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日,大航海时代的尾迹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西欧平原的暮色迟迟不愿让位给黑夜。几个模仿“披头士乐队”的年轻人在比利时西弗兰德斯省首府布鲁日的市场广场上支起舞台,演唱那首著名的《昨天》。被城旗、省旗和国旗包围的广场中心,居民们聚集在一起,随着音乐悠扬的旋律摇摆。两个年轻的恋人坐在当年在“金马刺之战”中抗击法军英雄的塑像下久久地亲吻。那个标志性的贝尔福钟楼在渐黑的夜色下亮起了灯盏,布鲁日的夜晚就要开始。
  如果在这个时候登上贝尔福钟楼,会看到布鲁日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窗户里亮起柔和的灯光。古城在这个时刻愈发显示出宁静安详,像个老妇人在回想年轻时美丽的容颜。只有钟楼窗台上标注着欧洲各大城市方向与距离的箭头提醒人们,这里也曾经是西欧贸易的中心。
  距离英吉利海峡16公里、距离布鲁塞尔100公里,这就是布鲁日,一个在运河、风车、城垛、森林和白天鹅环绕下的旧日贸易中心。
  “北方威尼斯”的兴起
  关于这座城市的起源,当地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布鲁日最早的居民是一只熊。公元862年,弗兰德斯伯爵鲍德温一世在法国桑切斯的一处修道院中绑架了法国国王“秃头查尔斯”的女儿朱迪丝。鲍德温和朱迪丝随后坠入爱河,结成连理。“秃头查尔斯”不愿意承认鲍德温是自己的女婿,但鲍德温得到教皇的支持,法国国王只好将鲍德温发配到弗兰德斯,也就是当时法国最北部的领土。
  当鲍德温和妻子来到弗兰德斯时,选择在现在布鲁日所在的地方定居。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森林。鲍德温没有看到任何活着的生物。当他准备放弃、接受这是一片不毛之地的现实时,一头凶猛的熊从森林里冲向鲍德温的妻子。鲍德温为救爱妻用长矛杀死了熊,在熊的领地建立了最初的布鲁日。鲍德温一世的塑像至今矗立在老港口入口处,守护着布鲁日城市的安宁。
  虽然试图攻击最初的定居者,但在设计布鲁日城徽时,人们没有忘记这只熊。城徽的主体部分就是一只佩戴王冠的熊张开双手攻击的形象。现在,这头熊就在布鲁日的每个角落张开双臂迎接人们的到来。
  事实上,弗兰德斯地方早在公元4世纪就由法兰克人占据。伯爵鲍德温一世在9世纪时巩固了布鲁日城防,抵抗间或从海上袭来的维京海盗,成为布鲁日真正意义上第一个主人。
  正是在鲍德温一世治下,布鲁日成为北海最大的海港,是大航海时代西欧数个贸易和权力中心之一,号称“北方威尼斯”。
  12世纪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疏通了布鲁日通往北海的河道。商人们随后穿梭在通往大海的运河中,让布鲁日的商业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那时,商人们不仅向外贩卖弗兰德斯纺织品和布料,还转运苏格兰羊毛。大大小小的商船从北海岸边排队等待进港。喧嚣的贸易声充斥这个繁荣的港口。
  大约13世纪末期,来自地中海商业城市热那亚的商船也绕过伊比利亚半岛来到布鲁日,带来了远东的香料和先进的商业理念。第一批银行资本开始进入布鲁日,证券交易所在1309年正式开盘,成为西北欧地区的金融中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繁盛的贸易和金融市场让布鲁日获得了“北方威尼斯”的称号。
  当年证劵交易所的旧址现在保留在距离市中心市场广场不远的街巷里。这是栋装饰着榭寄生和花环浮雕的大楼,门前立着头戴猎鹰帽的渔人雕塑,极具航海时代的特征。
  不过,如今的证券交易所中没有常见的电脑屏幕或者来回穿梭的交易员,空荡的大厅里已经听不到当年的喧嚣,布鲁日城市的金融功能不再。
  像所有大航海时代的贸易港一样,布鲁日从14世纪开始就充满了全欧洲各地的水手、冒险家。他们从世界各地带来珍奇异宝,把布鲁日渐渐打造成奢侈品交易和文化中心。
  大航海时代的元素
  那时候,除了东方的香料、瓷器外,布鲁日还以各种水产、手工蕾丝和艺术品著称。
  穿过市场广场和城堡广场之间的运河边,一栋1637年建造的三层建筑引人注目。这座建筑眼下是一家咖啡馆。它有典型荷兰式折檐披屋顶,入口的正上方是一个黄铜铸成的双鱼圆盘。
  正如那个圆盘所标示的,这家咖啡馆所在的楼房是17世纪布鲁日渔业公会的所在地。布鲁日人从北海岸边开凿运河直到他们的城市,运河围城一圈并有一条支流从城中穿越,而这条支流的中点就是渔业公会。几百年前,甚至是在渔业公会的房子建好之前的12、13世纪,渔民们就驾着三桅帆船从北海一路驶进城市,在这里交易、结算。
  在咖啡馆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面积很大的石质市场。这就是当年渔民们售卖北海三文鱼的地方。一个已经被磨损得光滑的石柱立在市场中心,上面还能依稀看到代表公平的天平形状浮雕的痕迹。
  直到今天,布鲁日港的渔民每周三还在这里把新鲜的龙虾、海螃蟹和三文鱼拿到这里贩卖,用低廉的价格吸引远近城市的居民开车前来购买。
  从渔业公会的窗口望出去,能在运河对岸看到一排排荷兰式的老房子。现在在老城中,这样的老房子已经得到联合国和比利时政府的法律保护,不能拆除或更改外形。其中一栋两层的老房子与众不同。这处房子的二楼有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窗口是一个纺织女工的假人在编织蕾丝饰品。
  这栋房子就是布鲁日的蕾丝博物馆。中世纪时,蕾丝是布鲁日港出口的最具特色产品,各种镂空的花纹可以用来制作桌布、窗帘,装饰衣物、婚纱。时至今日,“比利时瞎眼修女手工织出的蕾丝”在西方国家仍旧是高质量装饰品的代名词。而那些终日细致雕饰手中蕾丝直至视力下降的比利时织女们就这样在航海时代的布鲁日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蕾丝,布鲁日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故事。中世纪时,男人们跟随弗兰德斯伯爵为保卫独立的地位与各地国王、侯爵作战,女人们就在城南聚集着白天鹅的心形湖边互相学习编织蕾丝以维持生计,同时还翘首等待胜利的男人们穿过城门下的吊桥返回家园。这个湖因此得名爱情湖。
  正是以蕾丝为代表的纺织和布料贸易从12世纪开始就为布鲁日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布鲁日成为西欧重要的贸易港打下基础。
  除了海产品和手工织物,大航海时代的商人们从布鲁日还带走大量美术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祭坛画。   所谓祭坛画,是指摆在教堂祭坛前的宗教主题绘画,多画在木板上并可以折叠,类似中国的屏风画。在布鲁日市中心的格罗宁格美术馆中,美术爱好者们还可以看到大量这种风格的作品。
  号称“北方威尼斯”的弗兰德斯地区在文艺复兴时期与南方的意大利一样,是人文主义艺术的先锋。
  15世纪初,尼德兰画派中年艺术家扬?凡?艾克在弗兰德斯伯爵的邀请下定居布鲁日,在这里创作了诸如《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等大量著名的作品。为了能将这些绘画作品长久保存,凡?艾克改良了尼德兰画派惯常使用的颜料和技法。他所开创在画法被公认为是最早期的油画,被称为“油画之父”。
  一如文艺复兴时代风靡欧洲的人文主义风格,凡?艾克的作品描绘中世纪日常生活的绘画中,有布鲁日建城、作战、贸易的场景,还有蕾丝女工工作、渔民打渔的样子,忠实记录了布鲁日这座城市从兴起到繁盛的每一步。
  如今,在布鲁日市政厅的长廊两侧,挂满了中世纪凡?艾克风格的祭坛油画和细密画。不需要任何人介绍,就能从这些画作中体会城市的历史。
  站在布鲁日的运河边上,仿佛能够听到当年扬帆拔锚的声音。面带满意和倦容的商人抱着一幅小心包裹的凡?艾克画作登船,期待着能够在伦敦或巴黎卖个好价钱。在甲板下面的货仓中,装满了纺织品、羊毛和北海水产品。在那个时代,一艘从布鲁日起航的货船意味着金钱和声望。
  随着商业的繁盛,布鲁日也成为这一地区的宗教中心。12世纪时,当时的弗兰德斯伯爵蒂埃里参加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并从天主教圣地耶路撒冷带回了据说粘有耶稣圣血的布片。他将自己的居所改造成圣血教堂,供奉这一圣物。
  随着布鲁日的繁盛,商人们把布鲁日圣血教堂的名气带到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布鲁日瞻仰宗教圣物。直到今天,虽然弗兰德斯伯爵的后裔早已无法考证,但圣血教堂一直吸引着各地的圣徒朝圣。
  这座装饰着纯金武士的小教堂眼下就隐匿在布鲁日城堡广场的角落。穿过狭窄昏暗的楼梯,信徒们在二楼的祈祷室里排队等待接受圣血的赐福。那块粘有圣血的布片被装在一个玻璃罩下面,由一名神父负责保管。
  除圣血教堂外,布鲁日还建立起大大小小的教堂、修道院,城内几乎所有的绿地都曾是商人捐赠的教产。其中收藏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珍品。
  在圣母教堂里,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圣母玛利亚与圣婴》雕塑安静地在一面防弹玻璃背后等待人们参观。1514年,布鲁日商人从意大利购进这尊雕塑,成为当时米开朗基罗唯一传播到阿尔卑斯山北麓之外的艺术品。现如今,它已经成为圣血之外,布鲁日珍藏的又一件无价之宝。
  各类宗教建筑和遗珍从侧面印证了中世纪布鲁日城市的富足。在中世纪,只有拥有大量金钱,还可能修筑辉煌的建筑、收藏远方艺术品,为城市赢得无上的荣光。换个角度看,在这些中世纪遗存的面前,似乎能够听到大航海时代船只拔锚起航的声音,看到骑士们策马历险的骄傲。
  在大航海时代,与财富相伴而生的是嫉妒和冲突。14世纪,弗兰德斯伯爵与法国国王展开了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争夺。
  今天,在布鲁日城市边缘的城墙遗址边能够依稀窥探当年大大小小的战争。这里的城墙并不是传统的欧洲古堡模样,而是用松软的沙土垒砌,隔着运河警惕地望着外面的世界。虽然沙土城墙不易于保留,但这种城墙在中世纪能够抵御炮击。当炮弹打到城墙上时,松软的沙土可以阻止炮弹爆炸。
  围绕着城墙,中世纪的布鲁日人建起四座带有吊桥的城门。当哨兵在城市中心的钟楼上看到敌军来犯时,城门卫兵就收起吊桥,准备迎击。
  由于布鲁日的富足,法国王室以及周边的弗兰德斯地区大小诸侯时常犯境。围绕城市建立的这套运河-城墙防御体系就是布鲁日商人经历多次守卫财富和港口地位战争而建立的,同时也最终构筑了今天布鲁日市中心椭圆形的面貌。
  1302年,以扬?布雷德尔和彼得?德?科宁克为代表的布鲁日“暴民”武装支持领主的抗法斗争,他们带领平民组成的武装杀出布鲁日,在科尔特赖克击败法军并缴获了一对金质马刺。
  “金马刺之战”是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虽然其后弗兰德斯地方不断被法国、西班牙征伐,但布鲁日民兵的骄傲一直没有消失,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的胜利。
  贸易、金钱、文化、战争,这似乎是每一本中世纪欧洲城市传奇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布鲁日就是这些元素的缩影,古老的城市似乎一直在娓娓道来那个时代的历史。
  布鲁日已死?
  从16世纪开始,布鲁日的贸易地位开始受到冲击。不到100公里外的海港城市安特卫普开始崛起,再加上海平面下降、河道淤积,穿越运河进入布鲁日港的船只越来越少。直到17世纪,连蕾丝女工也不得不缩减产量或者把产品千方百计运送到安特卫普港贩售。
  从这时开始的一两百年间,布鲁日失去了逐利而居的商人,不再拥有北海贸易枢纽的地位和规模,开始孤独寂寞地“沉睡”。
  比利时象征主义作家乔治?罗登巴赫在1892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布鲁日已死》的小说,用恰如其分的隐喻描绘了那时城市的面貌。在小说中,他讲述了一个中年丧妻的鳏夫迁到布鲁日居住的经历。
  《布鲁日已死》的主人公丧偶后,心情极度忧伤绝望。他想要找一个被人们抛弃的海港,一个荒废、昏暗和孤独的地方。于是,他来到了布鲁日。因为“啊,为什么布鲁日都是这样灰色的街道!”
  随后,主人公在布鲁日遇到一个与妻子一模一样的女子,便开始了疯狂而又没有结果的追求。罗登巴赫在文字中提到布鲁日时处处流露着忧伤。因为在他心里,布鲁日代表着悲伤、孤独和自闭。
  罗登巴赫的年代,是布鲁日大起大落历史的低谷。不过,经历过贸易辉煌的布鲁日人早已把航海精神烙印在骨子里。
  20世纪初,布鲁日人开始重新规划城市,在北海岸边建设港口和橡胶坝,让货轮可以直接停靠在这里,试图恢复布鲁日在海运中的地位。
  这处海港有一个浪漫的荷兰语名字,叫做“泽布鲁日”,也就是“海边的布鲁日”之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刚刚建成几年的泽布鲁日港被德军占领。日耳曼尼亚造船厂生产的U型潜艇就停泊在泽布鲁日港,虎视眈眈地望着海峡对岸的英伦三岛。不过,协约国军队随后就在英国海军元帅罗杰?凯斯的带领下奇袭泽布鲁日港,在战争的最后7个月里,成功阻止德国海军出海,确保协约国最终取胜。这场海陆两栖登陆作战成为世界海战历史上的经典战役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泽布鲁日港也是盟军和德军争夺的焦点。扼守英吉利海峡东北出口的泽布鲁日港和南部的敦刻尔克港一样,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时至今日,比利时和北约海军还在泽布鲁日港驻扎舰队。每到晴朗的天气,舰载直升机还会从港口中停泊的军舰上起飞训练。
  然而泽布鲁日并非一处纯粹的军港。这里的货运吞吐量在西欧的港口中名列前茅。2011年,泽布鲁日港在欧洲大陆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运营,吞吐量达到4730万吨,虽然比2010年减少4.5%,但已达到历史第二。
  尽管有经济危机,泽布鲁日港2011年还是欧洲第一大汽车装卸港口,装卸量增长10%。比利时面积不大,却在全球GDP排名中名列前30,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是由泽布鲁日港所贡献。在泽布鲁日港繁忙的码头中,能够看到来自全世界的船舶和集装箱。中国出口欧洲的货物有很多都以这里作为海运目的地。巨型卡车拉着花花绿绿的集装箱进出港口,而大吊车们则把泽布鲁日的海岸线装饰得别具一格。
  从布鲁日市中心到泽布鲁日港的道路依旧沿着旧日的运河而建。越来越多的大型风力发电机、油罐出现在道路两侧,厂房、仓库以及大型新车停放场证明布鲁日的航运并没有在涅槃后重新复苏。
  如今,布鲁日人还是会谈起罗登巴赫的时代和他的那本《布鲁日已死》。不过,这种谈论总是以玩笑告终。布鲁日人说,罗登巴赫出生在不远处的小城根特,那里的人们从航海时代开始就嫉妒布鲁日的富足和繁荣,所以才会“小肚鸡肠”地写出“布鲁日已死”的言语。
  码头老工人常说:“布鲁日人靠着大海,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就是精明的贸易商人,现在有了泽布鲁日港,航海时代的荣耀重新奔向布鲁日。”
  不仅仅是航海,现在的布鲁日已经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2010年复活节假期期间,冰岛火山灰影响欧洲航空通勤时,大量旅客滞留布鲁日,不足2万居民的中心城区一下子人满为患,记者们蜂拥到布鲁日报道火山灰对欧洲的影响。这才让全球见识了布鲁日的旅游吸引力。
  人们来到布鲁日,穿梭在古老城市的历史和故事中,看圣血教堂,看《圣母玛利亚与圣婴》,看大航海时代留下的种种风情。
  不过,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布鲁日小城悠闲的生活节奏。就像所有西欧小城一样,布鲁日人任凭游客来来往往,依旧过着自己的日子。我认识一对李姓香港夫妇就在布鲁日定居。他们喜爱这里平静的生活,于是就来到这里开饭馆、结婚生子、建立家庭。在那个充满中式风情的店堂里,李先生告诉我,这里没有急躁的情绪,也许是城市的历史太久,见惯了大航海时代的繁荣与争夺,所以人们都很平和,让城市静静地生长。
  2008年,一部名为《在布鲁日》(又名《杀手没有假期》)的电影引起影评人的热议。这部电影以布鲁日为背景,讲述两个杀手的故事。在电影临近结尾时,两名演员站在贝尔福钟楼楼顶的观影台上,看着渐渐起雾的布鲁日城,其中一人说:“你是对的,布鲁日是一个童话……”
  也许,这就是对布鲁日最好的诠释吧。这座城市经历了大航海时代的过往,在新的时代又重装上阵,这样的布鲁日本身就是一个起伏跌宕的童话故事。
其他文献