。在合作小组的内部探究性活动中,既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也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使其智力互补,优势互用。如,有的学生通晓经济学理论,有的学生喜欢哲学辩证法,有的学生擅长捕捉国际热点,在教学中可以让他们取长补短,互相启发,改进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与态度,共同探讨课题中的理论,观点和假说,并进行辨论和对话,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同时,它有利于扩大参与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3、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
思想政治课提倡开放式探究性学习原因有:一是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各种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现实社会生活更加纷繁复杂。他希望思想政治课能够就他们所关注如联合国的改革、台湾问题、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反腐败问题、城乡分配过分悬殊问题等,能给他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的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政治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新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政治参与能力等。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引入教学过程,从而使探究型课堂教学过程同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二是政治课采取开放式探究性学习活动,也是完成思想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品德不是在安静的知识接受中提高的,它必须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形成和表现。学生通过开放性交往,主动打破自我界限,让自己进入别人心中,也把别人的个性吸纳到自己的个性中,通过这种双向内化过程,使自我与他人取得融合,爱己与爱人得到和谐统一。开放性交往把个人与集体统一起来,只有实现这种统一,个人才能像爱自己一样爱集体,集体主义才能变成个人的内在品质。
4、分层指导的探究性学习。
分层指导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坚持“分层探究、分类指导”的原则。该原则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开发利用学生差异。分层指导探究的原则是以承认学生个性差异为前提的。每个学生无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上,还是在认识结构、思想品格与行为习惯上都存在着差异。教育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要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分层指导原则,能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基础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所谓分类指导,是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适合参与研究的要求,并运用针对性方法予以指导,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状况。因此,教师要始终面向全体,明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运筹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目标。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有意识的帮助“后进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仅得到认知上的发展,而且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自信,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从成功走向成功。
思想政治课实施的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活动过程中,基本上是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对学习可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与途径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教师一般不去干预。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并乐于和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评的民主气氛,以利于共同进行问题的发现、探索研究、解决。同时,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精神和参与学校的民主化管理。在活动时空上,学生可以不受书本束缚,经常走出课堂教学,深入社区,农村调查,增加感性认识和直接体验。
例如,在探究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时,笔者带领部分学生去附近的沼气为纽带的生态示范村考察。出发前,笔者先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一些地区家庭生态农业情况,然后深入到农户参观。有户农家把沼气池建在自家的果园里,经过几年探索创出了“鸡粪喂猪——养猪积粪——粪生沼气——沼液浇地——地肥果丰”这样一种家庭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这个循环的每一个环节都产生效益,节省了燃料费、化肥和电费,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原理”的理解,有了感性材料作基础的教学内容,学生识记牢固,理解深刻,达到终生不忘的效果。
三、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模式,它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社会方方面面的热点的焦点问题,需剪切、收集、整理、分析外部世界存在的大量复杂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处理。教师要引领,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对探究的内容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整理。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
第一,广泛收集,整理阶段。教师应根据探究课题的目标要求,指导学生设计好自己的收集计划。计划的内容可包括:用什么方式、途径来收集资料;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选择到的资料应如何归类,可以用佐证、说明哪些问题。这是对学生能力的综合锻炼。在此过程中,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和具备相应的能力:会查阅报刊杂志、文献书籍,常听广播、观看录像、电视节目,掌握从事调查研究、向他人请教专访、与被调查者接触交流的能力与技巧,会进行野外考察或试验等,此外,教师在指导探究活动中还要多方发现并及时鼓励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行为,并向全体学生展示,以此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分析资料阶段。学生在完成探究发现任务后,往往不能透过事物外部现象抓住本质,也不能进行准确的抽象和概括,这时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科学加工,以指导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信息与数据等综合分类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集中力量学习、理解、消化、吸收,帮助他们形成概念、完成内化。
在探究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第五课的 “公司的经营”这一课题时,要求学生利用双休假日深入企业、公司调查。具体做法是:(1)做好参观前的知识准备,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企业、公司的类型、现状以及党的政策、我国公司发展的出路。(2)明确提出此次参观调查的目的。要求学生收集该企业、公司的投入、基础设施、生产经营状况、社会治安、劳动者文化素质等材料。方法可采用听介绍、参观、访谈、座谈等,并提出各项活动所要收集的重点。(3)请调查能力强的学生介绍经验、交流。
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并对收集到的大量材料进行对比、归类、分析、讨论。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和问题。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歧和意见,引导学生联系收集的大量数据事实材料,反复讨论、论证,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学生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司取得的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证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四、撰写课题探究报告。
探究性活动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探究性活动过程中体验、体会、感悟、理性思维及时总结、组织成文字,撰写成课题报告。撰写课题报告时,指导学生围绕选写的题目,不仅要紧密结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理论观点,而且论据要充分,切忌对教材生搬硬套。通过撰写课题报告,不仅能让学生对探究课题全过程进行咀嚼、回味、反思,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去探求更深刻的道理,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境界。
例如,在探究“江苏私营经济发展状况“课题时,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寒假和周末假日深入自家所在的农村、城镇进行深入广泛地调查,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获得翔实、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而发挥课题小组集体的智慧,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自身的观看体验,进行加工制作,撰写成一篇有一定价值课题报告。报告详实地写到江苏私营经济产生的渊源、发展,私营经济特征、经营方式;私营经济在解决就业带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私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措施、发展的前景等等,作了详细的综合分析,进而充分肯定江苏私营经济在繁荣城乡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作出的贡献,预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引导和影响下,私营经济一定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最后,学生把实践中调查到的材料,经过筛选加工,形成文字,写成一篇3000多字,题为《昨天与今天——江苏私营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课题报告。通过探究性活动,学生不仅在理论认识上有所提高,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能力也大为提高,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落到实处。
当然,高中政治课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受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和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对这政治课的探究性活动表现出冷淡,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再加上时空的限制,开展探究性活动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克服各种困难,事先做许多准备工作,比如对实践的计划、调查对象、访谈的人物、调查内容的筛选等要进行具体的指导。另外,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一些政治是非问题,容易带有情绪性,使其很难作出理性思考和整体理解,也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整理加工、概括升华。
参考文献:
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大出版社。
2、《创新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3、《中学政治教学》,2004.8——10。
4、《高中思想政治课开设研究型课程研究》研究报告,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