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传统PLC课程中学生学习被动、实践内容更新慢、无法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弊端,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健全科学考核制度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现了理论学习、SRTP式实践训练和课外创新活动的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实际为主导,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SRTP式实践教学;PLC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7-0071-02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PLC课程)是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更新发展快,强调理论而又偏重实践,与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结合紧密的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学生在被动的环境中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团队合作意识都受到了极大的压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协作学习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和相互协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承担学习任务。与个体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2]因此,本项目提出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的团队协作、实践创新的思想引入到PLC课程实践教学中,通过卓越教师制订的分层次综合型、设计型实践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根据这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最终实现“两个对接”,即:通过顶层设计、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需要的对接;通过学生组队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的对接。
一、SRTP式PLC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1.改革教学模式,加设实践环节
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专业为例,在原有54理论学时的基础上,加设两周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有自己独立的实践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在学生系统掌握PLC理论学习之后,进入黑龙江科技大学国家级精品课建设的工业控制实践基地和PLC应用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不同工控项目的训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强化能力培养
构建科学、实用、高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本着“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把实践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高级阶段和创新阶段),均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初级阶段采用一人一组,保证对每一名学生的培养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高级阶段采用分组分层训练,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队选题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阶段通过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允许学生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到实践基地完成创新工控项目,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能力。
3.理论教师参与实践环节
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队伍的界限,理论课教师必须同时参与实践教学。学院分批选送教师到企业参与实际工控项目,教师经过企业实践培训,进行实践项目的改进和实验内容的更新,将理论真正用于实践。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队伍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保证整个教学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以将许多教师在科研中的研究成果和碰到的新问题抽象出来,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来,大大提高教学水平。
二、SRTP式PLC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本课程以工控领域实际需求为主导,积极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在现今工控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和重点课题拟定项目,建立分层次的项目库,尽可能接近工程实际,并且学生可以将触摸屏、组态软件应用其中,提高工程实际运用能力。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分层级实践训练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以及实践能力分层次进行实践项目训练,项目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和综合运用程度划分成基础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基础型项目库中包括基于PLC控制的三相电动机的全压启停控制、正反转控制、Y/△降压起动等项目,学生一人一组独立完成,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到PLC控制的优越性,增强学习兴趣;设计型项目库中包括电机混合控制、天塔之光、液体混合、交通灯等项目,学生组队按照兴趣选取实践项目,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编程思想、调试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研究创新型项目库中包括多层电梯控制、流水线机械手控制、运料小车往返控制等复杂的工控项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队在开放实践基地完成,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3]
2.跟踪PLC技术新发展,更新教学设备
针对PLC发展情况及现今热门的PLC机型,积极更新教学内容,并改进实践设备。黑龙江科技大学于2011年进行课程改革,将原有的日本松下电工小型机全部更新成现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德国西门子S7-200和S7-300系列PLC,并编写新版配套教材,积极更新实践内容及设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刻体现了PLC与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结合紧密的自身特色。
3.引入新技术,满足现代工业控制要求
PLC技术更新较快,且在真正工控领域应用时也离不开触摸屏及上位机软件,基于此,为更好地贴近实际,实践教学引入smart700触摸屏和亚控科技有限公司的组态王软件。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和创新阶段时,学生可以在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项目库中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实践训练,满足现代化工控的要求,并且通过可视化的界面仿真设计,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健全科学的PLC实践教学考试制度
实践教学考核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课的重视程度,因此要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成绩进行公平、公正、合理的评定。[4]改变以往实践成绩完全由平时成绩评定的缺陷,在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中增加实践考试环节。 1.增加实践考试环节
为准确把握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增加了考试环节。实践考试分成笔试和口试两部分,各占50%。笔试环节由教师在基础型项目库中随机抽取,重点考核学生对PLC指令的掌握程度及编程能力,在规定时间内一人一题独立完成;口试环节由教师根据学生在设计型项目库选取的项目进行提问,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分组答辩。
2.实践课评定方法
实践课程的成绩给定由平时成绩、综合设计实践报告和实践考试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综合设计实践报告占总成绩20%,实践考试占总成绩50%。
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平时出勤情况、实践项目完成情况及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情况进行评定;综合设计实践报告主要依据学生书写报告能力、独立完成能力及实践内容总结能力进行评定;实践考试则重在考查学生PLC编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利用工程实践平台实施SRTP式实践教学
SRTP式实践教学的实施关键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得以体验,所以实践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本门课依托黑龙江科技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电气工程实践平台,积极更新实践基地设备,提高实践基地开放率,改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具体措施如下:
1.更新实践平台
根据教师在企业学习的积极反馈,在原有经典控制项目基础上增加现今较新颖的PLC控制技术,开发新的实践项目,力求更加贴近实际控制要求,真正做到高校与企业的融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卓越人才。
2.新增门禁监控系统,加大实践基地开放率
由于本门课程加设的2周实践环节需要在基地完成教学,在保证正常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为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以及更长的学习时间,实践基地于2012年年末进行改造,引进门禁和监控设备,实施课余时间无人化管理,即在课余时间,积极鼓励有能力学生到基地进行创新实践,大大延长实践时间,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3.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
依托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每年3月份组织学生进行PLC课程科研立项,由4~5人组成一队,立项题目学生可以自拟,聘请实践性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时间为3个月,6月份结题,并聘请相关专家鉴定,评出优秀学生并引导其参加科技竞赛或教师的科研项目。此活动已经组织三年,指导学校级创新立项30余项,并在近两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上取得国家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4项的好成绩,获奖率稳步上升。
通过建立分层次项目库,现代化管理的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大学生科研立项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活动开展,使得PLC课程通过理论学习、CEPNUS式实践训练和课外创新活动的相互促进,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实际为主导、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目前该课程将在下一步实践教学过程中优化网络化平台,使得参加实践教学学生的答疑、资源下载以及日常管理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从而提高实践基地的管理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寻求企业支持,引入互动机制等途径,建立高校、企业、教师与学生等多方面的良性互动,形成PLC课程的实践创新培养模式,改进传统PLC课程教学缺点,力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爽,刘付刚,胥良.PLC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23):181-182.
[2]王爱民,崔建伟.SRTP和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5):66-67.
[3]欧益宝.PLC 实验系统构建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29(9):73-75,82.
[4]郎朗,陈跃东,陈欣.PLC课程体系的多层次实验结构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2):70-72.
[5]周建萍,王志萍,于会群.对提高“PLC实验课”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19-121.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SRTP式实践教学;PLC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7-0071-02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PLC课程)是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更新发展快,强调理论而又偏重实践,与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结合紧密的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学生在被动的环境中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团队合作意识都受到了极大的压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协作学习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和相互协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承担学习任务。与个体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2]因此,本项目提出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的团队协作、实践创新的思想引入到PLC课程实践教学中,通过卓越教师制订的分层次综合型、设计型实践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根据这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最终实现“两个对接”,即:通过顶层设计、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需要的对接;通过学生组队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的对接。
一、SRTP式PLC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1.改革教学模式,加设实践环节
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专业为例,在原有54理论学时的基础上,加设两周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有自己独立的实践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在学生系统掌握PLC理论学习之后,进入黑龙江科技大学国家级精品课建设的工业控制实践基地和PLC应用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不同工控项目的训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强化能力培养
构建科学、实用、高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本着“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把实践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高级阶段和创新阶段),均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初级阶段采用一人一组,保证对每一名学生的培养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高级阶段采用分组分层训练,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队选题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阶段通过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允许学生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到实践基地完成创新工控项目,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能力。
3.理论教师参与实践环节
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队伍的界限,理论课教师必须同时参与实践教学。学院分批选送教师到企业参与实际工控项目,教师经过企业实践培训,进行实践项目的改进和实验内容的更新,将理论真正用于实践。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队伍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保证整个教学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以将许多教师在科研中的研究成果和碰到的新问题抽象出来,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来,大大提高教学水平。
二、SRTP式PLC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本课程以工控领域实际需求为主导,积极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在现今工控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和重点课题拟定项目,建立分层次的项目库,尽可能接近工程实际,并且学生可以将触摸屏、组态软件应用其中,提高工程实际运用能力。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分层级实践训练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以及实践能力分层次进行实践项目训练,项目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和综合运用程度划分成基础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基础型项目库中包括基于PLC控制的三相电动机的全压启停控制、正反转控制、Y/△降压起动等项目,学生一人一组独立完成,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到PLC控制的优越性,增强学习兴趣;设计型项目库中包括电机混合控制、天塔之光、液体混合、交通灯等项目,学生组队按照兴趣选取实践项目,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编程思想、调试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研究创新型项目库中包括多层电梯控制、流水线机械手控制、运料小车往返控制等复杂的工控项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队在开放实践基地完成,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3]
2.跟踪PLC技术新发展,更新教学设备
针对PLC发展情况及现今热门的PLC机型,积极更新教学内容,并改进实践设备。黑龙江科技大学于2011年进行课程改革,将原有的日本松下电工小型机全部更新成现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德国西门子S7-200和S7-300系列PLC,并编写新版配套教材,积极更新实践内容及设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刻体现了PLC与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结合紧密的自身特色。
3.引入新技术,满足现代工业控制要求
PLC技术更新较快,且在真正工控领域应用时也离不开触摸屏及上位机软件,基于此,为更好地贴近实际,实践教学引入smart700触摸屏和亚控科技有限公司的组态王软件。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和创新阶段时,学生可以在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项目库中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实践训练,满足现代化工控的要求,并且通过可视化的界面仿真设计,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健全科学的PLC实践教学考试制度
实践教学考核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课的重视程度,因此要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成绩进行公平、公正、合理的评定。[4]改变以往实践成绩完全由平时成绩评定的缺陷,在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中增加实践考试环节。 1.增加实践考试环节
为准确把握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增加了考试环节。实践考试分成笔试和口试两部分,各占50%。笔试环节由教师在基础型项目库中随机抽取,重点考核学生对PLC指令的掌握程度及编程能力,在规定时间内一人一题独立完成;口试环节由教师根据学生在设计型项目库选取的项目进行提问,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分组答辩。
2.实践课评定方法
实践课程的成绩给定由平时成绩、综合设计实践报告和实践考试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综合设计实践报告占总成绩20%,实践考试占总成绩50%。
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平时出勤情况、实践项目完成情况及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情况进行评定;综合设计实践报告主要依据学生书写报告能力、独立完成能力及实践内容总结能力进行评定;实践考试则重在考查学生PLC编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利用工程实践平台实施SRTP式实践教学
SRTP式实践教学的实施关键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得以体验,所以实践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本门课依托黑龙江科技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电气工程实践平台,积极更新实践基地设备,提高实践基地开放率,改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具体措施如下:
1.更新实践平台
根据教师在企业学习的积极反馈,在原有经典控制项目基础上增加现今较新颖的PLC控制技术,开发新的实践项目,力求更加贴近实际控制要求,真正做到高校与企业的融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卓越人才。
2.新增门禁监控系统,加大实践基地开放率
由于本门课程加设的2周实践环节需要在基地完成教学,在保证正常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为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以及更长的学习时间,实践基地于2012年年末进行改造,引进门禁和监控设备,实施课余时间无人化管理,即在课余时间,积极鼓励有能力学生到基地进行创新实践,大大延长实践时间,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3.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
依托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每年3月份组织学生进行PLC课程科研立项,由4~5人组成一队,立项题目学生可以自拟,聘请实践性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时间为3个月,6月份结题,并聘请相关专家鉴定,评出优秀学生并引导其参加科技竞赛或教师的科研项目。此活动已经组织三年,指导学校级创新立项30余项,并在近两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上取得国家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4项的好成绩,获奖率稳步上升。
通过建立分层次项目库,现代化管理的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大学生科研立项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活动开展,使得PLC课程通过理论学习、CEPNUS式实践训练和课外创新活动的相互促进,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实际为主导、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目前该课程将在下一步实践教学过程中优化网络化平台,使得参加实践教学学生的答疑、资源下载以及日常管理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从而提高实践基地的管理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寻求企业支持,引入互动机制等途径,建立高校、企业、教师与学生等多方面的良性互动,形成PLC课程的实践创新培养模式,改进传统PLC课程教学缺点,力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爽,刘付刚,胥良.PLC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23):181-182.
[2]王爱民,崔建伟.SRTP和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5):66-67.
[3]欧益宝.PLC 实验系统构建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29(9):73-75,82.
[4]郎朗,陈跃东,陈欣.PLC课程体系的多层次实验结构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2):70-72.
[5]周建萍,王志萍,于会群.对提高“PLC实验课”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19-121.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