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纯粹的绘画一直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同,使欣赏者产生距离的不是其在知识上的缺陷,而是先入为主的执念和偏见。
了解林风眠先生的人都知道,对于他的作品有过很多错误的理解,如今又已经被很多人接受,正是因为作品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当欣赏者不先归纳他们的画派和风格,而是用心去欣赏和感受画面带入的情境时,就发现它们和中国传统的绘画是有区别的,与西方写实逼真的绘画也有不同。所以林风眠先生的绘画使一部分传统论者感到惶恐,然而其独特风格形成的来源不过是对传统的学习和对自然的再定义。属于他自己的独异途径。
中国传统的绘画底蕴丰富,有独特的绘画手法。这是中国极其宝贵的财富,但是如果只有抄袭而没有进步,“财富”何尝不是一种累赘?自从启蒙运动以来,受东方艺术影响的西方艺术,已进行了革新和发展,中国学习油画的先辈们,也陆续向西方学习借鉴,重新认识了传统艺术的价值。所以先辈们都在开辟一条新的突破——中西结合。例如,学习西方绘画借助科学的方式比如透视学、解剖学等,借鉴到国画的绘画形式中;将国画的笔墨技法与西方的造型手法相结合,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而林风眠先生的绘画,没有这么显而易见的手法,他的独一途径是:为到达新的高峰,先从起点慢慢往上攀登。
林风眠1900年生于广东,18岁赴上海学习,一年后到法国勤工俭学,在他出国以前就有很不错的国画功底,出国以后继续对油画钻研学习。在他回国后,带回来的是独特的艺术见解和坚实的油画巨作。而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并没有大批量的“复制”这些作品,而是开始新的创作,开辟新的途径探索。回国初的《猫头鹰》和《寒鸦》就是先生在探索初期留下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画面上没有多少传统花鸟的影子,倒是有民间陶瓷大胆的味道;汉象砖率真的品性,潇洒又不乏清新。在此后的创作探索中,或多或少都会看到这两幅画的特色。
中國水墨画从宋元发展到明清已经非常成熟,这个高点集合了很多年代很多艺术家的研究成果,再往上攀登恐怕会越来越陡,路也越来越窄。先生认识到这点后,停下脚步转向宽广朴素的另一边。在这个领域中,有民间的民族的、质朴却充满生命力,在这些真性情的艺术精粹里汲取营养,而这些天真正是社会艺术所欠缺的。一件完美无暇的艺术品如果要表现的故事太多,情节太复杂,道理太多,那么它的情趣必定单调乏味。而那些简谱的艺术因为和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它们直截了当,有血有肉,充满生活气息。林风眠先生涉足各个领域,他个人非常欣赏梁凯的绘画,不拘泥于卷轴,喜欢探索卷轴之外的领域,对民族的民间艺术充满了热情,其中涉及到皮影、汉砖、剪纸、古壁画彩陶等等,凡是体现广大人民智慧的他都爱不释手。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无题》、《水鸟》、《秋》……可以看到瓷器、剪纸的影子。林风眠在这单纯质朴的海洋里感受着内涵的生机活力,少了僵硬的技巧,多了人性的真性情。因此他在以后可以坚持保持着这份天真,以情入画。
在二十年代先生任西湖艺术院院长的时候,院里有一个动物园,在工作之余通过观察写生,进行独特的艺术创作。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他不得不走出校园,走向生活。一九三七年杭州沦陷后,他不得不带着学生匆匆转移到湖南。到湖南以后他走山访水游览江山 ,而他的心情也与之前在学校有了巨大的变化,因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怀着悲痛不已的心情感受着那山川大河。这期间先生画的内容多是身旁之景或常见之物:一座峻山、一棵松树,一只渔船……画的题材扩大了很多,情感也充斥了很多。其中最为代表的当属那张三十年代最重要的《松林》了。这幅画简单、泼辣、精湛,内容为山、湖、松林,其中所包含的民间艺术在这幅画中充分表现出来,充满着生活气息;结合了西方绘画艺术的方法;水墨晕染也被充分利用。宣纸上的那两笔农民用作染料用的靛青色,还有树枝上的几笔赭石使画面充满了空间感、质感。画的尺寸很小,材料也很少,但是给人带入的情境却很大!林风眠在面对自然地情境下,真情的流露出了一种深沉悲壮的情感,而这种深沉之感,在之后的绘画中也有体现,如《孤鹜》、《芦荡》。用笔墨书法情感,使艺术得到了质的升华。这种悲痛之情并不是单纯的压抑,而是能给人一种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松林》所体现的是升华过的现实,是画家情感的流露,同时给林风眠的绘画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道路,预示了以后的发展。
四十年代是林风眠先生在他的人生中艰苦动荡的岁月。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属于自己的风格,他还是花了很多自己的作品。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展示的几幅人物画,用线大胆色调浓烈,给人强劲的意向。有人看到这几幅画后,不禁会问道:谁会这样去画呢?是敦煌石窟的艺人?是塞尚?然而并不是,这几幅画既清新又潇洒,富有表现主义的风格。就好像是东西方的混合。先生能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在宣纸上一次次的尝试探索,将自己的情感、功底、理想,结合在一起。正是因为他坚实的功底,丰富的阅历,让他创作出了水粉与水墨画的结合,这也是他绘画艺术的独特之处。
林风眠在他自己的艺术风格中,用他独特的手法、理解、情感追求,让他的作品中西合璧,既显示出国画特有的韵味,又包含了西方绘画的写实。实实在在的体现出了林风眠自己真正的风格和对绘画的追求。
六十年代就是林风眠绘画艺术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相比二十年代的作品,更加生动活跃了,不单单是略死板的模仿,二十年代的那两幅画精炼、肯定,有一定空间感,但相比于之后不免有枯燥之感。六十年代的不仅有生气,空间,更多了情趣,使作品生动活泼,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当然和作者對生活情感的贴合,对身边处处留意是分不开的。
这一时期的绘画多以鸟为主题,如《猫头鹰》、《寒鸦》、《霜鹜》、《晨曲》……富有活力的画风、丰富的质感使这些鸟儿跃然纸上。
同一时期还涉及到静物和戏曲的题材,画面的构图借鉴了西方油画的样式,但是却把民族的气息和高妙的境地结合起来,《鸡冠花》等一些画看似粗犷呆板,线条简单,细细品味之后就能发现有一种旷达豪放之意蕴含其中,这种手法使画面反差极大,富有生气,蓬勃向上。戏曲人物题材呢,先生也以独到、现代的手法加上传统的因素结合,开辟新的世界。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我对平时的懒惰表示很羞愧,在这样学术自由术业专攻的大学,没有做到平时的积累。林风眠先生会随身带一个速写本,密密麻麻的记录生活,简单的构图,丰富的素材。先生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在他创作的时候,会把本子翻开,把生活的印象和对想抒的情义巧妙的揉搓在一起。万事开头难,开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一定会用双手不断克服困难。六十年代以后的作品看似草草用笔,细细品味后发现整体游刃有余、俯仰自如,其境界就像“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自然本身一样,蓬蓬勃勃,璀璨鲜明。
沿着踩出来的路走是容易的,但不是艺术家的路。我们研究了林风眠的绘画道路时,更应学习他对艺术的坚贞、纯朴和开拓者的精神。(指导老师:顾志红)
参考文献:
【1】李迎 《岭南画派的折衷》2016年9期
【2】王聪 《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写实性问题研究》2014年
【3】左正伟 《林风眠山水画中的现代性》2013年5期
【4】高乃旭《林风眠对传统绘画及其范式意义》J205 2014年
【5】刘媛洁 《林风眠彩墨艺术作品的情感与形式研究》 2007年
【6】蔡骅《林风眠的绘画艺术成就对当代中国画的影响》 2008年
【7】郑晓慧《一位独立思想者的探索——论林风眠艺术思想及绘画艺术特色》2005年
了解林风眠先生的人都知道,对于他的作品有过很多错误的理解,如今又已经被很多人接受,正是因为作品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当欣赏者不先归纳他们的画派和风格,而是用心去欣赏和感受画面带入的情境时,就发现它们和中国传统的绘画是有区别的,与西方写实逼真的绘画也有不同。所以林风眠先生的绘画使一部分传统论者感到惶恐,然而其独特风格形成的来源不过是对传统的学习和对自然的再定义。属于他自己的独异途径。
中国传统的绘画底蕴丰富,有独特的绘画手法。这是中国极其宝贵的财富,但是如果只有抄袭而没有进步,“财富”何尝不是一种累赘?自从启蒙运动以来,受东方艺术影响的西方艺术,已进行了革新和发展,中国学习油画的先辈们,也陆续向西方学习借鉴,重新认识了传统艺术的价值。所以先辈们都在开辟一条新的突破——中西结合。例如,学习西方绘画借助科学的方式比如透视学、解剖学等,借鉴到国画的绘画形式中;将国画的笔墨技法与西方的造型手法相结合,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而林风眠先生的绘画,没有这么显而易见的手法,他的独一途径是:为到达新的高峰,先从起点慢慢往上攀登。
林风眠1900年生于广东,18岁赴上海学习,一年后到法国勤工俭学,在他出国以前就有很不错的国画功底,出国以后继续对油画钻研学习。在他回国后,带回来的是独特的艺术见解和坚实的油画巨作。而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并没有大批量的“复制”这些作品,而是开始新的创作,开辟新的途径探索。回国初的《猫头鹰》和《寒鸦》就是先生在探索初期留下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画面上没有多少传统花鸟的影子,倒是有民间陶瓷大胆的味道;汉象砖率真的品性,潇洒又不乏清新。在此后的创作探索中,或多或少都会看到这两幅画的特色。
中國水墨画从宋元发展到明清已经非常成熟,这个高点集合了很多年代很多艺术家的研究成果,再往上攀登恐怕会越来越陡,路也越来越窄。先生认识到这点后,停下脚步转向宽广朴素的另一边。在这个领域中,有民间的民族的、质朴却充满生命力,在这些真性情的艺术精粹里汲取营养,而这些天真正是社会艺术所欠缺的。一件完美无暇的艺术品如果要表现的故事太多,情节太复杂,道理太多,那么它的情趣必定单调乏味。而那些简谱的艺术因为和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它们直截了当,有血有肉,充满生活气息。林风眠先生涉足各个领域,他个人非常欣赏梁凯的绘画,不拘泥于卷轴,喜欢探索卷轴之外的领域,对民族的民间艺术充满了热情,其中涉及到皮影、汉砖、剪纸、古壁画彩陶等等,凡是体现广大人民智慧的他都爱不释手。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无题》、《水鸟》、《秋》……可以看到瓷器、剪纸的影子。林风眠在这单纯质朴的海洋里感受着内涵的生机活力,少了僵硬的技巧,多了人性的真性情。因此他在以后可以坚持保持着这份天真,以情入画。
在二十年代先生任西湖艺术院院长的时候,院里有一个动物园,在工作之余通过观察写生,进行独特的艺术创作。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他不得不走出校园,走向生活。一九三七年杭州沦陷后,他不得不带着学生匆匆转移到湖南。到湖南以后他走山访水游览江山 ,而他的心情也与之前在学校有了巨大的变化,因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怀着悲痛不已的心情感受着那山川大河。这期间先生画的内容多是身旁之景或常见之物:一座峻山、一棵松树,一只渔船……画的题材扩大了很多,情感也充斥了很多。其中最为代表的当属那张三十年代最重要的《松林》了。这幅画简单、泼辣、精湛,内容为山、湖、松林,其中所包含的民间艺术在这幅画中充分表现出来,充满着生活气息;结合了西方绘画艺术的方法;水墨晕染也被充分利用。宣纸上的那两笔农民用作染料用的靛青色,还有树枝上的几笔赭石使画面充满了空间感、质感。画的尺寸很小,材料也很少,但是给人带入的情境却很大!林风眠在面对自然地情境下,真情的流露出了一种深沉悲壮的情感,而这种深沉之感,在之后的绘画中也有体现,如《孤鹜》、《芦荡》。用笔墨书法情感,使艺术得到了质的升华。这种悲痛之情并不是单纯的压抑,而是能给人一种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松林》所体现的是升华过的现实,是画家情感的流露,同时给林风眠的绘画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道路,预示了以后的发展。
四十年代是林风眠先生在他的人生中艰苦动荡的岁月。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属于自己的风格,他还是花了很多自己的作品。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展示的几幅人物画,用线大胆色调浓烈,给人强劲的意向。有人看到这几幅画后,不禁会问道:谁会这样去画呢?是敦煌石窟的艺人?是塞尚?然而并不是,这几幅画既清新又潇洒,富有表现主义的风格。就好像是东西方的混合。先生能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在宣纸上一次次的尝试探索,将自己的情感、功底、理想,结合在一起。正是因为他坚实的功底,丰富的阅历,让他创作出了水粉与水墨画的结合,这也是他绘画艺术的独特之处。
林风眠在他自己的艺术风格中,用他独特的手法、理解、情感追求,让他的作品中西合璧,既显示出国画特有的韵味,又包含了西方绘画的写实。实实在在的体现出了林风眠自己真正的风格和对绘画的追求。
六十年代就是林风眠绘画艺术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相比二十年代的作品,更加生动活跃了,不单单是略死板的模仿,二十年代的那两幅画精炼、肯定,有一定空间感,但相比于之后不免有枯燥之感。六十年代的不仅有生气,空间,更多了情趣,使作品生动活泼,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当然和作者對生活情感的贴合,对身边处处留意是分不开的。
这一时期的绘画多以鸟为主题,如《猫头鹰》、《寒鸦》、《霜鹜》、《晨曲》……富有活力的画风、丰富的质感使这些鸟儿跃然纸上。
同一时期还涉及到静物和戏曲的题材,画面的构图借鉴了西方油画的样式,但是却把民族的气息和高妙的境地结合起来,《鸡冠花》等一些画看似粗犷呆板,线条简单,细细品味之后就能发现有一种旷达豪放之意蕴含其中,这种手法使画面反差极大,富有生气,蓬勃向上。戏曲人物题材呢,先生也以独到、现代的手法加上传统的因素结合,开辟新的世界。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我对平时的懒惰表示很羞愧,在这样学术自由术业专攻的大学,没有做到平时的积累。林风眠先生会随身带一个速写本,密密麻麻的记录生活,简单的构图,丰富的素材。先生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在他创作的时候,会把本子翻开,把生活的印象和对想抒的情义巧妙的揉搓在一起。万事开头难,开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一定会用双手不断克服困难。六十年代以后的作品看似草草用笔,细细品味后发现整体游刃有余、俯仰自如,其境界就像“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自然本身一样,蓬蓬勃勃,璀璨鲜明。
沿着踩出来的路走是容易的,但不是艺术家的路。我们研究了林风眠的绘画道路时,更应学习他对艺术的坚贞、纯朴和开拓者的精神。(指导老师:顾志红)
参考文献:
【1】李迎 《岭南画派的折衷》2016年9期
【2】王聪 《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写实性问题研究》2014年
【3】左正伟 《林风眠山水画中的现代性》2013年5期
【4】高乃旭《林风眠对传统绘画及其范式意义》J205 2014年
【5】刘媛洁 《林风眠彩墨艺术作品的情感与形式研究》 2007年
【6】蔡骅《林风眠的绘画艺术成就对当代中国画的影响》 2008年
【7】郑晓慧《一位独立思想者的探索——论林风眠艺术思想及绘画艺术特色》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